居酒屋的前世今生 之 從江戶喝到東京!

2021-12-22 品樂侍酒

東京是居酒屋的故鄉,根據平成18年(2006年)的《外食產業統計資料集》統計,東京有超過2萬3千家的居酒屋和啤酒屋,除以東京的人口數,平均546人就有一間。居酒屋這種形式的餐飲店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們得回到2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

當時江戶約有100萬人,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根據幕府的報告,有近2千家居酒屋,除以江戶的人口數,約553人有一間。這樣的比例與前述現在東京的情況十分接近,由此可見居酒屋是超越時空的存在,是東京人生活的重要場所。而江戶時代的居酒屋也反映出日本近代社會文化的轉變:外食的興起與燦爛的庶民生活。而從飲食文化來看,很多影響仍具體展現在當代的日本。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結束日本的戰國時代,開啟了以江戶為首的新時代。江戶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很多「參勤交代」的武士必須到江戶述職。除此之外,當時各階層的人也聚集至此,其中多是招募而來的男性,這使得江戶成為一座非常陽剛的城市。男性在工作結束之後會去哪兒呢?不是到紅燈區吉原遊玩狎妓,就是找買酒的地方。

江戶販賣飲食之處被稱為「煮賣茶屋」,提供簡單的飯菜和湯品、茶類等飲料。但問題來了,當時的房子主要為木造,而營業經營餐廳必須用炭火,風勢一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燒起來,往往引起連環大火。從德川家康定都江戶之後到十七世紀中期的五十年間,大小火災不斷,這對居民而言,比戰爭還可怕。

其中最有名的「明歷大火」發生在17世紀中期,在寒冬的一月連續燒了三天,江戶城一半被燒毀。據說燒死10萬兩千百餘人,比後來的關東大地震和美軍空襲死亡人數還多。大火之後,幕府重建江戶,除了擴大道路、加強防火演練之外,還頒布了夜間營業的禁止令,規定茶屋晚上六點以後禁止使用燈火和販賣飲食。然而,幕府的宵禁阻止不了茶屋的生意,因為晚上還是得吃飯,除非大家都回家自己煮,不然禁令只是枉然。

可為什麼幕府的禁令無法執行?當時的人真的就那麼喜歡外食而討厭回家煮飯嗎?這是因為在男女比例極度不平均的江戶,外來人口大部分都租房子住,江戶時代中期的租房率高達70%(現在東京的租房率約50%),租房子本來就不方便下廚,加上當時缺乏冰箱,也沒有現代的水龍頭、瓦斯,所以江戶人多賴外食,可以說是近代以前最大一批外食的族群。

「居酒屋」為什麼不直接稱「酒屋」,而要加一個「居」字?熟悉日文的人知道「居」的意思是指在裡面,在酒屋裡面就是「居酒屋」,從茶屋獨立出來的居酒屋重點在於酒。到居酒屋的人一般收入不高,不可能喝太貴的酒,所以想喝到便宜、划算的酒,這成了居酒屋誕生的重要契機。

江戶的酒從何而來?主要從近畿,也就是京都附近運送過來。日本近世釀酒業最大的改變就是發明了「諸白」的製作方式,這是指麴米和卦米都使用精細處理過的白米。而「入火」(一般清酒在釀成後會以兩次低溫殺菌法使殘存酵母菌喪失活力)方式的發明,也使得清酒的保存期限變長。保存方式改良之後,加上使用大型的釀酒槽,開始能大量生產品質好且便宜的酒,便為清酒工業打下了基礎。

近畿地區製造的清酒要運送到江戶,以往採用陸運,但是曠日廢時,加上江戶對酒的需求量大增,便改為速度快且運送量大的海運,由關西神戶附近的「灘」(今日神戶東面的海灘)運送至江戶。除了從關西運送大量的「灘酒」至江戶,愛喝酒的江戶人也開始製造當地的「地酒」。

