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走入「死胡同」,阿里做不好「接盤俠」-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昨天下午,《大內密談》創始人、 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帖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一條微博瞬間在音樂行業炸開了鍋,另一邊微博用戶「果殼放大燈」發文稱:蝦米音樂有關高管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這兩條微博內容,是目前為止所有關於「蝦米音樂將要關閉」傳言的起源,而這兩條未被證實的博文迅速被各大媒體轉發,雖然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但還是迅速掀起了音樂行業的集體「緬懷潮」。



蝦米音樂是否將要在明年被關閉依然是一個未知數,但依然在音樂圈掀起巨浪,這背後傳遞出來的是行業和用戶對於蝦米音樂前景的巨大擔憂。


阿里當不好「接盤俠」


2006年時,一款名叫Emumo的小網站出現,意為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創意之初的意思為讓音樂人賺錢。


2013年1月10日,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至此,蝦米創業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在收購之前,由創始團隊一手帶領的蝦米,創造出的成績也是無可比擬的:


1. 用戶粘性高。用戶社群質量最高,樂評數量行業第一;


2. 使用時間長。活躍用戶每日使用蝦米聽音樂的平均時長超過70分鐘,是市場平均數據的兩倍多。


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合二為一,組建阿里音樂。同年7月,知名音樂人宋柯加盟阿里音樂任職CEO,高曉松任職阿里音樂董事長。宋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加入阿里音樂以後,兩人分工會很明確:高曉松主外,負責內容和戰略;宋柯主內,負責經營和管理。


大量「明星高層」的加入,以及背靠著阿里這座大山,蝦米音樂的前景本來應該很光明。但管理層在當時對於版權的漠視,直接導致蝦米音樂在版權大戰中被甩出了天際。


也是在同一年,音樂行業的版權意識崛起,版權大戰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節點,國家版權局也在2015年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責令各個網絡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受此影響,蝦米音樂曲庫幾有被清空的趨勢。


2016年,QQ音樂與海洋音樂集團合併後組成了TME,開始瘋狂加碼版權。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期間,光是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卻只有400萬首。



而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TME旗下三大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覆蓋率已經達到為90%,阿里音樂只有20%。


此時的高曉松和宋柯,缺少了對於版權大戰的敏銳,在TME瘋狂攬入版權的時候,開始著手讓天天動聽改頭換面,打造出了阿里星球。


但在線音樂平臺接下來的形勢是:得版權者得天下,阿里星球卻由於版權的貧乏以及產品方向的失策,很快就開始涼涼。上線不到一年,阿里星球就宣布關停了有著十年歷史的天天動聽。


那邊天天動聽涼了,蝦米音樂也開始出現各類問題,BUG頻發,版權流失,用戶量急劇下降,高管們接連轉崗。此後近三年間,從張宇到楊偉東再到朱順炎,阿里音樂CEO一職一直處於「兼職」狀態。


瞬間一個明星產品淪為一個幾乎要被市場拋棄的邊緣產品。


數據有多慘澹?


當然,阿里大文娛也不是沒為蝦米著急過,此前有投資圈的消息稱,為了給蝦米尋找出路,時任阿里大文娛董事長的俞永福曾在2017年牽頭,與網易雲音樂、太合音樂談判合併事宜,但很快一拍兩散。


2018年到2019年,蝦米「賣給頭條系」,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的消息還風傳一時,但終究未能成行,蝦米音樂並沒有為自己找到合適的「婆家」。


2019年6月,阿里重新調整組織架構,阿里音樂被歸於創新業務事業群組,這也透露出一個強烈的信號是,如果不創新就沒出路,至於怎麼讓市場用戶買帳,蝦米音樂至今還沒有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阿里大文娛對於蝦米音樂所有的努力,都難以扭轉市場逐漸被TME和網易雲音樂分割的局勢。


發展到現在,中國在線音樂已經進入寡頭時代,TME前三季度收入達208億元,最新市值超過1800億元,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無論是版權能力還是用戶流量,都對後面的競爭者形成碾壓態勢。


