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擁有近1300家店鋪的著名咖喱連鎖店CoCo壱番屋,一直以來都致力於開發海外市場。它在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擁有54家店鋪,在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也可以看到它的店鋪。
前陣子CoCo壱番屋又有了大動作,它要登陸英國和印度了!
是的你沒有聽錯,這次它要挑戰的一個是「咖喱米飯的發明國」,一個是「咖喱的聖地」。是什麼讓日本人這麼有自信,敢去英國和印度開店賣咖喱?應該說這種自信來自咖喱在日本的普及率,以及日本人的咖喱愛。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2008年咖喱產業報告》稱,日本一年生產25.6萬噸咖喱,產值高達100億。除了咖喱米飯以外,日本到處可見咖喱豬排,咖喱烏冬,咖喱麵包,以及各種咖喱味的零食。日本零食的口味,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咖喱味」、「抹茶味」、「芥末味」三分天下。
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做咖喱,人人喜歡吃咖喱。還有一份調查稱,對六成的日本人來說,每周吃兩次咖喱是可以接受的。
咖喱甚至還出現在日本的電影裡,還記得巖井俊二導演的《四月物語》中,松隆子扮演的大學新生,剛開始一個人的新生活的時候一不小心做了一大鍋咖喱,最後值得一個人默默地吃。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咖喱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咖喱的那股極具衝擊力的特殊香醇,跟米飯很對路。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一日三餐都吃米飯的人不在少數。咖喱和米飯的美妙結合,讓日本人慾罷不能。
不過,日本人自19世紀末期引進咖喱以來,就不斷地在對它進行改進。比如說,在日本吃咖喱米飯,一般都會配上一種叫做「福神」的醃菜。(這種醃菜,因使用了藕、蘿蔔、香菇等七種蔬菜,正好能讓人想到日本民間傳說「七福神」)
這種酸酸甜甜,口感清爽的醃菜,又讓咖喱米飯的美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另外,日本人還會在咖喱米飯裡拌上納豆,磕個生雞蛋,或者蓋一個天婦羅,更有甚者還會加入甜到沒朋友的焦糖布甸...好吧,人各有所好,小通也就不多做評論了。
日本人對咖喱的愛堪比印度人,咖喱米飯還被視為日本的「國民料理」。到底是什麼使這個生在印度,發揚在英國的咖喱米飯在日本如此普及呢?
有一種說法,說最先把咖喱帶到日本來的是美國人威廉克拉克。這位在日本被敬稱為「克拉克博士」的老兄,在他擔任札幌農學校(北海道大學的前身)校長期間,奉行西方至上主義,學校的食堂一日三頓也只提供西餐。
但是唯一一樣以米飯為主食的菜品,就是咖喱米飯。在日本剛剛打開國門的時期,代表先進文化的國外新鮮事物一下子蜂擁而至,西餐也不例外。
可是祖祖輩輩都是吃慣了大米的日本人,一下子習慣不了吃麵包、意面等等。於是,「咖喱米飯」這道能讓人一邊吃出「先進」的「洋感覺」,一邊還能吃得可口的洋菜,就很快流行起來。
另外,成立於明治初年的「陸軍幼年學校」也規定每周周六供給咖喱米飯。後來,全盤照搬西方軍制的日本陸軍、海軍,也全面引進咖喱米飯。據說,吃慣了這道洋菜的老兵,在退役回到家鄉之後還不能忘記它的味道,日本全國各地的家庭裡也就開始做起了咖喱了。
其實,咖喱能夠在日本如此普及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咖喱料的商品的創新。日本好侍食品、S&B食品(這名字起的)、固力果等公司發明了便利的類似於板狀巧克力的咖喱料,讓咖喱的製作變得極其便利。所以不論是忙碌的主婦,還是自己做飯的大學生,咖喱米飯都成了他們最「拿手」的料理。
日本通(ID:ribentong-517japan)原創
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介紹日本資訊最大級中文門戶網站——日本通(www.517japan.com)的官方微信,但一點兒也不端架子。致力於做最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看看11區人民究竟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