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衛氏在後宮是什麼地位?辛者庫賤婦,死後康熙親自祭奠

2021-02-11 往事客棧

  一些清朝宮廷劇中,經常可以見到某個宮女與皇帝在不經意間相遇,並萌發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這種情況有可能在歷史中上演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清朝的選宮女制度。

  清朝選宮女開始於順治十八年,宮女主要出自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分為包衣佐領與包衣管領,包衣管領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辛者庫。不過,辛者庫並非都是因罪而入籍的,有多都是因家族人數較少,才編為包衣管領,一個包衣管領相當於半個包衣佐領。

  清朝有許多出身包衣管領(辛者庫)的后妃,名氣最大的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即大名鼎鼎的令妃,除此之外,還有康熙朝的良妃、定妃,雍正朝的裕妃、謙妃以及乾隆朝的孝儀純皇后、儀嬪等人。今天筆者要講的是清朝首位出身辛者庫的妃主:良妃。

  清朝康熙十四年年初,內務府舉行了一年一次的宮女選秀,在新入選的宮女中,有三人格外顯眼,一個是正黃旗包衣佐領威武之女烏雅氏(孝恭仁皇后),一個是正黃旗包衣管領正五品郎中託爾必之女萬琉哈氏,最後一個便是正黃旗包衣正五品管領阿布鼐之女衛氏。這三名女子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她們在眾多宮女中被康熙選中,開啟了各自的後宮生涯。

  當然,今天本文主要說的是良妃衛氏,至於其他兩位,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烏雅氏深受康熙寵愛,生下六個兒女,其中便有後來的雍正皇帝。萬琉哈氏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因兒子胤祹未參與奪嫡而獲美滿結局,一直活到97歲,列清朝后妃壽數之冠。

  良妃衛氏的曾祖父名叫瑚柱,瑚柱在天聰年間歸順朝廷,家族因人數較少被編入正黃旗包衣,衛氏的祖父都楞額、父親阿布鼐都是在內務府擔任管領職務,這與德妃家族成員任職並無太大不同。

  話說,清朝宮女進入皇宮後會進行一定訓練和學習,除了每天一個小時讀書識字之外,還要練習刺繡、打掃等項目,一些相貌出眾和聰明伶俐的女子會被分到各宮廷主位身邊伺候,而那些自身條件較差的就會做一些粗活。

  而且,宮女一般只得待在寢宮,不準私自外出活動,即使那些后妃,只有皇帝召見,她們才會來到皇帝寢宮。也就是說,皇帝身邊只有太監伺候,也不會親自造訪某位妃嬪的寢宮,皇帝與某位宮女偶遇的機會幾乎為零。

  綜上所述,良妃衛氏一定是一位相貌出眾的女子,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也不會偶然與康熙相遇,她可能在當初宮女選秀時便得到了康熙的青睞。

  康熙二十年,衛氏生下了一位皇子,取名為胤禩,即大名鼎鼎的八阿哥。八阿哥胤禩從小就聰明伶俐,具有十分出眾的人格魅力,身邊總是聚著一群小夥伴,比如說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與十四阿哥胤禵等等,這些小夥伴將胤禩奉為「大哥」,由此便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即八爺黨。

  話說在康熙三十五年,八阿哥胤禩兩次獲選與父親康熙一同出徵噶爾丹,並在戰爭結束後受封貝勒,成為受封者中最年輕的一位,這說明胤禩從小便深受康熙喜愛。康熙喜愛之餘,母以子貴,衛氏在康熙三十九年被冊封為良嬪,隨後不久,康熙又將衛氏單獨冊封為妃(良妃),由此,衛氏便成為康熙早期五妃中最後一位得封妃位者。

  然而,這一切都在康熙朝後期發生了改變,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事件後,康熙對八阿哥胤禩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喜愛變為輕視,甚至是有點厭惡,原因無非是胤禩糾集黨羽爭奪儲位,且對皇位造成了巨大威脅。

  此時,原本身體就不太好的衛氏,看到兒子胤禩失寵,心情自然十分低落,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衛氏病逝於清宮,享年50歲。當時,康熙親自主持了衛氏的初滿月禮祭祀典禮,可見衛氏在康熙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然而,不知為何,到了雍正朝,衛氏有了一個新的稱號,即辛者庫賤婦,而且據雍正本人所講,這個稱號還是康熙給予的,至於真假,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康熙晚年奪嫡的結局是皇四子胤禛勝出,成為雍正皇帝,皇八子胤禩失敗,後被幽禁致死,並改名為阿其那,削除宗籍。

