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術,那歐洲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

2020-12-16 國風悠悠

前言

中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歐洲的古德堡也發明了金屬鉛字印刷術,到底誰才是印刷術的開創者?歐洲的印刷術是起源於中國嗎?

首先,宋代畢昇率先發明活字印刷書是毋庸置疑的

我國印刷術的歷史可以稱得上悠久:

自隋唐以來,佛教發達,民間信仰佛教的,多從事於雕刻佛經,以廣傳布,是為中國印刷術之起源。

到了宋代,畢昇,一個布衣,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記載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裡,也是有關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書唯一具體的記載,時間為1041年-1048年。

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可是活字印刷術並沒有自發明起大量被使用,究其原因在於華夏漢字的特殊性,那麼多漢字在排版時也是一項大工程,另一個問題是既然要排版,那就得認識所有字。

但在古代中國,認識所有字還要做這份工作,並不容易。對中國封建帝制的統治特點來說,讓奴僕去做不需要識字的雕版印刷,更加容易,也就使得到直到後來,對活字印刷術排字技術的改良:元代木活字的轉輪排字盤的創造,使得活字印刷開始大量出現。

但中國活字印刷業真的開始大量普及,卻是在古德堡金屬鉛字印刷術的傳入清朝開始。

其次,德國古德堡確實發明了印刷術,但與畢昇的不同

在向中國介紹古德堡印刷術時,傳教士功不可沒,比如在《中西聞見錄》的雜誌裡,就有說到,

法用鉛合俺的摩尼(亦鉛屬)鑄字,蓋他物熱則漲、冷則縮,獨此物冷而能漲,俟冷則漲滿模中,用能字畫清晰,可經數年,絕不模糊。若或損壞朽舊,則重化之入模,便成新版。其印書之法以機壓之,勿論大小長短,一壓即成

裡面介紹了古德堡印刷術的方法,尤其是活字結構與壓印特徵,裡面用到了古德堡發明的印刷機,這也是古德堡印刷術與畢昇印刷術的區別所在。

對中國人麻煩的活字印刷排版,卻對英文使用的國家提供了便利,26個字母特別適合活字印刷。古德堡印刷術的發明可以說是影響了歐洲文明進程,為其文明復興奠定了基礎。

注意,古德堡印刷術的發明時間是1400年左右,比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晚了400年。

那古德堡印刷術是不是從中國傳入才改造的?

在誰才是率先發明印刷術的人這一問題,已經毋庸置疑,是早於古德堡400年的畢昇,那麼最受大家關注的問題其實是古德堡活字印刷術是不是起源於中國?

古德堡印刷術與中國的淵源是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直到現在,雖然網上很多:「活字印刷術先傳入日本韓國,後傳入歐洲」或者說「由元代蒙古跨歐亞大陸的統治這一原因,使得中國印刷術傳入歐洲」,又或者「活字印刷術先傳入阿拉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等等推測。

但這些也都只是推測,並沒有哪個證據明確證明古登堡印刷術是由中國傳入歐洲,再經過古登堡改良,但也沒有哪個證據可以明確否定古德堡印刷術是否繼承了中國的印刷術。

學術界很多關於印刷史的討論、著作,最早在晚清時期,由於這時期對中國的衝擊,晚清民初的知識分子,嘗試通過對古德堡與中國印刷術的聯繫書寫、對比,為當時勢弱的中國找到在世界上的位置與影響。

如1902年梁啓超在《新民叢報》上發表的《地理與文明之關係》一文中,梁啓超就指出:

於近世歐洲文明進步最有大功者,曰羅盤針,藉以航海覓地;曰火器,藉以強兵衛國;曰印書術,藉以流通思想,開廣民智。而此三者,皆非歐洲人所能自發明,彼實學之於阿拉伯,而阿拉伯人又學之於我中國者也。

意思是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都是我們中國的,但傳入到歐洲為他們帶來了文明的洗禮。

又如魯迅從反諷與批判的角度,講述了中國的發明,在歐洲與中國用途的區別,諷刺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用來看風水,而歐洲人用來開啟航海殖民之路;中國人發明火藥,用來做煙花爆竹,而傳入歐洲,讓他們做出炮彈攻打我國;中國人發明了印刷術,我們用來做紙牌,而歐洲人開啟了文藝復興的文明繁盛之路。

類似以上中國的這三大發明出自中國,然後傳入歐洲這類的歷史認知和敘述在晚清民初非常多。

就算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傀儡華北臨時政府與汪精衛政府時期,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上對古登堡印刷術與中國印刷術的描寫也是這樣:

