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胡姓出安定:《胡姓族譜》中的桑梓故園

2020-12-21 族譜修撰研究

根據人口普查,2019年的「百家姓」排名中,胡姓排在第15位,人口超過1000萬,是中國有名的世家大姓。胡姓發源於中原地帶,至今胡氏後人遍布海內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01胡姓源流考

以圖騰為姓:胡曹為受姓始祖在我國東部地區,曾有一直東夷族以鶟鶦(tú hú,即白頭翁)鳥為圖騰,以「胡」作為名稱的部落,後來以國為號。

清代陶澍在為益陽胡氏《吳支二修譜序》中說:

蓋世之言胡者,郡望必稱安定,其地在今甘肅之平涼府。餘考古史胡氏之族,凡數姓。《世本》言「胡曹作衣」,是五帝時已有此姓。……餘惟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世本》載其人在五帝時。

所謂「胡曹作衣」,《呂氏春秋·勿躬》曰:

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歷,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後益作佔歲,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鹹作筮。此二十官者,聖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胡曹是黃帝的臣子,以發明衣服而聞名於世。「胡曹作衣」的胡曹,就此被奉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

以諡號為姓:胡公滿為受姓始祖胡公滿為胡姓始祖一說廣為傳唱,在各地《胡氏族譜》中都有記載,常州晉陵《胡氏族譜》曰:

「予之族突出於胡公滿,乃有虞氏之裔也。」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云:

「胡,帝舜之後,胡公封於陳,子孫以諡為姓,系出媯姓。」

胡公滿為帝舜之後,胡氏子孫以此身份而自豪驕傲。胡公滿原名媯滿,胡公滿是他死後的諡號。這也是胡姓得姓的由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曰:

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總之,胡姓系胡公滿子孫以其諡號「胡」為名而得,它與陳,田、虞、姚四姓同出媯汭,稱為「媯汭五姓」。

關於為何媯滿為何諡號是「胡」,根據《逸周書·諡法解》云:

保民耆艾曰胡,彌年壽考曰胡。

鄭樵在《通志·氏族略》稱:

陳胡公滿者,言其老也,有胡耆之稱焉。

這就是說,因為媯滿年高壽長,當時的人非常喜歡他的長壽壽,故以其壽而諡之曰胡。

以國為姓:鬍子國為受姓始祖在中國西周至春秋時代,曾經有過兩個鬍子國,這兩個胡國,一為姬胡,一為歸胡。姬胡的地望在今河南郾城縣一帶,較早記載姬姓鬍子國的是《韓非子·說難篇》,言鄭武公稱胡為「兄弟之國」,《左傳》中也有關於「胡姬」的記載,如齊景公、楚共王都有寵妾胡姬,胡姬即胡國之女,姬姓。

鬍子國亡國後,胡國子孫便以國號為氏。鄭樵《通志·氏族略》曰:

胡為周朝同姓國,胡氏子爵,魯定公十五年為楚所滅。其後以國為氏。

歸姓鬍子國的歷史比姬姓鬍子國還要早,屢見於甲骨文的卜辭和青銅器的金文上。歸胡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時期,是殷商時期就有的封國。歸胡亡後,其子孫為追念祖先,分成二姓,一是以國為氏,即胡姓;一是以姓為氏,即歸姓。《通志·氏族略》就說:

鬍子國,歸姓,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以姓為氏者世居吳郡(今江蘇蘇州)。

少數民族:胡姓的另一來源在歷史上,胡姓像許多大姓一樣,以漢族為主體,但也有相當部分存在於其他民族之中,像鮮卑、契丹、溪、高車、滿、苗、瑤、白、錫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胡姓的存在。

古代文獻上較早記載少數民族改易姓氏的是鮮卑族,北魏教文帝詔定漢化政策,讓各鮮卑部落改姓,其中紇骨氏改為胡氏。

紇骨氏改為胡氏,是胡氏姓族史上的一件大事。歷代姓氏著作以及辭書,如《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等,無一不把它作為胡姓的來源之一。