  最後,我們可以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故事:

  康熙十四年正月,三名年輕女子被選為宮女,親如姐妹一般。她們都被康熙看中,其中的一位十分得寵,被封為德妃,所生的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即雍正皇帝,其中的另一位雖不得寵卻心態平和,且生下了皇子胤祹,最後母子長壽,最後一位生下能力出眾的皇八子胤禩,卻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失敗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小編推薦

史上孩子最多的皇帝,孫子乾隆和爺爺康熙誰更厲害?

八國聯軍入侵時慈禧逃跑了,如果洋人抓到慈禧,會怎麼對待她

為什麼參加「千叟宴」的老頭們死亡率奇高,康熙乾隆卻樂此不疲?

相關焦點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辛者庫賤婦」,為何能得康熙的寵幸
    胤禩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個兒子,不過八阿哥胤禩的生母,卻是「辛者庫賤婦」,那麼她為何能得到康熙的寵幸? 二.出身低微卻備受寵愛 關於康熙皇帝的第八子胤禩,他的善良與賢明其實並不是假裝的,而是的確如此。而他的生母良妃,儘管出身不好,但是在康熙在位的幾十年內,在良妃在世的那些日子裡,這位出身於辛者庫的女人卻備受康熙皇帝的寵愛。而良妃之所以能夠得到寵幸,其實最先離不開的就是她自己的容貌。
  • 良妃貴為五妃之一,享盡榮華,為何死後被雍正稱為辛者庫賤奴?
    清朝時候,後宮女子根據家世、容貌、受寵程度、子女數量等不同因素會被封為不同的等級。康熙皇帝在位時,曾將5位女子封為「妃」位,因此這些女子又被稱為「五妃」,其中的良妃一生享盡榮華,但奇怪的是,她死後卻被雍正帝罵是「辛者庫賤奴」,這是為什麼呢?良妃是康熙的寵妃之一,她在世時非常得寵,但是她的家世卻十分卑微。她本姓衛氏,她的父親只是小小的五品包衣管理,是辛者庫的一名官員。
  • 正史上的良妃出身辛者庫,與康熙的感情到底如何?
    所以辛者庫的意思擱滿語裡頭,那是半個佐領的意思,很明確,你人數不夠,意思意思擱這裡呆著吧!所以辛者庫在滿人裡頭地位相對來說就不高,誰讓你說話的人就少嗎?那麼後來滿人獲罪的人,也塞裡頭了,算是罪人,打一標籤辛者庫,辛者庫這撥人就算是不樂意也不成。那麼良妃她是屬於第一類的,身份還高一點。您看要是罪奴的身份,康熙壓根就不會給她一妃位,就算是生一皇子也是不可能的。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時間:2020-12-07 13: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 《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面都出現過的辛者庫是個什麼庫?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清朝歷史40#中國古代史74辛者庫,在今夏流行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裡都頻繁出現。那麼,這個辛者庫到底是個什麼「庫」呢?
  • 八阿哥母親在康熙眼裡是辛者庫賤籍,既然這樣,康熙為何當初還要娶...
    首先要了解一下「辛者庫」是什麼意思? 辛者庫是滿洲譯名,意思就是內務府管領下吃糧之人。內務府是清朝人數最多、管理範圍最大的機構,主要負責宮禁事務,分為七司三院,管轄了包括皇帝的衣食住行、太監宮女、庫藏錢幣等,還包括審理滿洲上三旗的刑獄案件。
  • 老九明顯比老十優秀,為何康熙卻封老十為郡王,封老九為貝子
    清王朝有著等級森嚴的制度,皇帝膝下有著諸多皇子,而這些皇子也有著地位高低之分。 這個區分主要是看皇子的生母的出身、封號,在後宮中的地位及級別等。所以,皇子們在這個時候不僅要拼學習騎射,還要拼生母。 比如皇八子胤禩,他的生母良妃衛氏就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
  • 乾隆位分最高的蒙古后妃,與令妃關係甚好,死後皇帝親自祭奠
    通過研究乾隆後宮史料,發現令妃不但是乾隆非常寵愛的妃子,而且她還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事實證明,她與乾隆後宮的許多主位關係都很不一般。比如說孝賢皇后,令妃當初就曾以宮女的身份在孝賢皇后身邊學習規矩,兩人在乾隆心中的位置也更像一種傳承關係。除此之外,令妃與乾隆後宮的慶妃、穎妃、容妃和舒妃也存在著十分親密的關係。