© oarranzli @flickr CC BY SA 2.0

19世紀前半,江戶市民每年喝掉約90萬樽的酒,如果換算成公制,超過5萬6700公升,除以當時江戶的百萬人口,每人每天喝掉了155毫升的酒。現今的東京人每天只喝掉十五毫升清酒,如果加入啤酒、葡萄酒計算,每日300毫升左右,但不管是啤酒或是葡萄酒,酒精濃度都比清酒來得低,可以想見江戶人當時多愛喝酒。

當時的大阪人賣酒賣到手軟,不僅關西人覺得關東人愛喝酒,連到日本傳教的傳教士對江戶街上的印象都是充滿了喝醉、嘔吐、倒地不醒的人。德川幕府後來發出禁令,五代將軍綱吉打算對製造酒類課較重的稅,使得酒價提升,然而受到強烈反對,令出不行,幾個月就廢止。

即便如此,德川幕府還是加強取締所謂的「酒狂」(爛醉如泥的人),如果因為酒醉而殺人者必處死,傷人者則嚴懲。要說為何打架傷人的事情如此之多,或許是因為男女比例相差太多的關係,江戶男兒只能在下班之後靠買醉度過煩悶的日子,常常互看不順眼就大打出手。

當然,江戶人大量喝酒,也與居酒屋的營業時間有關。現在很少看到早上營業的居酒屋,即使有也很少賣酒。但江戶時代的居酒屋一早就開始營業,而且提供酒。除此之外,不少通宵營業的居酒屋多開在「遊裡」旁邊,什麼是遊裡?就是官方認可的吉原,有藝妓、娼妓等,是男人晚上遊玩的地方。吉原是官方認可的場所,但還有所謂的「岡場所」(私娼寮)。歷史紀錄中,江戶有69處私娼寮,雖然沒有得到官方許可,一樣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居酒屋多開在遊裡與岡場所旁邊,供尋芳客補充體力。

「酒屋」只賣酒,而且不提供坐椅和小菜,但居酒屋則結合了飲食與喝酒的需求。現在東京的居酒屋,其菜單都各有特色,有些還有主題性,而江戶時代的居酒屋菜單又如何呢?先這麼說好了,當時的居酒屋有點像自助餐店,只是增加賣酒的服務。

© Dick Thomas Johnson @flickr CC BY SA 2.0

菜單中,「吸物」和「取餚」是最重要的菜式。現在日本料理的「吸物」指的是清湯,但是江戶時代指的是「一汁三菜」,汁指的是味噌湯,三菜則是居酒屋所準備的三道特色小菜。除此之外,還附贈飯。而「取餚」按字面的意思就是用手取來吃的菜餚,但是在居酒屋則有特別的涵義,指的是下酒菜,希望客人不會因為空腹喝酒而傷胃。

居酒屋提供的肉類就是江戶灣捕撈的新鮮漁獲。現在生魚片中的「王樣」—— 鮪魚,在江戶時代是較廉價的魚類。例如《匯軌本紀》提到:「鯛魚是獻給諸侯的,鮪魚則是下賤的食物。」

居酒屋顧客多為庶民,自然無法提供太高級的魚,所以鮪魚生魚片是屬於居酒屋的料理。另外,也流行「蔥鮪」,是將鮪魚邊邊角角的肉剁碎,混著蔥一起吃。(日本上層階級不太喜歡吃蔥這種味道較重的食物,較低階層的人才吃蔥。)而現在常見的關東煮,要到江戶時代晚期或明治時代才出現在居酒屋中。

© ajari@flickr CC BY SA 2.0

如果看文字敘述不過癮,想一窺當時居酒屋的氣氛,不妨等疫情過後到東京的「鍵屋」走走,那裡仍維持者大眾酒場的感覺。創業於明治時代的鍵屋,原建築已經完整地移到江戶東京建築園,木造的建築裡擺放著塌塌米、斑駁的桌椅,仍可感覺懷舊的古意氣氛。

