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好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餘華莘

由於新冠疫情,主要發達國家使用了巨額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導致貨幣增速激增,所有主要貨幣都出現超發和泡沫化。歷史經驗顯示,在紙幣時代貨幣超發是長期現象,股票和房產是長期表現最好的兩類資產,所以要儘量遠離現金。

我的看法是,對於投資者來說,雖然流動性寬鬆,但是在零利率和低利率環境下,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是個大考題。尤其是,未來幾個季度內的現金和債券收益率下降,使得主要國家的國債無法提供傳統上在投資組合中的兩項功能,即穩定的利息收入和對衝經濟危機和風險。

我的建議是,在做家庭理財規劃時,投資人要慎重考慮固定收益組合未來可能達到的實際回報目標率,以及其相對能分擔的組合風險。從這個方面來看,如何利用具有一定流動性的另類投資的高回報、以及價值股和資源股的低估值、和浮動利率掛鈎資產,並積極動態的降低整個組合投資的久期,是未來三年內投資組合產生回報,避免大幅回撤的首選策略。

另外,由於新冠疫情,主要發達國家使用了巨額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導致貨幣增速激增,所有主要貨幣都出現超發和泡沫化。歷史經驗顯示,在紙幣時代貨幣超發是長期現象,股票和房產是長期表現最好的兩類資產,所以要儘量遠離現金。

數據來源:Blackrock

【正文】本周的主題是討論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這個與諾亞財富和歌斐資產,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身家財富都緊密相關的話題。接下來,我將分別討論四個問題: 1)什麼是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2)為何要做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3)亞洲地區財富管理的趨勢;和4)怎麼做好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一、 什麼是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呢?

在公司網站的首頁,我們可以看到諾亞控股的介紹和定位,比如:「起源於 2003 年,(諾亞控股)是中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優秀的參與者,不同於傳統金融機構,從客戶的立場出發,用獨立客觀的角度,為客戶提供海內外各類型金融投資產品的專業篩選、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諾亞控股已經形成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全球開放產品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的多業務主線,為超過28萬名高淨值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海外資產配置、高端保險、高端教育等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

在深入討論這兩個專業概念之前,一個基本問題是:什麼是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呢?

我的看法是,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財富管理是從諾亞客戶的需求角度,通過理財的方式,對客戶的資產進行組合投資管理的一系列前中後的行為。資產配置則是通過各種金融產品和工具,比如:股票、債券、保險、地產、PE和基金等,把諾亞客戶的私人財富分配到不同的資產上去,並在適合每個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時限和資金需求的基礎上,獲得合理且最大化的回報。換句話說:好的財富管理就是做好資產配置。

二、 為何要做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根據美聯儲舊金山分行2017年的工作論文,基於過去140年的不同國家經驗數據表明:人類社會的財富回報率高於經濟增長率(r> g)。而且資產回報率差異是解釋不同收入人群的財富不平等的一個主要原因。特別是,全球財富存量自1970年代以來急劇增加。財富存量的增加並未導致回報率大幅下降。這一事實表明,至少從長期宏觀歷史角度來看,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替代彈性可能很高。

在家庭財富管理中,資產配置是整個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決定投資組合相對業績的主要因素。1991 年,有三位美國學者在頂尖金融專業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II: An Update》

。在這篇針對全球82支大型退休基金從1977 至1987 間長期回報率的實證研究報告中,可以發現這些專業退休基金管理的獲利來源有:91.5% 來自於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其次是選股能力(Security selection)佔4.6%,而擇時(Market timing)僅佔1.8%。

數據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The Rate of Return on Everything》

那麼,資產配置為什麼能在財富管理和組合投資中佔據這麼重要的地位?我的看法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在日益複雜的金融市場環境下,投資目標的信息、盈利狀況、規模、投資品種的風險特性,以及特殊的變動因素(比如配股、股息分紅)等,對投資收益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但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和組合分散,則可以起到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作用,也就是提高單位風險收益率(Sharpe Ratio)。2)隨著投資標的範圍從單一資產擴展到多資產類型、從國內市場擴展到國際市場,其中既包括在國內與海外資產之間的配置,也包括對不同貨幣風險處理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顯然,單一資產的投資方案難以滿足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資產配置的重要意義與作用也就逐漸凸顯出來,因為後者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單一資產的非系統性風險。

