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藥物使用,90% 的醫生都用錯了

2020-12-22 騰訊網

霧化吸入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已成為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

但霧化吸入療法的不規範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臨床上常用氨溴索、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慶大黴素、溴己新、喜炎平等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本文對常見霧化藥物治療的超說明書用藥進行了合理性分析。

氨溴索注射液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2012 版)》指出:氨溴索說明書未推薦霧化吸入使用,但我國臨床多用靜脈製劑進行霧化治療[1-3]。目前國外已有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鑑於超聲霧化可使霧化液體加熱至蛋白酶變性,因此不推薦用超聲霧化給藥方式[4]。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指出:因國內尚無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的用法用量、配置濃度及療效、安全性尚需更多臨床研究驗證[5]。

「呼三聯」藥物

1. 糜蛋白酶

《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指出:黏液膿栓或黏稠分泌物是氣道阻塞的常見原因,並可使肺功能損害加重,誘發感染,霧化吸入袪痰藥物有利於痰液排出。

α-糜蛋白酶是一種多肽酶,屬於黏液溶解劑,可用於祛痰。目前已有糜蛋白酶超聲霧化臨床應用報導,但其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證實[6]。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指出:無證據表明糜蛋白酶可吸入中小氣道產生治療作用[4]。

2. 地塞米松

《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及《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指出:地塞米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進入體內須經肝臟轉化後在全身起作用。地塞米松結構上無親脂性基團,水溶性較強,難以通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治療作用。

霧化吸入的地塞米松較難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肺內沉積率低,氣道內滯留時間短,很難發揮局部抗炎作用[7],因此不常規推薦用於喘息性疾病。

此外,地塞米松生物半衰期較長,容易在體內蓄積,加強對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因此不推薦使用[4,6]。

3. 慶大黴素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8]「給藥途徑」部分指出:應儘量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

如將抗菌藥物局部應用於皮膚黏膜,不僅很難被吸收,在感染部位達不到有效濃度,還會反覆引起過敏反應或產生耐藥菌。只有少數情況下可以這樣做,如全身給藥後感染部位仍然很難達到治療濃度時,可加用局部給藥作為輔助治療。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指出:慶大黴素霧化給藥在我國臨床應用較多,但其療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4]。

MICROMEDEX 也未推薦慶大黴素注射液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指出:不推薦傳統「呼三聯」方案(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呼三聯」藥物無相應霧化吸入製劑,無充分安全性證據,且劑量、療程及療效均無統一規範[5]。

溴己新注射液

溴己新注射液能溶解黏痰,使痰中的多糖纖維素裂解,稀化痰液,減低痰黏度,利於排出,還能促進呼吸道黏膜的纖毛運動。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氣管擴張、矽肺等),常用於口服給藥困難的患者。

有文獻報導,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鹽酸溴己新 4 mg + 0.9% 氨化鈉注射液 10 mL + 5% 碳酸氫鈉注射液 10 mL,超聲霧化吸入,每次 10 min,qd[9-10]。

目前溴己新注射液的相關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及系統評價,究竟能不能霧化吸入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喜炎平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是中藥注射劑,含有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可治療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

有文獻報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給予喜炎平注射液加入生理鹽水,霧化吸入,每日 2 次,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霧化吸入治療。結果發現霧化吸入喜炎平的患兒,在臨床顯效率、症狀緩解時間以及住院天數上均優於對照組[11-12]。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指出:不推薦霧化吸入中成藥。中成藥因無霧化吸入製劑,且所含成分較多,安全性,有效性證據不足[5]。

喜炎平注射液已在臨床上用於霧化治療,但其安全性,有效性還需要繼續通過大量研究證實。

非霧化吸入製劑不推薦用於霧化吸入治療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均指出 :非霧化吸入製劑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屬於超說明書用藥,雖然臨床應用比較普遍,但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故不推薦使用。

尤其不推薦以靜脈製劑替代霧化吸入製劑使用, 因為靜脈製劑中常含有酚、亞硝酸鹽等防腐劑,吸入後可誘發哮喘發作[4]。且非霧化吸入製劑的藥物達不到有效霧化顆粒要求,無法經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積在肺部,從而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5]。

因無霧化吸入劑型而不推薦使用的藥物還包括抗病毒藥物、幹擾素[6]、低分子肝素[13-14]、氟尿嘧啶、順鉑、羥喜樹鹼、生物反應調節劑(如白細胞介素- 2、貝伐珠單抗)[15-16]。

小結

綜上,氨溴索、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慶大黴素、溴己新、喜炎平等藥物霧化吸入用於呼吸系統疾病均為無循證醫學證據的超說明書用藥。

超藥品說明書的藥物治療需要高級別證據的支持,沒有充分理由不應當超說明書用藥。建議臨床醫師嚴格把握霧化治療的用藥指徵,以規避潛在用藥風險。

這是一條有用的廣告

怎麼才能查到一個藥品的超說明書用藥信息呢?

用藥助手 App 的「合理用藥」中收錄了 1400+ 藥物成分的合理用藥指導信息,其中就包括了「超說明書用藥」,收錄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超說明書用藥指導,

用藥決策更可靠!

