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往事:二戰時英國全民戴防毒面具生活

2020-12-21 一品世界

由於新冠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各國民眾在出行辦公上課等出席公共場合時,都戴著口罩。其實這種現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人依然深陷空襲的心理陰影之中無法自拔。英國政府在整個1930年代都在尋找避免讓平民在毒氣炸彈轟炸下出現大規模傷亡的手段,最終催生了著名的「防毒面具提議」。

從左到右,核物理學家約翰·H·弗勒姆林(John Fremlin) 戴著德國防毒面具,Mr. Sander,空襲防範教官,戴著軍用面具;剩下的隨行人員戴著普通面具,這些面具當時在英國售價約為60美分。1938年8月27日,他們在倫敦的一個房間裡測試這些面具,當毒氣在面具周圍盤旋時這些面具的性能。

一家酒店的廚房,廚師戴著面具在進行空襲演習。

在「防毒面具提議」的指引下,1938年7月9日,英國的空防委員會開始為每一個英國人發放防毒面具,並且要求每個人都要隨時帶好。畫家們在野外佩戴著防毒面具作畫。

一對情侶戴著防毒面具接吻。

1941年4月5日,在一次模擬毒氣襲擊中,3名戴著新型防毒面具的指揮官,這種面具是為老年人和胸痛病人設計的。

登臺表演的倫敦豔舞女郎,依然頭戴著防毒面具。

老師和學生戴著面具上課。

1937年12月15日,在倫敦的達利奇學院學生正在學習戴防毒面具。老師正在指導他們,如果英國遭到毒氣襲擊,他們該怎麼辦。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肩上背著防毒面具,離開倫敦的英國紅十字會總部。

時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訪問南安普頓時,為了給民眾樹立一個好榜樣,他隨身帶著防毒面具和鋼盔。

1938年9月30日,在英格蘭的吉靈厄姆,新郎喬治·克萊門茨(George Clements)和新娘蘿西·特雷切(Dorothy Treache)在他們的婚禮上切蛋糕,新郎和伴郎戴著防毒面具。

英國溫莎當局認為他們地區的人們應該做好應對任何緊急情況的充分準備,並正在挨家挨戶地發放防毒面具。圖為1938年9月27日,英國溫莎,一位家庭主婦正在接受防毒面具。

在國際危機最緊張的時候,倫敦呼籲人們趕快申請防毒面具,所有中心外都排起了長隊。1938年9月26日,一家人從倫敦切爾西市政廳出發。

1939年9月10日,在南海岸度假勝地日光浴的女孩們肩上扛著防毒面具。

1941年3月29日,英國的紹森德,在民眾購物期間,舉行了一場催淚瓦斯的演習。警察警告人們戴上防毒面具,而那些沒有戴防毒面具的人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經歷。

1937年7月22日,在樸茨茅斯,一位英國母親在外出購物時聽到空襲和毒氣襲擊的警告,她很快戴上了防毒面具,又幫他的孩子戴上了防毒面具。

1940年5月6日,英國倫敦,戴著防毒面具的女孩們在訓練行軍。

1938年12月22日,在倫敦,一名戴著防毒面具的護士推著一輛嬰兒車,雖然這輛車看起來像一個戰地廚房,但裡面有一個嬰兒。

1939年3月3日,英國倫敦霍爾本市政廳,官員和母親們正在測試嬰兒對防毒氣口罩的反應。幾名兩歲以下的嬰兒都戴上了「嬰兒頭盔」。

1938年9月17日,英格蘭溫布利的一隻名叫朱迪的狗戴著防毒面具,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悲傷,好像在痛苦地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哦,朱迪,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戴防毒面具,你很快就學會了,以防戰爭爆發,他們不想把你排除在外。」

1940年3月27日,在英國倫敦,一匹馬戴著專用的防毒面具。

1938年8月13日,英國倫敦,《每日快報》記者O.D.加拉赫(O.D. Gallacher,左)和斯坦迪什·馬斯特曼博士( Dr. Standish)在測試某一種口罩時似乎被毒氣嗆到。《每日快報》報導稱,政府儲存的用於民用的口罩不起作用。