在瑤族中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文獻——《過山榜》(又叫《評皇券牒》、《盤王券牒》、《過山圖》等)中,胡氏也居於十二大姓之列。這些都說明,瑤族中很早以前就有胡姓,而且胡姓始終是瑤族的大姓之一。

02全國各地的胡姓分支

安定胡氏安定胡姓是最早出現的胡姓大族,安定成為天下胡姓的堂號。胡氏在安定出現很早,最早的胡姓人物是西漢的胡建。胡建是胡公滿的後裔,「出門名戶,佔系陳國」,官至安定太守。到了晉朝的胡遵,祖孫三代相繼在朝中為大將,是世家將門,家族遂成安定望族。安定胡氏達到頂峰,是胡延之的女兒成為皇太后。在北齊時皇曾臨朝聽政,權顯一時,這就是歷史有名的胡太后,又稱靈太后。胡太后登上權力的最高峰後,使安定胡氏門庭大振,顯赫一時。

隋朝安定胡氏有一支遷到河南新蔡,並發展為大族。

宋時又有一支遷至泰州如皋縣,出了理學家胡瑗,人稱安定先生。

華林胡氏江西是胡姓繁衍中心,一直以來是南昌的望族,其中尤其以華林胡氏最為著名。

華林胡氏最早出現於南朝的劉宋,始遷祖為劉宋名將胡藩。《宋書·胡藩傳》記載: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祖父胡隨,曾任散騎常侍。父親胡仲任,官至治書侍御史。胡藩隨宋武帝劉裕起兵,累立戰功,被封為陽山縣男,歷任鄱陽太守、太子左衛率等。

華林之胡是胡公滿的後裔,源自於安定。從安定到華林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遷徙過程。先是遷居宗城(今河北威縣),再遷移到宿遷(今江蘇宿遷縣)或者今安徽合肥,到胡藩時正式遷居到南昌華林。

胡藩一生生下了60多個兒子,開啟了華林胡氏的興盛時代。自胡藩歷24世,傳至唐末有胡魁,歷任饒州判官、侍御史等職。娶耿氏,生有5個兒子:胡璫、胡瑜、胡瓊、胡(王告)、胡球,他們分居五處,就是後世的華林胡氏五宗。

其中胡璫以宗子留居華林,其餘四子各自徙居他地。

胡瑜遷居陳留,後轉遷福建崇仁,至宋時衍成福建崇安著族,以胡安國、胡宏父子為代表。

胡瓊一支先居華林,其後又遷毗陵(今江蘇常州),到宋代出現了以胡宿、胡宗愈等為代表的晉陵胡氏。

胡(王告)一支遷居九江高郵朐山。

胡球一支遷居武寧。

晉陵胡氏

晉陵胡氏一直以來被譽為「富貴胡家」,《萍州可談》,他說:

常州諸胡,餘外家,自宗愈執政,宗回、宗師、宗炎、奕修皆兩制,宗質四子同時作監司,家資又富,東南號『富貴胡家』.

晉陵胡氏出於華林胡氏的胡瓊。胡瓊任常州刺史,家眷全部寓居常州。到其子胡持時,遂佔籍晉陵縣安上鄉,這樣胡氏便成了晉陵人。

晉陵胡氏的顯赫始於宋仁宗嘉佑年間的名臣胡宿。胡宿字武平,進士起家,官至樞密副使。《宋史,胡宿傳》就稱:

(晉陵)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執政,其後子孫至侍從、九卿者十數,遂為晉陵名族」。

崇安胡氏

崇安胡氏源於江西奉新華林胡氏,與宋代著族晉陵胡氏同出一源,胡瑜為崇安胡氏的宗祖。在崇安胡氏這個大家族中,有大名鼎鼎的胡安國,還有胡寅、胡宏、胡寧、胡憲都是享譽南宋、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的著名學者,在宋代學術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胡瑜的後裔有位叫胡夔的,五代的亂世中攜家眷來到了崇安籍溪裡,安居落戶,是為崇安胡氏的始遷祖。到胡安國時已是第7代。

