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仗女兵是「花瓶」?負重八斤軍械訓練,儀仗隊隊長成國家驕傲

2021-01-08 老歷史茶館

即便前方有更大的挫折和坎坷在等待著我,我都無悔自己的選擇。——程誠

吳謙,一名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一次新聞發言會上曾說過:青春不只是眼前的瀟灑,也有家國與邊關。最帥的男人是軍人,但軍人不止男人,女兵們也有不一樣的風採,特別是儀仗女兵。

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三軍儀仗隊首次出現的13名女隊員,一亮相就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其中儀仗隊女兵分隊隊長——程誠,更是被譽為最美的儀仗隊女兵。

中國的第一門面

三軍儀仗隊的隊長常年擔負著國家和軍隊的外事司禮任務,在儀仗隊有一個口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三軍形象重於泰山。

儀仗隊代表的是三軍的形象,更是國家的形象,通過整齊劃一的步伐、雷霆般的洪亮嗓音,加上排山倒海的氣勢來展示我們我國三軍文明、威武、和平的最佳形象。

人們在驚嘆儀仗女兵們氣勢威武時,誰能想像得到她們付出的努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她們每年在風吹日曬中流下的汗水相當於一個三口之家使用兩個月的水量,她們穿破的皮鞋有7雙,她們踢出的正步相當於走一個完整的長徵。

這樣的一組數字是她們每一年的訓練結果,她們是年復一年的訓練,只是為了閱兵或在外交事宜中展現形象的那幾分鐘甚至不到一分鐘,但這些女孩們還是熱愛她們身上的這一身軍裝,熱愛她們所做的事情。

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三軍儀仗隊首次出現的13名女隊員中被稱之為"最美的儀仗隊女兵"的程誠為她的"軍人夢"付出不少努力。長輩們的夢想有時很容易影響到下一代的夢想。

程誠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父親和姑姑的"軍人夢"未能實現,她變成家裡的希望,對此在她的生活和學習中家人對她的要求十分嚴格,初中畢業後更是為了鍛鍊小小的程誠,家裡人把她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

在高中時,到了可以合法入軍營的年齡選擇入伍,在她生日的時候接到一份特殊而又難忘的禮物——入伍通知書。程誠來到了夢寐以求的軍營,成為一名通信兵,再經過自己的學習努力考上了現在的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增加一門新技能——醫學。

在醫學院經過兩年的學習和磨練,進入部隊醫院實習時接到一則突然通知,被安排參加首都國慶閱兵三軍女兵方隊的集訓。當時的她很高興也很覺得光榮,隨後打電話徵求父母和其他家人的意見,家人很支持她去參加,程誠回到北京便開始了統一的集訓生活。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靈魂寄宿在我們的身體裡是為了使用,而不是伺候。時間變化,皮囊老化,所以要盡最大的努力趁青春年華,奮鬥在生命的每一刻。程誠回到北京參加集訓是在冷風蕭瑟的冬天,90%的訓練活動在室外進行,軍姿訓練,正步訓練,表情訓練,軍刀訓練等等。

天氣雖然寒冷,但這些女孩內心的火焰不滅,在寒冷的冬天,她們被訓練的汗水都變成冰碴。在這些青春洋溢的女孩中程誠的表現比較突出,被確定為三軍儀仗女兵方隊的隊長。

成為隊長後的程誠訓練更是不敢鬆懈,變得更加努力。在訓練場、生活區,都可以看到程誠刻苦訓練的身影,但她從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這樣努力訓練的結果讓程誠出乎意料,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程誠的身高竟然增加了1.8釐米,這樣的程誠和隊員們站在一起顯得不協調,也因為這個原因失去了這次機會。機會失去了,但她沒有放棄,在大閱兵開始前,程誠跟其他姐妹一樣化妝,穿軍衣,自己站在北京的長安街上為自己的戰友加油吶喊。

