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第89天:《微習慣》邁出舒適區的一小步

2020-12-21 黃一軍

2020年8月6日 庚子年 六月十七 多雲 上海 (讀書筆記第89天)

今天閱讀《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第五章「微習慣的獨特之處」。(P62-P75)

【引言】

前幾章介紹了什麼是微習慣以及動力和意志力對於養成習慣的不同作用,還分析了大腦的兩個重要元件。同時,我們也進一步了解了消除意志力的五大危險。今天將繼續學習微習慣為什麼會比傳統方法更加有效地提升習慣養成和個人成長效果。如果有朋友一直在跟讀這本書筆記的,可以私信我,分享你的1-2個微習慣,我將會送出一個「福利」給到您。謝謝!下面是本章的精彩摘錄。

【精彩摘錄】

第五章 微習慣的獨特之處

一、微步驟+意志力是必勝組合

大腦會抗拒大幅度的改變。微習慣策略就像意志力消耗很低的特洛伊木馬,它能把輕鬆訪問大腦主控室的能力放大成重大收穫。

個人成長的完美組合就是微步驟加上意志力。微步驟幾乎不需要意志力,所以這就讓你好像擁有了無窮的意志力。如果你用微步驟正確引導自己,幾乎能讓自己做到任何事情。

習慣的形成需要多長時間,具體要視習慣和個體而定。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形成一個習慣需要多長時間,但我們要尋找的是行為變成習慣的信號。

二、微習慣能提升自我效果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影響事件結果的能力的信念。它有助於實現目標和建立習慣。微習慣策略是一個產出自我效能感的機器。

任何一個能變成習慣的微小行為都有其重要性,而且相當重要。只有先養成習慣,才能將其培養成更強、目標更高。

在向目標前進的旅途中。你會愛上微習慣毫無壓力的特點。你會以天或星期為時間段給自己設定嚴格的目標,可是他們實踐起來特別輕鬆,所以在潛意識裡不會感到自己被你的計劃控制。(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三、抽象和具體目標與微習慣相結合

目標分為兩類:抽象目標和具體目標。抽象思維對抽象目標有利,但也會妨礙具體目標目標所需的自我調節。

微習慣策略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不管感受如何,你都能完成這樣的一小步。連實現目標之前容易讓你半途而廢的滿足感也不會影響到你。因為目標實在太小,你根本找不到正當的藉口跳過它。

微習慣能促進抽象目標和具體目標的進展。幾乎沒有什麼情況,會讓你連一個微步驟都做不到,你反而常常會發現自己超越了原定的微習慣。

行動是徵服這些消極情緒的最佳武器。微習慣會強迫你邁出第一步,因為這實在太簡單了。即使你邁出第一步後馬上就回到了舒適區,明天仍然會走出來,你最終會邁出第二步。

【今日感悟】

今天講到的個人成長完美組合「微步驟+意志力」。還是最開始的這一步,邁出舒適區的那一小步。真的是很小的一步,讓你不會有任何的壓力,也沒有任何的擔心,非常輕鬆,自由、不受自我控制的一步。

我自己找到了一個適合我的微習慣,平時我不太愛喝水,特別是工作很忙時,常常忘了喝水。現在的這個微步驟,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早就是習慣了,但對我而言就是需要邁出的那一小步,「每天喝一杯水」。好吧,就從今天開始,現在我就去喝那一杯水。