從比達諮詢最新的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騰訊系三大在線音樂平臺的日活和月活都遙遙領先其他平臺,蝦米音樂慘遭墊底,各項數據都變現得相當慘澹。



蝦米音樂早年累計的市場份額已經被瓜分殆盡,用戶因為版權的流失而逃離蝦米音樂,就連阿里內部也開始放棄這個連年虧損產品。


去年9月份,網易雲音樂宣布獲得阿里、雲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的B2輪融資。但阿里為何沒有將這筆資金投給旗下的蝦米音樂,反而投給了蝦米音樂的競爭對手?這一反常操作,也引發外界對阿里將放棄蝦米音樂的猜測。


被拯救還是被拋棄?


雖然在用戶規模上,蝦米音樂與其他巨頭呈現數量級的差異,但超強的用戶粘性讓蝦米音樂音樂擁有不少的追隨者。


和大多數在線音樂平臺不同,蝦米初期是由眾多音樂愛好者一磚一瓦建造出來的,是由用戶一首首將歌曲上傳平臺、一點點編輯/翻譯歌詞、完善音樂人資料而來的,這也是為什麼蝦米早期用戶對於平臺有著很深的感情的原因。



用戶自行上傳音樂也直接幫助平臺捕捉了大量的長尾需求,使得留在蝦米上用戶的喜好更加多樣化,也幫助蝦米音樂創造了分類最全、最嚴謹的「音樂圖書館」:只要在蝦米輸入一首歌曲的名字進行搜索,搜索結果會將歌手、所屬專輯、流派、封面等相關信息一一呈現出來。


在音樂風格上的分類,蝦米也是做得十分細緻的。在做到了流行、爵士、R&B等這樣的大分類之外,這些大門類裡的小分類,也有著完整的呈現。而你點開一個風格標籤的時候,風格介紹、代表曲目、代表專輯都有著完整的體現。



除此之外,蝦米音樂精準的日推邏輯、小眾的審美需求,使得在音樂授權越來越嚴格的大環境下,手握那麼一點點版權的蝦米,依然擁有著那麼一小部分「死忠粉」。


但「小而美」的情懷最終也敵不過連年虧損的現實,沒有用戶版權會流失,沒有版權用戶也會逐漸流失……在這條已經走不通的死胡同裡,蝦米音樂關閉的大結局已經被「劇透」了出來。


面對騰訊三駕馬車的圍剿節節敗退,一不能自盈利,二用戶數越來越少,不能為阿里集團提供價值,被拋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事到如今只能感慨,時間如果能倒回5年前,蝦米音樂在「買版權」這件事上如果早點出手,如今的在線音樂平臺格局或許又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相關焦點

