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自我管理意識,才會陷入瞎忙
唐唐畢業後進了一家公司做策劃,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忙得團團轉,把唐唐弄得手忙腳亂。感覺自己似乎很忙,但並不知道在忙什麼。
還有一次曲解了領導布置任務的意圖,唐唐忙了一下午辛辛苦苦寫好的東西,直接被領導否定打回,要求她重做。
唐唐身心疲憊,滿心委屈,只好留下來加班。等到下班回到家,唐唐累得說不出話,只想癱在床上。一想到以後每天自己面對的都是這樣的日子,唐唐心底就生出了牴觸心理。
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不完,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這些都是職場新人的通病。
初入職場,職場新人對一切都不熟悉。經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不完,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的狀況,這些都是職場新人的通病。
本質是因為職場新人不知道如何進行個人管理。
富蘭克林說過,「要管理好自己的事,否則就會被他們牽著跑。」
新人正是因為缺乏個人管理意識,才會被工作牽著跑,把自己弄得手忙腳亂。
所以學會個人管理,是職場新人一項必修課程。
二、懂得「個人管理」,才能忙之有道
李嘉誠說過:要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知道個人管理。
一方面,職場新人暫時是執行者,但終有一天要成為管理者;另一方面,職場新人既是他人的被管理者,也是自己的管理者。因此這句話同樣適用職場新人。
讓職場新人擺脫瞎忙,變成忙之有道,從而讓自己在職場加快成長速度,具體來說有三點。
(一)拿回自己工作和時間的主動權
自我管理其實是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目標管理等管理的總稱。
如果一個人沒有主動掌控工作和時間,就需要被動接受外界的安排,自然會被工作牽著鼻子走。
小米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員工,她工作成績雖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她做事總是非常積極主動,會提前到公司,給自己做好每日任務安排。需要交接的任務,都提前一陣子做好,再對接給其他同事,有問題可以及時修改調整。
當你對時間和工作有了掌控感,工作時就有了自己的節奏和安排,你知道自己何時精力最好,適合做什麼;你知道如何安排每一天的任務,讓自己能夠有充足時間完成,而且還可以適當休息一下。
積極主動的管理時間和工作,才會對每一天都有掌控感。
(二)提升自我效能,積累個人成就
當你對自己的工作和實踐都有掌控感,你就能知道自己先完成什麼,後完成什麼。大概需要多長時間了,就能專心且高效的完成工作了。
每完成一件任務,都是屬於自己的一份小成就,能讓自己有力量繼續下一個任務和挑戰。
(三)持續產生價值,持續激發潛能
當你持續穩定地進行工作,且持續產出成果,為他人和公司提供了價值,得到了認可。領導就願意把一些有挑戰的工作交給你,你也願意接受挑戰,在調取資源解決問題中,激發自身的潛能,從而獲得成長。
三、掌握這4個方法,提高你的職場競爭力
這4個實操方法,可以幫助你進行更好的個人管理。
(一) 要事優先,分類進行
很多職場新人都會給自己制定密密麻麻的計劃,然後先從簡單的開始做起。結果忙了半天,快要下班了,才發現最重要的事沒有做。
在給自己布置任務時,遵循一個基本原則: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1、135法則
135法則,分別指的是1件最重要的事,3件中等重要的事,5件瑣事。
一定要記得按照優先級來排列,然後標記上預計開始時間。
當你每天開始給自己布置任務時,不妨按照這個方法來設置。
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
①如果今天我只做一件事,那件事是什麼?從而確立最重要的1件事②這些任務有沒有截止時間,如果有,按照時間來排列;如果沒有,就按照重要程度來打分,滿分10分,分數越高的越優先完成。
2、分類任務
除了135法則,還有一種管理任務的方式:分類進行。
一般可以分為日常性任務、項目性任務、臨時性任務。
日常性任務:顧名思義是每天或者定期要做的,確保流程的完整性。項目性任務:屬於一個項目中的一部分,時刻對標項目的整體目標和計劃來進行。臨時性任務:臨時性任務一般比較緊急,需要留出一部分冗餘時間,優先處理緊急任務。兩種不同的任務安排方式,你學會了嗎?
(二) 以終為始,利他思維
老闆讓小麗通知各部門的經理來開會,於是小麗就立刻發了公告通知了經理們。結果下午老闆開會時,經理並沒到齊,老闆大發雷霆,把小麗批評了一頓。
小麗非常委屈,自己的工作明明做到了啊。
這裡小麗犯了兩點常見錯誤:
1、接受工作時,沒問標準。她應當問一下老闆會議的目的和目標,弄清楚老闆的最終意圖,再以終為始倒推回去,安排自己的工作內容,才能有的放矢。2、缺乏利他思維。這樣重要的會議,應當逐個通知各部門經理,說明老闆開會目的,讓經理看到並重視起來。既方便了經理,還傳達到了老闆的意圖。當你接到老闆布置的任務時,不妨有選擇有重點的了解一下,然後使用OKR工作法進行分析:
O代表目標,K代表關鍵,R代表結果。
先確立目標,然後確立目標,再從結果倒推關鍵點。
想想自己做好哪些關鍵點,能讓自己的成果直接供給他人所用。
(三) 經驗萃取,提煉關鍵
不少職場新人會有這樣的疑惑,自己做過的活好像沒做過一樣,當時看前輩做了一遍會了。過一陣子自己獨自操作就忘了。
其實這是缺乏經驗萃取的原因。
那如何進行經驗萃取?很簡單,只有3步。
1、先記錄當老闆布置任務,或者前輩指導你時,你帶一個本子及時記錄,如果交代的事情比較多,可以錄音。
2、再思考記錄完,回顧下問問自己:剛才發生了什麼,前因後果是什麼,思路是什麼,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麼。
3、再形成清單當回顧完全過程,將關鍵點提煉出來,形成可復用的清單。
(四) 成果產出,作品聲音
作品聲音是展示自我價值的最直觀的方式。
你想要領導指導你做了什麼,那就要拿出成果,用作品聲音說話。
成果和作品聲音如何區分?
成果是純粹的結果,一項工作完成後最終的產出。作品聲音不止是成果,你還要自己提煉出規律、方法、實踐心得等,可以供他人學習參考。這樣你不僅自己拿出了成果,還能給他人帶來便利和參考價值。
結語
個人管理管理的其實不僅僅是工作,還有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你開始實踐以上的四個方法,你就率先把生活的自主權握在了手裡,也把未來的發展,個人的價值實現一併握在了手裡。
你有能力管理好自己,這是一筆最值得的投資,且回報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