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植物次生代謝調控創新團隊在中藥資源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0-12-23 萌二叔兒

浙江理工大學梁宗鎖教授牽頭的浙江理工大學植物次生代謝調控創新團隊長期從事藥用植物資源和中藥材規範化生產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中藥資源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近期,該團隊在國家標準樣品和中藥材土壤重金屬修複方面取得新突破。

2020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0年第27號國家標準公告,該團隊骨幹張曉丹副教授主持的「丹參新酮」(GSB 11-3803-2020)、「二氫丹參酮Ⅰ」(GSB 11-3804-2020)兩項國家標準樣品正式獲批。這是浙江理工大學首次獲批國家標準樣品。同時,該標準樣品屬於首次獲得,填補該領域空白,對建立和完善丹參藥材及相關藥品的國家藥典標準,推動丹參及系列產品標準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該團隊在綠色土壤重金屬修復研究方面也有新亮點。團隊骨幹許玲副教授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一區top, IF=9.038)在線發表題為「Synergistic effects of EDDS and ALA on phytoextraction of cadmium as revealed by bi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ALA與EDDS聯合應用修復重金屬鎘汙染土壤的機理。

當前,土壤重金屬汙染已成為影響中藥材品質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環境治理難題。該研究首次創造性地將一種非蛋白胺基酸(5-氨基乙醯丙酸/ALA)與可生物降解的重金屬螯合劑乙二胺二琥珀酸[S,S]-EDDS異構體聯合應用於土壤重金屬的修復中,並通過向日葵對土壤重金屬鎘進行植物修復,解決了多年來螯合劑單獨使用抑制植物生長的應用瓶頸。為綠色修復重金屬汙染土壤提供了理論拓展和方法創新。

