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農村走親戚最發愁買的禮物我給搞定了

2021-01-09 跟胡哥看古村

每年過年走親戚最發愁什麼?買禮物。

每到過年,總少不了走親訪友。每到這時,給親戚們選購禮物就成了大問題。

誰不想過一個歡樂中國年?

老婆老家是縣城邊的,說農民吧,離城近,騎個自行車只需要十來分鐘。說是城裡人吧,戶口又不在縣城。其實就是個城邊村。

因為交通發達,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和城市接軌。雖比不上大城市,但最為頗具發展前景的縣城來說,村民的生活水平上升還是很快的。

這就有點麻煩了。主要就是指過年走親戚買禮物這件事。老婆親戚多,七大姑八大姨還真齊全。

七八年前,縣城沒有大規模搞房地產建設時,過年回家,只要買一大堆吃喝玩的東西就行了。像什麼牛奶、飲料、酒水啥的,村裡人不常見,到時候每家分一份,皆大歡喜。

公司老李推薦給我的新年禮物

從前幾年開始這一套就不行了,因為超市都開到了縣城,有啥吃的喝的,人家都買的著,不稀罕了。

有一次還因為買東西兩口子吵了一架,整得過年都沒過好。無非就是不重視她家親戚了,買的過年禮物太俗氣,讓她在親友面前沒面子了云云。

村裡人都富裕了,再買吃喝就有點過時了。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出個好點子來。

正好看到公司負責團建的老李。欸,對了,老李這些年一直負責員工關係和企業文化建設,對處理客戶關係很有一套。我馬上把老李拖到辦公室進行請教。

聽完我的訴苦,老李沉思了一下子說道。嗯,這倒是個事。你要知道,沒有十全十美的禮物,只有合適對路的禮品。

你說老家人經濟富裕了,對吃喝之類的禮物不感興趣,送衣物吧,難免眾口難調。我倒是建議你從文化類禮品入手。農民也有精神需求,不能小看。

我問:那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老李說:過年送禮只需要抓住兩點即可,實在不行,一點也行。

我問:哪兩點:

老李答:老人和孩子。

你想啊,送給老人禮物,取個吉祥如意。而孩子是每家每戶的心頭寶,孩子滿意了,家長更滿意。我給你推薦一款年味十足的禮物,保管全家大小都喜歡。

3D立體書《歡樂中國年》

我一聽高興了,趕緊問:是什麼啊,別賣關子,快說說看。

老王說:現在不都是說過年沒有年味嗎?你老婆的親戚是縣城邊邊的,估計比較傳統的年味,小孩子也見得少,可是大人見的多了。這套禮物既能讓大人回憶兒時的過年樂趣,也能讓小孩子了解紅紅火火過新年的春節文化。

這件禮物是一套3D立體書,去年過年時我代表公司給客戶團購過一大批,客戶普遍反映好。這不,今年全新版本的《歡樂中國年》我已經下單了。馬上就會派送到客戶手中。相信又會是一個驚喜。

你問我為啥這麼自信?那我先問問你:過年圖的是什麼?年味又是什麼?

現在城市裡不讓放鞭炮,高樓大廈已經取代了農村那種各自獨院小樓。可是,每到春節,只要一閉上眼,小時候街頭巷尾的鞭炮聲、小夥伴們吃著新年祭灶糖放著花炮、看鬧紅火表演的遊行隊伍的情景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中國人的年味在哪裡?

還有那一家人團聚一起,圍坐在桌邊,一起看著春晚享用豐盛年夜飯,聊天熬夜守歲的情景。想起來就很溫馨。

這些過年的記憶你都能在這本立體書中找到。當你的孩子問:過年是什麼啊?為什麼要過年?

我相信你的講述再生動也比不上我看到這本《歡樂中國年》時的震撼。

書本一打開,我那些童年的記憶一下子就鮮活的出現在我的眼前。咱們的客戶有的激動地給我打電話表示感謝。這本《歡樂中國年》讓我們共同找回了兒時過年的樂趣。

這是去年的版本,今年更精彩

那麼,這套3D版《歡樂中國年》到底好在哪裡?