宋代以後,崇安胡氏的後裔除了仍居住在祖居地籍溪裡外,還分布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如胡安國有曾孫叫胡黼,宋末徙居永州,遂為零陵人。胡黼字貴良,宋寧宗嘉定年間進士,歷任崇慶州、池州知州,興學簡訟,以惠政著稱。

廬陵胡氏在廬陵,自五代以來便生活著一個胡氏家族。它分為值夏、南岡、禾溪三宗,族稱廬陵胡氏,歷宋、元,明,至近代,名人輩出,堪稱江西著族。廬陵境內有盱江(又稱汝水、臨川河等)流過,源於廣昌縣血木嶺,流經廣昌、南豐、南城、臨川、進賢、南昌等縣,注人鄱陽湖,故廬陵胡氏又稱「盱江胡氏」。

廬陵堂胡氏的始遷祖是胡公霸,即胡杲。八傳至胡銓,胡銓的家族在宋代已成為大族。江西吉水、湖南汝城縣三塘、浙汀紹興厚寶等地的胡姓,都是胡銓的後裔。

03

安定堂宛丘得姓以來,自周迄清,列祖列宗恢領緒安定建堂而後,由豫遷粵,群昭群穆裕眾謨

溈汭源流理學宗功

績溪堂五百年教沐新安,家禮秉鹹編,俎豆馨香先正範。卅一世派延唐寶,明經始受姓,詩書遺澤後昆賢。

績溪胡氏也就是明經胡氏,即民國大師胡適的家族。下聯說的是績溪胡氏本是李唐王室的後代,自明經公(始祖公昌翼)受胡姓的家族故事。此次宗祠的建造者為胡適之父胡鐵花,「是午冬至,闔族議重造宗祠,以胡鐵花及其族叔仲堂、族兄士學共同司理其事。」

