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貴為五妃之一,享盡榮華,為何死後被雍正稱為辛者庫賤奴?

2021-02-13 父母心得

在我國古代,很多朝代的女子都將入宮為妃當作自己一生的夙願,而皇帝們為了傳宗接代,也會選擇一些合適的女子來伺候自己。清朝時候,後宮女子根據家世、容貌、受寵程度、子女數量等不同因素會被封為不同的等級。康熙皇帝在位時,曾將5位女子封為「妃」位,因此這些女子又被稱為「五妃」,其中的良妃一生享盡榮華,但奇怪的是,她死後卻被雍正帝罵是「辛者庫賤奴」,這是為什麼呢?

良妃是康熙的寵妃之一,她在世時非常得寵,但是她的家世卻十分卑微。她本姓衛氏,她的父親只是小小的五品包衣管理,是辛者庫的一名官員。而且關於良妃的入宮經歷,歷史上也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她剛入宮時只是一個宮女,後來被皇帝看中才當上妃子。有人則認為她是經過正統選秀入宮為妃的,但不管她是通過什麼方式入宮的,後來,她順利當上了皇帝的寵妃。

在很多古裝劇中,妃嬪晉升位分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清朝時期,皇帝給妃嬪們晉升位分的時候都會挑一個良辰吉日,所以一般是多位妃嬪一起晉封。但是良妃卻和其他人不同,她是被皇帝單獨封妃的。康熙帝覺得她不僅容貌出眾,而且性格、德行都是後宮女子的典範,因此將「良」作為她的封號,可見她在皇帝心中十分有分量。

更難得是,她得寵後就很快懷上身孕,順利生下了一位小皇子,皇帝大喜,給兒子親自賜名為「胤禩」。皇子胤禩一直備受皇帝的喜愛,15歲那年就有幸跟著自己的父皇一起御駕親徵,皇帝對他也是充滿的期盼和希望。後來,過了兩年,皇帝就將兒子封為貝勒,這也是當時年紀最小的一位貝勒。

綜上所述,在康熙帝的心中,將良妃看得十分重要。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雍正登基後卻要辱罵她為「辛者庫賤奴」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出在良妃的兒子胤禩身上,胤禩就是大名鼎鼎的「八阿哥」,也就是九子奪嫡時期雍正的死對頭「八爺」。當初兩人為了爭奪皇位,都將對方視為死敵,自然良妃也成為了雍正的敵人。

後來,當雍正帝奪得皇位時,良妃早已去世,八阿哥也受到了制裁。但是雍正卻依然不願意放過他們母子,以良妃的出身為由辱罵她是「辛者庫賤奴」。不過,良妃此時已經入土為安,聽不到這些讓人難堪的言語,不管怎樣,她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卻享盡了一生榮華,也算是一位幸運的女子,身後事就任由他人評說吧!

