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實體店,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2020-12-12 騰訊網

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遊樂園不是迪士尼,而是迪卡儂!

作為一家運動用品商店,迪卡儂是個神奇的存在,坊間傳言,世上有兩個大型遊樂園,女人愛迪士尼,男人愛迪卡儂。

迪士尼需要帶上頭飾才能變回孩子,但迪卡儂卻是讓人拉不住地,一步跳回天真。

層出不窮且免費的運動設施,讓男人在這得以釋放天性。

到了迪卡儂就恨不得立刻奔向遠方,小到9.9元的簡易燒烤盒,大到上千元的皮划艇,戶外用品應有盡有。這樣一家運動品商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吸引無數中國男人揮灑金錢與汗水?

男人的「迪士尼」

如果說陪老婆逛街足夠痛苦,那麼等老婆試衣服的過程,可以說是男人們的求生欲大考驗,因為無論穿成什麼樣,誇就對了。

然而在迪卡儂,這些都不存在。脫下板正的西裝,挑上一件衝鋒衣,給她來一個陽光帥氣的眼神,在沙包上錘個幾下,如果你有孩子,那恭喜,霸氣老公和爸爸的人設,算是一起立住了。

在迪卡儂,不管你一開始是衝著玩樂還是購物來的,只要人到位,加上氣氛一烘託,

當然,這個氣氛也許是被滿場亂跑的小朋友撞到屁股,自然而然的,管他什麼購物,玩,就對了。

在這裡,男人們找到孩童般的快樂,輕而易舉。

要知道,在迪卡儂,隨便你走幾步再來一個假投籃動作,沒有人會看你,因為在你不遠處,另一個男人剛重複完這個動作。

白嫖場地:

你可以什麼都不買,但一定要玩得開心

所有運動產品隨你使用,每個導購店員都對自己負責的區域有著濃厚興趣,才不管你買不買,玩才歸他們管。

門票嘛,不存在的,在迪卡儂,隨處可見的是店員介紹某種產品自信的侃侃而談,更獨特的別處沒有的「風景」也許你都想不到,那就是店員加入到大人、小孩們的玩樂之中,一時之間,「賽場」極其激烈。

要說「沉浸體驗式營銷」,

還數迪卡儂玩的好,

每個奔著來玩的人好好的體驗了一把運動的樂趣,在這裡,免費的是運動,免費的更是快樂。 說是「白嫖」,細心的話,也不難發現每個來玩的人都會帶上那麼幾樣小東西,畢竟不花點錢,也有點過意不去,價格足夠親民。

在這個「白嫖」不是什麼好詞兒的年代,迪卡儂沒有那麼小氣,它只需要你帶著快樂走,在每一個倉庫式的運動購物區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然後自由的釋放出來,放心,沒人在意你玩的有多嗨,他們80%的可能還會加入你。

迪卡儂實體店,

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1、用低價打造爆款由於它面向大眾市場而非品牌市場,

與大品牌、高價格的消費理念不同,在迪卡儂商場裡,消費者最大的感受是價格便宜。而且,便宜得驚人,29元的雙肩包,30多元的速幹T恤……這種便宜又與淘寶、山寨貨不同,迪卡儂的便宜能讓顧客覺得物美價廉,性價比超高,有種買到就賺到的感覺。

2、把性價比做到極致;

一直以來,低價都是迪卡儂的生存戰略,而僅靠低價,迪卡儂是鬥不過山寨和淘寶的。對迪卡儂來說,低價不等於劣質,它真正關注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如何為用戶提供物美價廉、有競爭力的商品。

如何將性價比發揮到極致?迪卡儂有幾招可供實體店借鑑學習。

第一招:摒棄包裝

許多商家往往認為,包裝越精美,便於提高商品價格,商業銷售也越旺,比如情人節的玫瑰和中秋節的月餅。

為了最大限度節約成本,

迪卡儂的許多商品是沒有外包裝的。

可以像買菜那樣拎著走,可以在胳肢窩底下夾著走,回頭率絕對高於你甩著Dior的紙袋子。儘管這一點被很多中國消費者吐槽,但迪卡儂並不為之所動,依舊「我行我素」。

第二招: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迪卡儂集設計、研發、生產、物流、品牌和零售於一體,這種經營模式使其省去了許多中間商的費用,也是其實現產品低價高銷的核心。