相關焦點

  • 胡姓(1)|「胡」字釋義:成年的牛下巴下垂的肉
    黃勇/文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把胡姓排在第158位,這並不意味著當時的胡姓人口就很少。如果編寫《百家姓》的人活到現在,一定會後悔把胡姓排在那麼靠後。袁義達、邱家儒主編的《中國四百大姓》一書透露,如今胡姓全國總人口大約有1550萬,是全國第15大姓,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各省,川鄂湘、豫皖贛浙蘇是胡姓的兩大聚集中心。
  • 胡姓成了義大利米蘭第一大姓?看看20年,中國胡姓在米蘭的逆襲史
    「不,不,我姓胡!」有史以來,在義大利米蘭,傳統姓氏羅西,一直佔據著人口第一大姓的位置。但是,到了今年的六月,羅西的這一位置卻被中國的「胡」姓取代了。這不是愚人節的笑話,而是真實的故事。這或許就是中國胡姓人口數量飆升的原因。本來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又查了查網上的一些資料,了不得,我的胡,最近20年,是中國胡姓家庭進軍義大利木蘭的逆襲史。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年前,早在2001年,在米蘭市落戶的姓胡的中國人家庭超過了該市非常普遍的另一大姓——布蘭姆比拉家庭。
  • 「胡」字釋義:成年的牛,下巴下垂的肉
    袁義達、邱家儒主編的《中國四百大姓》一書透露,如今胡姓全國總人口大約有1550萬,是全國第15大姓,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各省,川鄂湘、豫皖贛浙蘇是胡姓的兩大聚集中心。 胡姓人口最多的是湖北,有153萬多人,四川為胡姓人口第三大省,大約有115萬人。
  • 「道真胡姓」胡氏家族簡介,道真胡氏家族人轉起來
    胡姓起源胡(Hú)姓是一個中國人的姓氏,以胡姓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排名第13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併了鬍子國。
  • 中國「胡」姓成為義大利米蘭市第一大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幾年來,中國「胡」姓一直是米蘭市除義大利姓「羅西」之外最普遍的姓氏之一。今年,無論是在男性群體還是女性群體種,胡姓都躍升為第一大姓。米蘭女性居民中胡姓2210人,羅西姓2213人。男性居民中胡姓2454人,羅西姓1873人。
  • 胡姓(96)|明朝四川胡氏:朱棣當上皇帝後,鬍子昭拒不投降被殺害
    黃勇/文胡姓(95)|明朝四川胡氏:南宋末和元末時,不少外地胡姓入川成為大族胡天才的兒子胡復初,字固泰,一說是胡能毅,字大士,舉人出身,出任大足訓導,掌管教育事務。胡復初有鬍子昭、鬍子義(一作鬍子儀,一名志遠)兩個兒子。
  • 胡姓(100)|清朝四川胡氏:蓬溪縣文井胡氏源於華林胡氏,從湖北入川
    黃勇/文在明朝人口相對偏少的四川胡姓人,經過明末清初的戰亂後,人口更是銳減。康熙帝發起湖廣填四川大型移民運動後,居住在外省的胡姓人陸續遷入四川,為四川的胡姓人口注入了強勁的生力軍。在袁義達、邱家儒主編的《中國四百大姓》一書中,如今的四川胡姓人口在全國各大省份的胡姓人口中,排名第三。按照該書披露的全國胡姓總人口有1550萬計算,四川胡姓人口接近120萬,排在四川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5位。
  • 胡字相關成語詞語詩句名人明星總結 胡姓男寶寶起名大全
    女寶寶胡姓相關詞語有哪些?·安胡·坳胡·八字鬍·跋胡·跋胡疐尾·板胡·豹胡·碧眼胡·碧眼胡兒·冰胡兒·波斯胡·查查胡胡·查胡勢·獑胡·愁胡·串臉胡·吹風胡哨·吹胡瞪眼包含胡字的成語有哪些?·尋胡隱者·胡笳十八拍·秋胡行·與胡興安夜別·寄胡餅與楊萬州·再經胡城縣·胡無人·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胡搗練·八歸湘中送胡德華·瑞鷓鴣彭德器出示·秋胡行其一姓胡的名人有哪些?胡雪巖 紅頂商人,著名徽商,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為左籌供軍餉,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
  • 胡姓(58)|清華胡氏:分衍的龍坦胡氏崇文重教,以文字訓詁學家胡樸安...
    黃勇/文胡姓(57)|清華胡氏:龍川胡氏在明朝出了兩個尚書胡富和胡宗憲在清華胡氏分衍到各地的支派中,安徽涇縣龍坦胡氏值得一說。這支胡氏以出了近現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南社詩人胡樸安而聞名。龍坦胡氏的遠祖可追溯到胡學的四兒子胡文。
  • 族譜編寫採用哪些格式(體例)•學習族譜知識(三)
