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底窩壩又見「稻鴨共生」

2020-12-26 天眼新聞

開陽縣禾豐鄉底窩壩那一片綠油油地稻田,是看不夠的景色;風吹稻秧,稻田裡傳來蛙的叫聲,是大自然賜予底窩壩的寶貴財富。有了這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該鄉底窩壩500畝以上糧食產區如期迎來了100位「老朋友」。

據了解,這是由開陽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100隻鴨子,目的是在壩區建設一個5畝左右的「稻鴨共生」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點。通過建立稻鴨共生生態系統,稻田為鴨提供生存場所,鴨通過捕食水稻害蟲減少蟲口基數,實現抑草控草,改善稻田小氣候,促進水稻健康生長,形成天然食物鏈的良性循環。

「今年實施的稻田生態養殖技術,和往年的模式一樣,前期投入不用村民們出一分錢,均由縣農業農村局承擔,村民們主要負責後期的管理服務,等待水稻收割後,田中的鴨子由村民自行處理。」該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汪俊說。

生物防控,是實施農作物綠色防控的一種主要防控技術。近年來,該鄉採取現代化綠色有機產業模式,有效控制農藥使用量,大力推進技術集成創新與機制創新,大規模實施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確保水稻等農作物生產安全,不斷提高壩區的單位面積產出效益。預計今年稻穀加權平均畝產量為571.5公斤,每畝產值達6000元,壩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00元。

下一步,該鄉還將在6月下旬投放10000隻青蛙及2000公斤魚苗,建成5畝的「稻蛙共生」和400畝的「稻漁共生」示範點,把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作用發揮最大化,為群眾致富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打下堅實基礎。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高偉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王莉

