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網視互聯編輯部 網視互聯

作者 | 貓叔

阿里音樂旗下的蝦米音樂被曝將於2021年1月關閉,而蝦米音樂和阿里巴巴方面的回應是「不予置評」。

這樣的回應頗有些耐人尋味,看上去進可攻可守可進可退,但明眼人都清楚,沒有否認,就意味著承認。傳聞十有八九是真的,或者事情正在向傳聞的方向發展。

出現這樣的傳聞,其實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想當年,阿里巴巴先後收購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請來高曉松、宋柯、何炅組建阿里音樂集團,意氣風發,野心勃勃,卯足了勁要顛覆中國音樂產業。

然而,8年過去了,曾經3億用戶的天天動聽早已被阿里玩死了,蝦米音樂也一直沒什麼起色。

相比於阿里大文娛體系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資本動作,在音樂領域,阿里一直在努力,但一直在潰敗。

馬雲的「音樂夢」

作為商界大佬,馬雲的心底裡一直藏著一個音樂夢想。

在線下,馬雲不僅開設了自己的HHB音樂酒吧,而且曾在不同場合唱過《傳奇》《Unchained Melody》《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想你的時候》《廣島之戀》等歌曲,颱風彪悍,造型各異,毫無偶像包袱,讓人過目難忘。

在線上,2013年馬雲先後收購了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阿里音樂集團,並聘請了高曉松做董事長,宋柯擔任CEO,何炅擔任首席內容官,做音樂的決心不可謂不大。

「阿里音樂集團一定會成為一家世界級音樂機構。」上任之初,高曉松曾高調宣布,相信這也是馬雲的音樂夢想。

然而,阿里收購的這幾年,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每況愈下,馬雲的著急上火可想而知。

眾所周知,馬雲有非常濃厚的「風清揚情結」,他在阿里的花名就是「風清揚」。2000年張紀中拍《笑傲江湖》時,馬雲曾託關係找人想飾演「風清揚」一角,但因為長相奇特,當時的阿里也還沒到「笑傲天下」的地步,所以未能如願。

2017年11月,馬雲主演的首部電影《功守道》上線,隨著《功守道》一同推出的還有一首主題曲,取名就叫《風清揚》。這首歌由高曉松創作,馬雲和「天后」王菲合作獻聲。馬雲的風清揚情結,終於在音樂裡如願以償。

《風清揚》這首歌,通過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獨家首發。一經上線,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搶佔了知乎熱門話題,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上線24小時單曲播放量超千萬,微信指數近500萬,躥升成為蝦米新歌榜、熱歌榜雙料第1,位居亞洲新歌榜第7位。

受《風清揚》獨家首發的帶動,蝦米音樂重回巔峰,多端用戶訪問量突破3000萬,有效播放量逼近2.5億次。

馬雲用一首歌,滿足了自己的「風清揚情結」,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還給蝦米帶來了大量的話題、流量和用戶,助推蝦米音樂重回第一陣營,這也成了阿里收購蝦米音樂以來少有的高光時刻。

然而,馬雲這一首歌,或許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無法幫助蝦米走出困局,高曉松、何炅不行,馬雲拉上王菲也不行。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在收購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後,2014年阿里音樂平臺市場份額累積達到了21.9%,阿里音樂升為中國數位音樂行業的NO.1,儼然一副市場霸主的姿態。

帶著馬雲的音樂夢想,高曉松2015年上任阿里音樂懂事長之後就一直強調,現在的音樂市場玩法不對,阿里音樂要嘗試新的玩法。於是天天動聽,更名為「阿里星球」。

根據官方的說法,阿里星球要做中國最大的泛娛樂交易平臺,面向ABC建立商業循環,構建藝人、用戶之間的商務平臺,貫穿整個音樂的生產、傳播、消費數個產業鏈。

然而,阿里星球發布還不到6個月,就全面停止了音樂服務,曾經的天天動聽被宣告死亡,並引導用戶下載蝦米音樂。隨後高曉松卸任,阿里音樂留下個爛攤子,成了阿里的一個「包袱」。

事實上,從2014年末到 2015年初,國內的在線音樂市場在經過十幾年的混沌之後,終於開始重視版權。在政府部門大力整頓網絡侵權盜版的主導下,網際網路音樂版權秩序日益好轉,大量未授權的音樂下架。