1986年,迪卡儂開始嘗試生產體育用品,並逐漸從代理商轉變為同時生產自己品牌的公司。

為了配合這一轉變,迪卡儂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生產布局和資源整合。

2017年,迪卡儂在中國營業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中國成為迪卡儂最大的海外市場;

據官網,截止2020年1月迪卡儂在中國已有308家店;

第三招:全力創新自有品牌

迪卡儂90%的產品都來自其旗下自有的運動品牌,這些品牌超過20個。

為了保證每一個品牌都能夠更加實用、舒適和使用方便,每個品牌背後都有一個專業的研發團隊。

而這些團隊基地往往選在自然條件最適合該項運動的場所,保持著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

3、深度體驗式營銷

除了性價比,

迪卡儂最重要的特點則是深度體驗式營銷。

這一點和宜家有異曲同工之處。如果說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那麼,迪卡儂就是每個人的運動場和健身房。從初學者入門級產品到職業運動員的專業商品一應俱全。

迪卡儂鼓勵所有人來試試他們的產品,店員的工作也並不是推銷產品,而是訓練和陪玩。

比如,在輪滑區,有大塊空地是試滑區,為了方便初學者,四周設立了欄杆;輪滑鞋、頭盔和全套護具都可以穿戴上身。

綜上研究,不難發現,在電商橫行的當下,迪卡儂持續保持著實體店的吸引力,用極致的性價比、壓縮供應鏈成本和極度重視體驗式賣場等手段,來順應時代的發展,並獲得了一大批忠實消費者的青睞。

