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脊椎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spine666
【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
人體的肌肉按部位可分為軀幹肌、上肢肌、下肢肌和頭頸肌。
●軀幹肌
軀幹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會陰肌。
背肌分為淺、深兩層。背淺層肌包括斜方肌、背闊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層肌分為背長肌和背短肌。背長肌包括豎脊肌和夾肌。背短肌包括橫突棘肌、棘間肌和橫突間肌(包括半棘肌、迴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間外肌、肋間內肌和胸橫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和腹後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帶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帶肌起自鎖骨和肩胛骨,止於肱骨。包括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和大圓肌。其中,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構成一種叫做「肌腱袖」(又稱「肩袖」)的結構,有加固和保護肩關節的作用
上臂肌包繞肱骨周圍,分前、後兩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後群(伸肌群)包括肱三頭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較高,多為具有長腱的長肌,分為前後兩群,每群又分為淺深兩層。前群肌位於前臂前面及內側,後群肌位於前臂後面及外側。前群肌的淺層主要有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等。後群肌的淺層主要有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尺側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帶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帶肌分前後兩群。前群起自骨盆內面,後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內側群)有髂腰肌、梨狀肌。後群(外側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為前外側群、後群和內側群。前外側群有股四頭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後群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塊肌合在一起稱為膕繩肌或股後肌群。內側群有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後群和外側群。前群有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後群有小腿三頭肌、趾長屈肌、跚長屈肌、脛骨後肌。外側群有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
●頭頸肌
頭頸肌中,頭肌可分為表情肌和咀嚼肌;頸肌分淺、中、深三群,頸淺肌群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解剖
胸鎖乳突肌
部位:頸闊肌深層,頸部兩側。
起點:胸骨柄和鎖骨胸骨端。
止點:顳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頭頸向同側屈,並轉向對側;兩側收縮,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後面使頭伸,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前面使頭屈。上固定時,上提胸廓,助吸氣。
菱形肌的解剖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層。
起點: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迴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胸段伸。微信公眾號:脊椎健康聯盟
豎脊肌的解剖
豎脊肌
部位:脊柱兩側,由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組成。
起點:骶骨背面、髂嵴後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點:頸、胸椎的棘突與橫突、顳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
背闊肌的解剖
背闊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皮下。
起點: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後部和第10~12肋外側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伸、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並可輔助吸氣。
三角肌的解剖
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點:鎖骨外側半、肩峰和肩胛岡。
止點:肱骨體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時,前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和內旋;中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外展;後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伸、水平伸和外旋;整體收縮,可使肩關節外展。
肩袖肌群與大圓肌的解剖
岡上肌
部位:肩胛骨岡上窩內。
起點:肩胛骨岡上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展。
岡下肌
部位:肩胛骨岡下窩內。
起點:肩胛骨岡下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
小圓肌
部位:岡下肌下方。
起點:肩胛骨外側緣背面。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
肩胛下肌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窩內。
起點:肩胛下窩。
止點:肱骨小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內旋、內收。
大圓肌
部位:岡下肌、小圓肌下方。
起點: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內旋、內收和伸。
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肘肌的就解剖
肱二頭肌
部位:上臂前面淺層,有長、短兩頭。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
肱三頭肌
部位:上臂後面,有長頭、外側頭和內側頭三個頭。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
止點:尺骨鷹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
肘肌
部位:位於肘關節後面,呈三角形。
起點:起於肱骨外上髁。
止點:止於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並加固肘關節。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
前鋸肌的解剖
前鋸肌
部位:胸廓側面淺層。
起點:上位8~9肋骨外側面。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迴旋。遠固定時。
胸大肌、胸小肌的解剖
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點:鎖骨內側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軟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點:肱骨大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提肋助吸氣。
胸小肌
部位:胸大肌深層。
起點:第3~5肋骨前面。
止點: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迴旋。遠固定時,提肋助吸氣。
肱肌、喙肱肌的解剖
肱肌
部位:肱二頭肌下半部分深層。
起點: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點: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屈。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
喙肱肌
部位:位於肱二頭肌上半部內側,為長梭形肌。
起點:起於肩胛骨喙突。
止點:止於肱骨中部內側(與三角肌粗隆相對應)。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內收和外旋。
前臂肌群的解剖
肱橈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點:橈骨莖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屈,並使前臂內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橈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點: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屈,參與手關節外展、輔助肘關節屈和前臂內旋。
尺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鷹嘴。
止點: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屈、參與橈腕關節內收和肘關節屈。
旋前圓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點:橈骨外側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前臂內旋,輔助肘關節屈。
尺側腕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關節囊。
止點: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伸,參與手關節內收。
橈側腕長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
止點: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手關節伸,參與橈腕關節外展及肘關節伸。
橈側腕短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
止點: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與橈側腕長伸肌相同。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傳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