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夏季戶外活動 如何預防和處理中暑、日射病、熱痙攣

2021-03-05 野玩兒

喜歡戶外的小夥伴都在這裡等你

夏季是戶外活動的旺季,能享受新鮮空氣、身處天然氧吧,絕對是再自然愜意不過。但是,炎炎夏日,豈是一個「熱」字了得,長時間在高溫下進行戶外活動,很容易造成不適,下面為大家總結了針對夏季戶外活動,如何預防和處理中暑、日射病、熱痙攣,希望對大家有用。

1. 中暑的急救

夏天是戶外活動較多的季節,愛往野外跑的朋友,該不會不知道」中暑」這回事的危險性吧?   一般人眼中,所有因體溫過高而引起的不適都叫中暑,其實這種因體溫過高引發的不適分為兩種,各有不同處理要點:

a. 中暑

成因:  因環境高熱多溼,體溫不能正常的由排汗發散,因而急升,損害腦細胞引起。

能看到的症狀:皮膚乾熱發紅,頭痛作嘔兼口乾,小便量少,呼吸淺速,脈強而快,體溫很高,最後患者會神志不清昏倒(這時患者的血壓會急升,原因是紅血球的帶氧功能因過熱而低下,血氧不足但血量卻仍足夠,身體只好命令血壓加高來維持血氧含量)

處理:   把患者移到清涼的地方,平臥,給他降溫(可以脫去患者一些衣物,用溼毛巾或冰給他抹身,扇涼等,但小心別反令患者冷病了)。若患者清醒,可以給他飲一些清水,但不要給熱飲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時可用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 昏迷者針刺人中、十宜穴。送往醫院診治。

b. 熱衰竭

成因:  因天氣炎熱大量出汗,令身體缺少水和鹽因而虛脫。(其實是休克的一種)

能看到的徵狀: 疲倦虛弱,皮膚溼冷蒼白(這是最大的不同),脈速而弱,頭痛頭暈兼作嘔,情緒不安,昏厥。 (患者因失水,血壓下降,血不能帶足夠的氧到腦部,所以用救昏迷的方法有效)

處理:  移患者到陰涼地方,抹身降溫(同中暑);  讓患者平臥,墊高雙腳  ;如清醒沒嘔吐,每15分鐘給患者喝淡鹽水一杯,共喝兩杯;  送院治療 。

注意:別給昏倒的患者灌飲任何東西,以免嗆倒患者或液體入了肺,那就更麻煩。

預防: 盛夏期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教室應開窗使空氣流通,地面經常灑水,設遮陽窗簾等。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加強個人防護,戴遮陽帽、飲消暑飲料。 有頭痛、心慌時應立即到陰涼處休息、飲水。

2. 中暑急救五字訣

在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溼度大,體內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一、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三、促。將病人置於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四、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3. 日射病急救法

在海濱、登山或在炎熱的夏天進行運動時,由於在陽光下暴曬過久,頭部缺少防護,突然發生高燒、耳鳴、噁心、頭痛、嘔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現象,這便是日射病。嚴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千萬不可粗心大意,應採取緊急處理。

急救措施: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2.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並用溼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注意事項:

1.作為降溫手段,也可用酒精擦身體並吹電扇,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採取這種方法降溫較快,醫生不在現場時,最好不要使用。


2.有人症狀稍有見輕又參加運動,應多加注意,防止再一次得日射病。


3.與日射病相近似的還有一種熱射病。這是由在炎熱的天氣作業或旅遊,由於過量的熱積聚所致。其症狀是皮膚乾熱無汗,體溫高達42℃,疲乏、頭痛、頭暈、尿頻、顏色發紅、步態不穩、瞌睡或昏睡。二者的原因有些差別,但急救措施完全相同。

4. 熱痙攣急救法

在工廠等熱而溼度高的地方,長時間地工作,有時會突然臉色發青,感到頭痛、噁心、頭暈並發生痙攣,這叫熱痙攣。對這種病如不及時處理,會進一步發展,以至於意識消失,最後死亡。