居酒屋從江戶時代庶民階層(甚至略低於庶民)消費的場所,到現在成為白領階級們下班之後的去處,不管是江戶時代還是現代,居酒屋給人的氣氛總是輕鬆、自在的。那裡的食物不算太貴,也不強調珍貴或太花俏的菜式,這樣的氣氛讓人們在工作後得以放鬆心情。

編譯來源: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31839

品樂侍酒,集品樂全媒體、品樂侍酒學院、楹東貿易於一體,意在為酒類專業人士及品飲愛好者搭建酒類知識、信息分享平臺,供應鏈平臺,並提供相關問題專業解決方案。

品樂全媒體,通過線上微信公眾號、微博、各大視頻平臺官方主頁、《舌尖上的清流》系列品牌紀錄片,線下日本酒大賞、晚宴、比賽、雜誌等多方位、多層次的呈現形式,實現酒類專業知識、文化、生活方式的推廣。

品樂侍酒學院,網羅國家人社部備案中國最知名侍酒師和酒類專家逾40位,國際大師級專家顧問3名,以定期開展的清酒、燒酒、烈酒、葡萄酒等專業課程;品鑑會、大師班等面向各類群體的餐酒類活動實現專業人才培訓和酒類文化普及。

PINSAKE線上清酒旗艦店為品樂旗下酒類嚴選部門,集合超過200款風格各異日本酒、葡萄酒、烈酒等,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酒類甄選平臺。

品樂旗下楹東供應鏈公司,從酒款供應、酒單設計、成本管理、餐酒搭配等多角度,為高級餐飲、日料市場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品樂侍酒 清酒跨境品牌體驗店」是江蘇省首家日本酒體驗店,位於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內單體最大商業綜合體 —— 蘇州高鐵吾悅廣場。

目前,品牌體驗店在售日本清酒、果酒、燒酒、威士忌等共計60餘種,包含獺祭、山崎尊皇、澤田白老、賀茂鶴、黑龍、蓬萊泉等品牌,涵蓋6大不同風格產區,近20個府縣,風格多樣。

作為首家體驗店,還將定期舉辦各類線下品鑑會,為消費者提供全面了解日本酒的機會。

店鋪地址:

