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聽說過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遠古時期有一個叫盤古的巨人,在混沌中睡了一萬八千年,當他醒了發現自己身處一片黑暗,就揮起巨大的斧頭,將混沌一片的東西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那麼天是怎樣形成的?天的意思又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字形演變
天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就出現了,有說是指事字,也有說是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部,後來在字形演化過程中就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一和大。天的本義是人的頭頂,又表示人頭頂上方的無邊蒼穹,引申出天空、太空等義。
字意演變
【本意】
天的本意是人的頭頂,《說文解字》說天者,顛也,就是此意。天的本意並沒有消亡,我們現在還有把額頭叫做天靈蓋,還有說一個人天庭飽滿,乃有福之相都是這個意思;古代還有一種刑罰叫天,就是在額頭上刺字,後來就叫黥刑了,如梁山好漢大都受過此類刑罰。
【引申義】
頭頂的事物
天字從指代人的頭頂引申出了頭頂上方的部分之意,如我們說的天空,意思就是頭頂上部的廣闊的空間。
天——宇宙,其起源現在還是「天知道」,不過人類從誕生至今,對頭頂上部廣闊的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雖然現在對天也就是宇宙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遠遠不夠。從古代的夜觀天象到現在的宇宙飛船、射電望遠鏡,都是為了探索宇宙的起源,進一步了解頭頂上部的廣闊空間。
引言中說「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輕而清的東西就是氣,我們把頭頂氣中的風雨雷電陰晴雨雪等的變化就叫做天氣。
頭頂上方的東西,都可以以天稱,如天橋、天花板等。還有個宗教詞彙天堂,就是指天上神靈居住的地方,那兒沒有人間疾苦,只有快樂。
因為宇宙是無窮的,所以也就有了很、非常之意,如我們說的天價就是價格離譜,天文數字就是數字非常大,超出了正常人的認識範圍。
時令或時段
早期古人把日起日落一次這個周期現象記做一天(指午夜12點到次日零點的二十四個小時),從而方便記事,所以在此基礎上天除了表示一整天,還表示一些特定的時間段,黃梅天,就是梅成熟的那些天,這些天往往是雨季,所以也叫梅雨季節。也可以指一天中的某個時段,如三更天、晌午天,口語中說的天不早了也是指已經是一天中某個時段了。
上天所為
如我們所說的天然的,天生的,說一個人天生具有某種特質的都表此意,如天資、天賦等。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杜甫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都是此意。與之對應的自然就是先天不足了。
至高無上
天古來就是至高無上的象徵,古代神話中的天帝就是宇宙的最高統治者,而人間的皇帝也以天稱,如我們說的上達天聽就是要讓皇帝聽到,而天恩也是指皇帝的恩賜。
由至高無上引申的就是頭等大事了,因為這個事情是所有的事物中「至高無上」的,如我們說民以食為天,就是說吃飯是人要生存的頭等大事。在衣食住行裡,可以衣不蔽體,也可以風餐露宿,也可以赤腳大仙,雖有傷風化,但都比不過食,人不吃東西很快就會餓死。
「三才者,天地人」,因為天在人們的意識裡是萬物的主宰,所以天對萬物的了解比人要多,便把自己無法認知的東西,歸結為上天才可以知道的。如我們說:「天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說「我的天哪!」是因為事情超出了我們的認知和感受,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