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爐,煮一壺詩情畫意.

2021-02-18 茶悅世界

風爐一詞出自陸羽的「茶經」。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又說:「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

風爐,原是唐代一種專用於煮茶的爐子。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爐內有廳,可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於通風。上有三個支架(格),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隻鐵盤用於承接炭灰。

自唐以來煮茶,風爐就是茶器中的主角。風爐,往往彰顯著主人的風度與地位。

古人素有「圍爐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談詩」的佳話,在漫天寒雪中,邀三五好友,就著新鮮的雪水,席地而坐,燒上一壺:

山峰上,松林下,烹茶對飲;

淙淙雨中,竹林內,相坐論詩。

風雅時,風雅地,行風雅事耳。

而這一切,與風爐有著全然分不開的緣分。

鬱達夫的《江南的冬景》裡,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幹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可見, 「圍爐煮茗」不光是在古代,在現代,也是人們尤其是文人雅士們無限追尋的一種文雅與浪漫,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與嚮往。

風爐的歷史要追回中國的唐朝,第一個稱為風爐的器物,就是唐代陸羽親手做的。風爐通常由銅、鐵,甚至揉泥製作而成。

唐朝的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乃是宮廷御用茶具,無論是材料與製作,還是工藝與裝飾,都非常講究,是民間風爐所無法比擬的,它為研究唐代宮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證。

「古」是有古意,高古禮器之意,正如陸羽說的:以銅鐵鑄之,三足,如古鼎形。可知其本意是依據古禮而來,明人亦是復古,記得明人筆記說,「人人都能做狂草,又自為一體,」明人的奔放自信可見一斑。明代銅器與瓷器等經常飽含古風寫意,有復古的意趣。

「雅」是造型典雅。其高低比例,紋飾都符合文人的審美欣賞。明朝中葉安定富足,隨著文藝的復興,短短幾十年中,出版了大量古玩鑑賞的書籍,又有一批畫家藏家鑑賞家。這一時期創造了很多名品,以風爐為例甚至乾隆也藏有一件,器身鑄有高古禮器紋飾,著錄於臺灣故宮《可以清心》一書,清宮御用時認為其發火不力,在器身鑿了幾個洞。可見其鑄造細節之精美。

有文字記載表明中國宋代的禪寺也使用過風爐,有筑前崇福寺的開山和尚南浦昭明將風爐從宋朝帶到了日本。目前中國傳來的風爐寶物已經失傳,但是,茶道中的一些風爐仍保持著中國古式風爐的樣子。

中國的茶爐傳到日本是青銅或黃銅做的,後來隨著研習茶道的人增加,日本國產的鐵茶釜問世,並很快成為主角。由於日本茶釜從史至今都是手工製作的,所以,任何一隻茶釜都是獨一無二之作。



在現代,做風爐的材質有金的、銀的、銅的、鐵質的、合金的,還有紫砂的、陶土的,等等。而眾多的茶道具都是有生命的,每件茶道具也都是有來歷的,茶器具與人、與茶之間的彼此之間存在著默契與相通。

對於茶人來說,茶道具的價值就在於人們如何去對待它。在日本,當你借用了別人的茶道具時在還的時候要加上一層木盒,這是茶道界的一種禮儀。

古人在畫中,也喜歡喜作各式風爐,以明代陳洪綬的畫作為代表。在書房旁設一茶寮,教童子以煮茶奉客,是為文人清談之首要。

《高隱圖》(局部) 明 陳洪綬

中國古代的煮茶與日本的茶道不同,日本煮茶是一種待客之道,主人煮茶,客人則態度拘謹。而中國的茶道是一種修身養性,毫無拘束的活動,三五好友,以茶相會,煮茶論詩,好不愜意!

清.錢慧安 《烹茶洗硯圖》

由清朝的畫家錢慧安所作的《烹茶洗硯圖》描繪的就是一次煮茶活動。在兩株虯曲的松樹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欄而坐。畫中男子坐於亭臺之上,亭中有差距、書函等等。亭外兩位侍童,一位正在池中洗硯、數條小魚在硯前嬉戲;另外一個小童正拿著蒲扇對著小爐扇風烹茶。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安享舒適的氛圍。

對古人來說,喝一杯茶,也是完成一種禮儀過程。一杯好茶端至面前,其香令人沉醉,其色令人悅目,其味令人回味,這是茶的物質享受,而之前的烹茶用器過程,則是一種精神享受。看似繁瑣的過程,其實隱藏著很多樂趣,是我們許多現代人都無法體會的。