圖1. ALA與EDDS聯合應用提高向日葵吸收土壤重金屬鎘的圖示

該團隊於2013年7月入選浙江理工大學第二批校科研創新團隊,經多年建設,在教師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績。目前團隊成員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講師3人,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2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1人。團隊圍繞藥用植物次生代謝調控研究,在中藥資源、天然產物等領域碩果纍纍。累計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160餘篇,各類科研項目20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培養研究生40多名。團隊響應國家和地方生物醫藥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已與天士力集團、步長藥業、胡慶餘堂等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大力支持浙江理工大學紹興濱海研究院建設,為浙江理工大學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浙江理工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所揭示大麗輪枝菌通過調控脂質代謝和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
    微生物,特別是土壤中的細菌和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謝物,該物質和初生代謝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長所必需,但對微生物適應外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應對非生物脅迫還是生物脅迫。大麗輪枝菌是棉花黃萎病的致病原,影響棉花纖維的產量和品質。
  • ...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浙江農林大學
    更好的推進傳統中藥與現代生物技術的融合發展?——浙江農林大學中藥學研究團隊的專家們一直在努力著。  近日,從浙江省科技廳獲悉,由浙江農林大學牽頭申報的「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被認定為省級重點實驗室,該校邵清松教授擔任實驗室負責人。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解析調控纖維素合成新機制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解析調控纖維素合成新機制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孔英珍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發現了擬南芥種皮粘液質中調控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HDG2,揭示了其在種皮粘液質中參與纖維素合成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
  • 管敏團隊中藥單體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管敏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18β-Glycyrrhetinic acid acts through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 alpha to modulate lipid
  • 胡章立團隊:讓藻類植物為民所用
    >上發表了CNR10調控植物重金屬轉運機制的研究論文;3月,團隊在生物能源Top刊物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上發表了轉錄因子DOF調控衣藻脂代謝的研究成果;4月,團隊與合作者在環境科學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公布了植物鎘抗性蛋白PCR調控的分子機制;7月,團隊與合作者在Nature
  • PNAS | 成花素雙重功能:調控開花以及獨立於開花途徑的次生細胞壁合成
    責編 | 逸雲成花素是一種在開花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誘導花芽分化的激素,其可以調控植物的開花時間,並由SFT(SINGLE
  •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在痛風疼痛機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方劍喬、劉伯一研究團隊在痛風疼痛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針灸神經生物學實驗室、浙江省針灸神經病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方劍喬、劉伯一研究團隊在醫學領域著名雜誌《Theranostics
  • 探討服飾文化 挖掘服飾創新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在麗江設立...
    12月15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民族服飾文化創新中心在麗江設立了一個研學基地,中國民族學會、麗江市文聯、市廣播電視局、市社科聯、東巴文化研究院、市博物院、市宣傳部、市文化館、市文旅局、市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麗江日報、新浪麗江、中投東方文化有限公司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掛牌儀式。
  • 中藥藥效為何大打折扣?這場疫情能帶來中藥行業的春天嗎?
    為了摸清四川野生中藥材資源的「家底」,時任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蔣爾國曾帶領他的團隊,對四川省內20多個中藥材原產地進行摸底調查,發現該省的冬蟲夏草、川貝母、大黃、秦艽、重樓、紅景天、金龜蓮等幾十個珍稀野生中藥材品種萎縮嚴重。重樓是雲南白藥的主要原料,20世紀90年代雲南省年產量可達300噸,但2010年已不足100噸,至今野生資源更是稀缺。
  • 突破!山東農大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
    張憲省教授科研團隊部分成員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科研團隊歷時近十年,首次揭示了WUS、STM、CLV3三個關鍵因子之間精細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了WUS和STM介導幹細胞形成和維持調控途徑的交叉和協同,為進一步分析植物莖端分生組織幹細胞活性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Nature | 開啟新領域!植物靠遺傳網絡調控「葉圈」微生物
    北京時間2020年4月8日深夜,《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A plant geneticnetwork for preventing dysbiosis in the phyllosphere」的研究論文,率先開啟了植物科學的新領域——植物菌群失調與植物健康的關係。
  • 雙一流建設首輪,北大創新群體增量全國第一
    團隊從多種環境和內源信號對植物的調控方面開展系統深入研究,在光信號調控植物形態建成、光與其他環境因子協同調控細胞伸長、內外信號整合調控花粉管伸長與完整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與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成果發表在Science等國際刊物上,推動了植物信號轉導領域基礎研究的發展。
  • 長江師範學院李文峰團隊在榨菜營養功能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長江師範學院李文峰博士團隊在榨菜營養功能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以李文峰博士為第一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Salted and unsalted Zhàcài (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alleviated high-fat diet-induced dyslipidemia by regulating
  • 校地合作吐新蕊 協同創新結碩果——我市與武漢理工大學產學研合作...
    12月5日,「科惠網專家市州行」之荊門市—武漢理工大學產學研合作專場對接會在星球國際大酒店舉行,來自武漢理工大學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精細化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汽車工程、資源環境等領域的20多位專家以及全市69家企業齊聚一堂,共謀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 網紅教授鄭強:從四川大學博士到浙江大學教授,再到太原理工大學
    對於山西來說,太原理工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一,這次該校領導層的調整,將會為太原理工大學帶來什麼樣的機會,相信很多山西人非常期待。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已經更新現任領導名單,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出任太原理工大學新任黨委書記。
  • 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
    11月20日,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為在全省範圍內推廣使用打好基礎。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而足細胞內脂質蓄積與循環中脂質含量並無直接關係,重要的是足細胞自身可表達多種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糖尿病可引起足細胞內脂代謝重編程,通過影響脂質的合成、攝取、分解、流出等過程直接調節足細胞區域內脂質代謝穩態,進而影響腎臟的功能。因此,深入探討足細胞內脂質代謝穩態的調控機制、尋找有效的治療靶點糾正脂質代謝失衡,減輕足細胞功能紊亂,對於防治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 浙江工商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誰的實力更強,從師資和學科來看
    學科評估:浙江理工大學辦學歷史:浙江理工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其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而創辦的浙江蠶學館,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為浙江高等蠶桑學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學校幾度易名,堅持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