用藥助手 App 中「合理用藥 - 甲硝唑」

作者 | 李海燕 藥劑科 副主任藥師

編輯 | 均洋

題圖 | 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潘愛娣,潘五虎. 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對機械通氣患者祛痰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誌,2007,12:220-221.

2. 張麗娟,林舜玉. 沙丁胺醇聯合氨溴索霧化吸入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 兒科藥學雜誌,2008,14(4):43-44.

3. 王雪梅. 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09,15(10):140-141.

4. 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組.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誌,2012,11(2):105-110.

5. 杜光,趙傑,卜書紅,等.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J]. 醫藥導報,2019,02:135-146

6. 洪建國,陳強,陳志敏,等.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2,27(4):265-269.

7. 張豔志,古波,劉桂萍.霧化吸人不同皮質激素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作[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9,6:658-660.

8.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

9. 戴錦雲.阿奇黴素、溴己新霧化吸入聯合幹擾素α-2b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藥,2012,319(5):740-741.

10. 高立偉.配合注射用鹽酸溴己新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咳嗽98例臨床分析[J]. 臨床研究,2013.11(16):566-567.

11. 胡麗麗.霧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效果[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2):439.

12. 廖細生.喜炎平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喘憋性肺炎的臨床觀察.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J]. 2010,10(1):57.

13. QI Y,ZHAO G,LIU D,et al.Delivery of therapeutic levels of hepari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through a pulmonary route[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4,101( 26) : 9867-9872.

14. 吳曉東,江蓮,謝偉國.低分子肝素鈣霧化吸入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誌,2010,15( 9) : 1269-1270.

15. 周芊,王東. 霧化吸入抗癌藥物治療肺部腫瘤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5,44( 10) : 1410-1413.

16. 慄娜.霧化吸入抗癌藥物治療肺部腫瘤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 43) : 143-148.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相關焦點