2015 年,在線音樂行業進行了多次重組和整合。除了阿里音樂外, QQ 音樂也憑著財大氣粗瘋狂拿下多個獨家版權;而酷狗、酷我則合併為海洋音樂集團;此後,海洋音樂集團又和QQ音樂合併為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這一合併讓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成為了一家人,優勢盡顯。

雖然蝦米音樂曾先後跟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進行了版權共享,但這也只是暫時的,一旦版權授權解約,蝦米就面臨著嚴重的版權危機,所以大量歌曲連結下架,元氣大傷。

用戶上不佔優勢,版權上又成困局,以至於蝦米音樂跟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差距越來越大。

據Quest mobile數據,2018年QQ音樂的市佔率達到了40.7%位列首位,酷狗、網易雲音樂和酷我音樂的市佔率分別為25.4%、15.6%和10%,而蝦米音樂僅為4%。

在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時,蝦米音樂CEO王皓卻被轉崗到了釘釘。這也被很多人認為是蝦米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阿里星球的野心很大,但偏離了音樂這一核心服務,用戶便逐漸流失。在粉絲經濟盛起的網際網路時代,網易雲音樂、QQ音樂已有獨特群體支撐,正在俘獲大批用戶,而阿里擁有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卻已經失去了先機。

站在用戶的角度,我們也許沒辦法理解阿里所謂的「戰略調整」。從明面上看,曾經擁有3億用戶的天天動聽和曾經處於音樂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明明是一手好牌,只可惜,如今被阿里所謂的「戰略調整」徹底搞垮了。

阿里的音樂夢想,寄托在網易雲的身上

從宣告天天動聽死亡,到傳出蝦米音樂關閉傳聞,兩大王牌終究成為了棄子。失去了左膀右臂,阿里音樂已經處於被大文娛拋棄的邊緣。

如果蝦米音樂關閉,那我們只能佩服阿里「壯士斷腕」捨棄音樂的勇氣,但「卸下負擔」之後,阿里音樂又將何去何從呢?

很顯然,阿里音樂敗了,但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並不會放棄在音樂市場的布局。

2019年,阿里巴巴以7億美元領投網易雲音樂,而在這次投資公告中沒有任何關於蝦米音樂的說明。

此後媒體曾曝出蝦米音樂跟網易雲合併的消息。不過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不止一次表示,「不會與蝦米音樂合併」。