    漢代族譜進入全面發展時期,不但記事範圍擴大——既記人名(即世諡),也記得姓的起源;既記字號,對有官位者也記其官位,而且在表現形式上形成了三種形式:橫格制(分代分格按順序記載),以姓為單位,按得姓起源、世系、官位的先後順序敘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反映婚姻的綜合家譜和以世系圖表來表示世系的家譜。唐代,族譜的體例發展到以表示世次關係並以分代分格填寫的圖表為主,以敘述得姓源流、遷徙情況的文字敘述為輔。
  • 族譜中的姓氏源流應該怎麼寫?大多數人忽略了這一點
    在先秦時,社會上就流傳有《世本》等譜學通書,主要記載從黃帝到春秋時期「帝王」、「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也記載帝王的都邑、製作、諡法等。 秦漢以後,又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
  • 敝帚自珍、校訂不嚴、內容粗陋,談一談當前族譜修撰存在的問題
    作為家族歷史和地方文化遺存,族譜應該為本族後人珍視,而且在其內容無須保密的情況下,能讓非本族人土翻閱。把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發掘整理,光大前賢,理應得到理解和支持。第二,水平參差不齊,標點校訂不嚴。族譜其所以重要,因其內容除記述本族世系成員外,對本姓姓源、發源地和遷徒、變化、大事記、名人傳記、風土人情等情況多有記述,是記述一個姓氏歷史全過程。因此,族譜不僅要寫明其成員世系輩分,族史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史實越多,其價值越高。而現代修族譜,往往只是對世系成員作一大概的介紹,而整體式的俯瞰式的綜合性概括較為缺乏。
  • 胡姓(81)|沐陽胡氏:明初大孝子胡剛的後裔胡璉,改造西洋火器為神機炮
    黃勇/文胡姓(80)|沐陽胡氏:胡進思祖孫三代官居高位,都當過尚書《明史·孝義列傳》中說,洪武3年(1370),朱元璋發動移民運動,強行把江南的14萬戶人遷移到老家鳳陽府。胡良友就是其中一員,被遷到鳳陽府下屬的泗州(故城遺址在今江蘇盱眙縣境內)。
  • 古代江湖「道個萬兒」,你的姓怎麼說?這些「萬兒」有何來歷?
    武俠影視或者評書裡,提及江湖人見面,雙手抱拳請對方「道個萬兒」,就是指姓什麼。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應該是「報個蔓兒」,指的是哪個門派的。而現代,對於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明星,也稱「大腕兒」。這三個稱呼,讀音很像,可以等同於一個意思,也可以分開按字給予不同解釋。
  • 教你給自己的姓取一個「萬兒」
    武俠影視或者評書裡,提及江湖人見面,雙手抱拳請對方「道個萬兒」,就是指姓什麼。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應該是「報個蔓兒」,指得是哪個門派的。而現代,對於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明星,也稱「大腕兒」。這三個稱呼,讀音很像,可以等同於一個意思,也可以分開按字給予不同解釋。
  • 孫中山是怎麼看族譜的作用的?三大用處,最後一個最經典
    族譜能夠收納宗族,維護基層的社會秩序和公共風俗,同時,族譜還能夠保存文獻史料,為方志、國史的修撰提供益處。追溯傳統的文化習慣孫中山在為族譜寫序時,依照傳統慣例,追溯修譜家族的上古血脈,並闡釋神話人物的歷史意義。如其在《合肥闞氏重修譜牒序》說到:合肥闞氏,古蚩尤之後裔也。蚩尤姓闞,為中國第一革命家,首創開礦鑄械之法。
  • 你知道天下一曾無二曾嗎?曾氏開閩發源地在官橋
    原來的白石,東至現官橋金莊街處曾莊橋,西至現燈塔水庫中曾莊橋,南至泗溪村虎崗山腳下,北至現五峰山腳下。白石這片土地上,是閩王王審知敕封給其姐夫曾延世的封地。
  • 『詹氏溯源 』「詹「姓的你是哪裡遷至周寧的?
    儒源村詹氏宗祠詹姓人的始祖,是距今大約2800年以前的周宣王,由於周宣王的兒子之中,有一位被封為詹侯,因而得姓。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詹氏最初是以河北、山東交界處的渤海為繁衍中心。據周寧儒源村詹氏族譜記載,東晉元帝大興元年,河南南陽鄧州的詹靜川公攜康邦、成邦、敬邦三子為避永嘉劉聯之亂,成為入閩的八姓之一。周寧縣的詹氏主要居住在純池的豪陽、儒源和瑪坑的杉洋等地,1948年9月之前,瑪坑屬寧德縣管轄,1955年9月之前,純池屬壽寧縣管轄。
  • 爸爸姓「古」媽媽姓胡,秀恩愛給閨女取名,戶籍叔叔直誇太有才
    所以就有了王者榮耀、謝主隆恩、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名字了,假如說你有一個平凡點的姓,還好一點,畢竟如許名字的選擇範圍更廣,讓假如你有一個很少見的姓,那就得絞盡腦汁了!小胡和老公是相識與網戀,雖然說網絡是虛幻的,但是他們兩個人在網上長期聊天互有感覺,見面後都覺得,彼此都是自己一直在等的那個人,兩人又是同一個城市的,從網絡走進了現實生活,兩個人感情越來越深厚,最後終於牽手領證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