  •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原創 網視互聯編輯部 網視互聯作者 | 貓叔阿里音樂旗下的蝦米音樂被曝將於2021年1月關閉,而蝦米音樂和阿里巴巴方面的回應是「不予置評」。在線上,2013年馬雲先後收購了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阿里音樂集團,並聘請了高曉松做董事長,宋柯擔任CEO,何炅擔任首席內容官,做音樂的決心不可謂不大。「阿里音樂集團一定會成為一家世界級音樂機構。」上任之初,高曉松曾高調宣布,相信這也是馬雲的音樂夢想。然而,阿里收購的這幾年,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每況愈下,馬雲的著急上火可想而知。
  • 被阿里耽誤的蝦米的一生
    網傳的聽歌APP鄙視鏈來源 / 網絡和大多數在線音樂平臺不同,蝦米初期是由眾多音樂愛好者一磚一瓦搭出來的,網易雲音樂一直在講社交屬性,但一直沒有豆瓣、蝦米曾經做得好,就是因為基礎數據體系沒做好。」當年註冊音樂人後發布了第一首歌的那瞬間,蝦米就給了我3年VIP,這點紅場和綠廠就做不到。我是為了那3年VIP的錢嗎?我是感慨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態度。能做出這樣一個產品,和創始團隊的基因不無關係。蝦米音樂的創始人王皓是一個文藝青年,上學時組過樂隊,擔綱吉他手;畢業後開過琴行,也創辦過杭州當地的音樂論壇,還是杭州地下音樂活動組織人。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2007年,在阿里巴巴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第二年,蝦米網成立。蝦米故事開始的起點,也是國內在線音樂進入高速發展的起點,2007年前後,一批在線音樂產品先後成立,彼時仍是PC網際網路的天下,因此在線音樂的創業故事多與播放器和盜版兩個關鍵詞緊密相連。
  • 蝦米被傳關閉 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2007年,在阿里巴巴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第二年,蝦米網成立。蝦米故事開始的起點,也是國內在線音樂進入高速發展的起點,2007年前後,一批在線音樂產品先後成立,彼時仍是PC網際網路的天下,因此在線音樂的創業故事多與播放器和盜版兩個關鍵詞緊密相連。
  • 紅麥掃描: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愛音樂的王皓與懂音樂的蝦米 提及蝦米,王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儘管現在他早已遠離蝦米。 2007年,在阿里巴巴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第二年,蝦米網成立。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運營12年的蝦米音樂黯然退場成為定局,音樂人的情懷何處安放,在線音樂平臺間的廝殺難訴薄涼,到底哪裡才是下一個烏託邦?1.起2006年,在阿里巴巴做了4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決定離職。他拉上在阿里的同事王小瑋、陳恩衛、吳軼群以及當時做房產廣告策劃工作的民謠歌手朱七等人,一起創辦了EMUMO網站。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因此,阿里被外界視為「獨角獸殺手」。 現在,我們來看下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在線音樂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近日有傳言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網友們熱議。儘管官方回復不予置評,但聽到風聲的網友們,還是集體前往蝦米音樂官微留言:「蝦米挺住」。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到目前為止,蝦米音樂官方並沒有給出任何回應,官微也是一些日常更新。而蝦米音樂背後的大金主阿里大文娛也只是簡單的說了句:「不予置評」。不過,即使蝦米音樂不關閉,它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背靠阿里大文娛這顆大樹,但一點都不好乘涼!
  • 蝦米音樂被迫關停,阿里大文娛難辭其咎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蝦米另闢蹊徑,將自己的標籤變成了「小眾」、「獨立音樂」、「專業」,但結局很明顯,蝦米的這些標籤很難吸引到更大眾的用戶。 蝦米對於自己因何而敗,已經做了一個判斷:在音樂版權之爭的道路上的節節退敗,導致了今天的結局。但這卻並不是全部,從更深遠的角度去看,蝦米的關停,背後是整個阿里大文娛的潰敗。
  • 蝦米音樂消失倒計時:被阿里「耽誤」,沒人為它「充值」
    網傳的聽歌APP鄙視鏈 來源 / 網絡和大多數在線音樂平臺不同,蝦米初期是由眾多音樂愛好者一磚一瓦搭出來的,用戶能自行上傳歌曲、編輯/翻譯歌詞、完善音樂人資料等。當年註冊音樂人後發布了第一首歌的那瞬間,蝦米就給了我3年VIP,這點紅場和綠廠(指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 )就做不到。我是為了那3年VIP的錢嗎?我是感慨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態度。能做出這樣一個產品,和創始團隊的基因不無關係。蝦米音樂的創始人王皓(南瓜)是一個文藝青年,上學時組過樂隊,擔綱吉他手;畢業後開過琴行,也創辦過杭州當地的音樂論壇,還是杭州地下音樂活動組織人。