一名倫敦電話接線員演示了一種特殊的防毒面具,它配有內置麥克風和耳機,這樣即使遭遇空襲或毒氣襲擊,她也能繼續工作。

1940年6月3日,二戰期間,幼兒園的孩子們戴著防毒面具玩耍。

1940年6月3日,二戰期間,幼兒園的孩子們戴著防毒面具玩耍。

相關焦點

  • 女子有雙陰道雙子宮 每次同房男友都想戴防毒面具
    20多歲的廣西妹子小雨(化名)交了一個男朋友,可每次房事後,男朋友不僅不高興,還悶悶不樂,還說與小雨同房時異味太大,最好要戴上防毒面具……為什麼男朋友這麼說?奇 怪每次同房   男友都想戴防毒面具小雨是一個美麗的姑娘,長相秀麗。可最近,原本打算跟她結婚的男朋友阿晨(化名)卻似乎有些猶豫。原來,引來阿晨不快的竟是兩人間的性生活。在一次和阿晨閒聊中,阿晨有些不快地說:「每次過性生活,味道太大,如果有一個防毒面具戴著就好了。」聽了男朋友的話,小雨非常難過。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在二戰前的二三十年代美帝英國德國等西方全球資本主義社會都紛紛陷入政治危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糧食危機,各個行業大量企業工廠倒閉破產經濟大蕭條大崩潰全民大失業大饑荒泥潭之中哀嚎一片難以自拔,二戰前的偉大史達林時代的蘇聯才是真正當之無愧的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
  • 我們都在面具下生活 —— 城市符號:人格面具
    不是他的那個行為把我惹哭了的,而是他!我一向愛他,信任他,而突然他身內那個善良的上帝被證明是不存在的,人的邪惡和非正義產生啦!從此管我叫哭娃娃,所以我變得一輩子默不作聲,設計了一個壞孩子潘的面具,戴著它生活和反抗另一個孩子的上帝,保護我自己免得遭受他狠心的對待。」這就是那個悲劇性人物戴恩的自述,他如實地道出了那個超現實的面具的存在理由。
  • 將寫二戰老兵故事或小說版《好萊塢往事》
    昆汀與皮特在宣傳影片《好萊塢往事》。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近日,好萊塢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在他最新一期的「純電影播客」節目中透露,他目前正在考慮把電影《好萊塢往事》改編成小說。「我直到最近才想到這一點,但現在我想了很多,我可能會為《好萊塢往事》寫部小說。」昆汀對播客主持人說。
  • 二戰時中國和英國的差距:國力相差數倍,工業差了一個時代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二戰時期重要的參戰國之一。由於在二戰中英國表現的非常拙劣,在歐洲被德國虐,在東南亞被日本揍,給人一種物資吃的比誰都多、打誰打不過的感覺,很多人甚至認為英國人是廢柴,根本就是在打醬油。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喜歡留一小撮鬍子?希特勒:關鍵時刻能保命!
    說實話,這一小撮鬍子的形象已經在抗戰劇裡面深入人心,我看看到他就看到了日本人侵華時猙獰的面孔,讓人氣不打一處來。那麼你知道日本人為什麼要留這一小撮鬍子嗎?這小撮鬍子叫什麼名字?希特勒照片我們都知道西方人特別喜歡留滿嘴的鬍子,看起來確實性感,但吃飯的時候估計也很髒吧,這倒是其次,滿臉的鬍子在戰場上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適合戴防毒面具
  • 英國史談|二戰時的服裝配給制,緣何成為英國時尚文化的風向標?
    二戰時期,穿著時興的防空「警笛服」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戰爭給英國服裝製造業帶來的壓力在購買新衣服時,購物者必須同時出具有「積分」價值的優惠券和等額貨幣。最初每個成年人一年有66張優惠券,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這一分配縮水了。配給制迫使人們在如何使用有限的服裝優惠券時進行精細的數學計算和艱難的選擇,政府宣傳也不斷提醒購物者仔細規劃他們的服裝購買計劃,正如下面這張海報所示。
  • 日本「死神炒飯」,廚師要戴防毒面具,食客要籤協議
    相信不少人都吃過日本料理,在這之中應該也發現了日本料理中有許多奇思妙想的東西,但總是少不了那份特有的精緻,而且因為日本許多美食都是從我國傳過去的,但是這麼多年以來,日本人也經過了許多自行的琢磨研究,倒也研製出了別具特色的日本美食,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日本著名的死神炒飯,比較特殊的是廚師在製作這道美食的時候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 二戰時英國不敵日本?日本和英國壓根不是一個檔次
    眾所周知,英國曾是世界上的老牌霸主,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如今的英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鬱悶,既然英國這麼厲害,那麼在二戰中英國卻打不過日本呢?
  • 二戰英國女特工:她為了深愛的男人,忍受住了火鉗和拔指甲的酷刑
    據英國《鏡報》2月16日報導,近日,二戰期間英國女特工奧黛特·桑森的孫女接受採訪時講述了,奧黛特在那段喋血的灰暗年歲裡,是如何為了保護深愛的男人,而堅持過了嚴刑拷打審訊的傳奇經歷。奧黛特回憶往事時曾經這樣告訴孫女。但是讓這位傳奇特工忍受如此酷刑並不只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她當時深愛著的男人。30歲的奧黛特就過著不平凡的生活。他的父親在一戰時的凡爾登戰役中英勇犧牲。她和弟弟每個星期天都會去給父親的墳墓前送去鮮花。
  • 英國首相確診感染新冠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隔離」英國經歷了...