相關焦點

  • 江蘇太倉:「稻鴨共生」效益增
    江蘇省太倉市璜涇鎮雅鹿村「稻鴨共生」基地內,稻穀金黃、豐收在望,2000隻鴨子生長健壯肥碩,10月將迎來銷售旺季。雅鹿村今年首次嘗試推行「稻鴨共生」生態種養模式,預計稻穀、鴨子綜合銷售收入100多萬元,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 「稻鴨共生」種養模式助農增收
    一隻只肥墩墩的鴨子,見證了「稻鴨共生」種養模式給宏偉家庭農場帶來的豐碩成果。  四十歲出頭的石宏偉是該農場的創辦人。據他介紹,今年,在縣農業農村局、千嶺鄉黨委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他開始實行「稻鴨共生」種養模式,農場裡種植了350畝水稻,養殖了7200隻鴨子。
  • 稻鴨共生!有機稻田生態種養新模式
    其中,稻鴨共生就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日前,記者在蕉嶺縣絲苗米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高山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裡看到,一大片碧綠的稻田裡,一群鴨子穿梭其中,吃蟲、踩草……,它們成為稻田裡特殊的「管理員」。稻鴨共生,這是該公司正在探索的有機稻田生態種養新模式。
  • 安徽涇縣:稻鴨共生 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最近,涇縣涇川鎮巧峰村的種糧大戶蔡全陶收穫了一件高興事,他帶領貧困戶種植的「稻鴨共生」生態米,獲得了中國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金獎,這更鼓勵了他種糧的信心,進一步幫助當地貧困戶增產增收。 2012年,在外做生意的蔡全陶,每次回到家鄉看到村裡農田撂荒的場景,心裡頭就不是滋味,再加上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商業敏感,讓他決定返鄉二次創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趕水鎮土臺村 :「稻鴨共生」闖出增收好路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趕水鎮土臺村 :「稻鴨共生」闖出增收好路子 2020-09-14 13: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淳安汾口鎮:「稻鴨共生」探索美麗城鎮生態產業富民路
    談起稻鴨共養的優勢,餘錢起顯得特別起勁,話題不斷,「不僅種出的水稻好,就連鴨子也比飼養得要好。稻鴨共養既能提高水稻的收益,也提高了鴨子的附加值,生態養殖的鴨子在市場的價格也比普通的鴨子要高許多。」當然,在帶動村民致富上,餘錢起還有更大的期望:「希望通過我們的示範帶動,讓村民認可這種生態種養模式,改變傳統種植,摸索出致富的新路。」
  • 愛的營養大師稻鴨米精華以原生的力量讓輔食回歸天然
    愛的營養大師通過稻鴨共生種植模式,利用鴨群在稻田裡覓食,就像農夫一樣,看管著水稻,以往需要農藥、除草劑對付的雜草、害蟲就都進了鴨肚子裡成了飼料,而鴨糞又是上好的有機肥。愛的營養大師通過稻鴨共生模式,如此一來,農藥、化肥就無用武之地,而農田以及水源周遭環境就能保持潔淨,給水稻一個優美的成長環境。
  • 人民網|湖南大米綠色升級樣本:稻鴨米種植逐步推廣
    湖南大米綠色升級樣本:稻鴨米種植逐步推廣。受訪者供圖 湖南大米綠色升級樣本:稻鴨米種植逐步推廣。 在湖南省嶽陽市華容縣鯰魚須鎮高山村湖南吉娃米業有限公司的基地,鴨與水稻和諧共生,開啟了湖南糧食生產綠色升級的成功探索。 「我們吉娃米業從2018年開始嘗試水稻鴨養殖模式。」公司負責人龔文兵介紹道,目前,他們養殖的鴨在一個生長周期110天裡,長到約3公斤的時候,可以產生約10公斤糞便,能有效補充水稻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而鴨子在水稻間運動,也具有增氧的效果。
  • 湖南大米綠色升級樣本:「稻鴨米」種植 米好鴨美味
    吉娃米業生產的「稻鴨米」。鴨與水稻和諧共生,開啟了湖南糧食生產綠色升級的成功探索。湖南洞庭湖區自古以來就有養鴨的傳統和得天獨厚的條件。鴨在當地有著適宜良好的生長環境。而另一方面,洞庭湖區位於北緯30度,自古就是優質秈稻種植區,有「天下糧倉」的美譽。當稻遇到鴨,兩個物種的結合,輔以恰當的控制手段,它們便開始彼此相生相長。吉娃米業從2018年開始嘗試水稻鴨養殖模式。
  • 水稻與鴨互利共生,輕鬆獲取稻鴨雙倍收入