蘇州市相城區相城大道3188號吾悅廣場1063-2商鋪

品樂侍酒 清酒跨境品牌體驗店

相關焦點

  • 《東京歷史迷走》,一段穿梭於江戶與東京之間的奇妙之旅
    這位生於江戶時代,頭像曾被印在1000日元紙幣上的「國民大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大作家生活的時代,共同迷走於東京的前世今生吧!關於日本文學中所述江戶時代的種種,我們更多地可以從流傳至今的大量浮世繪中得到印證。書中對這種庶民的藝術不吝溢美之詞,作為庶民欲望的一種展現,它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歐的藝術,同時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
  • 居酒屋內小酌,品味現代東京
    入夜8點後去居酒屋喝上幾杯是初到東京的遊客很喜歡親歷的體驗。在涉谷、六本木、新宿的沿街小鋪裡,每走兩步就是一家日式居酒屋,有的在入口裡懸掛繩造門帘,有的則更為傳統地掛起了紅色的燈籠代替招牌,居酒屋內閃爍著暖色的燈光,每家都有各自獨特的裝修風格。
  • 粗鄙之人聚集地?居酒屋的前世
    愛吃日料,愛去居酒屋?這種源自日本夜生活的一個特色生活場所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居酒屋聽起來很時尚,很清雅,有情調,又小資,但是我國清代第一批駐日公使張斯桂告訴你:在明治初期,居酒屋是粗鄙之人的聚集地:「凡車夫、挑夫、舟子、販子一應粗人飲酒之處,名曰居酒。酒以鬥量,以冷飲,並無下酒物。因醉滋事,不以為嫌。」
  • 居酒屋的趣味,從來就不止在喝酒
    等到可以出門的時候,我們去喝一杯吧!:: 專為古代「空巢青年」而生 ::我們今天熟悉的有吃有喝的居酒屋,其實是江戶時代兩類庶民餐飲店,「煮賣茶屋」和「酒屋」的合體,而它們都興起於一場火災。幾乎整個東京(當時稱為江戶)都被付之一炬。
  • 去居酒屋喝一杯
    用冰塊的話不會冰過頭,感覺好像已經冰很久了,其實喝起來剛剛好。只要看啤酒起泡的狀況,就可以知道它是不是夠冰了。」已有130年歷史的居酒屋「鍵屋」老闆娘清水敏子從不會給客人喝用冰箱冰過的啤酒。幾十年前,清水敏子剛剛嫁給居酒屋老闆的兒子時,就開始向經營了一輩子居酒屋的婆婆學習在這裡工作的注意事項:「放啤酒的時候,『咚』地放在桌上和安靜地擺下,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吧。
  • 在日本,居酒屋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在經過了一整天辛苦的工作之後,夜色闌珊之時,日本的上班族們三五成群地聚到居酒屋,來幾道美味的下酒菜,談笑風生間幾杯小酒下肚,既能緩解工作壓力,也能增進人際關係。日本很多影視作品中都看得到有關居酒屋的場景,吃貨們熟悉的熱播日劇《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等等就有大量的故事發生在居酒屋裡。
  • 居酒屋,日本人的宵夜攤
    東京的夜,五彩繽紛閃耀著獨有的光芒。來到日本,可能你會被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和看板閃的眼花繚亂,可能你去到鬧市區會被各種拉客的日本人嚇到,可能你會經過某間小店時,被裡面熱鬧的氣氛吸引,那就是日本的居酒屋。
  • 日本豆腐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有禪之味!日本豆腐的前世今生 日式居酒屋最耐人尋味的不是串燒或刺身,而是清清白白、簡簡單單的豆腐。今人尋常可見的豆腐,一度是日本江戶初時貴族、武士階層的奢侈食材,逐漸流行於世後,還有文人為其著書立傳。這一方軟嫩的背後蘊藏著何等的精緻,我是久居京都後才慢慢體會到的。 剛來日本時,師友聚會。
  • 從江戶到東京
    江戶時代沒有今天這樣的摩天大樓,居住密度可想而知。當時的典型建築是所謂的長屋,長屋從外觀上說很像今天京都熱門的「町屋」,因為町屋的牆壁理論上也是兩家共用的。但像今天町屋的那種上下層帶庭院式的建築,卻是大部分江戶子們所消費不起的。他們居住的是平房式的長屋,與其說牆壁是兩家共用不如說是長長的一座平房中間簡單的薄木板分隔,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東京的「長屋式公寓」反而更好地體現了江戶時代長屋的主要特點。
  • 座喝居酒屋——日本美食尋訪之二
    居酒屋就是日本傳統的酒館,在大馬路的二邊,車站周圍,大樓下面,小巷深處都有這種居酒屋的身影,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懸掛在酒屋門頭上的一盞盞從晚上六點一直亮到次日臨晨四點的,寫著「居酒屋」三個字的紅燈籠。居酒屋是日本白領最願意去的社交場所,這些人晚上六點下班之後不先回家,約三五同事去居酒屋飲食一、二小時後才踉蹌回家。到點下班回家,要被老婆視作沒出息,無人緣。
