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說: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劉備:你說的都是啥?
司馬光:我說你名字起得不好!
劉備:俺怎麼覺得起得挺好的。
司馬光:你是覺得挺好的,但是你考慮到我往書上記有多麻煩嗎?
劉備:不好意思,當時我光知道有司馬遷,誰知道後來還能蹦出個你來?
司馬光:你這是怎麼說話呢!
劉備:俺少時不甚樂讀書,喜狗馬……
司馬光:打住,打住!
劉備:那您就跟俺說說俺這名兒怎麼個就起得不好了!
司馬光:《三國志》讀過不?
劉備:下面燈光太暗,已多日不曾讀書了。
司馬光:早就跟你們說過,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劉備:墓裡有點兒灰塵那很正常,跟不讀書有什麼關係?他們祭祀的時候光燒紙錢,也不扎個傭人啥的。聽說秦始皇兵馬俑……
司馬光:打住,打住。都竄哪兒去了!我剛才說到哪兒啦?
劉備:就是我住的地方灰塵太多,你面目可憎啥的。
司馬光:不是這句,再往前……
劉備:一日不讀書?
司馬光:對對對,就是這句。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劉備:啥意思?
司馬光:就是說你不讀書,也就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
劉備:本來就不是我想的,都是諸葛亮、法正那幫子人給想的。
司馬光:有時間多看點兒歷史書吧,跟你說話真累。
劉備:現看有點兒來不及了,你就有什麼直接說就行了。
司馬光:你知道曹丕的國號是啥不?
劉備:魏。
司馬光:那你知道為什麼要叫魏呢?
劉備:曹丕還不是仗著他爹。曹阿瞞先是魏公,然後又是魏王。曹丕也就順勢把國號定為魏了。
司馬光:你知道孫權的國號是啥不?
劉備:我是不是應該說不知道?
司馬光:他在你死後稱帝,就說不知道吧。要不肯定會有人噴你。
劉備:那俺就說不知道了。俺妹夫國號是啥?
司馬光:吳。
劉備:你說的居然跟俺兒子說的一樣哎!
司馬光:你這是怎麼說話呢!
劉備:俺兒子劉禪死了來找我,就是這麼說的嘛!
司馬光:還想不想一起愉快地聊天啦?
劉備:想、想,您繼續說!
司馬光:那你知道他為什麼把國號定為吳呢?
劉備:根據前面的回答經驗,那肯定是因為孫權曾經當過吳王嘛!
司馬光:你的國號是啥?
劉備:當然是漢啦!
司馬光:你在稱帝以前是啥?
劉備:俺可是漢中王吶!
司馬光:那你為什麼不把國號定為漢中?
劉備:他這個……,我就說當時我感覺這個漢中王有點兒怪怪的,就是說不上哪兒不對。
司馬光:所以陳壽寫《三國志》,把魏的寫成了《魏書》,把吳的寫成了《吳書》。只有你的漢,卻寫成了《蜀書》。
劉備:你說陳壽是對我不滿,還是對諸葛亮不滿?
司馬光:跟那沒有關係!
劉備:那是怎麼回事兒?
司馬光:曹操的魏王是漢獻帝封的,孫權的吳王是曹丕封的。你的漢中王是怎麼來的?
劉備:俺給漢獻帝上表了。
司馬光:得了吧,還不是自立為王。
劉備:瞧你說的,怎麼也得走個形式嘛!
司馬光:再怎麼走形式,你也是自立。魏個吳還不是稱你的漢為蜀?
劉備:可不是咋滴!尤其是孫權,我稱漢中王時他不認,等到我稱帝的時候,他又開始承認我是漢中王。
司馬光:這就叫名不正言不順。
劉備:當時要是稱漢王就好了!
司馬光:那也未必。
劉備:那至少陳壽再寫《三國志》的時候,就不是寫成《蜀書》,而是寫成《漢書》了。
司馬光:前面班固已經寫了《漢書》了!
劉備:那就改叫《後漢書》。
司馬光:前面範燁已經寫了《後漢書》了!
劉備:陳壽先寫的《三國志》,範燁後寫的《後漢書》。你這騙鬼呢!
司馬光:你的漢叫了後漢,那劉秀的漢怎麼稱呼?
劉備:俺想起來了,楊戲曾經寫過《季漢輔臣贊》。那俺就叫做季漢。
司馬光:這就和前面的區別開了嘛!
劉備:那為什麼魏又被成為曹魏,吳又被成為孫吳呢?
司馬光:魏之前不是還有個魏嘛,為了區分就寫成了曹魏;吳之前也是還有個吳,為了區分就寫成了孫吳。
劉備:哦,那怎麼不把俺寫成劉漢?
司馬光:流汗,你不累嗎?在你前面的哪個漢不姓劉?
劉備:對了,可以寫成劉季嘛!
司馬光:你不怕劉邦半夜出來敲你家門?
劉備:俺不管,他倆兒前面都有姓,我也要加上個姓!
司馬光:那還是叫劉蜀吧!
劉備:劉蜀?劉皇叔。不行不行,你們那點兒春秋筆法俺知道,你這就是在影射我假冒劉皇叔這事兒對不?
司馬光:原來這事兒是假的呀!要不是你心虛,我還真就信了。
劉備:我不管,你們愛怎麼稱呼就怎麼稱呼,反正我不同意你們用劉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