  • 霧化吸入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霧化吸入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2020-04-30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霧化吸入常用五類藥物、三大誤區
    β2受體激動劑: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沙丁胺醇。其水溶液濃度為0.05%,霧化後形成直徑2~4 μm 的氣溶膠顆粒,經吸入給藥10%~20%可達下呼吸道。常規使用劑量為2 ml藥物加等量生理鹽水霧化吸入。吸入後5分鐘即可起效,15分鐘可達高峰,藥效可維持4~6小時。其主要用於重症支氣管哮喘發作以及COPD有明顯支氣管痙攣的病人。
  • 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再不能搞錯了
    我百度了「布地奈德混懸液說明書」,挑了幾個網站瀏覽了一下,說法不一:「未見布地奈德與其它治療哮喘的藥物發生有臨床意義的相互作用的報導」「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百度百科詞條(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這麼說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可與0.9%生理鹽水和特布他林、沙丁胺醇、色甘酸鈉或異丙託溴銨溶液混合使用
  • 地塞米松、氨溴索、慶大黴素霧化吸入效果好?超說明書用藥需謹慎
    這種任意改變藥物製劑給藥途經的用藥方法屬嚴重不合理用藥。因為每一種給藥途徑對藥物製劑都有一定的質量要求,任意改變藥物的經藥途徑必然會影響藥物的臨床療效,並給病人帶來安全隱患!  二 霧化吸入製劑質量要求  霧化吸入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但霧化吸入療法的不規範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須強調霧化吸入藥物的合理應用。
  • 霧化吸入究竟用嘴吸好還是用鼻吸好?關於霧化的這些事你需要掌握
    霧化吸入是應用霧化裝置將藥物分散成細小的霧滴,以氣霧狀噴岀,使其懸浮在氣體中,經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療方法。霧化吸入的優點無疼痛、無刨傷、無痛苦,相較全身用藥所需劑量較小,能使藥物直接到達氣道或肺臟,較口服藥物起效快,化痰更有力,副作用更低。霧化吸入用嘴吸好還是用鼻吸好?
  • 針對新型肺炎患者,霧化吸入治療建議來了!
    ;儘量減少呼吸機管路打折,避免使用直角彎頭;如果使用人工鼻,霧化吸入時需將其暫時取下;霧化吸入時,可不用關閉加熱溼化器;呼吸機的呼氣端膜片需定期檢測、清洗和更換;在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氧飽和下降可適當提高吸氧濃度。
  • 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在醫生診斷下,寶寶需要霧化治療時,一定要跟醫生確認所需藥物名稱和劑量。別按自己的感覺隨意用藥。 >>>常見可以用的霧化藥物 1.
  • 霧化比吃藥、輸液危害更大?3種藥不可霧化,醫生再權威也要果斷說NO!
    至於霧化的副作用嘛~咱接著往下看!口服藥物或是輸液用藥是全身吸收,這對局部治療的作用並不大。而霧化吸入治療是局部用藥,藥物在機器內轉化為氣霧,寶寶可以通過鼻腔,口腔吸入藥物,針對性很強,且藥物的量也很小。
  • 糜蛋白酶能不能霧化吸入?一場「說明書」和「專家共識」的辯論賽...
    正方2辯《新編藥物學(第18版)》噴霧吸入:每次5 mg,以0.9%氯化鈉注射液配成0.5 mg/mL濃度溶液使用。◆中立方代表發言◆《霧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藥物治療中應用專家共識(2019年)》:注射用糜蛋白酶可使膿性或非膿性痰液液化,易於咳出,既往經驗性應用於咽喉部炎症疾病,可製成0.05%溶液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後糜蛋白酶效價下降明顯;可引起組胺釋放,導致過敏反應,因此目前臨床逐漸不再採用糜蛋白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 盤點霧化吸入的 10 大常見誤區,這些坑不要再踩了了!
    霧化吸入療法是呼吸系統相關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與口服、肌肉注射和靜脈給藥等方式相比,霧化吸入療法因藥物直接作用於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優勢,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但霧化吸入療法的不規範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 退熱、霧化、抗感染,地塞米松這些用法都錯了!
    在臨床用藥時,醫師往往更多地關注地塞米松的療效,而忽視了藥物副作用,以致存在許多用藥誤區。 誤區一:退熱 地塞米松可抑制內生致熱原的合成與釋放、抑制炎症反應。因此,很多臨床醫生治療普通感冒時,習慣性的把地塞米松與非甾體解熱鎮痛藥聯合使用(在兒科尤為普遍),導致機體的很多免疫應答被抑制。
  • 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忽視,不然等於白治療了
    這種治療在操作上較為簡單,藥物劑量也小,安全性高,起效快,對於寶寶非常合適。不過,在霧化時,需要寶寶以半臥位、坐位、站位的姿勢,不要用臥位姿勢,考慮到臥位會讓膈肌出現上抬,使得藥液量在肺內產生堆積,從而影響療效。另外,可以讓寶寶的頭部往後仰,讓寶寶呼吸順暢,從而讓藥效能充分進入到呼吸道深部。
  • 霧化全給孩子用激素藥?副作用大於吃藥?你怕是有什麼誤解
    天一轉涼,兒科門診又開始擁堵,其中出現咳嗽症狀的孩子,都佔了一大半。孩子在門診此起彼伏咳嗽,一聲比一聲更響,家長心也揪緊了,希望醫生趕緊能把這咳嗽治好。 治療歸治療,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醫生能簡單開點藥,孩子吃了就能好。
  • 幹擾素霧化治療新冠肺炎,如何遵循規範正確使用?
    在國家衛健委連續下發的多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試用α-幹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500萬U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霧化吸入)」。我國目前上市的α-幹擾素具有多品種、多劑型的特點。如何安全合理地進行α-幹擾素霧化治療,這是醫生和藥師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 霧化吸入治療哮喘...
    對於呼吸道「脆弱」的小夥伴來說,這個季節的「常規操作」就是無止境的咳、咳、咳,根本無法呼吸……不得不說,這條命都是霧化吸入給的!對著霧化器,深深吸氣,緩慢呼出……感覺氣道變得溼潤,重新找回了呼吸!非常神奇有木有?
  • 小兒支氣管炎做霧化有用嗎
    小兒支氣管炎做霧化吸入治療是非常有用的,在臨床工作中已經被廣泛應用。除了治療支氣管炎也可以治療支氣管肺炎,小兒急性喉炎以及小兒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炎的作用: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炎,主要起到止咳化痰以及擴張氣管的作用。
  • 寶寶霧化用藥終於有了國家臨床共識,能用的只有這4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霧化吸入的優點① 藥物不用經過血液循環,直達病灶,起效更快更好;② 局部藥物濃度高,總用藥量少,僅為全身用藥幾十分之一;③ 寶寶沒有痛苦,只要帶著面罩呼吸就行霧化藥物不經過全身,用藥量又少,對寶寶的副作用就更小了。至於依賴性,兒科使用的霧化類藥物沒有成癮性,不存在藥物依賴的問題。
  • 醫生:別慌!正確掌握這三種吸入裝置的技巧,迅速...
    一、霧化吸入器 (Neb) 霧化吸入利用超聲空化、高速氣流衝擊作用,使藥物液體在氣相中分散成為霧狀顆粒(氣溶膠),並讓患者主動吸入的一種治療方法。 霧化治療要求霧滴顆粒小(直徑約 3~5μm)而均勻,以便吸入後可深達細支氣管和肺泡,發揮相應的作用。
  • 霧化比輸液危害還大?減少副作用的小技巧這篇告訴你
    古往今來的每一次探索和改進,都讓人讚嘆醫學科技的偉大。做霧化?我家寶寶哪有這麼嚴重?簡單說了歷史,言歸正傳。霧化吸入最開始讓我們熟知,是哮喘病人的使用。氣霧劑、乾粉吸入劑、儲霧罐、準納器,都是哮喘兒童家長熟知的名詞。
  • 霧化盛行在家就能做?這5個坑千萬別踩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實際上,霧化和輸液、口服藥一樣都是給藥方式,他們起作用的過程如下圖所示: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霧化的優勢在於:給藥精準、用藥量小、藥物更好吸收,起效更快,而且使用過程中寶寶不疼不癢,接受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