現在世界上所用的羅盤、火藥、印刷三種利器,都由漢人首先發明,逐漸傳入歐洲去的……至歐人活字印刷的記述,最早卻在12世紀,至15世紀才逐漸風行

這說明即使政權的立場或者「性質」不同,但對中華文化的捍衛大概是每個中國人基因中鐫刻不可更改的。

中國三大發明經由馬可波羅、阿拉伯人或蒙古人西傳到歐洲,這樣的認知逐漸在坊間盛行,某種程度上也成為激勵中國人自豪感與奮發圖強、追求現代性的思想武器,綿延不已。

就連蘇聯有一些史學家也是認為古德堡印刷術就是起源於中國。如蘇聯學者寫的《活字印刷之祖:中國》中:

這種從東方國家借用的本質,在我們這一時代有特別指出的重要性,因為法西斯黨徒的理論,仿佛文化和技術的發明,只是白種人的天賦優越性。現在由於關于格登堡為第一個活字印刷家的神話的消滅,同時也粉碎了創設這種法西斯

雖然其原因是對法西斯野心的反駁,但這一言論我們中國自然喜聞樂見。

近代出現大量的古德堡印刷術來源於中國印刷術的討論,不只有中國知識分子,還有蘇聯、美國等等國家學者,而後這些又成為現代人的歷史,融進歷史河流中,影響著現代人的歷史敘述。

所以古登堡印刷術到底是否來源中國?

很多時候,歷史書或者歷史的記載,與其說它是單純的史事記載與記錄,不如說它是文化工程與載道工具,知識的選擇、組織和陳述不是中立和無價值觀念的過程,相反的,它是一個世界觀的表現。

通俗的說,就是我們華夏人站在華夏立場上,對這一不僅影響著中國歷史,還影響了歐洲文明的活字印刷術的看法就是:

在沒有任何明確證據否定古德堡起源於中國之前,鑑於早了400年的發明時間以及中間文明的交流,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的印刷術肯定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只是具體傳播中介、途徑還不清晰而已。