這本立體書由全國百佳出版單位——安徽少兒出版社旗下的好好玩童書研發編繪。該出版社曾經出過多種立體書,深受好評。這本《歡樂中國年》也不例外。

讓我快速給你介紹這本書的亮點:整本書分年俗、年趣、年曆、年詩四大部分。

一、超棒的立體紙藝,讓傳統春節躍然眼前。

打開《歡樂中國年》這本書,首先讓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它的立體紙藝翻頁,讓春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場景——貼春聯、舞龍舞獅、魚躍龍門等,瞬間在我們的眼前活了起來。

這些立體場景再配上音頻發聲介紹,我可以確定的是,你拿到這本書作為過年的禮物,送給小孩子,家裡的大人小孩一定會被這份年味和有趣的細節打動。

二、有豐富的春節相關內容帶孩子了解傳統文化

書中有各種各樣的過年習俗,還可以讓孩子們學習節日和生活中的禮儀。你老婆那邊是不是也有熊孩子啊?看這本書也能夠教會他們基本的禮儀,減少熊行為。

三、眼看耳聽加手動,多種互動方式激發孩子興趣

《歡樂中國年》這本繪本不僅是內容豐富的立體書,它更用多種互動方式讓孩子沉浸在書中的新年氣氛中:各種各樣的小機關隨時揭秘新年風俗的來歷、各種活動部件讓場景立刻活靈活現地動起來,還有專業團隊打造的有聲故事,邊聽邊看,新年的音樂一下就把年味帶出來了!

聽了老李的介紹我很是心動,我也為人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年的春節都過得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樣一套能找回兒時記憶的好東西,不只是用來走親戚送禮,自己留存一份也是極好的。

親愛的小夥伴們,還等什麼呢?這可是我見過的最棒的新年禮物了。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京東商城精選商品,值得信賴。

