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未來十年,職場最容易被淘汰的9種人:
8小時外不學習的人、靠個人能力單打獨鬥的人、心理脆弱易受傷的人、技能單一,沒特長的人、計較眼前,目光短淺的人、情商低,不懂控制情緒的人、觀念落後,知識陳舊的人、坐而論道,不善行動的人。
有以上特點的人,最容易被替代。
時代在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嚴格,單一的能力已經不是鐵飯碗,社會更需要綜合能力強的人。
在職場,有這3種特質的人,更容易升職加薪。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果自己不變通,不進步,隨時都會被淘汰。
「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這就是職場人常談論的舒適圈理論。
那些真正有遠見的人,不會把自己把自己困在舒適圈裡享受安逸,他們總能認清自己,認清現實,擁抱變化。
崗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他們就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才,並且能在工作之餘給自己充電,學習新知識,提升業務能力。
在職場混得好的往往不是天天熬夜加班的人,不是埋頭苦幹悶不吭聲的人,不是在一個崗位上做了三五年的人,而是那些真正對工作有想法的人,持續學習的人。
學習知識,讓自己更專業,學習社交,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如果連學習的主動性都喪失了,那麼還怎麼在人才濟濟的職業圈中摸爬滾打呢?
米芾是人盡皆知的宋代書法家,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他說,學習書法必須專心書法,不再有其他愛好分心,方能有成就。
專注是做好一份工作的起點,專注的另一個代名詞是做事有計劃,有計劃,才能管理分配好時間,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那些有計劃的人,都能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每天高效工作,專注做好所負責的事情。
反之,無法專注做好的工作的人,通常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的一團糟。
再者,執行力很重要,工作中,接受了領導的工作任務,你的執行力決定著領導對你的器重程度。
沒有執行力的人,總是拖拖拉拉,做事沒有反饋。
有執行力的人,高效做事,還會主動反饋工作進度,這樣的人在領導心裡是靠譜的,如果讓他去管理一個團隊,領導也會不放心。
年輕人在職場工,你要明白一個道理: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零。
情緒穩定是一個職場人必備的能力。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混得好的,成大事的,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還怎麼成大事呢。把生氣的話說出來是本能,把洩氣的話咽下去,才是本事。
兩個人溝通,內容只佔30%,而情緒去佔了70%。如果夾雜個人的不良情緒在裡面,那麼溝通過程和溝通的內容會被扭曲。
一個公司裡,但凡是一個小領導,都很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在其位謀其職,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衝動有失風度,情緒管理能力也是一步步熬出來的。
所以若想擁有更多的機會,就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說話做事,要「穩」,遇到好事,不過分張揚,受了委屈,不到處訴苦,生活中的脾氣不帶到公司。
在《一生的資本》有這樣一段話:「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如若成不了情緒的主人,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
混得好的人,不會把情緒寫在臉上,不會在生氣的時候做決定。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努力找到自己身上的這三種特質,你會離升職越來越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