圖片|網絡 

改編|憐幽雪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end—————————

▼閱讀原文預登記,免門票,重慶茶博會現場免費領取精美茶禮一份。

相關焦點

  • 小雪了,紅泥小火爐,煮一壺詩情畫意
    紅泥小火爐,煮一壺詩情畫意。今日,北京下雪了,而且是2020年冬天的初雪。許多人期待已久,早早選定了看雪、拍雪的好地方,再加上明日是節氣小雪,我忽然覺得很感動。無論是在屋內,映著窗外小雪煮,還是將風爐搬到院子裡,收集新雪,作為煮茶水,都是迎接這場初雪的風趣雅事,也讓一杯杯歡喜暖在心頭。幾時歸來,紅爐煮雪,像古人一樣,來場說走就走的茶事唐朝的某年冬天,洛陽下了場大雪。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2》首先是,煮茶的爐。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不得不說,那泡老叢的品質確實不錯,用蓋碗泡了十多衝後,滋味感才逐漸變淡。但叢香、粽葉香、清涼感一直在喉間縈繞。一泡茶喝到尾聲,有朋友提議煮一壺葉底,徹底喝茶喝個盡興。
  • 圍爐煮茗茶事中永遠的風爐
    古人素有「圍爐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談詩」的佳話和大自然下極其浪漫的詩情畫意,而這一切,與風爐有著全然分不開的緣分。
  • 今日小雪丨念一場潔白無瑕,煮一壺詩情畫意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見「小雪」節氣到來之後,氣溫非常低,雨水在低溫下便會形成了冰雪,所以彩虹也就不會在這個時節出現了。「虹藏不見」就是「小雪」之後彩虹就不見了,像藏起來了一樣。因為陰陽一升一降兩者沒法相通,難以達到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陰陽失調不通,從而導致萬物沒有生機,這便是「小雪」節氣的一大氣候特點。三候閉塞成冬這個要聯繫到二候的陰陽不通,因為陰陽不通了,所以萬物閉塞無生氣,就像一切事物都進入了冬眠一樣。
  • 煮一壺熱茶,溫暖寒冬
    茶是雅俗共賞的,它既接地氣,又為生活增添了詩情畫意的美好。茶之清香與甘美,深受古人的追捧,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也不例外。而冰天雪地裡,烹煮一壺熱茶,沐浴在那嫋嫋飄起的茶煙與香氣裡,怡然自得,暖身暖心,便覺得,冬天也沒有那麼惱人了。當雪花飄落時,溫度更低了,此時宅在家裡,亦是覺得瑟瑟。
  • 歲暮天寒,宜煮茶,簡單幾招,教你煮出一壺好喝的白茶!
    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 古來今往,既清閒,又優雅的煮一壺茶,受到不少人的喜歡。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裡,煮開一壺茶,享受一段慢時光,特別有閒情。 林清玄在《煮雪》裡寫,傳說北極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便凝成了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烤來聽。
  • 煮茶工具不會挑?養生壺、玻璃壺、粗陶壺,哪個是煮茶的一把好手
    先來說一說養生壺。養生壺在平時多數用來煮花果茶。前幾天用養生壺煮了一壺2017五彩貢眉,煮出的茶湯滋味很是奇怪。在湯水中含有很多種香氣,比如紅棗、枸杞、甘草的味道。或許是因為這把壺之前都是用來煮花草茶,那些氣味難以清洗,留在其中,在煮茶的時候便融入其中,造成茶湯滋味奇怪。
  • 煮一壺潤心的春水,清洗心靈的汙垢,讓靈魂休憩皈依
    寫不盡的桃花春色,讀不完的詩情畫意,將暖情深愛打包收藏。留下那淡淡素色一筆,透過指尖落入茶盞,縷縷茶香中慢慢升騰浸染,嘗盡了人間百味後,依然坦蕩風塵裡行走。一季桃花,淺淺香,素素開。字裡行間開成一朵素色的白蓮,嫋嫋含香嬌羞低語。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所以,冬季飲茶,我建議煮著喝。煮茶不僅可以長時間保持茶湯的溫度,也更加容易將茶葉滋味給釋放出來。現在這個時節,手捧一杯溫熱的茶湯,足以驅散冬日的寒冷。那麼,下面就來說說煮茶的一些要點。首先,茶葉的選擇。
  • 一壺兩用,可煮可泡,這把壺實在太好用了!
    毋庸置疑,非常重要,彰顯實力的好設計產品競爭的靈魂,高顏值的外觀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感,由此高顏值側把壺應運而生。 它很實用,一壺兩用,可泡茶,可煮茶,還自帶過濾茶渣功能,足夠的好用!它顏值高,壺把設計獨特,不僅使用上好抓取,而許多初學者更是大呼這種壺一點兒也不燙手。用它泡茶,容易掌控茶湯出湯程度。
  • 喝什麼茶,配什麼壺?
