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砒霜「進攻」白血病,陳竺拿下國際大獎!

2021-02-12 央視網

來源:中國日報

提到砒霜,這一著名傳統毒藥,你一定會想到很多故事吧?潘金蓮毒死親夫武大郎、拿破崙之死以及各種爭奪財產皇位的故事,不勝枚舉。


兩千多年來,砒霜一直與「中毒」、「暴死」等詞彙聯繫在一起,讓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砒霜,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白色粉末,有時略帶黃色或紅色。



然而,汝之砒霜,吾之良方。


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砒霜可以用來治療一些血液病。並且,還有人因此獲了國際大獎!


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日前頒發了本屆歐尼斯特·博特勒(Ernest Beutler Lecture and Prize)獎,獲獎人員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陳竺教授和巴黎聖路易醫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1953年8月17日生於上海,江蘇鎮江人,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7—2012年,任衛生部部長。

2015年5月6日出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

研究方向:白血病系統生物學研究、人類多基因複雜性狀疾病的系統生物醫學研究。

白血病俗稱「血癌」,其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最兇險、病程發展最迅速,致死率很高。

陳竺團隊應用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三氧化二砷系砒霜主要成分)對APL進行聯合靶向治療,使得這一疾病的5年無病生存率躍升至90%以上,達到基本「治癒」標準。

同時,陳竺團隊從分子機制上揭示了ATRA和砷劑是如何分別作用於APL致病分子PML/RARα,將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和凋亡,從而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這是一項真正的結合臨床醫學與基礎生物學的研究,是東方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結合的典範,開啟了在惡性血液疾病中轉化治療的重要篇章。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人的血液:治療前(左),維甲酸治療後(中),砒霜治療後(右)圖片來源:doi:10.1038/nrc887

因為劇毒以及無臭無味,難以在屍體上被檢驗出來,砒霜頻繁地被殺手們使用。18-20世紀的歐洲,或許因為等得不耐煩的繼承人常使用砒霜來確保或加速自己得到遺產,因此,砒霜獲得了一個「遺產粉」的綽號。


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Elizabeth Fenning」投毒案使英國藥劑師學會宣布,法醫執業證者都必修為期三個月的砷中毒課程。

另據考證,拿破崙也被推測死於砒霜中毒,原因是從其頭髮中檢測出高水平的砷元素。


拿破崙生前部屬爭相瞻仰其遺容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國,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使用雄黃等砷礦石的記錄。《本草綱目》對砒霜的藥性解讀為:「大毒之藥,可作吐藥,脾胃虛者不適合。」而由砒霜引發的各種謀殺事件不絕於史。清末光緒皇帝的死因也被證實為砒霜中毒。 


事實上,砒霜作為藥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

據美國紐約賽奈山醫藥學校的臨床醫學教授、腫瘤專家塞繆爾·韋克斯曼介紹,在希波克拉底生活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的名醫,生活年代約為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被稱為醫藥之父),砒霜就以這種或那種形式用來治病。


到了18-20世紀的歐洲,砒霜的使用達到高峰。農夫們經常攝取一定劑量的砒霜,用以增強他們的體魄;17世紀的英國,砷的多種化合物被用來製取防腐劑。在英國伊莉莎白時期,一些婦女使用醋、白堊(粉筆)和砷的混合物來美白皮膚。其中,砷的使用目的是阻止衰老和除皺。

在抗生素髮明之前,砒霜被廣泛用在治療各種微生物感染的疾病。

1909年,醫生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還在醫學文獻中報導了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一種新藥——胂凡納明(Salvarsan 606)。


Salvarsan 606

這種風靡一時的有機砷化合物作為梅毒螺旋體的主要治療藥物,直到1929年青黴素髮明後才被取代。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國,傳統醫學也將砒霜用作藥材,只是那時都儘量外用,用在治療惡瘡、腐肉、梅毒、寄生蟲上。


明末清初,陳司成將砒霜應用於治療梅毒,成為中醫梅毒學家,並寫成《黴瘡秘錄》一書。

到上世紀70年代,哈爾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藥師韓太雲下鄉巡回醫療,發現東北林甸縣一個公社衛生院的一位民間中醫能治癌症,能讓大腸癌、肝癌和食道癌等患者「起死回生」,具體方法是用「砒霜、輕粉、蟾酥」等中藥進行治療。

後來,省衛生廳派以張亭棟為組長的調查隊前去考察,張亭棟與韓太雲從1972年開始合作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他們經過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對砒霜、輕粉、蟾酥三味藥進行篩選,最後確認真正有效的成分是砒霜。


