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戰場,前輩們的提醒如雷在耳,仿佛職場就是新人的末路,讓新人對事對人心懷芥蒂。
總有些職場的老人願意將自己的心得與你分享,只不過他不想心機袒露得過於明顯,或者不願與沒有職場經驗的菜鳥交流,以免兩人不在一個交流頻道上,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任何集體都是個新老交替的場所,老人從新人來,新人多年以後變老人。
對於毫無工作經驗和職場經驗的人來說,凸顯一個與本職工作素養無關的閃光點,似乎更容易些。
01.發揮個人愛好
個人愛好千奇百怪,不論是手藝高手還是技能大師,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同事小邱大學時是校籃球隊主力,身高不高但球藝精湛。
入職不久適逢公司開運動會,部門籃球隊正好缺人不好組隊,小邱應領導安排進入球隊,在比賽期間一鳴驚人,讓從未拿過運動會獎牌的部門領導上臺領獎3次,大呼過癮。
過後,沒等試用期滿,在內部評定會上部門領導力挺,讓小邱加入了一個運營能力強的團隊,比同批入職的同事提前佔位。
02.體現性格優勢
在職場中,很難說是哪種性格更有優勢,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低,外向型在銷售型的公司更吃香,內向型在技術型的公司更持久。
同學小劉性格外向,在校時就心直口快性格開朗,同學都願意和他交朋友,談人生夢想。
造化弄人,畢業時為了兼顧照顧老人和女朋友的願望,進了一家三線城市的小酒廠做技術員。
酒廠體制老化、品牌知名度不高,加上受老的營銷機制呆板,幾年之後竟然瀕臨倒閉。
小劉和幾個年輕人一起合作,從技術角度和市場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酒廠的困境不是質量原因造成的,而是營銷不暢和銷售款回款不及時影響了酒廠的正常運轉。
小劉主動請纓,通過放棄固定工資、承包銷售任務、籤責任狀等方式說服廠長。
在三年之內除了完成承諾的銷售任務外,還通過與本省的高校研究開發出新的酒品,讓酒廠在本省同行業中名聲顯赫,小劉也被聘為銷售副總。
03.借用內部平臺
很多的企事業單位都設置了內部辦公系統,尤其是分支機構眾多的單位,內部平臺除了用作辦公外還兼有交流、展示、新聞報導的功能。
正因為是內部系統,準入條件遠低於專業機構,也給新人創造了磨鍊的機會。
大楊是一家央企地市級公司的縣線辦事處的員工,在多數人無視內部交流平臺時,高頻次的將本部的工作動態、階段性成績進行發布、報導,引起了市總部領導關注。
在內部招聘考試中大楊脫穎而出,直接從縣裡調往市總部支撐部門任主管。
04.主動承擔雜事
一般來說,有突出的表現需要本身就具備某種與他人不同的能力,那沒有一技之長的新人就有些焦慮了。
換個角度看問題,多數人都各顯其能,那個無動於衷的你是否當自己是個異類,難道真的無所事事?
朋友老蔣就將沉默進行到底,性格內向不愛交流,但願意配合同事做一些拿快遞、送文件、跑蓋章之類的雜事。
正因為不愛說話,同事們反而很信任他,從開始的小事、雜事開始,慢慢的會放心的讓他承擔一些保密性強點的工作。
從不停地跑部門、串崗位溝通的過程中,他不但熟悉了跨部門協調的機制,甚至發現了其中的一些缺陷,並自創造性提出了一些改進思路,在流程優化時被公司採納。
之後公司在招聘質檢監督崗位時,他又因為熟悉流程、思維縝密被領導發掘,擔任了主管職位。
職場是競技場,也是名利場。新人要做好沉澱3-5年的思想準備。
不同的公司發展路線不同,可以給不同特質的你創造不同的上升空間。
新人要發光,不要做曇花一現的驚豔,而是要做老樹盤根的積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閃光點曝光適可而止,切不可妄自菲薄,招致前輩的反感。
初入職場的你,找到你的閃光點了嗎?
歡迎留言交流。
創業獨角獸,做你職場路上助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