而且隨著家庭財富的快速增長,中國已經邁入了全民理財時代,高淨值家庭和個人投資者也迎來了一個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財富的積累、政策的放開、渠道的拓寬,讓投資者擁有更為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但最重要的是,以諾亞控股為標誌的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崛起,真正為廣大高淨值家庭和個人投資者提供了可以幫助其實現家庭理財需求的專業投資機構和資產配置建議。

對於高淨值家庭和個人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需要根據個人財富水平、投資的動機、投資期限、目標客戶的風險偏好、稅收規劃等諸多考慮等因素,來確定納入家庭投資組合的資產類別及其比重,並在隨後的投資期內根據各資產類別的價格波動和風險變化情況,及時動態地調整資產配置權重和組合投資方案,或者在某一類別的資產中再作具體標的選擇,以尋求風險回撤和投資收益最大化。

家庭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具有長期性,它不是單純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是要在風險與回報之間謀求一種組合平衡。而且,隨著近年來,監管政策的調整和財富管理水平的升級,理財機構也從產品導向型的市場營銷模式逐步過渡至資產配置導向型的財富管理模式。眼下,許多金融機構的理財師均遵從資產配置的理念來打理客戶資產。但是,如何規範化的執行資產配置流程,在具體地點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的問題和缺憾,因此,如何能夠形成相對科學的資產配置方案,也是接下來本文要深入研討的問題之一。

三、 亞洲地區財富管理的趨勢是什麼?

作為全球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中國已經是全球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數目最多的國家。財富的快速積累使得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財富國家,不光是最高端,中端的財富人口也在快速崛起。

根據全球知名私營房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 的年度《財富報告》, 到2022年,中國的超級富豪人數(個人淨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預計將達到17,980人,約佔亞洲富豪比例的一半,而且在2017-2022年間,中國的超級富豪增長率或將達到104%

另外,根據瑞士信貸的全球財富報告,預計到2022年中國家庭財富將增加約10萬億美元,達到39萬億美元。中國百萬富翁數量可能增長41%,達到270萬人。

數據來源:Knight Frank

由建設銀行和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的聯合報告《中國私人銀行2019:守正創新 匠心致遠》也同樣指出,到2023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有望達到243萬億元人民幣(約37.3萬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恢復為約11%。

中國的家庭財富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數量劇增,也可以諾亞財富的季度活躍客戶數的增長趨勢得到映證。根據最新的財務報表,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諾亞控股累計配置規模達7313億元。諾亞財富註冊用戶約33.2萬人,較2019年底增長13.43%,增加了3.94萬人。2020Q2,諾亞財富的活躍用戶達到14703人,同比上升48.7%,其中公募基金活躍客戶12343人,同比增長140.3%。無論是配置規模(7313億元vs.243萬億元),還是註冊用戶(33.2萬vs. 270萬),以諾亞控股為代表的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未來增長空間和潛力巨大。

數據來源:諾亞控股財務報表

回頭看,中國的居民家庭資產自改革開放開始逐步累積,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家庭財富配置的主力也從滿足生存、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到提高生活水平(購買各類家庭耐用消費品),再到購買不動產、乘用車等「昂貴」的固定資產,並且正在進入金融資產配置的加速階段。未來,中國家庭財富的多資產配置需求,以及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市場的加速擴容,已經是一個必然發生的大趨勢了。

資料來源: 招行客戶問卷調研與行內/外客戶深度訪談調研(N=~3300);貝恩分析

但是,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還遠遠不能滿足居民財富管理和高淨值人士對資產配置的服務需求。根據招商銀行對中國七個經濟區域的城市居民財富管理行為的調查報告,中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專業知識尚處於啟蒙階段。在面對「投資什麼、怎麼投資、投資多少」等問題時僅僅基於本能進行決策,主要表現為:配置大量的現金管理類、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缺乏對產品的深入了解,缺少與自身情況的分析匹配,僅憑藉親人、朋友的經驗及建議等,這些非專業的投資行為,可能會對家庭財富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的資產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不僅如此根據招行與貝恩公司的客戶問卷調研與客戶深度訪談調研,大約有40%左右的超高淨值人士對「家族資產配置管理」和「家族財富保障與財富傳承」這樣的專業服務,「感興趣,但未使用過」。

資料來源: Federal Reserve Bank, CICC research

從全球的財富管理現狀來看,不僅是我國,甚至是整個亞太地區,居民的創造財富的能力都已經遠遠超過了財富管理的能力。從資產配置結構來看,根據BCG的報告,目前亞太地區仍以儲蓄(現金+存款)為主,達到24.96萬億,佔比高達65%,而權益類資產和債券類資產合計13.44萬億,佔比僅35%,顯著低於全球平均水平(60%),相較於北美地區(86%)更是差距明顯。