漫漫人生路,生活中大多數都是逆境,少數的機會就像路上的一處好風景,懂得珍惜的人才能領會。在痛失上次機會的五年後,程誠又再一次接到了三軍儀仗隊的面試通知,她毫不猶豫地參加了面試並成功地進入到了三軍儀仗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又開始艱難的日復一日的訓練生活。這次的訓練相比較上一次的要難度上升一些。每天要帶著將近8斤的軍械訓練,女生在力量上比較弱勢,但程誠沒有放棄,幾個月的訓練使得她的力量急劇上升,可以勝任這項任務。

不止在力量上的難度,其他訓練還要跟男兵一個標準,比如正步走的幅度和節奏。這次集訓沒有刷掉程誠,在這一次的閱兵活動上13名儀仗女兵正式亮相,作為隊長的程誠更是被稱為"最美的儀仗女兵"。

就好像法布爾說的"好運總是要先捉弄一番,然後才向著堅忍不拔者微笑的。"多少人倒在明天的晚上而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女兵的身上一直帶有"花瓶"、"後勤"、"文藝兵"等等各種標籤。但在閱兵式,儀仗女兵所展現出來的精神打破以往的認知。女兵入伍條件比男兵苛刻很多,但這並不能阻擋程誠的決心,她毅然決然地進入軍隊,一步一步的成為父母的驕傲,成為山東人民的驕傲,更是成為中國的驕傲。

在女兵身上我們只看到她們英姿颯爽,卻沒有看到她們背後汗水的重量,我們只看到她們身懷絕技,卻沒看到她們背後堅持的力量。她們也是處在青春花季的女孩,她們的熱愛不是包包,不是化妝,而是軍綠色的軍裝。程誠把自己年華奉獻給軍綠色的大地,這無愧於自己的青春,更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生活的藝術就像摔跤手的技藝,要站得穩,就要勇敢地迎接打擊。程誠在第一次參加儀仗隊被刷下來時,並沒有氣餒,她在等待再一次的機會,擁有這次機會她更加努力,讓人們對女兵的形象有了重新的認識,對儀仗隊有了重新的認識。她是我們的驕傲。