急救措施: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然後再喝些涼開水或鹽水。


2.如意識喪失,痙攣劇烈,應讓患者取昏迷體位(側臥,頭向後仰),保證呼吸道暢通,同時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3.如虛脫者甦醒,也應抬送醫院,嚴禁讓患者自立行走,更禁用阿託品以及催眠、鎮靜等藥物。

注意事項:

1.讓熱痙攣的患者喝涼的鹽水,是簡單有效的方法(一杯水中加一匙鹽)。由於熱痙攣時大量出汗,身體丟失很多水和鹽分,血液濃縮,循環不良。這時,鹽水是救命水,應當立即補充。


2.熱痙攣常與日射病混同。但本病的顯著特點是皮膚粘溼,體溫不高。其處理多少與日射病有些不同,一定要加以區別。而且凡長時間在溫度高的環境中勞動時,都應多喝鹽水,預防發病。


3.如有條件,可給輕度患者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水等藥品。

每日更新戶外裝備、視頻、資訊

來野玩兒移動端主站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夏季戶外活動 如何預防和處理中暑、日射病、熱痙攣
    夏季是戶外活動的旺季,能享受新鮮空氣、身處天然氧吧,絕對是再自然愜意不過。1.中暑的急救夏天是戶外活動較多的季節,愛往野外跑的朋友,該不會不知道」中暑」這回事的危險性吧?   一般人眼中,所有因體溫過高而引起的不適都叫中暑,其實這種因體溫過高引發的不適分為兩種,各有不同處理要點:
  • 夏季來臨,怎樣是中暑了?如何急救?
    但是經過及時救助處理,數小時內也可恢復。所以發生中暑也不必過於慌張,及時採取救助措施即可。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因為重度中暑不及時治療極易發生休克,危及生命。重度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熱痙攣屬於熱射病的早期表現。主要表現為肌肉疼痛或抽搐,這種疼痛較為劇烈。
  • 快來學如何預防中暑
    什麼是中暑? 中暑一般分為三級,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每一級的表現都有所不同。 如果說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我們尚可以自行緩解,那麼重度中暑就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它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
  • 高溫來襲,如何利用精油預防中暑?
    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這篇文章告訴你~高溫中暑的類型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
  • 海口一六旬男子戶外騎行,中暑昏迷進ICU……
    熱~熱~熱~熱海南持續高溫天氣大家在戶外工作、活動一定要注意防暑這不六旬男子大熱天騎行返程時暈倒日前,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收治了一名戶外騎行中暑的男性患者,其被診斷患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病情嚴重。目前患者仍在該醫院ICU進行救治。5月4日,海醫二院收治了一名病情較重的熱射病患者。「患者被送到重症醫學科病房時已重度昏迷,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無汗、牙關緊閉。」
  •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記者從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高溫中暑報告病例達200餘例,多為輕症中暑,暫無高溫中暑者申請職業病診斷。  市職業病防治院職業衛生科主任毛革詩介紹,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即為職業性高溫中暑。
  •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
    近日北京持續高溫天氣,大家在用各種方式防暑降溫,媒體也在不斷提醒預防中暑。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中暑。何謂中暑?處理: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重度中暑重度中暑:高熱或過度高熱(體溫大於40℃),出現昏迷、抽搐者為重度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 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中暑分為三種類型柴豔芬主任說,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中暑被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可怕的是,這些中暑類型可以先後或同時發生於同一病人身上,未治療或治療無效的熱衰竭可發展為熱射病。要特別注意的是,熱環境適應是人體妥善處理熱應激的過程,健康人對熱環境的適應需要7至14天,沒有進行過熱適應訓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更易發生中暑。此外,如果存在皮膚結構異常、汗腺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障礙等情況,也會促使中暑發生。熱射病有可能致命中暑先兆常表現頭痛、頭暈和疲勞,但出汗量不一定減少。