文章推薦

他渴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讓道士煉製仙丹,最終把自己給吃死了

晚婚的宋朝,「大齡剩女」比比皆是,百姓:真的嫁不起

大唐平陽昭公主:名不見經傳、死後以軍禮下葬的榮光與血淚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良妃衛氏在後宮是什麼地位?辛者庫賤婦,死後康熙親自祭奠
    清朝選宮女開始於順治十八年,宮女主要出自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分為包衣佐領與包衣管領,包衣管領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辛者庫。不過,辛者庫並非都是因罪而入籍的,有多都是因家族人數較少,才編為包衣管領,一個包衣管領相當於半個包衣佐領。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辛者庫賤婦」,為何能得康熙的寵幸
    胤禩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個兒子,不過八阿哥胤禩的生母,卻是「辛者庫賤婦」,那麼她為何能得到康熙的寵幸?對於胤禩,我們如果從雍正時期流傳下來的史書當中,其實能夠發現胤禩簡直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陰險之徒。他善於假裝,也善於用自己的善舉去博取一個好的名聲,但這一切全部都是他偽裝了自己的本性而故意為之的。至於胤禩的生母良妃,她的出身無從辯解,的確是出自辛者庫,也正是如此,雍正才會稱其是「辛者庫賤婦」。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時間:2020-12-07 13: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 正史上的良妃出身辛者庫,與康熙的感情到底如何?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為嘛呀?」出生不好唄!她這出生比較低——辛者庫。一說這個,大傢伙就感覺這不就是罪奴嗎?有這想法也沒錯,畢竟現在的電視劇裡頭天天的演清宮劇,上演皇帝阿哥追女仔的狗血劇情。辛者庫他是這麼來的,分倆類型,這頭一個是被滿人打趴下了,打服氣了一些個家族或者部落,因為人數過於少,給你弄一編制,這也撐不起來,所以就歸到了辛者庫這一行列中了。你們團結團結他也是一個編制不是?所以辛者庫的意思擱滿語裡頭,那是半個佐領的意思,很明確,你人數不夠,意思意思擱這裡呆著吧!
  • 八阿哥母親在康熙眼裡是辛者庫賤籍,既然這樣,康熙為何當初還要娶...
    所以「辛者庫」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職位,是被分配在內務府裡做事的意思。不同的是,「辛者庫」也有等級之分,一則為獲罪之人被降級處罰去,二則為努爾哈赤時期就被俘獲的敵軍奴僕,而良妃家就屬於第二種,是在努爾哈赤時期被俘獲的漢蒙等的後代。
  • 《如懿傳》、《延禧攻略》裡面都出現過的辛者庫是個什麼庫?
    辛者庫雖然也是包衣,但是跟普通的包衣可不一樣,因為包衣沒有犯過罪,是有一定自由的奴才;而辛者庫確實犯了罪,被剝奪了一切自由和政治權利的奴才!雍正寵愛的華妃,和她的哥哥徵西大將軍年羹堯其實都是雍正登基以前在雍和宮的包衣奴才。
  • 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何會反對雍正繼位?
    人們熟知八阿哥胤祀的生母出身辛者庫,但在清朝正史中,康熙卻是無比寵愛良妃(胤祀的母親)的。良妃死後康熙甚至為她,寫了無數悼念的詩詞。而雍正的生母德妃,比良妃的身份也尊貴不了多少。 德妃從一名小小的宮女,被晉升到德妃,再到後來被封為皇太后,可以說她就是康熙後宮之中的宮鬥傳奇。德妃出身內務府包衣,父親是滿洲正黃旗護軍參領一等公威武。
  • 堪稱宮鬥傳奇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何反對雍正繼位?人之常情
    她所在的家族更是為康熙帝的親政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但人們並不知道的是,被康熙帝貶低為辛者庫出身的良妃,胤祀的生母,也是康熙帝的四大寵妃之一。樣貌出眾,身有異香的良妃在死後,康熙帝更是為她親筆寫下了悼詞。
  • 有句俗語叫「飛上枝頭變鳳凰」,為何在清朝,宮女最怕被皇帝看上
    說起古代男人,最優秀最有能力的自然當屬一國之君,後宮中也是佳麗三千,看似只要被皇上看中,無論從前是什麼地位,都能搖身一變成為貴女。但你若真覺得宮女變成妃子有那麼簡單,就大錯特錯了,在清朝,大部分宮女非但不想被皇上看中,甚至極其害怕被皇上挑中成為妃嬪。「飛上枝頭變鳳凰」這種橋段,宮女們更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什麼會反對雍正繼位?其實是人之常情 ?
    人們熟知八阿哥胤祀的生母出身辛者庫,但在清朝正史中,康熙卻是無比寵愛良妃(胤祀的母親)的。良妃死後康熙甚至為她,寫了無數悼念的詩詞。而雍正的生母德妃,比良妃的身份也尊貴不了多少。出身內務府包衣旗下的烏雅氏,父親是正黃旗參領威武。威武被康熙晉封一等公,還是在烏雅氏(德妃)封妃以後。內務府通過遴選秀女,讓烏雅氏走入皇宮,從此烏雅氏便成為了皇宮中一名小小的宮女。