當然,喜歡看古村故事的可以點擊下面連結。

山西長治到河南安陽的高速路,喚醒了一個古老山村龍柏庵

我國僅存五代木構建築之一——山西平順大雲院「六絕」看點

山西平順有一座神秘藏兵洞,傳說是三國時期馬超對戰曹操而挖掘

一棟破舊的農村老房子要賣400萬?你不知道人性有多貪婪

山西農村古民居發現罕見的花體字裝飾,來看看到底長啥樣

相關焦點

  • 一天走10家親戚,農村過年走親戚「走過場」,親戚啥時候不親了?
    小時候最想要的時間就是過年的時候,這幾天可以跟著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去走親戚,而且一走就是一天,一天就去一家,去了就在他們家等著吃飯,不僅能吃到好吃的還能領到壓歲錢。但是現在過年走親戚卻不是這樣了,一天的功夫能夠走上十家,你想想一天去十家每一家能有多少時間,基本上就是放下東西就走,交流也是互相問候幾句,基本上不在親戚家留飯了。我一個朋友昨天就告訴我,他們臘月29才開始走親戚,昨天一天走了十家,一天走完了。是什麼原因造成咱們過年走親戚是「走過場」了,為什麼親戚之間不見親近了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現象。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說到過年,現在雖然沒有以前那麼渴盼了,想起小時候春節剛過去不久就有在期盼著下一個新年了。如今當初的小孩子已經長大了,對於過年卻反而有點害怕了。害怕過年,春節也不敢回家。就算是回到農村老家了,過年走親戚也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去到親戚家裡放下禮物,前腳剛到後腳就又要準備離開了。和過去相比,如今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年味卻更變淡了。
  • 過年走親戚該準備什麼小禮物?
    過年是個團聚的日子,很多一年不見的親戚或者朋友都要見一見,咱們又是個重禮儀的民族,空手拜訪親戚或者朋友,肯定是不好意思的,那麼選擇合適的禮物就是關鍵了,在我看來主要遵循以下幾點。一.禮物代表一份心意,不求最貴,心意達到即可。
  • 春節到了,農村裡走親戚很像是逢場作戲,過年不走親戚可以嗎?
    再過兩天就要過年了,春節期間農村親戚朋友互相走動拜年,這是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記得我小的時候,過年最喜歡去走親戚。一方面是可以看到很多親人,另一方面能夠有好吃的拿到紅包,而且還可以愉快的玩耍。那時候走親戚,有時候一走一天或者兩天都算正常。
  • 過年,農村興起「換禮風」,這家拿的禮物,換到那家去,咋回事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農村的發展也變了樣。這不僅體現在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還體現在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裡面的進步,少不了國家的幫扶,也少不了農民的共同努力。在農村,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種說法「百節年為首」,可見年在農民心中中的地位。而在農村過年,走親戚是最重要的環節,每年到初二開始,農民親朋戚友間都會互相串門,交流感情,也交換禮品,禮品是農民間交流的橋梁。但近年,農村過年走親也逐漸形式化,在不少人看來,走親成了一項任務。過年,農村興起了「換禮風」,這家拿的禮物,換到那家去,為啥?
  • 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何有的人禮品放下人就走了?其中原因讓人心酸
    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何有的人禮品放下人就走了?其中原因讓人心酸。我們知道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大家都回家和家人團聚,這個時候大家共聚一堂有說有笑,真是不亦樂乎,可是從什麼開始走親戚已經變成了一種「壓力」,慢慢有說有笑的時候變得越來越少。
  •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現在年味也是越來越近了,很多在城裡工作的農村人也陸續的回到了農村老家。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有這樣的「偽過年風」出現,他們的苦衷又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我一個堂妹就是這樣,她在省城工作,由於城市裡的年輕人和農村的年輕人不一樣,她現在30了至今沒有談男朋友,更沒有結婚。
  • 農村人過年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第3種有風險!你走親戚送啥?
    初二一般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後的幾天就是輪到其他親戚。說到走親戚,有很多講究,但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禮品了。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好呢?筆者是農村人,小時候愛走親戚,每年都跟著家人把所有的親戚一家一家都走遍。筆者發現,在我們那農村老家,現在這幾年,人們走親戚都愛拿這些東西:1、乳製品就現在來看,人們走親戚拿的最多的,就是各種乳製品了。
  • 親戚不走,朋友不見,都說農村年味變淡了,為什麼還趕回老家過年
    親戚不走,朋友不見,都說農村年味變淡了,為什麼還趕回老家過年呢?小編對於這個話題來說,大家都在年底時趕回村裡過年,有點不太準確。其實大家並不是在趕回村裡過年,而是趕回有父母的家中過年。如果父母在城裡住,難道當子女的會自己回村裡過年嗎?
  • 農村過年走親戚,這4種親戚最好別去,不然受傷的總是你