    品級:白毫銀針為單芽;白牡丹為一芽一二葉製成,呈"抱心形";貢眉為一芽二葉至一芽二、三葉,基本以葉為主,近年來多統稱為「壽眉」。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選用的紫砂壺宜滿足:  ②、壺形:宜壺身高度適中、口蓋大,例如「金鐘壺」;
  • 為什麼我的白茶只能煮一壺,第二壺就沒滋味了,村姑陳指出了3點
    有位茶友問:「為什麼我的白茶,只能煮一壺,煮第二壺的時候就沒什麼滋味了」?一款白茶只能煮一壺,是因為什麼?我趕緊和朋友說,平時煮茶的話,不建議那樣瘋狂地煮,不僅會破壞茶葉的味道,讓茶葉變得不耐煮,喝那樣苦苦的茶湯,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好處啊。若是茶友像上述朋友那樣煮茶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一款茶只能煮一壺。
  • 煮一壺茶,赴一場冬日之約
    >心便雅了起來人們常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燒一壺水,泡一杯茶都是將自己從忙碌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夢,煮一壺飲一旦生活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便閒下幾十分鐘,煮水溫杯,沏上一壺茶,停下來思考,亦或放空自己,都會是一種休憩與美好。| 你想要的,它都懂。喝茶的享受,除了清歡之味,也在於心無掛礙。
  • 詩情畫意,悠哉悠哉!
    給自己的生活融入淡淡的詩意,在詩情畫意中度過一生,多麼美妙。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尋來一二好友,煮上一壺茶,且飲一口,醉了滿園的芬芳。古有陶淵明隱居「採菊東籬下」,今有林語堂「八種心境如一杯濃茶」。而我們自己,時常在尋覓,尋找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恬淡心境。諸多種種,不過是拋卻煩躁,心懷寧靜,走一場心靈歷程,一場無盡的生活長途。
  • 發現一款快煮壺,原來還是治療懶癌的「良方」
    今天小編將給你帶來一款懶癌快煮壺,讓你舒舒服服的生活。Easy Tea快煮壺,讓你的生活變easy生活中,我們要想快速的喝到水,快煮壺的存在,讓熱水的時間,變得更快速。這款懶癌快煮壺,名字叫做Easy Tea。生活中不只是我們懶得倒水,還有一些老人或者帕金森患者,手抖的厲害,往往倒一杯水都很難,更別說熱水。
  • 戶外煮茶裝備
    現徵得苦瓜同意 ,轉他的戶外煮茶用火資料如下與大家分享。瓜叔是資深天蠍理工宅男,強迫症晚期症候患者,凡事追求完美,不是要最好,而是要更好。對於戶外野外泡茶一事,關鍵是火源的問題,天蠍瓜叔見眾多茶人外出泡茶均是拎著熱水瓶保溫杯,痛心疾首,捶胸頓足,為破此困局,夜不成寐,朝思暮想了幾年,終有所得,今天發技術貼詳解,供茶友參考。
  • 煮一壺茶只需要5分鐘?三合一養生煮茶器的真實測評
    在一個陽光的午後,煮一杯綠茶、烏龍茶或者花茶……當一口一口品飲之後,頓時會通體酣暢、神清氣爽。 最近在網上看到當下比較火的煮茶器是一款鳴盞養生煮茶器,據說它是一款三合一的煮茶器,比那些傳統的煮茶器煮茶更簡單,5分鐘就能完成,非常適合懶人使用,而且它也可以當做養生壺來用,功能很強大,喝茶的同時還能養生,於是我就入手了一個。
  • 【竹緣閣素食】吃素也可以詩情畫意
    其實,吃素它也是如此這般的詩情畫意。盛唐著名詩人王維,是個素食主義者,「以般若力,生菩提家」,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王維常年素食,到晚歲就更加嚴格。《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贈李頎》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顏色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王母翳華芝,望爾崑崙側文螭從赤豹,萬裡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羶腥食
  • 晨讀|煮一壺白茶,溫一段時光
    煮一壺白茶,一盞在握的片刻,那些遠去的時光竟無端地鮮活、生動而溫暖了起來。水沸,提壺,沏茶,出湯,一氣呵成。水入壺中的瞬間茶葉片刻震顫,仿佛始料不及,接著便緩慢舒展,仿佛自夢中驚醒,仿佛是冬眠後的復甦,又仿佛是四季輪迴後的生命重生,隨即便開始盡情的升騰、舞蹈,如同千手觀音的那場無聲的舞蹈表演,撼人心腑。
  • 日常喝茶時,泡茶、煮茶,需要配備哪些基礎型的茶具呢?
    如果是直接用金屬壺煮茶,平時打理過程還會有不少麻煩。最後從安全成本上看,市面上不少品質沒有保障的鐵壺、銅壺內部摻雜了其餘金屬。因而,從健康喝茶的屬性看,任何金屬材質的壺,使用前要慎重!5、適合煮茶的壺,應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