  • 杭州一小夥夜跑因熱射病險喪命:夏天跑步謹防中暑
    圖片來源:微博@都市快報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致命性中暑。夏季是高發期,我們一定要當心!圖片來源:微博@一手video8月2日,武漢一40歲男子在東湖邊夜跑,也不幸重度中暑導致腦水腫,醫生說有可能留下後遺症。圖片來源:武漢晚報短短幾天,3起因戶外運動而引發的重度中暑悲劇,不禁給我們敲響警鐘,三伏天跑步,安全無小事,一定要當心中暑,特別要警惕熱射病!什麼是熱射病?
  • 最近港城中暑的人有點多 戶外工作者要注意防暑降溫
    幾天內市區多人中暑暈倒8月1日11時,買完菜回家的張女士途經市區人民西路突然暈倒在路邊,熱心路人發現後及時撥打了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發現張女士渾身大汗淋漓、面色潮紅、神志不清,判定其為中暑,立即對她採取監測生命體徵、物理降溫、補液等急救措施,之後便緊急將其送往醫院。
  • 中暑了怎麼辦?學會這幾點能救命!
    小暑剛過(7月6日),大暑將至(7月22日),三伏天已經開啟大家可千萬不要中暑!萬一中暑,也別喝藿香正氣水。為什麼?如果你不知道答案,那就要了解關於中暑的這些常識了!什麼是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溼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紊亂造成的代謝失常綜合症[1]。如何識別中暑呢?根據中暑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2]。
  • 高溫中暑小知識
    中暑一般有幾個條件:高溫、高溼、長時間、沒有及時補充水分。」中暑的症狀按輕重可分為 1、先兆中暑:在高溫或日曬下,出現頭昏、耳鳴、胸悶、出汗、口渴、噁心等症狀,這時只要改善環境,充分休息,症狀很快會改善。2、輕度中暑:體溫高於38.5℃時,除先兆中暑症狀外,可有呼吸及循環衰竭早期症狀。經及時處理,也會很快好轉。
  • 高溫天如何防中暑?海南醫生:飲水充足、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海南日報海口5月8日訊 (記者馬珂 通訊員譚瑩)5月4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名病情較重的熱射病患者。據悉,老年人、嬰幼兒、兒童及慢性病患者,最易在炎熱的天氣發生中暑,甚至危及生命。5月8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了解如何預防中暑。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
  • 夏季跑步中暑的後果比你想你更嚴重
    圖片來源 | 微博:都市快報 經過醫生診斷,該跑友意識不清、體溫高達40.3℃,患的是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同時還出現了心肌和腎功能的損傷
  • 防中暑不喝糖飲料 不要將兒童單獨留車裡
    高溫、高溼、強熱輻射天氣如何自我保護?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  預防中暑不喝糖飲料  在高溫天氣裡,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如需在高溫環境裡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 毫升),水溫不宜過高,少量多次飲用。
  • 夏天如何科學預防中暑?95%的人不知道……
    夏天天氣炎熱,許多人不可避免的會中暑。從初期的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等症狀,到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甚至出現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嚴重危機生命。中暑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如何預防中暑首先,我們必須走出防暑的誤區。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安全預警:近期多個工地出現中暑!工人因中暑從腳手架跌落!防水保溫...
    高溫、疲勞作業,甚至可能導致人員猝死:中暑也容易引發二次傷害!例如人員失去意識墜落、塔司等重要崗位失去意識導致更嚴重事故等。請提前做好高溫作業安全管理和預防工作!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以免中暑確保安全作業中暑的預防和應急措施在這樣的環境下,高溫和戶外等作業人員一是要根據作業需要佩戴好防護用具
  • 中暑嚴重可能致命,如何預防才有效?​
    醫聊科普每年熱浪襲來,稍不注意就有一大波人出現中暑。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高溫中暑,嚴重者甚至死亡。雖然中暑導致的不適、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每年死於中暑的人仍不在少數。因此,如何預防中暑,應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