相關焦點

  • 《軍旅志》之三軍儀仗女兵篇
    大隊長李本濤對記者介紹,2010年三軍儀仗隊首次成建制走出國門參加墨西哥獨立200周年慶典,參加閱兵的美國、加拿大、法國、智利、哥倫比亞等國家儀仗隊中都有女軍人的身影,增加儀仗女隊員是針對新形勢下擴大對外交往,更好展示我國民族文化和現代發展成就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將有利於彰顯國威軍威,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國際交往,也是實現中國夢、踐行強軍夢的重大體現。
  • 儀仗女兵唐爍:軍姿一站是兩年,軍人的挺拔是一輩子
    30名女兵動作整齊劃一,氣貫長虹,全場表現堪稱完美無瑕。這是一次徵兵宣傳進校園活動,三軍儀仗隊女兵的槍操表演贏來陣陣喝彩。同學們被中國軍人的魅力深深折服。「攜筆從戎參軍去!」看完表演,很多學生萌生了這個想法,而這也是表演者唐爍曾經的夢想。「這是何等的緣分?
  • 駐港儀仗女兵每人一年穿破3雙馬靴,網友:靚麗的青春,無悔的人生
    駐香港部隊儀仗隊女兵,每人每年至少穿破3雙馬靴;閱兵場上短短2分鐘亮相,至少需要付出150多個日日夜夜的訓練;服役2年,累計踢正步2000多公裡,差不多是從香港到北京的距離。她們用汗水描繪青春最美的樣子!
  • 三軍儀仗女兵程琳娜,退伍不褪色,再圓大學夢
    她說,儀仗女兵的頭髮長短是有要求的,差不多頭髮紮起來的馬尾辮10釐米左右,「這樣捲成髮髻飽滿度最好。"她現在依然保持了這樣的頭髮長度。         三軍儀仗隊的女兵代表了中國女軍人的形象。根據國際禮儀,所有女兵必須化妝、盤發,妝容的標準是「端莊、自然、大方、有精氣神"。「我以前從來沒化過妝。"程琳娜說,她是在部隊裡才學會化妝的。
  • 紀錄片《大國儀仗》央視將播揭秘「大國儀仗」成長史
    儀仗隊作為執行禮儀任務的重要角色,儀仗隊究竟擔負著怎樣的職責,日常執行任務中又有怎樣的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國家記憶》欄目製作的《大國儀仗》將於4月13日播出。
  • 細數三軍儀仗隊「禮儀、禮服、軍旗、軍刀」
    這支部隊曾參加過1949年10月1日的閱兵式,有較好的基礎,要求他們派員幫助執行這一儀仗任務。任務得到瀋陽步校的支持,100多人的隊伍迅速趕到北京。在蘇聯專家的精心指導下,經過幾天的強化訓練,這支儀仗隊已初具規模。蘇聯顧問找到執行隊長劉玉明,指導他如何向來訪的領導人報告:「蒙古人民共和國主席澤登巴爾閣下,為了歡迎您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列隊完畢,請您檢閱。
  • 儀仗隊都是怎麼訓練的?每年走8000公裡,穿破7雙馬靴
    在許多大型國家慶典上,解放軍儀仗隊是一道十分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表現吸引著觀眾,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展現出我國解放軍的風採。解放軍儀仗隊是我國解放軍的代表,是我國軍隊的一個縮影,展現出我國的國家形象。解放軍儀仗隊走的每一步,都經過了怎樣的訓練過程,這些隊員又是如何選拔的呢?
  • 儀仗隊都是如何訓練的?每年走8000公裡,穿破7雙馬靴
    在中國的閱兵式上,大家常常能夠看到解放軍儀仗隊,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無論從哪個角度拍他們,都是非常美觀的。儀仗隊通常出現在歡迎國際主要外賓和閱兵式中,他們的列隊狀態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是一個國家的名片。
  • 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儀仗隊禮服我軍儀仗隊正式成立於1953年。隨著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開展, 1952年3月,國家領導人決定在中央警衛隊中選調一批骨幹組成一支專門的儀仗隊,當時仍稱警衛營,主要擔負呈送國書時的禮賓任務。這是我國正式組建儀仗部隊的起點。1953年6月,根據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正式改名為儀仗營,但通常也稱儀仗隊。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 徐平CCTV-4《國家記憶》欄目每晚黃金時間8點正在播出10集電視片《大國儀仗》,反響熱烈,很多觀眾在感動儀仗隊光榮歷史的同時,也特別想了解儀仗隊服裝的變化。隨著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開展, 1952年3月,國家領導人決定在中央警衛隊中選調一批骨幹組成一支專門的儀仗隊,當時仍稱警衛營,主要擔負呈送國書時的禮賓任務。這是我國正式組建儀仗部隊的起點。1953年6月,根據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正式改名為儀仗營,但通常也稱儀仗隊。
  • 中國儀仗隊:風採背後是每年走8000公裡,與穿破的7雙軍靴
    當然我們普通人見得最多的無非就是電視上閱兵時的儀仗隊了,那麼,如果想要進入儀仗隊,到底有什麼要求呢? ,儀仗隊的身高並不是參差不齊的,而是非常整齊的一個方陣,看上去賞心悅目,為了保證這樣的視覺效果,因此其在招收成員的時候往往會儘量招收身高一致的隊員,這樣在訓練和排隊列的時候就要容易一點,不然即便是在行進的過程中大家都保持一致了,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整齊的感覺。