  • 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為哈要關門而不是賣掉呢?太可惜了
    1月5日上午,傳聞已久的蝦米音樂關門終於落定,根據蝦米音樂的聲明,其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蝦米音樂雖然做不好騰訊旗下的騰訊音樂,但可以賣給騰訊音樂呀,好歹可以換回些錢來。 其次。這只能說明阿里要麼不缺錢,要麼不願意對手做得更大。換句話說,阿里寧願「憋死」騰訊音樂,也不給騰訊音樂送用戶和人才。不過,騰訊音樂也沒閒著,其旗下QQ音樂推出導入蝦米音樂資產得綠磚活動,通過輸入蝦米帳號ID便可一鍵導入原有音樂素材。
  • 蝦米音樂要挺不住了?阿里鼓吹的「大數據」真的有用嗎?
    按道理來說,阿里掌握了這麼多數據,那麼投資其他公司,應該會把生意做得很好啊,可翻開阿里這些年的投資戰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阿里蝦米要挺不住了?今日有媒體爆料,說是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即將關閉,雖然官方對此不予置評,但其實聯想到現在國內網際網路音樂的情況來看,蝦米音樂真的難了。
  • 蝦米音樂將關閉?阿里文娛又一巨星隕落?網友:收購網易雲實錘!
    有網友就說到:蝦米最開始的定位是做高端音樂愛好者的聽歌軟體,被阿里收購了以後,盲目追求dau,原本蝦米的高層被搞走,自己搞來幾個外行人,企圖通過外行把蝦米做起來。想什麼呢。高曉松是愛音樂懂音樂,但他懂網際網路嗎?看看現在蝦米的高層,哪個是能做起來事的。關了也好,爭版權爭不過q音,爭小眾爭不過網易雲,實在沒啥存在的必要。
  • 曾佔據音樂霸主地位,如今被阿里放棄,蝦米音樂該何去何從?
    巨大的音樂市場無法養活創作歌手,賺錢的歌手很少,蝦米音樂最初的本質,就是希望音樂人能通過做音樂賺到錢。所以,蝦米創立之後,很多獨立音樂人加入這個平臺,普通用戶也可以在平臺上上傳歌曲、編輯歌詞、完善歌曲資料,標註全面。
  • 網傳蝦米音樂可能將要解散,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將結束?
    這兩天,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徹底關閉的消息,估計炸得不少樂迷們吃不好睡不飽,難道一個時代真的就要這樣落幕了嗎?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阿里巴巴或許還在做音樂夢,只是夢裡的主角絕對不是蝦米了。我是蝦米音樂的老用戶,所以能體會很多人在網上的感慨。
  • 蝦米停止服務,阿里為什麼被稱為收購冥燈?
    言語表達不清但真的超級無敵爆炸喜歡 很愛你很愛你很愛你 我希望 今後可以再見算是奢求吧 四年了 每天的陪伴都有蝦米  我繃不住了 先平復一下情緒  蝦米,愛你@蝦米音樂」 誕生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音樂模式的平臺之一,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一度風光無限,然而也就是7年時間,最終卻停止服務,黯然離場。
  • 網傳蝦米音樂明年1月將關閉?回應來了
    11月29日晚,一位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網友發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11月30日凌晨,該網友再次發博表示,發微博只是感慨一下,以為蝦米將關閉的消息早已傳開,請大家不要再給他發私信,等官方消息。
  • 蝦米音樂,阿里大文娛倒下的第一名戰士
    所有看到蝦米音樂解散消息的普通人,並沒有人懷疑消息的真假。反而都已經在心理上接受了蝦米解散的這個事實。臧克家在紀念魯迅時所說的:「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蝦米音樂現在不就是是臧克家口中「有些人」的前者嗎?雖然背靠阿里強大的品牌和資本實力,但蝦米看來是真的死了。
  • 蝦米音樂之死:享年12歲,被「親爹」阿里耽誤的一生!
    更何況,網易雲引以為傲的歌單、推薦機制,多多少少也借鑑了蝦米音樂。版權上,蝦米背靠阿里自然不缺錢,也曾與2015年斥巨資籤下滾石,買下眾多版權。綜合以上,無論是成立背景、平臺基因、資源資金,蝦米音樂似乎都沒有死亡的理由。然而,回顧蝦米被阿里收購後的發展,其衰亡有跡可循!2013年,蝦米被阿里收購,15年,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 蝦米音樂被傳1月關停,阿里真的沒有文娛基因?
    面對媒體詢問,阿里巴巴和蝦米音樂的回應則是"不予置評",而據了解,蝦米內部的部分員工已經在考慮轉崗或離職。蝦米音樂的原型是2006年一個名叫Emumo的音樂網站,Emumo意為Earn Music&Money,定位很明確,就是做一個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在版權意識和付費服務依然方興未艾的當時,蝦米無疑是極其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