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有儒將,魏國有良將,蜀國有猛將」,這一說法雖然並不全面,但的確有些道理。一國將士的氣質,和本國人的身體條件、性格特點、文化氛圍乃至作戰方略等因素都有很大的關係。有人常說足球是最接近於戰爭的遊戲,那麼在現代足球裡,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足球風格。比如講究桑巴韻味,技巧性和即興發揮成分比較多的巴西足球,講究秩序與紀律的「德國戰車」,比如崇尚傳控,兼具藝術性和戰鬥性的西班牙足球,以及人高馬大、衝擊力強勁的英格蘭足球。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是有截然不同的作戰方略的。魏國位居中原,兵多將廣,但曹操意在奪取天下,他的軍隊不但需要治軍良好,招之即戰,能攻善守,還要有擅長帶兵作戰,實際戰鬥經驗豐富的將領帶兵,成為軍隊的核心人物。所以在曹魏最為成功的將領,往往是自身有武藝,同時有軍事指揮才能的將領,他們往往在軍隊中有較高的微信,典型的例子比如張遼、張郃、夏侯淵、于禁,他們都有比較不錯的帶兵經歷,故而升官加爵。著名的五子良將,在武藝上並非非常拔尖,但是都是能獨當一面,具備很好的作戰效果的名將,後期的鄧艾更是一路直取西川,改寫了三國歷史。可以說,在武將資源上,曹魏依然是三國中最為充裕的。
蜀國相對其他兩國而言,更多了一份「草根」氣息,五虎中資格最老的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從民間摸爬滾打,在戰場上一路磨練出來的猛將,他們未必有非常好的出身,但是在戰場上,一向是成王敗寇,只要你有實力,就能建功立業,名震天下,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在和名將的交手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包括後來的黃忠,之前也僅僅是韓玄部將而已,靠單挑關羽和陣斬夏侯淵聲名鵲起,魏延也是在戰場上積累起的名聲。特別在蜀漢前期,政權尚未穩固,處於「創業」初期,各方面並不成熟,更需要這種「粗放式」的成長,才能逐漸發展壯大,所以劉備幸運在擁有關、張、趙三大虎將,讓他擁有了頂級的人才資源。
吳國則是另一番光景,它偏居江南,但是經濟較為發達,吳國君主也更多是「守業」的心態。山清水秀的江南之鄉,便造就了江南名將文武雙全,內外兼修的特色,最典型的帶兵周瑜和陸遜,都是文韜武略,氣質儒雅,具備戰略頭腦的「儒將」,比起南徵北戰的曹魏良將和摸爬滾打的蜀國猛將,更多了一份水一般的靈秀,所以東吳盡出儒將,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才情過人,知書達禮,為後人增加了很多美談。
在殘酷的戰場上,各有各的活法,連袁紹、呂布都在三國紛爭中早早退場,那麼能存活下來的一定是真正實力過硬的人士。沒有諸葛亮和關、張、趙這種非常規的「萬人敵」,根本沒辦法和魏國和吳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