  • 俄羅斯一女兵成閱兵最美風景!鞋子掉了依然光腳行進!
    在這次閱兵式中,方陣中的女兵依然是大家最關注的焦點。她們英姿颯爽,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迷人的微笑,也為此次的紅場閱兵增添了一抹亮色。據悉最搶眼的儀仗隊女兵和女警察方隊、女士官生方隊。她們也是首次出現在紅場受閱方隊中。她們來自於內務部的莫斯科大學以及空天防禦學院,經過嚴格的挑選與艱苦訓練,這些女兵展現出俄羅斯女兵的迷人風採,稱得上是國家資源了。
  • 風採背後,是每年8000公裡與穿破的7雙馬丁靴——中國儀仗隊
    而每次閱兵儀式上那些風採絕佳的儀仗隊的表現都會令人交口稱讚,大家也十分好奇,想要被選拔進儀仗隊,得達到哪些標準呢?首先有一個硬性條件,女兵身高要在173公分以上,男隊員不能低於180公分,但是也不是說越高就越好,大家在電視中也能看出來,儀仗隊簡直就是「強迫症」的福音,走隊列時一排排整整齊齊,令人身心舒暢,所以隊員的身高要幾乎一致,不然將會相當突兀,即使走得很齊,在大家看來也會覺得怪怪的。
  • 儀仗隊風採迷人的背後,是走過的八千公裡,穿破的數雙馬丁靴
    說到國家安全,一定需要提到的就是軍隊,而軍人作為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他們一直將捍衛國家安全、保護百姓安全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每次看到他們的時候,都能看到他們挺拔的脊梁,堅毅的面龐,內斂剛勁,給人民帶來絕對的安全感,一旦遇上一些重大節日以及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國都會舉行閱兵儀式,中國解放軍就會穿著筆挺的軍裝,然後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將我國的風採以及精神面貌極好的展示了出來,很多國家看過以後都會感慨我國的閱兵式為什麼會那麼整齊。在閱兵式中,我們無一不折服於解放軍儀仗隊的風採之下,那麼,儀仗隊是如何選拔的呢?
  • 中國最美90後女兵,曾經是世界名模!
    ,通訊網絡,後勤保障,衛生護理,甚至在特種部隊當中也有女人的身影,但每次閱兵儀式上,中國都會出現一個特殊的部隊,那就是中國女子三軍儀仗隊,這支部隊在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曾經出現過,裡面女兵的風採讓很多人都眼前一亮。
  • 中國儀仗兵為啥不能眨眼?原因竟然是……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看完今年國慶閱兵式,相信那些象徵著大國威儀的三軍儀仗隊,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會不會覺得好奇,為什麼儀仗兵們能做到連眼都不眨一下?近日,《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幕後紀實節目第一集在播出,向大家透露了一些儀仗兵的訓練細節,並解釋了他們可以保持幾個小時不眨眼的原因——不能讓國外記者拍到不好的鏡頭。這期節目上線於9月30日。演員杜江在到訪退役儀仗兵訓練基地時,與自己角色的原型、曾擔任1997年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升旗手的朱濤等人談起了香港回歸前的那段日子。
  • 解放軍儀仗隊亮相紅場閱兵
    本應在5月9日舉行的閱兵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個半月,俄方組建了龐大閱兵陣容,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內的多國方陣參加閱兵。200餘件武器裝備亮相莫斯科時間24日10時(北京時間15時),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
  • 解讀:中國三軍儀仗隊「指揮刀」為何是西洋劍?看完後才明白!
    解讀:中國三軍儀仗隊「指揮刀」為何是西洋劍?看完後才明白!我們國家的三軍儀仗隊非常霸氣,每次出場就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那是我們中國獨有的霸氣,我們國家的綠軍裝是我們軍人的標誌,整齊劃一的步伐彰顯的我們國家嚴謹的態度,也是中國成為強國的尊嚴。
  • 三軍儀仗隊你了解多少?來自哪支部隊,又是什麼軍銜?要求很嚴格
    他們其實就是我國的三軍儀仗隊,他們有著不同顏色的禮儀服,分別代表著中國的海、陸、空三軍,不少人應該都對他們感到非常好奇,比如他們屬於哪支部隊?是什麼軍銜?其實,這是一支擁有悠久歷史的隊伍。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支儀仗隊,要追溯到1946年,距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儀仗隊的成員都是從中央警衛團中挑選出來的,被叫做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後來才又改為了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在我國的外交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軍儀仗隊其實是隸屬於衛戍部隊,而衛戍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首都的警衛以及勤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