相比較而言,美國個人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已從「60%投資於國內股票、40%投資於國內債券」的傳統理論,演變至通過基金或專業管理帳戶進行各式各樣的專業投資策略,包括市場中性策略和絕對回報的另類資產配置策略。

資料來源: Federal Reserve Bank, CICC research

因此,如何提高中國家庭和居民的守富、用富、傳富能力,是國內金融理財機構需要好好研究的課題,也是每位個人投資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慶幸的是,隨著理財觀念逐漸的深入人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正在或計劃向諾亞財富這樣的專業機構尋求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方面的建議和幫助。

四、 怎麼做好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在自媒體和網際網路上流傳一個被各大保險機構經紀人廣泛使用,名為《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的資產配置理論框架。這張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帳戶,這四個帳戶作用不同,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但它表達的意思是,每個家庭需要擁有這四個帳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財富的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並滿足家庭的各個階段和各項支出需求。

必須聲明一下,這個所謂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曾經遭到打假,因為沒有人可以找到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相關的研究報告(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也沒有找到標準普爾公司發布這個家庭資產研究報告的任何訊息。但是從實踐意義上,我認為,是不是杜撰的本身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家庭資產象限圖」本身合理,且能用嗎?

資料來源: 騰訊財經

根據這個象限圖,四個帳戶分別是: 1)要花的錢:用於短期消費,佔家庭結餘的10%;2)保命的錢:用於保險保障,佔家庭結餘的20%;3)生錢的錢:重在獲得高收益,佔家庭結餘的30%;4)保本的錢,重在安全、穩定和長期性,佔家庭結餘的40%。

我的看法是,以家庭結餘為基礎來考慮這樣的四個帳戶是合理的。但是在做財富管理和理財規劃時,不能必機械的照搬這個家庭資產象限圖。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差別,或許收支不同、或許負債不同、或許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又或許對未來的預期不同,這些具體個案因素都會導致家庭財富的規劃方案和結果不同,需根據每個家庭具體切身實際情況,「量體裁衣」才是正理。

對於理財師來說,應該怎麼為中國家庭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做好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服務呢?按照美歐這些成熟市場和金融理財機構的經驗總結和標準流程,有以下幾個方面:

資料來源: 騰訊財經

第一步:理解客戶風險收益特徵

其中包括:1)了解客戶的資金收益需求;2)了解客戶的時間周期需求;3)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容忍。這個階段主要工作是根據對客戶的財富管理基本要求的摸底,能夠框定客戶對於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基本需求,然後才能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方案的設計。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由於會出現客戶對需求存在認知模糊甚至前後矛盾的情況,因此需要有一個反覆討論和規劃的過程。

第二步:構建基本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從財富管理機構的角度來講,主要包括幾大類不同的風險資產,比如:權益類、固收類、現金類、另類資產。由這些資產類別和投資工具構建的投資組合,需要根據每個客戶自身的風險收益需求做一個基本規劃,並考慮三個組合參數:1) 各類資產配置的基本比例;2) 各類資產之間的相關性分析;3) 各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第三步:制定投資策略和調整配置方案

這個階段是最體現金融機構和理財經理的專業能力,其中包括 1)制定投資策略和2)根據宏觀經濟與風險變化,調整資產配置超配或者低配的比例,並計算調整後的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

關於資產配置策略,大約可以分為:1)買入並持有策略 — 合理配置,配置後不作調整;2)恆定混合策略 — 下降時買入,上升時賣出;3)投資組合保險策略 — 下降時賣出,上升時買入;4)動態資產配置策略 — 回歸均衡原則。

第四步:金融產品銷售與調整

理財師可以結合上面三個步驟的分析結論、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方案,匹配以相應金融產品和投資工具,其中新增同類資產和產品要特別關注與原組合的相關性係數,同時根據總體和新增資金量進行資產總量和比例的控制。

在完成產品銷售、組合構建和資產配置之後,並理財師可以根據客戶的動態反饋,對投資方案和組合資產進行微調,因為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也沒有一成不變的風險和回收益預期,因此投資策略也需要動的調整。比如客戶的理財目標發生變化,原來要送子女出國,在現階段下目標要先滿足創業資金需求,那麼該客戶的外幣資產的比例可能就要下調。