相關焦點

  • 每天邁出一小步遠離舒適區
    一定會的,前兩年流行一個詞叫做舒適區。就是,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待著很舒服,時間久了就不願意做出新的嘗試。而瓶頸就在你的舒適區內,那些你不願意走的路,那些你不敢面臨的選擇都會牢牢捆綁著你。所以,假如你總是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成不變的生活。
  • 【讀書筆記】微習慣帶給我的影響
    如果我一開始就要求自己去背100個單詞的話,我恐怕就根本不會去做了。微習慣就是要幫助我踏出第一步,這很重要。但是我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利用微習慣去養成了我對閱讀的喜愛,真的可以用喜愛來說了。我想起以前一位朋友跟我說的話,她說有人問我你平常都讀什麼書,大家都覺得我該是讀了不少書,因為你能寫出很多文章,但是你最大的愛好卻是看言情小說。
  • 《微習慣》原來才是培養習慣的正確方式
    所謂久病成醫,2012年,他採取了一種不同以往的策略-一次只做一小步,堅持下來,居然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這也正是這本書誕生的原因-微習慣讓作者受益匪淺,而他也熱切地想要跟全世界的人分享。拯救史蒂芬的,是一個「黃金伏地挺身」,一天只做一個伏地挺身,聽上去既簡單又瘋狂,可是卻卓有成效。那麼,微習慣到底是什麼樣的習慣養成策略,為何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習慣卻能夠帶來質的飛躍?
  • 《微習慣》:一小步+想做的事=較高的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
    這是《微習慣》作者在第四章開頭引用的一句話。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乃至現在都可以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做一件事容易,堅持做一件事卻很難。」的確,「堅持」這二字看似簡單,但是能夠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縱觀由古至今獲得成就的名人事例來看,他們能夠獲得成功、能夠被後人所念及的成就並不是偶然。
  • 8步驟,養成簡單的微習慣
    《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讀書筆記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意思是指: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裡之遠。每天我們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我們就可以達到千裡之遠。例如老師要求我們每天看書後需要 寫500字的讀書筆記 ,對於我來說太難了,早上工作晚上還有2個學習班,時間緊張,內心還有點牴觸。自己心裡想能寫少點嗎?但是當我一開始寫讀書筆記,一開寫就不止500字,通常字數在1000字左右。2. 收穫慣性。
  • 20個「微習慣」:留在舒適區,也能讓生活煥然一新
    當我們談到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心理壓力,因為新習慣意味著走出舒適區,意味著打破原來的生活。其實,生活中有一些不必你走出舒適區也能做出的改進,我們可以稱之為「微習慣」,這些小的行為不會給你帶來負擔,但長期下來能讓你的生活有很大改觀。
  • 好習慣如何養成,所謂「21天習慣養成法」別再上當了!
    無數人堅持了21天,還沒有養成好習慣。這種說法其實是一種誤解。馬爾茨醫生發現,截肢手術後,人們需要21天適應這一事實。之後,被媒體誇張地宣傳,成為了現在的「21日習慣法」。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樣才能養成好習慣呢?在美國,宅男史蒂芬·蓋斯對習慣性的培養感興趣,他開始嘗試培養習慣性的方法,結果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
  • 《微習慣》|大腦這個小夥伴好逸惡勞,我用微習慣悄悄收服了它
    他從1天做1個伏地挺身,1天讀1頁書,1天寫50個字開始+最終成了一個運動愛好者,並且開始了閱讀和寫作,寫出了《微習慣》這本書。01 我們往往還沒有開始就放棄了,而微習慣幫你輕鬆開始。事實上我們做一件事情容易出現阻力的兩個時間節點,第1個是行動前的阻力,第2個是繼續行動時面對的阻力。而所謂萬事開頭難,行動前的阻力是最大的,當你邁開了第一步的時候,你無疑會為克服了這個阻力,克服了當時的恐懼而變得興奮,並且繼續行動下去。
  • 【水木評說】收住一小步 邁出一大步
    作者 姜春康「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時停一停……」紅綠燈,一直是市民出行安全保證。可是,城市馬路上,總有極少數人對紅綠燈視而不見,還強調原因如趕時間、隨大流、抄近路、綠燈時間太短等,冒生命危險亂穿馬路、闖紅燈,以至於造成安全事故,後悔莫及。近日,煙臺交警曝光了一批橫穿馬路的行人,引發市民共鳴。
