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腦卒中會阻斷血液流入大腦,導致大腦的許多功能障礙,數據顯示,75%的腦卒中患者會喪失勞動力,40%面臨重度殘疾的可能。那麼,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康復?腦卒中康復黃金6個月,康復效果最顯著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腦卒中後8-12周是患者身體功能障礙的快速恢復期。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腦梗塞後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與之相對比的,如果只接受標準治療,生存率只有89%。
-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運動功能的代償有賴於學習和訓練早期康復治療加速了腦側支循環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組織腦細胞的代償,發揮了腦功能的可塑性。 目前,臨床上對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早期治療研究較多,早期應用康復療法在臨床上已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複方法是什麼?
-
腦卒中後膝過伸的康復治療
腦卒中是我國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致殘率比較高,45%到60%的腦卒中患者在步行周期中出現膝過伸的現象,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膝關節的穩定性由周圍的骨性結構、韌帶、關節囊和肌肉組織來維持,肌力的均衡是膝關節穩定的關鍵因素。膝關節周圍的屈膝肌群帶動膝蓋屈曲,包括膕繩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腸肌。
-
腦卒中治療1類創新藥先必新上市 大幅延長腦卒中治療時間窗至48小時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
-
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你
原創 靳夢蝶、高璵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腦卒中後上肢該如何鍛鍊?作業治療幫助您腦卒中是由於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俗稱「中風」。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開通由急診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過一小時。 疑似腦卒中的患者被送進醫院後,會立即安排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啟動救治方案,所有相關科室人員待命,若患者經檢查有溶栓治療可能,醫務人員會立即為患者進行溶栓、取栓等治療。
-
腦卒中病發,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山西晚報記者近日走訪省城部分醫院了解到,11月份以來,我省腦卒中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而這種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特點,一旦發病非常兇險。專家提醒,搶救卒中患者,時間窗非常短,一定要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治療,卒中病人就醫切勿捨近求遠,因為「時間就是大腦」。
-
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約九成腦卒中可防可控!
這意味著每5人中,約有2人會罹患腦卒中。此外,《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也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幸運的是,研究顯示約90%的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
-
腦卒中 這些「雷區」不要踩
腦卒中 這些「雷區」不要踩腦卒中通常又被大家稱作「腦血管意外」,但是這一概念並不十分準確,它其實反映了人們認為腦卒中是突然發生的從而難以預防的錯誤概念。我們更應重視TIA 的認識,防止發展為完全性腦卒中。誤區二 腦卒中僅發生於老年人群 大約33%的腦卒中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下,近年來更趨於年輕化。我國的腦卒中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且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高血壓病和腦血管病等因素,有10%至15%的患者在45歲之前就發病了,一旦發病,少有人能完全恢復。所以大家應該積極查找,治療原發病,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復旦腦科學研究院趙冰樵課題組發現改善腦卒中後神經功能障礙新方法
圖說:腦卒中引起中性粒細胞跨越血管壁,並在腦組織中產生大量的DNA結構NETs(H3Cit),後者是抑制腦內血管新生和重塑的重要分子。來源/科研團隊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腦卒中患者多數會留有半身不遂和言語困難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如何改善腦卒中後神經功能障礙,一直是困擾國際醫學界的一個難題。
-
冬季腦卒中高發,「中風120」識別口訣要牢記
該中心主任胡新平提醒,本身有卒中史、基礎疾病多、情緒不穩定的老年人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這類人請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態,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此外,這類人的家人要牢記「中風120」識別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及時送院治療,切勿錯過「黃金搶救期」。
-
9-20《腦卒中康復要點》直播講稿歸納
大家好,我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的鄭俠海,我主要的研究方向跟工作內容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疼痛、神經疾病,在臨床上接診過許多的腦卒中患者,因此今天我將日常臨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屬向我諮詢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腦卒中的康復要點,以此來幫助大家提高對腦卒中康復的認識,提高康復的效果。一、什麼是腦卒中?
-
微量營養素與腦卒中
在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也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腦卒中明確的危險因素(A級證據),建議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過食用蔬菜、水果、豆類、肉類、魚類和加工過的強化穀物,合理增加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的攝入,可能有助於降低腦卒中的發病風險(II級推薦,B級證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採用葉酸聯合維生素B6、維生素B12治療,可能有助於降低腦卒中風險
-
腦卒中後遺症太可怕,家庭醫生教你科學康復訓練法!
循證醫學證實,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輕障礙和改善功能,預防併發症,最終使患者回歸家庭,融入社會。因此,患者發生卒中後,早期、綜合、有效的康復治療訓練至關重要,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康復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
金訶專題:治療中風、腦卒中、腦血栓、半身不遂的經典藏藥珍龍醒腦膠囊.
元丹貢布創製的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良方,收載於《藏醫藥經典文獻集成》。【臨床應用】金訶珍龍醒腦膠囊用於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後遺症、伴有肢體麻木無力、偏癱、失語、口眼歪斜、眩暈、意識障礙等症;腦動脈硬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外傷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
-
...找回靈活的手——「穴位阻滯療法」有利於改善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一病房在對該病的多年研究和探索中,總結出一套頗有成效的治療方法——穴位阻滯療法,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有效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痙攣狀態,從而改善偏癱肢體的運動功能。痙攣是腦卒中後常見的併發症和治療難點之一,是運動功能恢復的主要障礙,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肌力減退及各種主動運動控制和協調能力受損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研究資料表明:肢體痙攣在腦卒中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80%,臨床上很多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都因為難以緩解的痙攣而終止了。
-
睡覺打呼嚕為誘發腦卒中的重要因素!呼吸機卻是解決良方
中風,醫學上被稱為「腦卒中」。位列成人致殘病因之首。腦卒中通常與吸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密不可分。然而,還有一些危險因素卻常常被忽視,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1.什麼是腦卒中?腦卒中的主要症狀就是突然出現的言語不利、行走不穩、口眼歪斜、意識障礙等。這是由於大腦中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是產生栓塞,缺少了血液和氧氣的供應,部分腦組織就會壞死,導致其所支配的軀體部分的功能異常。
-
有氧運動可預防腦卒中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由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寒冷刺激導致腦血管強烈收縮;夜間入睡後,迷走神經興奮,血壓偏低,血流減慢;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水分攝入少,血黏度增高,是腦梗死高發的三大原因。
-
清遠腦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 院前急救擇院精準導航
促進腦卒中精準高效救治 腦卒中要早發現,早治療。據了解,溶栓時間每延遲一分鐘,將會死亡190萬個神經細胞。對患者來說,能否在「黃金1小時」內及時接受溶栓再通治療尤為關鍵。卒中急救地圖的建立,將從各環節減少院前院內延誤,從而大大縮短患者發病至用藥或血管內治療時間,實現快速高效再灌注治療,降低腦卒中致死率和致殘率。
-
【科普】腦卒中它不神秘,嘴角歪斜、腿腳無力要警惕!
【科普】腦卒中它不神秘,嘴角歪斜、腿腳無力要警惕!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特點,一旦發生腦卒中,將對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給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那麼,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