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病發,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2020-12-23 瀟湘晨報

寒冬,氣溫直線下降,又到了卒中的高發季節。山西晚報記者近日走訪省城部分醫院了解到,11月份以來,我省腦卒中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而這種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特點,一旦發病非常兇險。專家提醒,搶救卒中患者,時間窗非常短,一定要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治療,卒中病人就醫切勿捨近求遠,因為「時間就是大腦」。

A 52歲男子急性腦梗死緊急取栓轉危為安

「說個不能動一下子就啥也不知道了,醫生說要再晚來一個小時,估計就活不成了,虧得家裡人警覺性高,又找對了醫生。」12月21日上午,在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病房,躺在病床上的吳先生回憶起這兩天的經歷,感慨不已,他笑著告訴山西晚報記者:「昨天上午做的手術,下午時這一邊手腳就能動了,要不是輸液,應該也可以下床活動了。」

原來,恰逢周末,52歲的吳先生和往常一樣,和愛人去公園鍛鍊,9點左右,準備回家時,突然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左側手腳無力等症狀,愛人覺得蹊蹺,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吳先生被送到省人民醫院急診科進行救治。

經詢問病史及相關檢查,醫生判斷吳先生是急性卒中發病,經評估符合靜脈溶栓指徵。於是,在徵得家屬同意後,醫生為吳先生做了靜脈溶栓手術,但效果並不理想。於是,該院急性血管開通團隊對吳先生的病情進行了進一步評估,認為吳先生是大動脈閉塞型腦梗死,有血管開通的指徵,與家屬詳細交流了手術的風險及獲益後,醫生給吳先生進行了取栓手術治療。

手術非常順利,大約半小時就取出了堵塞在左側大中動脈的血栓,術後患者左側肢體即開始有所活動。

「如果按照以往的治療,溶栓效果不好,這個患者很可能會失去生命,運氣好的話也可能會癱瘓在床。」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血管組組長孫雅軒介紹,長期以來,靜脈溶栓是公認的行之有效的腦梗死超早期救治方法,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溶解血栓、開通血管,在包括我國、美國及歐洲等全球範圍的急性期救治指南中,都得到了最高級別的推薦。但是對於大血管閉塞患者,由於靜脈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有限,效果並不理想。近年來,隨著有效性證據的不斷增加和指南的推薦,取栓治療在國內逐步得到認可並快速推廣,但在我省,熟練掌握這項技術的醫生並不多,已經開展這一治療方式的醫院也少之又少。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孫雅軒團隊是省內最早開展此項治療技術的團隊,累計完成手術例數已達到300餘例,在省內領先。且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均與國際國內同行相仿。

B 我國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總體腦卒中發病風險為39.3%,位居全球首位,這意味著每5個人中大約會有2個人罹患腦卒中。《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佔我國居民總死亡率的22.3%。

除了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腦卒中的高致殘率也不容忽視。有3/4的卒中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有40%的病人重度殘疾。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不僅加重了患者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的可能性,也為醫療資源和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負擔。

那麼,什麼是腦卒中?腦卒中是腦血管病變所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起的急性神經功能缺損症候群,主要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過去,大家一說腦梗,覺得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得的,但從我們醫院這幾年接診的情況來看,發病人群有明顯年輕化趨勢,最小的才十多歲。」孫雅軒介紹,《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顯示,我國腦卒中患者平均發病年齡在65歲左右,低於發達國家(75歲左右)。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男性腦卒中的發病率、死亡率均高於女性,「這可能和吸菸、飲酒等危險因素在男性中更為流行相關。」孫雅軒說。

研究表明,造成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幹預性和可幹預性兩類,不可幹預性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種族、遺傳因素等;可幹預性危險因素是腦卒中預防主要控制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菸、酒精攝入、飲食、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心理因素等。一項針對全世界32個國家的樣本研究結果顯示,世界範圍內90.7%的腦卒中與以上10項幹預性危險因素相關。其中對於我國人群,該10項危險因素與94.3%的腦卒中發生有關。此外,空氣汙染、偏頭痛、妊娠期和產褥期等不常見的腦卒中危險因素也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