相關焦點

  • 迪卡儂實體店, 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  放心,沒人在意你玩的有多嗨,  他們80%的可能還會加入你。  迪卡儂實體店,  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迪卡儂是鬥不過山寨和淘寶的。  2017年,迪卡儂在中國營業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中國成為迪卡儂最大的海外市場;  據官網,截止2020年1月迪卡儂在中國已有308家店;  第三招:全力創新自有品牌  迪卡儂90%的產品都來自其旗下自有的運動品牌,  這些品牌超過20個。
  • 迪卡儂為什麼還主玩兒實體店?
    不只是孩子,迪卡儂鼓勵所有人來試試他們的產品,輪滑、自行車和健身器械。輪滑區中央的大塊空地作為試滑區,四周立著欄杆方便初學者,除了輪滑鞋,頭盔和全套護具都可以穿戴上身。由此帶來的損耗率讓傳統賣場肉疼,但迪卡儂認為這也是生意的一部分。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體驗式賣場對抗電商。
  • 電商風波下,迪卡儂卻坐擁千家實體店,具體原因是什麼?
    導讀:電商風波下,迪卡儂卻坐擁千家實體店,具體原因是什麼?在當今電子商務的衝擊下,各品牌的實體店並不是很好。但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給你的這家公司的實體店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年營業額超過800億元,在全球擁有1300多家實體店鋪!這是迪卡儂,在體育界被大家稱為「宜家」。
  • 【迪卡儂】迪卡儂成功的秘密究竟何在?
    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  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迪卡儂讓顧客如魚得水,導購只有你招呼時才會出現,試5件衣服一件不買也沒人給你臉色。
  • 中國電商兇猛,實體店不好過!為什麼在日本電商幹不過實體店?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隨著電商的崛起,國內很多實體店紛紛關門,有不少就算是開門經營,也是苦苦支撐,勉強度日,日子並不好過。很多人將其歸咎於電商的衝擊。確實,看看電商雙十一的戰績,絕對不是實體店能比的。然而,同樣是有電商,日本的實體店就比中國的日子好過多了。
  • 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來源:江蘇商報迪卡儂被稱為體育界的「宜家」,電商盛行的年代,它的實體卻能穩步增長,全球一年營業額超800億,國內就達105億。迪卡儂則是打造的「運動專業超市」。控制了產業鏈兩端,把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和商場運營抓在自己手裡,中間的製造環節由OEM廠商完成。它和宜家很像,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自建商場構成品牌競爭力。迪卡儂為什麼能做得如此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實體戰」。
  • 迪卡儂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問題在...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為什麼日本的電商市場做不到中國那樣大那樣快呢?
  • 進入中國十餘年 迪卡儂也遇到一些困惑
    在電商橫掃的當下,線下實體店的日子普遍不好過,但迪卡儂是個例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迪卡儂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性購物。線下體驗是迪卡儂線下銷售的最大吸引力。受益於此,迪卡儂在中國市場的開店速度不斷加快。然而,進入中國十餘年,迪卡儂也遇到一些困惑。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
  • 為什麼美國、日本實體店要比電商發展得好,而在中國正好相反?
    為什麼美國日本的實體店比中國好,而電商比中國差,原因如下:1.他們是發達國家收入比中國好很多,人家的實體店都是正牌,質量有保證,沒有很強的願望為了省百八幾十塊到網上買,實體店購物有體驗感,隨買隨走,不用等幾天。
  • 曼哈特倉庫管理系統助力迪卡儂電商倉數位化升級
    上海與亞特蘭大–2020年12月7日 – 曼哈特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ANH)宣布,迪卡儂中國在其中國大陸的三座B2C電商倉成功部署曼哈特SCALE?解決方案。曼哈特SCALE?
  • 迪卡儂vs電商:你有屠龍刀,我有倚天劍!
    迪卡儂&電商# 面對電商迪卡儂如何穩坐泰山 #迪卡儂對付電商的四部曲不是電商不夠猛實在是迪卡儂有夠>穩迪卡儂運動超市中的「另類」面對電商橫行卻能穩如泰山,迪卡儂在零售界可謂是相當亮眼。通常超市的鞋區味道都很重,而迪卡儂的鞋子聞不到什麼味道,因為迪卡儂的鞋從皮料到膠水都符合歐盟的認證標準,針對童鞋的檢測更加嚴格。有人專門去迪卡儂買童裝,就是看中了安全和環保迪卡儂在中國的十年也帶動了供應商的成長。還記得有一家位於上海的瑜伽墊製造商是迪卡儂的十年供應商,現在這家公司以賽體品牌銷售自己生產的瑜伽墊,價格比迪卡儂更便宜。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打敗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被電商打敗?
    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 世界各國都有電商行業,比如中國有阿里,京東。美國有亞馬遜,日本也有Zozo Town、Wowma等等。 和我國不同,日本電商行業反而沒有實體店受歡迎。按理說電商購物快捷方便,足不出戶就能下單。那麼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深度解碼:體育用品「全能王」迪卡儂的商業模式
    體驗:享受運動的快樂   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迪卡儂一直致力於把運動的體驗發揮到極致。大批實體店被電商擠得生意大跌甚至關門大吉,迪卡儂卻從來不缺顧客,到周末就人滿為患,結帳經常排隊超過10分鐘。
  • 與國內相反,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
    在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非常好,不僅僅造就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更是讓馬雲登上過中國首富,不得不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很大。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不少實體店鋪遭遇重創,不少人紛紛轉型去做電商,有的人無奈閉門不幹了。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迪卡儂!
    圓寶麻麻說:作為一個不愛運動的人,我對運動品牌毫無研究,「迪卡儂」和「美津濃」都傻傻分不清楚。初識迪卡儂,是去年在網上給圓寶買了一個兒童太陽鏡,雖然顏值一般,圓寶剛好處於「在身上戴什麼都不樂意」期,一個夏天都沒用上,但也不覺得心疼,畢竟價格才29.9還是59.9。今年又被安利了迪卡儂的防曬衣,逛街時偶然遇到實體店,我後悔得直跺腳!我怎麼才發現呢?
  • 電商對實體店的影響是讓更多人失業?易店無憂來分析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影響?一是連年不斷上漲的房租和人工工資,二是迅速崛起的電商,造成了實體店的衰敗。那麼電商對實體店到底有沒有影響呢?我們急需一個權威的答案。據悉,京東曾在6年前的內部員工會上明確表示電商對實體店有影響,而且影響巨大,它將造成大量的失業。但做電商的人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他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比如電商的運營、客服、物流、系統開發等等。
  • 「迪卡儂」「狼爪」等品牌 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
    原標題:「迪卡儂」「狼爪」等品牌 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日前,在第二屆京津冀消費維權高端論壇上,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發出公開勸諭,「迪卡儂」「狼爪」「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富貴鳥」「北極絨」「斯博蘭帝」「KOLON
  • 開業一整天,進店兩個人,為什麼實體店生意越來越差?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為什麼實體店生意越來越差? 這幾年許多實體店老闆都在抱怨:生意太難做了! 實體店開業一整天,進店人數兩三個; 工廠訂單量減少,房租、人工成本上漲,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