  •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為何不見康熙的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
    康熙晚年,眾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出空間激烈的奪嫡大戲,史稱「九子奪嫡」,即共有九位康熙的皇子參與其中,包括大阿哥胤禔,廢太子、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最終四阿哥胤禛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登基皇位,他也就成為後來的雍正皇帝。
  • 兩隻奄奄一息的海東青,使得康熙怒斥胤禩:從此你我斷絕父子關係
    之前,八阿哥胤禩很受康熙喜愛,在爭奪過程中佔據上風,但一次次的出格行為讓他在康熙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一廢太子時,胤禩暴露出自己的野心,與其同黨躍躍欲試,甚至用相面的「邪術」為自己立嗣。這個事情被大阿哥透露給康熙,惹得康熙不喜,使得胤禩元氣大傷。
  • 她13歲被納入後宮,深受皇寵,與令妃相抗衡,死後乾隆親自祭奠!
    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皇后死於難產,她就是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此外,乾隆後宮也有一位難產而死的女人,她就是忻貴妃。 乾隆十八年,戴佳氏到了參加選秀的年齡了,估計差不多13歲左右,憑藉顯赫的家世和出眾的個人條件,戴佳氏毫無疑問地被選入後宮,初封便是忻嬪。
  • 從奪嫡熱門,到徹底出局,八阿哥胤禩是如何一步步被康熙所厭惡的
    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庫出身的良妃衛氏,而這也使得胤禩成為了所有參與「九子奪嫡」的康熙皇子中,出身最為卑賤的一位。然而,低微的出身非但沒有讓胤禩產生自卑,反而成為了胤禩不斷努力向上的動力。要知道,內務府是清朝掌宮廷事務的機構,皇宮內所有人的衣食起居全都歸其管轄,地位極其重要,讓胤禩掌管內務府足可見康熙對其的重視。然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胤禩便遭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滿和厭惡。
  • 容妃死後,康熙為何把看過她洗馬桶的人統統送去陪葬?原來如此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滿清統治者腐朽無能,矬子裡拔將軍也還是出了幾個厲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皇帝。在清宮劇充斥電視螢屏的現在,也有不少優秀的作品,《康熙王朝》就是其中之一。在這部劇中康熙最寵愛的兩個妃子就是皇后赫舍裡和容妃了。然而這兩個女人最後的下場卻都非常悲慘,一個生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死,另一個則被貶去洗馬桶。
  • 類型文推薦—清穿文(二) 今天還是康熙哈!
    她入宮成了辛者庫的奴婢,又轉眼成了康熙的寵妃,宮中表面平靜內裡整天撕逼蛋疼的日子,叫徽之明白眼睛和耳朵有時候也會騙人的。看起來和顏悅色,善解人意的不一定都是好友。難道這世界沒有希望了嗎?好在上天是公平的,她有了自己的兒子,據說是那個倒黴的無以復加的八阿哥胤禩。抱著香香軟軟的兒子,徽之發誓:「兒啊,娘一定不會叫你重蹈覆轍!」
  •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覬覦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看著康熙和他的八皇子胤禩二人身上,我們就知道了皇帝眼中的親情,到底是多麼的脆弱。在康熙五十一年末,康熙帝帶著一群皇子皇孫外出打獵。前幾年康熙對於接班人的選擇比較糾結,因此,每年外出打獵,他都要帶上一大堆皇子,在行獵過程中考察皇子的人品。今年,原本想跟隨父皇行獵的八皇子胤禩未能出京,原因是:時值胤禩母親忌日,胤禩需要留守在京城祭奠過世的母親。
  • 康熙後宮中有惠宜德榮四妃,也有赫舍裡皇后,到底誰才是他的最愛
    康熙是個出名的人,那麼站在他身後的女人必定也會憑藉夫家的名氣,成為流傳千古的歷史人物。眾所周知,康熙是清朝時期生育子嗣數最多的人,正因如此,他所在時期的後宮佳麗數量也是非常多的,其中不乏以「惠宜德榮」這四位妃子,以及赫舍裡皇后最為受寵。這五個女人對康熙而言,地位也是遠遠不同於那些普通嬪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