張亭棟

到1979年,張亭棟和不同的同事合作發表的論文證實: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療白血病。

上世紀90 年代中期,砷劑的獨特療效引起了上海血液研究所王振義、陳竺兩位院士的注意,於是聯合積累了豐富治療經驗哈醫大一院開始做機理研究,證實了砷劑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的誘導分化作用。

1996年,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的陳竺和張亭棟一同赴美國參加血液病年會。

陳竺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一直致力於研究維甲酸的誘導分化及治療白血病的分子機理,並有所成就,因而廣為外界所知。

在這次會議上,陳竺向外界介紹張亭棟說:「請大家記住,在砷劑治療白血病的道路上,不要忘記這位同樣來自中國的中醫專家,正是他的發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1996年,世界著名學術刊物《血液學》(Blood)發表了陳國強、張鵬、張亭棟、陳賽娟、王振義、陳竺等人合作撰寫的論文,被該雜誌評價為是一篇創造性論著,首次發現了氧化砷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科研結論,是繼維甲酸之後,中國學者在血液學研究領域內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汝之砒霜,吾之良方。

為陳竺點讚!


編輯:貝西卜  責任編輯:陳晨

來源:綜合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網、果殼網、光明網、現代快報等

砒霜也能治病救人你敢信?

相關焦點

  • 砒霜治白血病,王振義、張亭棟獲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張亭棟被譽為砒霜醫治白血病的奠基人。1986年在國際上首先創導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獲得很高的緩解率,為惡性腫瘤在不損傷正常細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誘導分化療法取得效果這一新的理論,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因而獲得國際腫瘤研究獎五項,國家級獎七項(一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專著5本。1992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1993年獲法國榮譽騎士勳章。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砒霜入藥的中國功夫:數十年探索 治癒APL全球患者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存在多個分型,其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約佔急性白血病患者的10%。何為幸運?因為中國科學家多年探索形成的「聯合方案」,將砒霜引入治療過程,這一從前被視為「絕症」的細分類型的白血病,目前臨床治癒率大為提高,可達90%。中國醫學界不斷的創新和探索,拯救了死亡邊緣的白血病患者。
  • 砒霜入藥的「中國功夫」:數十年探索,治癒APL全球患者
    因為中國科學家多年探索形成的「聯合方案」,將砒霜引入治療過程,這一從前被視為「絕症」的細分類型的白血病,目前臨床治癒率大為提高,可達90%。中國醫學界不斷的創新和探索,拯救了死亡邊緣的白血病患者。近日,中國大陸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上述聯合方案的兩位主要開創者獲得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此時,距離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教授著手開始進行APL臨床治療與研究,已經過去了近50年。
  • 砒霜的前世今生:從奪命惡魔到救命天使
    在法國,很多人用砒霜毒死有錢的親人而得以繼承遺產,因此,砒霜獲得了一個「繼承粉末」的綽號;就連橫掃歐洲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也被推測死於砒霜投毒,原因是從其頭髮中檢測出高水平的砷元素。世界的另一極,中國,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使用雄黃等砷礦石的記錄,而且,圍繞它發生的各種謀殺事件不絕於史。近年來,清末光緒皇帝的死因被證實為砒霜中毒。
  • 真的有人「含笑飲砒霜」?有,為了活的更久
    砒霜,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毒藥中的明星,中外文學作品與歷史事件的寵兒。現代藥理學研究者對氧化砷、硫化砷等進行了研究,首先證實了這些砷礦石確實能夠殺滅某些微生物、瘧原蟲及阿米巴原蟲,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較為確切的安全劑量。