C 控制高危因素降低腦卒中風險

「進入冬季後,天氣越來越冷,中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性差,血管收縮加劇,腦卒中患者有明顯增多趨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腦卒中可防可治,特別是對於上述一些高危人群而言,如果能夠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來積極預防,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孫雅軒提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吸菸、酗酒等因素可以對血管產生影響,使血管內皮損傷,產生斑塊,而斑塊是導致腦卒中的最主要的因素。他建議,有基礎疾病的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病情,堅持服用降壓、降脂藥物,來控制血壓、血脂,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飲食,控制血糖水平。此外,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太勞累,養成規律的作息,合理膳食,適當增加室外體育鍛鍊,規律的運動也可以預防腦卒中。孫雅軒特別指出,超過40歲的中年人,每年應該定期體檢,除了常規體檢項目,還應該做頸部血管超聲、腦血流圖篩查,可以提早發現頸動脈斑塊、腦血管狹窄,提前進行幹預,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D 「時間就是大腦」卒中病人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很多人覺得卒中發病比較急,但這並不意味著在發病前沒有徵兆。」孫雅軒表示,對於急性腦卒中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會影響救治效果,因此需要公眾、120、急救網絡醫院的共同努力。識別卒中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國際上推薦「Fast流程」,F(face)是看面部有沒有口角歪斜,A (arm)是看雙臂是否能正常抬起,S (speech)是看發音是否正常,上述3點若存在問題,就高度懷疑發生了腦卒中,T (time)要快速呼救和搶救。如果出現其中一個症狀,那麼他發生卒中的風險是72%,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撥打120。

「救治時間對於病人的預後至關重要。病人發病以後到得到溶栓或取栓治療的時間越早,預後越好。國外有研究表明,在60分鐘之內溶栓,大約50%的病人可以得到良好結果,假如是60—90分鐘,以及90—180分鐘之內溶栓,這個比例都會明顯下降。」孫雅軒提醒,溶栓的最佳時間是在3小時之內,也叫黃金3小時。實際上發生卒中以後,病人自己或者家屬的決策很重要,能不能識別出卒中,能不能選擇正確的轉運醫院與病人預後密切相關。對於取栓患者而言,取栓時間窗如下:前循環即頸內動脈大的動脈栓塞,在6-8個小時以內取栓效果最好。6個小時進介入手術室,在8個小時以內開通血管效果最好。頸內動脈系統稱之為前循環,如今有很多國際同步研究,超時間窗16-24小時,如果符合該指徵,可以積極進行取栓。後循環即椎動脈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大血管的時間可以到24小時,但要進行專業評估病人狀況以及專業取栓治療,讓時間窗控制在醫生治療有效範圍內。

在撥打「120」急救電話的同時,也可以就地救護。應使患者仰臥位,頭肩部墊高,呈頭高腳低位,以減少頭部血管的壓力;將頭偏向一側,以防止痰液或嘔吐物引起嗆咳,或回吸入器官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嘔吐物阻塞,應設法摳出來,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不清醒,忌盲目給患者餵水或飲料。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切勿慌亂。在醫生明確診斷前,切忌給患者服用藥物,如止血劑、安宮牛黃丸等,也包括平時服用的降壓藥,防止加重病情。