總體來看,中國家庭居民和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因著財富規模增長,金融市場日趨複雜,和資產配置多元化需求,因此對於家庭財富管理和金融產品配置的綜合訴求也不斷提升。因此,專業理財機構和理財師團隊更需要幫助客戶在資產配置的邏輯上,提供一個完整的配組合解決方案,這樣不僅有助於相關金融產品的銷售,更重要的是對客戶財富管理也更負責,而且有利於諾亞財富和歌斐資產的長遠發展。

相關焦點

  • 中行發布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和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12月18日,中國銀行家族財富管理暨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徵、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鄒世斌出席,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武漢、鄭州八地同步連線。中國銀行發布《中國企業家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和《2021年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 中國企業家家族財富管理將不可避免增配另類資產
    未來在專業投資顧問的幫助下,企業家們在充分考慮風險的同時,需運用大類資產配置工具,不可避免將增配另類資產。 2020年12月,中國銀行私人銀行中心正式發布《中國企業家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
  • 煥新升級專戶業務 恆天財富彩虹專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服務全面發布
    煥新升級專戶業務 恆天財富彩虹專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服務全面發布    近日,恆天財富專戶投資人大會在廈門隆重舉辦,會議期間,煥新升級的定製化資產配置服務——彩虹專戶服務全面發布。恆天財富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恆天基金董事長周斌表示,彩虹專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服務以彩虹的七色光代表七種不同的專戶品類,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配置不同的專戶策略,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資產配置服務。
  • 東方紅資產管理攜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發布金融投資者調研權威...
    12月20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會上發布了《新規下的健康投資文化培育——金融投資者調研(2020年度)》課題報告,東方紅資產管理作為本次課題的特別支持單位,分享了多年來開展投資者認知引導的完整體系。
  • 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財富合作,北京峰會聚焦全球資產配置新格局
    在世界格局加速演變的背景下,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如何在「大水漫灌」下實現財富的增值成為了財富人群關注的重點。為幫助投資者解碼疫情常態化下的全球資產配置新趨勢,12月10日,由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生態·匯中財富合作,金磚智庫提供學術支持的世界金融論壇北京峰會盛大啟幕。
  • 恆天財富劉可:後疫情時代,「B-S-W」全新資產配置策略應運而生
    在分論壇「後疫情時代全球化資產配置新趨勢」中,恆天財富助理總裁、恆天研究院院長劉可與貨幣商務副總裁Ciara Sun,和豐家族辦公室合伙人劉洋作為圓桌特邀嘉賓,就後疫情時代全球化資產配置新趨勢展開了深入討論。全球宏觀:歐洲股市佔優,聚焦兩類資產後疫情時代對大類的資產配置有哪些影響,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哪些建議?
  • 恆天財富專戶投資人大會啟幕在即,彩虹專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服務震撼...
    金融改革浪潮之下,財富管理市場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隨著中國個人財富持續增長,資產配置的需求日益旺盛,高淨值人群越來越注重財富保值增值,傳統的金融理財產品難以滿足多元化需求,加之外資券商入華,投顧展業放開全權委託限制的訴求也日趨強烈。
  • 鉅派投資倪建達:財富管理資產透明化需具備三個條件
    1月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倪建達分享了他對財富管理行業資產透明化的思考。在他看來,三方財富管理行業在前期高速發展,中國正慢慢成為金融產品全世界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同時行業也面臨存在底層資產不透明、增信措施不透明等問題的考驗。「瞬間各種金融產品充斥於市場,這背後就會良莠不齊。」
  • 第三方財富管理趨勢報告丨 面對眾多持牌機構夾擊,第三方財富差異...
    用戶財富管理新需求與數據信息保護監管  隨著財富管理市場的持續發展,高淨值人群資產配置訴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正呈現一系列變化,比如從以往的財富增值訴求,拓展到財富保值、財富傳承、財富全球化配置;再如用戶對財富管理機構的服務訴求,從原先的理財產品推介,轉向高端醫療、高端養老、家族精神傳承、子女海外留學規劃等綜合金融服務
  • 中國銀行家族財富白皮書:海外資產熱情低,7成企業家財富裸奔