2020年,阿里旗下的88VIP生態權益包第一次將網易雲音樂黑膠VIP年卡權益納入自家會員生態裡,還陸續跟優酷會員、支付寶、燈塔專業版app等合作。

重網易雲音樂,輕蝦米音樂。這其實已經意味著,蝦米音樂已經被邊緣化,阿里放棄蝦米音樂只是時間問題。

如今,能夠網易雲合併,或許已經是蝦米音樂最好的結局。阿里用資源換交易,這樣的結局並不是沒有可能。

資本從來都是現實的,未來阿里的音樂布局,或許將寄托在網易雲音樂身上。接下來,中國音樂流媒體市場將成為騰訊系與網易雲音樂的戰場。

·END·

原標題:《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蝦米走入「死胡同」,阿里做不好「接盤俠」-虎嗅網
    阿里當不好「接盤俠」2006年時,一款名叫Emumo的小網站出現,意為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創意之初的意思為讓音樂人賺錢。2013年1月10日,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至此,蝦米創業的故事告一段落。
  • 蝦米音樂要挺不住了?阿里鼓吹的「大數據」真的有用嗎?
    按道理來說,阿里掌握了這麼多數據,那麼投資其他公司,應該會把生意做得很好啊,可翻開阿里這些年的投資戰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阿里蝦米要挺不住了?今日有媒體爆料,說是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即將關閉,雖然官方對此不予置評,但其實聯想到現在國內網際網路音樂的情況來看,蝦米音樂真的難了。
  • 阿里不懂音樂
    事實上,蝦米音樂並不是阿里在在線音樂賽道上的唯一布局,就在收購其前一年,另一款音樂軟體天天動聽就已被阿里收購,並很快被改名為「阿里星球」。雖然名字更加氣派,但並沒有闖出一條生路,最終宣布暫停服務。 在放棄阿里星球、蝦米音樂連年走下坡的現狀下,阿里在「追尋」音樂這條路上選擇了曲線救國。
  • 曾佔據音樂霸主地位,如今被阿里放棄,蝦米音樂該何去何從?
    巨大的音樂市場無法養活創作歌手,賺錢的歌手很少,蝦米音樂最初的本質,就是希望音樂人能通過做音樂賺到錢。所以,蝦米創立之後,很多獨立音樂人加入這個平臺,普通用戶也可以在平臺上上傳歌曲、編輯歌詞、完善歌曲資料,標註全面。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他拉上在阿里的同事王小瑋、陳恩衛、吳軼群以及當時做房產廣告策劃工作的民謠歌手朱七等人,一起創辦了EMUMO網站。EMUMO全稱是Earn Music&Money,意為「讓音樂人賺錢」。很多媒體的報導中都曾提到,王皓是樂隊吉他手出身,真切地體會過音樂人的辛酸:收入微薄、演出場地受限、聽眾流失、生活難以保障。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而蝦米音樂背後的大金主阿里大文娛也只是簡單的說了句:「不予置評」。不過,即使蝦米音樂不關閉,它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背靠阿里大文娛這顆大樹,但一點都不好乘涼!所以,最終不管粉絲們願不願意蝦米音樂離開,都只能替它默哀了!
  • 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為哈要關門而不是賣掉呢?太可惜了
    1月5日上午,傳聞已久的蝦米音樂關門終於落定,根據蝦米音樂的聲明,其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蝦米音樂雖然做不好騰訊旗下的騰訊音樂,但可以賣給騰訊音樂呀,好歹可以換回些錢來。 其次。這只能說明阿里要麼不缺錢,要麼不願意對手做得更大。換句話說,阿里寧願「憋死」騰訊音樂,也不給騰訊音樂送用戶和人才。不過,騰訊音樂也沒閒著,其旗下QQ音樂推出導入蝦米音樂資產得綠磚活動,通過輸入蝦米帳號ID便可一鍵導入原有音樂素材。
  • 阿里音樂赴Summer Sonic音樂節直擊現場
    大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至今兩年過去,「Summer Sonic」都沒有再次來到中國。  在過去的年代,中國人參加海外音樂節,只是零星前往的個人行為,即便是全球最大的Glastonbury音樂節,也沒有大規模的樂迷前往。隨著國內音樂節市場不斷升溫,海外音樂節在國內日益受到關注。
  • 蝦米音樂被迫關停,阿里大文娛難辭其咎
    蝦米對於自己因何而敗,已經做了一個判斷:在音樂版權之爭的道路上的節節退敗,導致了今天的結局。但這卻並不是全部,從更深遠的角度去看,蝦米的關停,背後是整個阿里大文娛的潰敗。 網友們調侃的背後,是阿里大文娛的一系列失敗: 在蝦米音樂之前,天天動聽(後更名為阿里星球)被阿里大文娛關停; 曾經視頻網站的頭號玩家優酷土豆,在阿里收購優酷後,變成阿里大文娛下的事業部,背靠阿里的雄厚資本卻市場份額也逐漸從第一下滑到第三,被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反超,並且當這兩位玩家今年來頻出爆品
  • 股市華興社精選攻略:錯過風口期的阿里音樂