    引言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已經得到了空前提高,這也就伴隨著"農村人往城市走,城裡人不回農村"這一現象的發生。慢慢的,農村人開始外出打工,賺到的錢也是越來越多,"錢"可是一個好東西,它不僅可以將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也可以讓你兩就此疏遠。
  • 農村過年走親戚要給孩子壓歲錢,現在一般給多少合適?原來是這樣
    農村過年走親戚要給孩子壓歲錢,現在一般給多少合適?原來是這樣,今天過年去親戚家,遇到親戚家的孩子的話,給多少壓歲錢好呢?大家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吧。農村新年去親戚家給孩子壓歲錢,現在一般給多少錢?小時候自己拿到了壓歲錢,現在變大了,去親戚家已經拿不到壓歲錢了,現在給孩子多少錢?不能像以前那樣給你5元10元吧。其實在農民看來,能用多少的技術給多少壓歲錢?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來決定壓歲錢的大小,例如,在有農民的農村,可以拜訪親戚一般給50元或100元,可以給親密的孩子200元,這些都是正常水平。
  • 鹹豐人過年走親戚,聽到這3句「客套話」,聽聽就好了,別當真!
    生活在鹹豐農村,到了臘月或者正月裡,返鄉過年拜年成了大家一樣的選擇,過年除了陪伴父母,置辦年貨外,最為重要的還是走親戚串人戶了。
  • 在農村,有一群「不速之客」,過年上門要紅包和禮物,不能得罪
    在農村,過年走親戚是傳承了幾千年的習俗,朋友相見相互問好拜年,如今是網絡發達時代,人們通過網絡相互問好拜年已成風氣,拜年的方式越來越簡單節湊越來越快,在北方農村地區不知什麼時候有一群「不速之客」上門拜年已形成氣候。圖為領隊的正在接受店鋪給的紅包。
  • 農民朋友:過年走親戚時兩種話少說,以下3件事建議別做,注意吧
    雖然說現在的農村發展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在農民的心裡卻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大家,很多家庭現在都是和家人分居兩地,除了過年、過節之外,平時都在外面打工賺錢,子女父母有什麼事情也無法在身邊照顧。而筆者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在為這個問題發愁,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夠儘快發展,多一些就業機會,這樣一來就不用外出務工了。
  • 在農村,不願意和親戚交往的人,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這幾年,農村越來越不熱鬧了,村裡的年輕人多半是外出打工,老人在家裡留守,有些老人也進城和兒女一起住了。你認真觀察,你會發現,農村親戚「斷交」的事情多了,甚至過年都不會互相走動了,只有在一些紅白喜事上,還能夠多看到一些親戚的面孔。
  • 第一次和男友回家過年,因為走了一趟親戚,很快分手了|百家故事
    見家長通常會在節假日,如五一國慶,而最隆重也最有儀式感的,是春節。帶女朋友或帶男朋友回家過年,就等於完全認可了對方,願把對方當自家人介紹給親戚朋友、父老鄉親,有「召告天下」的意思。正月初二那天,小輝的母親要求小輝和小媛跟她一起去走親戚。理由是,小輝難得回家過年,應該去看一下外公外婆,舅舅等七大姑八大姨。還說,親戚們聽說小輝帶了女朋友回來,都想看看,所以小媛是一定要去的,不去的話他們會很沒面子。
  • 農村親戚越來越不像親戚?農民也很無奈,專家:這四點是主因!
    可是現在有種怪現象,就是城市裡的親戚之間基本上都不聯繫,大家也能理解,畢竟一個個都待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別說親戚了,連鄰居都很大可能不認識。最奇怪的就是這種現象在城市出現大家可以想得到,但是現在農村的親戚也是越來越不像親戚了,這就特別的奇怪,農民朋友也是表示很無奈,直言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就有專家給出的四種解釋,大家也一起看看說的在不在理。
  • 告知:回農村過年,發生了5點變化,不知道是喜是憂
    很多人為了省事就直接放買的花椒粉。2.肉條淋入生抽。他們是很容易不忘舊情的。其實巨蟹決絕起來也是心狠的。已經是老掉牙的東西了。都說如今只有在農村,還能感受到新年的味道,事實上也是如此,一是農村生活節奏較慢,很多傳統不會那麼快丟失,雖然農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多有意義的過年習慣依然得到保留。
  • 在農村,這4種親戚沒必要聯繫,還在走動的話,說明你的心真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農村人,也不再局限於在村裡種地了,農民朋友掙錢的方式也多了起來,很多的農村人都走出去打工了,基本上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所以很多的親戚朋友一年到頭也是見不了幾次面的,但是農村人是非常重感情的,平時閒的話也會和親戚朋友們通個電話,聊聊天
  • 過年期間,很多年輕人「不走親戚,不見朋友,初三就走」年味呢
    考得好可以開開心心的去買過年衣服,買回來過年衣服掛在衣櫃裡不能穿,要等到除夕過完12點之後才能穿上新衣服。回老家和朋友相聚也是如此,很多以前的朋友也是長期不來往,現在見面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大家無非是談論工作、房子、車子、孩子等問題,這些問題,有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想參與,而且聊著、聊著就會互相攀比,最後大家心裡都不舒服,氣氛也很尷尬,還有一些朋友聚會總是會勸酒、賭博等,所以很多人更不想參加了。至於農村人走親戚,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