    12月18日,中國銀行在北京發布了家族財富管理暨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白皮書顯示,現階段疫情對企業家財富影響可控,82.49%的受訪企業家在疫情期間家族資產保持增長,相當一部分的增長源自股票、基金等投資產生的收益;近六成受訪企業家追求的投資年化回報率超過8%。
  • 資產配置或已進入保險時代,誰在守護中產家庭的財富夢想?
    如何將努力積累下來的財富傳承下去?資產配置,成為最好的一種答案。1、資產配置信奉「長期主義」我們必須要承認,現實世界是一個存在「預期收益和標準差」的世界,這與大多數人希望的那種「不承擔風險就能賺到大錢」美好願念,有著極大的鴻溝。
  • 鴻坤財富陳永旗:地產系財富管理機構的突圍與機遇
    從2017年到現在,越來越多新成立的財富管理公司的股東都是機構,一般都擁有一定的資產端投資能力。從資產端到財富端的延伸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一件好事,畢竟機構股東的實力更雄厚、資源更豐富,也更加能支撐財富管理公司前期的發展需要。
  • 再獲《亞洲私人銀行家》首肯,恆天財富打造管家級綜合財富管理平臺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恆天財富砥礪前行,秉承「以客戶為中心,做好財富管理」的企業使命,持續構建嚴格的風控體系及完善的產品線,組建5400餘名的專業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1+N式服務和量身定製的資產配置方案。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理財需求,全力幫助客戶達到降低風險、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和傳承等目的。
  • 王道遠:中國信託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
    資產管理業務指的是「基金」的管理,是對多個客戶委託的資金進行組合配置,強調的是「集合運作、組合投資」,表現為資金端和資產端的「多對多」;財富管理業務則是對單個客戶資產負債表的管理,強調的是「私人定製」「綜合服務」,表現為資金端與資產端的「一對多」。也有人形象地說,資產管理是對「錢」負責,財富管理是對「人」負責。
  • 家庭資產配置新課題及他山之石
    與此同時,中國統計局還表示,據估算,2019 年中國居民部門總資產為 514 萬億元,人均總資產為 37 萬元。這兩項數據的巨大差異表明,在居民的財富增長中,收入只是一部分,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通過資產配置獲取的增值。在中國市場,近十幾年來房地產增值產生的財富效應表現十分明顯。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展望
    財富管理是信託業務的重要轉型方向之一。資產管理業務價值鏈的上遊環節,重點圍繞產品;財富管理業務為價值鏈的下遊環節,重點在於「渠道+客戶+服務」,財富管理業務通過對客戶的服務,最終掌控著資金端。信託目前的財富管理業務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除了根據信託項目做產品的模式,還可進一步從客戶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出發為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配置服務,例如財務稅收規劃、財富傳承安排、子女教育信託、家族信託等增殖服務,加快客戶資源積累,是的渠道與產品應密切合作,形成強大合力。 慈善信託也是可以持續發力的方向。
  • 恆天財富阿爾法計劃:充分發揮大類資產研究的專業能力 為客戶及時...
    在此形勢下,為了更好地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權益資產機會,恆天財富於2020年特別推出恆天權益產品銷售獨立品牌——阿爾法計劃,並由恆天財富研究院、產品管理部、資產配置服務部、存續管理部的主要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專職服務於阿爾法計劃,力求集全公司之力,連結各部門資源,通過多角度深度研究、投資策略風控、並動態分析調整,為投資者提供立體視覺篩選下的權益資產配置產品和服務
  •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不是所有資管機構都適合做大類資產配置
    來源:《財經》「現在有一定規模的資產管理機構都在講大類資產配置,也在做大類資產配置。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信託公司都要去做,因為大類資產配置要求你必須熟悉各類產品,不能聽起來好,沒有研究就去配置。」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9月6日在由《財經》、《財經智庫》、北京資產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
  • 興業證券:多重並舉,搶灘券業財富管理制高點
    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資本入市力度加快此為天時,資本市場改革深化落地、資管行業監管體系完善乃地利,居民資產配置習慣的改變可稱人和,天時地利人和驅動下的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成為傳統券商轉型的風口。 據悉,興業證券早在2010年就開啟財富管理轉型戰略。但和銀行業天然優勢相比,券商轉型面臨投資者固有觀念、客戶基礎薄弱等挑戰,興業證券歷經十年沉澱和能量積蓄,在提升競爭力方面有何舉措?
  • 海外資產配置項目投決會順利舉行
    6月1日下午,盛大金禧海外資產配置項目投決會在總部國際金融中心38樓會議室順利召開,盛大金禧副總裁解博士、運營中心高級總監李峰、投後管理部總監李漢瑛、金融商學院院長劉升君、風控中心高級經理陳練等領導出席本次投決會,針對金禧國際呈遞的海外資產配置項目展開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