  • 王振義院士榮獲未來科學大獎,卻憂愁發問:為什麼不頒...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其中「生命科學獎」被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以表彰他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的決定性貢獻。
  • 畫幾個蘿蔔,就拿下國際藝術大獎,把泡泡畫絕了
    蔡傑繪畫國內的藝術獎項早已無法滿足需求,於是又有許多國際獎項湧入了藝術家們的眼帘,各種真真假假的國際藝術獎參加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東方藝術家了,許多毫無含金量的「野雞藝術獎」自然也被很多滿腦子名利的藝術家捧回了家。
  • 拿下國際藝術大獎的蔡傑,泡泡洗蘿蔔的場景很假,泡泡卻很細膩
    拿下國際藝術大獎的蔡傑,泡泡洗蘿蔔的場景很假,泡泡卻很細膩文/華勇作為一位非常出名的繪畫大家,蔡傑畫的泡泡非常逼真,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獲得了繪畫界同行的稱讚。蔡傑創作繪畫作品《浮紅》,憑藉幾個紅皮蘿蔔,居然摘得了國際藝術大獎,讓人們感到匪夷所思。不過當大家看到蔡傑的作品之後,都被這個青年才俊折服了,因為他的作品實在太經典了。
  • 「小米幫派」的吸塵吸,拿下國際大獎,告別笨醜重
    簡約的設計美感更是直接拿下 2018 國際紅點和 iF 設計大獎。
  • 日本動畫又拿下了一個大獎,《大魚海棠》顆粒無收!
    6月17日,有著「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閉幕,各大獎項一一揭曉,日本動畫電影在本屆大獲全勝。如果對動畫電影不是很關注,那麼可能不知道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的影響力。這個動畫電影節可以說是全球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國際動畫節。
  • 女大學生拿下四項國際金獎 減肥餐盤終於量產
    諾丁漢大學女生拿下四項國際金獎改了60多稿,減肥餐盤終於量產中國學生頻頻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設計作品緣何很少變成產品日前,寧波諾丁漢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王心宇在美國國際設計大獎(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中一人獨攬四項大獎
  • 臺灣雲林沿海景觀藝術《海將軍的頭冠》奪國際大獎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位於雲林縣口湖遊客中心旁的《海將軍的頭冠》裝置藝術,以在地龍膽石斑魚等元素,結合剪粘、馬賽克、抿石、陶板工藝,拿下2020年義大利A設計大獎銅牌,不僅成為臺61線最具特色的新地標,也讓雲林沿海景觀登上國際舞臺。
  • 中國爺爺用蠟燭木板戰勝最兇險急性殺人白血病!
    在他身上的抬頭(title)太多太炫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世界頂級血液專家、博士後導師,多項國際大獎獲得者……」但是老爺子擺擺手展示了一下胸口的藍色銘牌,「我,只是上海瑞金醫院的一名普通血液科醫生,工號10005」。
  • LiSA摘62屆日本唱片大獎感慨落淚 BTS獲特別國際音樂獎
    「第62屆日本唱片大獎(日本レコード大賞)」昨日(30日)晚間舉行,本屆大獎由演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的主題曲《炎》的LiSA拿下,韓國人氣男團防彈少年團(BTS)也獲得「特別國際音樂獎」,並帶來演出。
  • 2020紐約國際廣告獎作品盤點——全場大獎
    核心提示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進一步蔓延,廣告界知名大獎諸如坎城國際創意節和ADFEST亞太廣告節等紛紛改期或取消原定的頒獎禮。不過,也有臨危不懼的,紐約國際廣告獎就是其中代表。
  • 日本GUNA古娜榮獲多個國際化妝品大獎
    日本GUNA古娜榮獲蒙特獎金獎和亞洲金星大獎金獎。蒙特獎為「世界品質評鑑大會,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國際質量研究所。如今獲得蒙特世界品質嘉獎,就相當於達到國際產品評價基準的要求,意味著該產品已經獲得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與推崇。
  • 單創商城兩大品牌獲國際美妝大獎
    2019年12月23日晚,2019芭莎國際美妝大獎頒獎盛典在上海拉開帷幕,單創商城兩大品牌榮獲年度大獎,MINENSSEY蔓索絲絨水潤白泥面膜奪得時尚芭莎2019年度最佳煥活面膜大獎,Dr.Lewinn's萊文醫生八胜肽三重防護日間賦活凝膠獲2019芭莎國際美妝大獎年度最佳駐顏精華。
  • 這家店用方便麵就可以開麵館還拿下了世界最牛大獎
    《小時光麵館》這部廣告片拿下了今年坎城廣告節娛樂類金獅,這個獎之前已經空缺兩年了!坎城廣告的獎項是廣告界最大的一個獎,就相當於奧斯卡在電影獎項中的地位。小時光麵館真的就拿下了娛樂類的金獅。還帶動了統一兩位數的增長。
  • 拿下「2021中國車設計大獎」,WEY坦克300圈粉酷蓋女孩
    汽車工業發展百餘年,期間生產出的車型不計其數,但真正能被封為經典之作的卻堪稱鳳毛麟角,蘭博基尼的蝙蝠大燈、保時捷的蛙眼式大燈、阿斯頓馬丁的鯰魚進氣格柵……當然,國內汽車造型設計同樣做到了後來追上,這點,從蘇州國際設計周上便可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