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言
圖|網絡
每天早上5:30,當我的鬧鐘響起的時候,我的大腦就會同時出現一個聲音,我不想起,我不想起,我不想起。
很多次我都被他打敗,把鬧鐘關掉,繼續蒙頭大睡。
可是現在,我已經不會為他所動搖了。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叫《微習慣》,號稱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作者是美國的史蒂芬.蓋茨。
作者介紹自己曾經是一個天生的懶蟲,為了改變這一點,他開始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
正是因為太懶了,於是他想到從微習慣開始,沒想到卻擁有了巨大的改變。
他從1天做1個伏地挺身,1天讀1頁書,1天寫50個字開始+最終成了一個運動愛好者,並且開始了閱讀和寫作,寫出了《微習慣》這本書。
01 我們往往還沒有開始就放棄了,而微習慣幫你輕鬆開始。
在文中,作者總結,微習慣就是你強迫自己每天做到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為。
剛開始作者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做1個伏地挺身,看1頁書,寫50個字。
他發現因為目標實在是太簡單了,所以完成起來壓根就沒有難度,不知不覺地就完成了目標,並且還每天有可能超額完成任務。
大腦天生不喜歡改變,就喜歡好逸惡勞,所以想要促使他發生改變,一定要從微小的地方開始,小道不容易讓他察覺。
事實上我們做一件事情容易出現阻力的兩個時間節點,第1個是行動前的阻力,第2個是繼續行動時面對的阻力。
而所謂萬事開頭難,行動前的阻力是最大的,當你邁開了第一步的時候,你無疑會為克服了這個阻力,克服了當時的恐懼而變得興奮,並且繼續行動下去。
所以說只要開始了,那麼最難的那一點已經跨過去了,接下來只需要繼續堅持就可以了。
02 對於我們的行動,大腦到底是怎麼支配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腦工作的基本原理。
大腦裡有一個愚蠢的部分,他的名字叫基底神經節,他是大腦裡比較頑固的部分,它會識別並重複模式,直到接收到不同的新指令。
大腦還有另外一個聰明的區域叫前額皮層,他是個可以理解長遠利益和結果的管理者,並且他擁有抑制基底神經節的能力。
所以人類大體來說是聰明的,是因為有前額皮層抑制了我們的基底神經節,讓愚蠢的那部分沒有支配我們的所有行動。
除了愚蠢和聰明的區別,他們還有沒有什麼區別呢?
前額皮層因為功能太過強大,所以會消耗很多精力,他會很容易感到疲勞,這也就是我們腦力勞動者更容易疲勞的原因,因為他一天當中需要做太多的決定。
而基底神經節恰好相反,他指揮高效率的重複模式,從而節省精力,但是他分辨不出好壞,也就是說你養成一個好習慣和養成一個壞習慣,他都同樣照單全收,孜孜不倦的持續下去。
所以想要改變我們的慣常行為,建立一個新的習慣,那麼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們的基底神經節和前額皮層。
既然前額皮層是做決定的,我們需要讓前額皮層去決定一些積極的東西,比如說建立早起的目標,閱讀一本書,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
然後通過前額皮層來指令基底神經節不斷地高效率地重複,從而逐漸養成一個新的習慣。
讓大腦的其他部分也就是基底神經節,喜歡上前額皮層想要的東西,是建立新習慣的唯一方式。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嗎?為什麼大腦好逸惡勞而不喜歡改變呢?是因為做決定實在是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為了節約精力,於是大腦選擇守舊。
03 怎樣開啟微習慣,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首先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和計劃。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熬夜的人來說,早起確實太過於痛苦,不如選擇從稍微早睡一點開始進入微習慣。
並且制定了微習慣後一定要給自己制定計劃,很多時候我們建立了一個目標,但是因為沒有計劃,實施起來就會變得不明確。
也許有一天超額完成了任務,但是某一天因為實在太累了,就不會去督促自己完成哪怕只是一個伏地挺身的目標。
這樣的微習慣也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其次不要怕微習慣太小,關鍵是要能夠執行下去。
就好比只是想要實現寫作這個目標,我們不妨從一開始制定一天寫50個字這樣的微目標。
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50個字太少了吧,這樣寫多少年才能實現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
其實50個字不少,如果能夠堅持下來,一個月兩個月後你會發現,當你已經習慣了每天寫50個字這個行為的時候,你肯定不止寫50個字,你的大腦裡蹦出來的思維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督促你不斷地寫下去,從50個字到500個字甚至5000個字。
而微習慣的這個目標的設定,無非是讓你能夠持續下去而已。
最後記得不斷地鼓勵自己,當你每天完成了一個微小的習慣,記得一定要鼓勵自己,表揚自己,哪怕僅僅只是完成了看三頁書這樣微小的目標。
因為大腦其實也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他會記住那種美好的感覺,當這種美好的感覺持續不斷地積累,它就會持續不斷地繼續行動下去。
04 怎麼看一個習慣是否養成了呢?
代表行為已經成為習慣的信號,有以下幾點。
一是沒有了牴觸情緒。就像我之前決定早起讀書,大腦會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起,不要起,不想起,但是現在我已經沒有了這種情緒,鬧鐘一響我就會自動醒來,拿起書看。
其次是是身份,也就是說你認同了這個行為,對我而言,比方說我經常早起看書,那麼我就會信心十足地說我經常看書,我認同我的這個行為,不需要猶豫。
三是行動時無需考慮,這一點就更簡單了,你只需要到點去做這個事情就行了,而不需要在行動之前還要考慮一下,我是不是要去做,我有沒有必要做,我為什麼要做?
最後是它變得很無聊了。其實一個好的習慣並不會讓人多興奮,讓人興奮的是它所帶來的好處,並且因為這個行動所帶來的積極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習慣本身會變得無聊。
當我看了《微習慣》這本書之後,我也制定了一些微目標,比方說每天早起讀5頁書,比方說每天睡覺前冥想5分鐘,比方說每天中午起來寫一段文字。
這些微目標我都實現了,這些微習慣我也都養成了,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我每天早上起來看書一個小時,我每天睡覺前冥想應該會超過5分鐘,我每天中午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寫一篇文章,如果不寫文章,我仍然會用來看書。
這就是微習慣帶給我的巨大變化,我現在每天都充滿了活力,元氣滿滿,因為我的這些習慣,都將指引我走向一個積極的,正向的,美好的將來,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感謝您的閱讀!
每天進步一點點。我是@陳言是也,看清目標選擇走持續精進的道路,希望成長路上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