    三、培肥在稻鴨共作期內,一隻鴨子在水稻排糞便可達15公斤。如果每畝地放養15隻鴨子,相當於每畝地施入尿素5.4公斤、普鈣17.5公斤、氯化鉀2.8公斤,基本可滿足稻田追肥,使水稻生長更好。六、經濟效益顯著稻鴨共作過程中,不使用肥料、除草劑等,可以減少種植經濟成本。稻鴨共作的有機稻米是普通稻米價格的3-4倍,鴨子銷售價格高出市場價格1/3以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 煙稻輪作區稻鴨立體種養共作模式
    截至2018年底,全區共建立4個稻田共育示範點,開展了稻鴨、稻蝦和稻鱉示範研究。其中,稻鴨共育示範面積11.27 hm 2 ,共放養鴨子 1 900 只;稻蝦共育示範面積 1.8 hm 2 ,共放養小龍蝦 600 kg;稻鱉共育示範面積 0.53hm 2 ,共放養甲魚 560 只。
  • 一粒生態種植胚芽米掀起輔食消費新潮流,愛的營養大師稻鴨米精華受...
    愛的營養大師稻鴨米精華,以生態循環種植模式,摒棄農藥、化肥的使用,保持天然純淨的優勢,吸引著媽媽的目光,嬰兒輔食「稻鴨米精華」正在成為輔食消費市場的一股新潮流。愛的營養大師-稻鴨米精華採用自然農法種植稻鴨米,運用「稻鴨共生」的耕作方式,種植綠色環保。透過發展生質能系統,將廢棄物作為原料再利用,達成減少汙染同時轉成再生能源的雙贏局面。將鴨子糞肥作為原料,因保有養分,可作為農田肥料,釋放到大氣中的氮氣較其他肥料更少,因此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 冬閒好繡花,開陽縣高寨鄉飄起「高原藍」
    這裡要說的「高原藍」,是貴陽市開陽縣高寨鄉小花苗獨特的蠟染技藝。近日,記者在高寨鄉谷豐村窩甫組袁家嵐的傳統手工藝作坊裡看到,袁家嵐和其他幾名手工藝人,利用冬閒時間圍坐在一起,一筆一划認真細緻地描繪著苗族頭巾上的圖案,一件件蠟染手工藝品就是這樣通過她們的巧手被賦予了藝術生命。
  • 稻米、稻魚、稻鴨……這些城裡人咋跑到山溝種生態米?
    那稻田裡生產的稻米、稻鴨、稻魚給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酒好不怕巷子深!澳門的美食家來了,高爾夫球會的會員來了,商業圈的老闆來了,貴陽高檔社區的市民來了。市民品嘗稻米稻鴨2019年,通過對全省88個縣市區進行細緻的考察後,發現白水河村數千畝梯田撂荒、山林溝壑裡山泉處處、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等優勢後,楊昌文最終選中了這片土地。
  • 江蘇省泰州市稻鴨共作集成技術
    江蘇省泰州市稻鴨共作集成技術王寶全 錢普祥稻鴨共作是指在水稻生育期內將鴨子圈養在水稻田中,讓稻和鴨在同一生態環境中共生共長的一種生產模式。2選用品種2.1 水稻品種稻鴨共作,一般選擇國標二級以上的品種。我區目前南粳 9108 作為稻鴨共作的首選品種。
  • 禾泱泱稻鴨原生米餅,全心呵護孩子成長!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天然無添加的米餅--禾泱泱稻鴨原生米餅。禾泱泱稻鴨原生米餅,堅持無添加,無添加白砂糖,無添加食用鹽和無添加其他添加劑,其主要食材是稻鴨米,日本米餅工藝烘焙非油炸,入口易溶,保留原生食材的美味營養!
  • 稻鴨共作 生態種養
    以往種植水稻的過程中,農民們總是千方百計地防止鴨、鵝跑進稻田裡,以免水稻苗遭到破壞,有著多年水稻種植經驗的楊利輝卻在自家的150畝的稻田裡放養了120隻鴨子,嘗試「稻鴨共作」模式。據介紹,稻田裡養鴨最重要的是把握時間節點,插秧後20天把鴨子放入稻田,3個月後再把鴨子趕回來。  「稻鴨共作」有什麼好處呢?
  • 「稻鴨共育」助增收
    原標題:「稻鴨共育」助增收   「稻鴨共育效益比單純種植水稻高,
  • 稻鴨共育、築成漁樂谷綠色風景線
    它們或是在田裡暢遊嬉戲,或是在啄食雜草......一派鴨稻共生的自然生態場景讓路人不時駐足觀看,形成漁樂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漁樂谷的早晨,一群小麻鴨,奔跑著跟隨基地人員準備下田除草。鴨稻共生在插秧15天左右的稻田裡放養出生20天的小鴨在稻田裡發揮鴨子的「解毒禽」、「殺蟲禽」、「除草禽」的作用實現了稻鴨雙豐收在稻田裡不用化肥、農藥,用有機肥(豬、鴨、牛糞等)
  • 大悟特產「稻鴨香米」大揭秘
    稻鴨共育,利用鴨子給稻田除草、捉蟲、施肥、中耕,同時,種植綠色有機大米「稻鴨香米」 。稻鴨香米—土鴨蛋以五穀雜糧主食,不添加任何配制飼料,流水放養,全天侯放養於小溪,四面環山,原生態的環境,農家散養鴨,下蛋中的戰鬥鴨,滋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