  • 去居酒屋喝一杯
    幾個世紀以來,從論斤論兩齣售的酒鋪發展到供應各種小菜和酒水的料理店,居酒屋一如既往地提供緩慢而家常的感覺,沒有驚豔的珍稀食材,沒有難求的限量酒水,只用普通的食材和體貼的服務打動顧客。居酒屋的雛形最早出現於江戶時代的東京,是只賣酒的專門店。會招徠生意的酒鋪老闆專門闢出一方空間給酒客們試飲,並提供簡單的送酒小菜。
  • 東京居酒屋,除了酒還有這些好吃的哦
    在東京,既匯聚了高級如入選 《米芝蓮指南》的一流餐廳,也有許多便宜又味美的大眾化餐廳。這些餐廳不但引進了各國的風味,還創造出不少獨特的食譜。在日本,有人把這些與A級一流餐廳不同的休閒隨意飲食文化稱為「B級美食」。
  • 下班居酒屋喝一杯?
    lounge、bar、club..有太多喝酒的地方可以選擇,今天本編要帶大家去一個下班放鬆,朋友歡聚的首選之地,一起在線品嘗來自alcohol的快樂~還有讓人慾罷不能的美味串燒~點亮燈籠,掛上暖簾,居酒屋開始營業!
  • 這麼多種居酒屋,總有一款適合你!
    在日本的每條大街小巷和車站附近,幾乎都會看到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居酒屋,掛著紅色的燈籠,結繩的暖簾,從傍晚直到深夜,陪伴著稍顯疲憊的都市男女。那麼,居酒屋為何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讓萬能的企鵝君為你一一道來。
  • 異世界居酒屋1:歡迎來到居酒屋的世界
    日本小說家蟬川夏哉創作的美食輕小說《異世界居酒屋》分四部,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發生在居酒屋的美妙故事。書中的「居酒屋阿信」位於異世界的古都,但店後門可以打開通往日本。這個神奇的居酒屋。1、稻荷大神守護的居酒屋居酒屋是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日本江戶時代開始出現,逐漸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和正經的日料店不同,居酒屋一般都提供酒類和簡易的小食
  • 你們要的居酒屋入門小百科,我們寫出來了
    居酒屋的前世:釀造廠在日本歷史上,酒的釀造早就在8世紀初就已出現。到了室町時代,幕府開始向釀造屋徵稅,釀造與販賣逐漸分離,提供酒水的大多更名為「酒屋」。戰國時代,舉國昌盛,幕府開始支持「酒屋」一類庶民經濟,這種現代居酒屋的雛形便漸漸在城市中流行開來。 居酒屋的出現居酒屋真正發展起來,是在江戶時代。
  • 居酒屋倒酒溢出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居酒屋倒酒溢出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如何「專業地」喝掉溢出的酒?除了是「鏡開」儀式上不可缺少的酒具,還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於盛東西。首先,讓我們從那個小方盒說起。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日本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蹤影。不過人家可是有專屬名稱的,其日文漢字寫為「枡」,「masu」就是其日語「ます」的發音,讀做「馬斯」。
  • 暮色東京,不能錯過的10家站著喝酒的居酒屋
    在有「立飲居酒屋激戰區」的上野,有這麼一家店,在眾多居酒屋中用極高口碑,成為了日本上班族即便錯過別的店也要在這裡排隊的立飲居酒屋,那就是「肉之大山」,聽名字就知道這家店和「肉」的淵源,這原本是一家做肉類批發經營的店鋪
  • 開了10年の居酒屋,從東京火到帝都,抖音網紅爭相打卡的約飯餐廳!
    居酒屋,是屬於一年四季的。無論男女下班後魚貫而出,總要去喝上一杯才得勁兒。有三五成群的,也有像村崎和歌子獨身一人的,進來卸下防備,在清酒、梅酒、燒鳥……的依次登場後,達到微醺的放鬆。酒須齊全,看似清冷實則火熱的清酒,梅香馥鬱的果酒,綿密泡沫如cream的啤酒,都要有供應,而那些果腹的小菜飯食,更要風味十足。在這樣的居酒屋來一餐,可慰今朝。
  • 東京旅遊時9家可以曬照的居酒屋推薦
    居酒屋文化在日本的飲食文化裡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或許是日本人的節奏和壓力太大,所以都想在下班後找個可以放鬆和舒緩的地方。居酒屋在大阪隨處可見,相對矜持和傲氣的東京人也不能免俗,加上近年來因科技發展曬照片的習慣盛行,小魚今天就為您介紹幾個去東京旅遊時能曬美食的居酒屋,去東京旅遊的小夥伴快拿出手機拍照開曬吧。大阪旅遊不去居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