    截至發稿,歐洲主要股指集體下挫,英國富時100指數跌5.5%,德國DAX指數跌近4%,法國CAC40指數跌4.5%,美國三大股指跌幅均逾3%。 北京時間晚8時56分,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馬特 漢考克(Matt Hancock)在推特上宣布,他的新冠檢測也呈陽性。本周早些時候,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也被確診感染。
  • 戴防毒面具、套塑膠袋,英國上班族怕感染上演「硬核防護」
    據《每日郵報》3月4日報導,為了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英國的上班族們也開始採取「硬核防護」措施了。一組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圖片上可以看到,一些英國人在公共場合戴上了專業的防毒面具,還有一些人把塑料箱、塑膠袋套在了頭上。
  • 二戰時期的英國很富,為什麼不裝備半自動步槍?
    二戰期間英國確實很富,但它的工業基礎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厚,要知道英國一直奉行綏靖政策,國內軍工企業因缺乏訂單而逐漸萎縮,到1940年德軍大舉侵犯西歐時,英國國內能開動生產軍火的工廠並不多。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代工廠為英國生產武器的現象不勝枚舉,《租借法案》其實就是為了方便英國購買美國的軍火,這足夠說明二戰期間的英國工業生產力不足,有限的產能要優先滿足海軍、空軍的裝備需求,陸軍用的槍械則被排到了最後。
  • 二戰時期威士忌的那些小故事
    二戰時期英國航運線路被德國潛艇鎖死,所以只好對全民實施生活物資配給制。普通百姓必須去政府和商店處進行登記,從而得到固定份額的生活物品(比如罐頭啊,奶製品啊,蔬菜啊,主食啊之類的)。此外,商店也不能自行進貨,要遵守統一分配,按需銷售,國家通過專門渠道對商店進行供貨。
  • 英國才是二戰最大的輸家?丟掉殖民地,失去了翻盤的最後機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改變了世界格局,美國一躍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心,蘇聯的國際地位也獲得了大幅提高,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內,美蘇可謂是世界格局的主導者。至於同為二戰戰勝國的英國,由於二戰掏空了英國,它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從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跌落為一個龜縮在島嶼上的國家,反觀德國、日本這兩個戰敗國,在經過了多年發展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德國與法國組成了歐盟的核心,具備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與此同時,德國還擁有十分強大的工業能力。日本在戰後的發展同樣有目共睹,時至今日,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幾乎是英國的兩倍。
  • 30年代的西裝、二戰軍服、機車夾克,這家英國古著店記錄了時尚
    說到英國的時尚,從19世紀的皇室奢華風格,到60年代的「搖擺倫敦」,到今天的時裝秀,歷史中的每一個潮流元素,都有英國的一席之地。不過這座充滿前衛時尚氣息的城市,卻有 Douglas和 Roy兩位古著愛好者從世界各地收集的40000件古物,建造了位於倫敦的古著收藏室。
  • 她是印度最美公主,二戰時卻成英國間諜,犧牲前的一句話讓人淚崩
    她是印度最美公主,二戰時卻成英國間諜,犧牲前的一句話讓人淚崩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其涉及面之廣堪稱是史無前例,一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受到了波及,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一個英國最美女間諜的故事。
  • 我們總是戴著面具,假裝快樂的生活
    >當它們預感到危險的降臨便偽裝成相同顏色的樹葉亙古不變它們因此躲過了多少危險 劫難在這個五彩繽紛的社會每個人擁有不同生理的面孔每個人都戴著不同心理的面具後來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體驗著每一個人歷程…………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寫到這裡我突然不知道如何再提筆往事如煙
  • 二戰後邱吉爾提出三環外交,英國卻失去了成為歐洲領頭羊的機會
    毫無疑問,二戰中收穫最多的是美蘇兩國。二戰後,美蘇兩國分別成為世界霸主級別的存在而引領了一個時代,特別是美國,在蘇聯解體後依然一枝獨秀,成為了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果要說起二戰中失意者,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德、日兩個國家。
  • 二戰時的義大利,真的只是負責「搞笑」?
    我想若您認為二戰時的義大利,真的只是負責「搞笑」,那您一定看過下面這些段子。 與此同時,義大利的軍隊也不差,尤其是海軍,在二戰開打前期,義大利的地中海艦隊,在整體實力上,是歐洲2個列強,英國、法國的地中海艦隊的總合還多,簡而言之就是,義大利是有實力,在地中海這個地區掌握優勢制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