    9月,阿里趕緊將高曉松升任阿里文娛戰略委員會主席,將CEO宋柯提升為董事長,架空兩人的權益。爾後阿里音樂的擔任人開端由文娛板塊的各種風雲人物兼任。蝦米音樂的興辦者王皓還被請回來,但也很快分開戰場。錯過風口期的阿里音樂,大勢已去,苦苦掙扎也於事無補。更何況阿里文娛眾多業務都是無底洞,音樂很難取得戰略上的高度扶持。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2013年,網際網路在線音樂平臺——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先後被阿里併購,當時沒有人會懷疑背靠阿里大文娛這顆大樹,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N年後居然會有相繼倒下的一天,平臺上的音樂發燒友也不曾想到會有「爺青結」的一天。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版權之爭燒錢不敵QQ音樂,後又淪為阿里棄子
    ,但一直沒有豆瓣、蝦米曾經做得好,就是因為基礎數據體系沒做好。」 不願做盜版的蝦米糰隊其實做過很多創新,比如嘗試「P2P」——試圖將版權費進行分攤,讓用戶付費下載,即「版權分銷」;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把不同口味的用戶通過技術手段區隔開來。
  • 蝦米音樂消失倒計時:被阿里「耽誤」,沒人為它「充值」
    不少獨立音樂人也發出了對蝦米不舍的信號,微博認證為打擊樂演奏家、音樂製作人的劉恆發微博稱:對於我們這種獨立音樂人來講,蝦米給了我們最好的土壤,我所有的新歌也都會在蝦米先發。當年註冊音樂人後發布了第一首歌的那瞬間,蝦米就給了我3年VIP,這點紅場和綠廠(指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 )就做不到。我是為了那3年VIP的錢嗎?我是感慨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態度。
  • 蝦米音樂之死:享年12歲,被「親爹」阿里耽誤的一生!
    2013年,蝦米被阿里收購,15年,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音樂列入阿里大文娛版塊,升級為戰略任務。之後的5年,阿里音樂領域的核心高管輪換了五六輪,其中既有騰訊的職業經理人劉春寧,也有高曉松、宋柯這樣的音樂人。2019年,阿里給網易雲音樂投資了7億美元。20年618,網易雲成為88VIP聯合會員。如今回看,阿里在選擇網易雲的同時,已經放棄了蝦米。
  • 蝦米音樂,阿里大文娛倒下的第一名戰士
    在當時的聯合創始人中有多位都是從阿里出來的人,因此自帶阿里基因的蝦米音樂後來被阿里收購似乎也不足為奇。蝦米音樂真正的高光時刻是2013年被阿里收購前後。當時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認為:「未來在線音樂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 華研國際音樂X阿里音樂 尋找下一位天王天后
    華研國際音樂為厚實音樂創作根基及提升創作發展,近期強力招兵買馬,推出「華研所」計劃及「網絡詞曲創作大賽暨唱作歌手甄選」計劃。    華研國際音樂自今年三月份起,在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與阿里巴巴集團籤訂數位音樂獨家授權合作協議,擴大音樂著作、錄音著作及視聽著作的在線播放、視聽和下載服務合作後,今年更擴大規模將已連續舉辦十年的華研國際音樂詞曲創作大賽,結合阿里巴巴網絡優勢,雙方共同舉辦詞曲創作大賽暨唱作歌手甄選,以阿里音樂旗下的蝦米音樂作為本屆《華研國際音樂X阿里音樂 網絡詞曲創作大賽暨唱作歌手甄選》唯一在線報名平臺
  • 蝦米音樂被傳1月關停,阿里真的沒有文娛基因?
    面對媒體詢問,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的回應則是"不予置評",而據了解,蝦米內部的部分員工已經在考慮轉崗或離職。蝦米音樂的原型是2006年一個名叫Emumo的音樂網站,Emumo意為Earn Music&Money,定位很明確,就是做一個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在版權意識和付費服務依然方興未艾的當時,蝦米無疑是極其特別的。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做2C生意起家的騰訊,延續了此前的模式,不斷在「聽、看、唱、玩」的不同音樂使用場景中合縱連橫,擴大自己的戰略版圖。QQ音樂、酷我聚星、全民K歌,通過活動、社交、直播等等不斷搶佔用戶資源。做2B生意起家的阿里,希望建立一個音樂版的淘寶——音樂生態圈,為藝人最大化挖掘潛在商業價值。
  • 阿里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數位音樂內容合作
    31日消息,阿里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數位音樂內容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IOT智能設備、在線K歌等領域開啟數位音樂內容合作新模式。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旗下的蝦米音樂、天貓精靈以及短音樂創新產品鯨鳴、唱鴨將獲得太合音樂旗下藝人歌曲授權和內容解決方案。
  • 蝦米音樂將關閉?阿里文娛又一巨星隕落?網友:收購網易雲實錘!
    有網友就說到:蝦米最開始的定位是做高端音樂愛好者的聽歌軟體,被阿里收購了以後,盲目追求dau,原本蝦米的高層被搞走,自己搞來幾個外行人,企圖通過外行把蝦米做起來。想什麼呢。高曉松是愛音樂懂音樂,但他懂網際網路嗎?看看現在蝦米的高層,哪個是能做起來事的。關了也好,爭版權爭不過q音,爭小眾爭不過網易雲,實在沒啥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