山西晚報記者 薛琳

【來源:山西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季腦卒中高發,「中風120」識別口訣要牢記
    該中心主任胡新平提醒,本身有卒中史、基礎疾病多、情緒不穩定的老年人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這類人請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態,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此外,這類人的家人要牢記「中風120」識別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及時送院治療,切勿錯過「黃金搶救期」。
  • 夏季,千萬別把腦卒中錯當成中暑!
    夏季,千萬別把腦卒中錯當成中暑!腦卒中的直接病因在腦血管,高熱只是誘因。在炎熱天氣老年人出汗多,體內水分散失快,會因為體內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發生機率。二如何判斷中暑還是中風呢?1.看年齡: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容易中暑;中老年人多考慮腦卒中。
  •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來源:北京青年報時間:2021-01-13 10:43:55 注意啦!
  • 【科普】腦卒中它不神秘,嘴角歪斜、腿腳無力要警惕!
    【科普】腦卒中它不神秘,嘴角歪斜、腿腳無力要警惕!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特點,一旦發生腦卒中,將對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給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那麼,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
  • 急性腦卒中勿錯過靜脈溶栓窗口期
    進入冬季後,尤其要注重預防腦卒中。因為室內外溫差增大等原因,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異常、血壓異常波動等導致腦梗死或腦出血。專家提醒大眾,在冬季注重適當運動,管理好血壓,而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病史的人群更應注意,避免誘發腦卒中的危險行為。
  • 高溫天,警惕腦卒中...
    今天,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分會常務委員、嘉定區腦卒中中心主任徐建華提醒市民,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氣壓低、溼度大、氣溫高,也是腦卒中的高發季節。天熱時更要預防「熱中風」。夏季把飲料當水喝,小心誘發腦卒中夏季氣溫高,不少人會將空調溫度定的很低,突然從室外進入室內時,溫度變化會導致腦血管快速收縮,進而引發腦卒中。還有些人夏天長時間呆在溫度過低的室內會導致排汗不暢,影響血液循環。徐建華指出,夏季人體出汗多而致血液濃縮,血液濃縮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從而誘發腦卒中。
  • 注意這些腦卒中...
    46歲的張先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和腦卒中聯繫到一起。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張先生在外與朋友聚會應酬,突然感覺左側肢體無力、頭暈、噁心……幸好在場的朋友了解一些中風知識,立即撥打120,並陪同他到新華醫院急診就醫。
  • 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約九成腦卒中可防可控!
    這意味著每5人中,約有2人會罹患腦卒中。此外,《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也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幸運的是,研究顯示約90%的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
  • 微量營養素與腦卒中
    「腦卒中」 又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調查顯示,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因素,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201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全球卒中風險研究顯示:中國人群的中風終生風險全球最高,25周歲後為39.3%,相當於每5個中國人,就有2個人在25歲後的一生中會發生中風。
  • 腦卒中 這些「雷區」不要踩
    腦卒中 這些「雷區」不要踩腦卒中通常又被大家稱作「腦血管意外」,但是這一概念並不十分準確,它其實反映了人們認為腦卒中是突然發生的從而難以預防的錯誤概念。我們更應重視TIA 的認識,防止發展為完全性腦卒中。誤區二 腦卒中僅發生於老年人群 大約33%的腦卒中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下,近年來更趨於年輕化。我國的腦卒中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且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高血壓病和腦血管病等因素,有10%至15%的患者在45歲之前就發病了,一旦發病,少有人能完全恢復。所以大家應該積極查找,治療原發病,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因皮膚長痘就醫,26歲女子查出宮頸癌,醫生:切勿把小病拖成癌
    因皮膚長痘就醫,27歲女子查出宮頸癌,醫生:切勿把小病拖成癌其實,夢晨長得並不是普通的疙瘩,而是宮頸遭受HPV侵襲所引發的疣體,但夢晨缺少相關方面的了解,一直拖到了宮頸癌變。如果身體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就該引起注意了:1.脖子瘙癢脖子長出的疣體,排除普通的疣,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外,其它的多半是宮頸癌帶來的信號,並出現瘙癢的情況,如果不能明確病因,建議就醫查明原因。
  • 腦卒中的治療方法
    下面介紹幾種治療腦卒中的方法。 1、手術治療 腦起搏器對過度興奮的神經細胞有抑制作用,對於紊亂的神經細胞有整合作用,對缺氧受損的神經細胞有修復作用,對於功能低下的神經細胞有激活喚醒作用。
  • 腦卒中致殘、致死率高,做好這兩點,可以挽救無數生命
    原創 LM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腦卒中是我國國民「頭號殺手」,做好「早治療,重預防」這2點,可以挽救無數生命。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中國國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五大特點。
  • 被潛水鐘禁錮的靈魂——腦卒中
    而這也是青年腦卒中的重要病因。現在的每一天,他的父親攙著他,他扶著牆壁,一步步,像孩童蹣跚學步一樣,慢慢鍛鍊自己左側不太靈活的肢體。 腦卒中,包括腦梗塞和腦出血,就是大家常說的「中風」。作為神經內科第一大病種,它有"四高」的可怕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開通由急診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過一小時。  疑似腦卒中的患者被送進醫院後,會立即安排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啟動救治方案,所有相關科室人員待命,若患者經檢查有溶栓治療可能,醫務人員會立即為患者進行溶栓、取栓等治療。
  • 腦卒中後遺症患者應該如何運動?醫生:牢記這4點很關鍵!能減輕後遺症
    作者:龔龍(中日友好醫院)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病,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中風」。與心梗、腫瘤並稱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