  • 她九歲進宮,是雍正皇帝的養女,享盡恩寵,卻只活了18歲
    劇中有名被雍正收養叫承歡的小女孩,想必看過的人都還記得。其實她並不是電視劇憑空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有真正的原型。 這個女孩就是雍正皇帝的和碩和惠公主,她是被雍正收養入宮的。她的親生父母是怡親王胤祥,按血緣關係應該是雍正的侄女。雍正將她接到宮中收養成為公主。然而清朝的公主似乎都紅顏薄命,她也沒能逃過這樣的命運,18歲便香消玉損。
  • 延禧:魏瓔珞在辛者庫,欲脫衣「獻身」報答傅恆,幸虧乾隆沒看見
    富察皇后為了保護瓔珞,將她打入辛者庫為奴,做著最髒最累的活。傅恆放心不下,前來探望她,想求得一句真心話,瓔珞直接解衣「獻身」,以報答傅恆的恩情,但傅恆拒絕了。魏瓔珞為什麼進入深宮之中?她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給姐姐報仇,在這世上能給她溫暖的只有姐姐了。可姐姐卻在宮中遭人陷害,下定決心一定要殺了兇手告慰姐姐在天之靈。
  • 13歲少女被57歲雍正寵幸,一入宮便封妃,成為雍正晚年寵妃
    寧妃武氏是山西大同人,父親名為武柱國,話說,清朝初年,武氏祖先隨左夢庚投誠大清,被編入漢軍鑲黃旗,寧妃去世後的祭文中稱其是「舊族令媛」、「高門毓秀」,推測其可能來自明朝世家,這也是寧妃能夠得到雍正寵愛的原因之一。寧妃的父親武柱國生於江南,曾在山陽縣當縣令,因為官清廉,受到老百姓的愛戴。
  •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中,為何不見康熙的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
    作為八爺黨重要成員,又是八爺黨的財神爺,九阿哥胤禟成為雍正登基之路上的重要障礙,因而在雍正登基之後,九阿哥胤禟直接被雍正圈禁致死,就連他們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也被雍正攆出宮去。 可是即便這樣,雍正絲毫沒有遷怒與自己的這位弟弟,不僅保留了五阿哥和碩恆親王的爵位和稱號,並且在其死後為其上諡號「溫」,恆親王的爵位也予以保留,並由胤祺的兒子弘晊直接襲承了親王爵位。
  • 唇膏來啦(辛者庫男孩女孩必入)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劉同學的頻道我是一個不用唇膏就會4⃣️的人唇膏真的是我的必備品唇膏都不好好抹 滿嘴幹紋死皮還指望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親你嗎 送你去辛者庫無論是出去旅遊還是去外面逛街,我一定會在包裡放潤唇膏
  •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問: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答:歷史上的「斃鷹事件」不精彩,只悲涼;不複雜,只是有點髒。關於這個電視劇的這個情節,前文有交代,就是八阿哥胤禩搞的鬼,為的是既能壞十四阿哥胤禵的好事,又能激怒康熙,直接氣死也可以,把朝局搞亂也可以,那樣的話朋黨勢力最大胤禩就能最有機會登上帝位。
  • 4本重生古言文:從侯府嫡女到皇太后,她嘗遍艱辛,享盡榮華!
    4本重生古言文:從侯府嫡女到皇太后,她嘗遍艱辛,享盡榮華!大家好,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歡迎來到百家號「黃雲白日曛」!我是小編「小雲」!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身為一個資深老書蟲,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
  • 乾隆皇帝的母親死後,為何不願與丈夫合葬,而要獨自葬在它處?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鈕祜祿氏十三歲時,被指婚給當時26歲的雍親王(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府邸,陪伴雍王胤禛。 康熙五十年(1711年),鈕祜祿氏生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 雍正元年,鈕祜祿氏被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她被雍正封為熹貴妃。
  • 她是雍正後宮最低等的答應,敢用皇太后封號,死後卻被拋出皇陵
    受上天的恩賜,德答應卻擁有一副漂亮的臉蛋,順利在宮女選秀中突圍,成為雍正皇帝身邊的一名庶妃,名號為德答應。 一般來講,清朝皇帝名下的妃嬪死後都要被葬入帝陵或妃園寢,那麼,為何德答應沒有葬入皇陵或妃園寢呢?
  • 乾隆至死不知,為何太后甄嬛要捨命救下袁春望,可瓔珞知道
    不過劇中的一個疑點,可能很多人和小編有疑問,那就是太后甄嬛為何捨命救下袁春望?不僅我們不清楚,相信太后的親兒子乾隆也糊裡糊塗,可能只有魏瓔珞最清楚。袁春望最初的時候在辛者庫工作,女主魏瓔珞因為犯錯被貶入辛者庫,因此兩人在困難潦倒之時結識。當時的袁春望滿心苦難,因為師父的陷害,才被罰入了辛者庫。而女主魏瓔珞也有相似的命運,她進宮主要為了給自己的姐姐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