  • 新華社美文:夜讀|我們總要試著邁出舒適區
    有的人喜歡躺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想升級自己的認知,其認知一直處於穩步不前的狀態。不管在哪個時代,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變化,不更新自己的認知,就無法讓生命在本時代生發出適當的意義。正如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或許,我們都曾是溫水中的青蛙,不願離開舒適區。當我們在某個環境中如魚得水、悠閒自在時,我們就很難想像也不願意想像困難將會如何來臨,既不願意前進,也不願意改變。
  • 「我們邁出的只是一小步」
    新疆農墾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武冬梅在明媚的陽光中來到大棚中的試驗地,採摘最後一茬出菇的羊肚菌。「這些羊肚菌是2019年播下的菌株長成的,由於溫度、溼度和土壤等各方麵條件都控制得比較好,所以出菇率比之前都高。」武冬梅一邊彎腰採摘羊肚菌,一邊告訴記者。
  • 心理舒適區並不舒適,只需4步即可走出舒適區
    舒適區真的舒適嗎?實則不然。很多人喜歡呆在舒適區裡,都會感到焦慮或者痛苦。但是絕大多數人仍舊不肯離開。待在舒適區裡並不是因為舒適,而是因為這種假想的舒適能給我們一種安全感。雖然待在舒適區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但是至少不會讓我們產生對改變的恐懼。
  • 介紹三種實用有效的讀書筆記方法
    它們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蔥鮪火鍋」筆記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中的「康奈爾筆記法」;《實用性閱讀指南》中的思維導圖法。1「蔥鮪火鍋」筆記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通過實踐總結的一套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等步驟細節的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今天著重介紹讀書筆記的製作方法。1.
  • 讀書筆記第24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善心的花園
    2020年5月28日 庚子年 閏四月初六 陰 深圳(讀書筆記第24天)今天,閱讀今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第3章「人生,要學會為自己留後路」第一部分(P53-P76)。一、做人不要做得太絕,做事不要窮追不捨。人不是生活在一時一刻,也不是與人只有一次接觸,聰明的人懂得給自己留後路,懂得給他人留餘地。表面上是寬容了別人,而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輔路。二、要成就多大的偉業,就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耐心。
  • 微習慣培養法則,拆解乾貨,助你更好自我成長
    激情一上來,容易幹起下面這些事:當你想要讀書,立即下單狂買下一本書,一口氣看了目錄和第一章,然後覺得枯燥,這本書就再也沒翻過…當你想要健身,立即辦了一張健身卡,穿好裝備去健身房認真的擼了一次鐵,然後累的,就再也沒去過了…當你想要寫作,
  • 讀書筆記第54天:《人生的境界》不完滿的人生
    2020年6月27日 庚子年 五月初七 雨 上海(讀書筆記第54天)今天,繼續閱讀季羨林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第一輯「人生隨想」第二部分(P24-P52)。今天的讀書筆記分享完畢。
  • 算法之上人文至上:餓了麼邁出了一小步
    9年前,隨著餓了麼創立,外賣進入大眾生活,在經歷了融資狂潮、行業洗牌、寡頭合併等一系列大事件之後,餓了麼與美團成為外賣行業難以撼動的兩大巨頭,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實現的強大算法,為人們帶來了配送速度越來越快的外賣極致體驗。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走出你的舒適區
    請努力的奮鬥,不要因為配不上而錯過自己心儀的女生一提到女神,大家腦海中會浮現出很多詞,"清純美麗、端正典雅、容顏姣好、身材纖細、舉止大方…要是她還能再有點才藝,家境又好,學歷又高,又知性善解人意,那可真是仙女下凡呀。
  • 沃影空間布局大灣區,10店戰略邁出一小步
    這是沃影空間進駐大住宿業的第2個項目,也意味著沃影空間布局「大灣區10店」戰略,又邁出一小步。其中,5家入駐中高端酒店大堂,3家入駐寫字樓辦公區,讓沃影專注大住宿業,「喚醒住宿業沉睡空間」的功能性,有了高質量的發揮場地。01這麼多酒店閒置空間,怎麼在轉型中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