相關焦點

  • 畢昇與活字印刷術
    《鄉村百姓故事》特約作者:馬民權人類從蠻荒的叢林中走向文明的今天,經歷了數千年乃至數萬年的歷史演變,其文化的發展和文明的進化,全賴於傳播手段的進步與變革。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 也未艾VR課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發明的。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將每個字挑選出來,按順序排在字盤裡,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存至下次排版使用。
  • 印刷術的逆襲——約翰內斯古騰堡與鉛字印刷術
    印刷術的逆襲——約翰內斯·古騰堡與鉛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作為古老中國的驚世貢獻,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網絡上,對於「四大發明」一直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爭論不休:一方認為這四樣發明是中國為人類文明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另一方則將這些發明貶得近乎一文不值。
  • 韓國競爭印刷術,湖北小夥發現的神秘石碑,讓韓國謊言不攻自破
    湖北小夥發現神秘石碑韓國想將中國的印刷術申遺,這種做法其實會讓很多人都無法了解,無論是小時候聽一些歷史故事,還是在課本上,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那麼都能知道,印刷術,乃是中國北宋時期,畢昇所發明的,因此,當韓國提出印刷術是屬於他們的時候,中國人民當然就座不住了。
  • 印刷術為什麼被稱為世界「文明之母」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文明史上把我國古人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公認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其中,把「印刷術」稱為世界「文明之母」,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這個概念的提出和被認知,最早來源於西方學者。
  • 「千篇一律」——你不了解的印刷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 在電子文本被大量使用的今天,印刷術似乎和「古老」、「陳舊」等詞彙聯繫在一起。 然而,你真的了解印刷術嗎?
  • 打破砂鍋問到底丨印刷術為什麼被稱為世界「文明之母」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文明史上把我國古人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公認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其中,把「印刷術」稱為世界「文明之母」,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這個概念的提出和被認知,最早來源於西方學者。
  • 四大發明之一,祖先智慧的發明創造,活字印刷術到底是什麼樣的?
    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極多,在金屬冶煉,陶瓷燒制,造船造紙等等都有許多發明。但說到宋朝,在當時眾多的科學技術成果中,最為我們熟知的無疑是活字印刷。晚唐以後,雕版印刷術逐漸代替了傳統的手工抄寫。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之上,北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畢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據比括《夢溪筆談》申的記載,畢升的活字印刷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首先是用膠泥刻成很薄的單個的字,在火中燒硬,製成活字。這些活字平時用紙袋裝著,按照字韻排在木格裡。其次,依照稿本揀出所需的字,排在一塊鐵板上,字下放一層松脂蠟和紙灰,在火,上烘。
  • 「中國活字印刷術」履約實踐十周年系列活動在瑞安啟幕
    在11月28日舉行的「中國活字印刷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履約實踐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葉菁及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湯筱疏相繼發表致辭,對瑞安木活字印刷術保護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
  • 「媒介延伸」到「社會變革」,古登堡印刷術是如何影響文藝復興的
    古登堡印刷術作為積極的參與者成功為資本主義產業化開創了先河,它在歐洲的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它的出現及發展不僅影響到了整個歐洲的社會進程,而且確立了新的傳播深度與廣度,為歐洲乃至全世界帶來了新的信息、新的傳播內容,促進了整體傳播領域的大變革,改變了經濟、文學以及思想上的轉變,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從簡單的「媒介延伸」到「社會變革」,古登堡印刷術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物以載道,撇捺之間展現「溫州經驗」——「中國活字印刷術」履約...
    11月28日、29日,「中國活字印刷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履約實踐十周年系列活動在瑞安舉行。活動通過舉辦紀念大會、研討會、成果展、溫州文博會瑞安分會場以及平陽坑鎮東源村的木活字文化基因解碼展示、宗譜展、非遺集市等形式,向社會集中展示了「中國活字印刷術」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十年的保護實踐成果,進一步梳理和挖掘活字印刷術保護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為溫州繼續傳承發展包括「木活字印刷術」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堅實的力量。
  • 千年梨墨,百年傳承,十年守護,共同感受中國活字印刷術十周年保護...
    11月28日、29日,以「千年梨墨 天瑞地安」為主題的「中國活字印刷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履約實踐十周年系列活動在瑞安舉行。 > 紀念大會上,浙江省非遺旅遊景區授牌儀式、中國印刷博物館瑞安分館授牌儀式、木活字印刷術傳承人「良工奇絕」授禮儀式以及木活字印刷術項目社會認養籤約儀式相繼舉行。
  • 西安碑林推出新文創——體驗活字印刷術魅力
    本報訊(記者 魏建軍)近日,記者從西安碑林了解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興起,活字印刷術逐漸被取代。為紀念這一古老技藝,碑林文創旗艦店近期搭建了獨特的活字字庫和活字印刷體驗區,將人們拉回文字傳播方式革新的起點。
  • 中國文字載體的發展|從甲骨到「蝴蝶裝」,再到偉大的印刷術
    西方考古學家在20世紀初中亞的沙漠中挖掘出來中國最古老的書籍,其中有簡策和版牘,上面主要記載一些日曆、藥方,甚至還有一些日記,據考究,這些日記很可能是當時駐紮在絲綢之路上的士兵寫的。隨著大量文物從古墓中挖掘出來,最早的版牘已經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紙的發明
  • 「活字印刷術」軟體公司的領頭羊
    iPaaS產品極具優勢:技術創新改變數位化模式,從傳統的代碼驅動到業務驅動,就像古代的文書抄寫升級到「活字印刷術」,實現了無代碼極速連接,降低時間與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系統差異化服務的效率。     在2020年新冠席捲全球之際,很多出海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內部管理危機。出海公司海外幾十萬員工的健康狀況和所在區域的疫情狀況,總部都無法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
  • 從木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歐洲和中國古代的差距在哪裡?
    引言在紙張上用活字印刷的技術,與在羊皮紙上抄寫手稿相比,在西方從15世紀中葉起標誌著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進步,在中國社會中卻是以迥然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歐洲在12世紀時,才熟知從伊斯蘭地區進口的紙張,但於13世紀末便開始自己在義大利造紙,而於1380年左右又非常熱烈地歡迎雕版印刷術,並於1430~1460年間成功地使用了最早的活字印刷術。可中國社會卻經歷了一種既進步得很快,而又性質不同的發展。
  • ...親手製作一本印有自己姓名的鉛活字印刷筆記本,體驗一個時代的...
    印刷術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並稱中國四大發明。直到唐朝,雕版印刷術才被發明並在唐朝中後期被普遍使用。畢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常常琢磨提高工效的方法,他想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覆使用,雖然製作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後排印書籍則十分方便。正是在這種啟示下,畢昇最終發明了泥活字。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文學詩賦-古代歷史名人雕塑
    畢昇雕塑,古代發明家雕塑,歷史名人雕塑 畢昇(972年-1051年),生於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為北宋發明家,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畢昇初為杭州書肆刻工,專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實踐中,畢昇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於北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印刷術,其法未及推行即卒。畢昇事跡僅見於沈括《夢溪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