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 成花素雙重功能:調控開花以及獨立於開花途徑的次生細胞壁合成

2021-02-08 BioArt植物

責編 | 逸雲

成花素是一種在開花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誘導花芽分化的激素,其可以調控植物的開花時間,並由SFT(SINGLE FLOWER TRUSS,FT的直系同源基因)基因編碼【1】。經典的番茄嫁接試驗證明了成花素在葉片產生並運送到頂端分生組織以誘導開花【2】。此外,SFT的過表達除了誘導植物早熟開花之外,還會導致植物生長的遲緩,這暗示了SFT功能的多樣性【3】。成花素除了誘導開花,還可以導致複葉的簡化和莖的橫向擴張受阻(圖1)。這說明成花素在開花植物中具有雙重功能:在頂端分生組織中促進開花,在其他營養分生組織中抑制生長。成花素依賴性的營養生長的改變意味著生長的終止,因此成花素也被認為是生長停止的調節因子,但是目前在向開花轉變期間關於開花和莖代謝重編程的聯繫以及成花素終止生長的遺傳和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圖1 番茄主要生長習性示意圖

(A) WT tomato plant. L, leaf; In, internode; SU, sympodial unit. (B) 35S:SFT induces premature flowering. (C) sft induces late flowering, suppresses sympodial growth, and forms single flower truss inflorescences.


近日,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Eliezer Lifschitz團隊在PNAS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flowering hormone florigen accelerates secondary cell wall biogenesis to harmonize vascular maturation with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以番茄為研究對象,揭示了成花素調控番茄維管組織成熟的機制。



該研究通過轉錄組分析發現,成花素改變(WT, sft和35S:SFT株係為研究對象)引起的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富集在與SCWB(secondary cell wall biogenesis)有關的代謝和基因調控網絡中,而其他與開花有關的基因並沒有被成花素改變。內源可移動的成花素,可以在FT誘導後24小時(解剖變化發生變化之前)後激發番茄莖中SCWB網絡的上調(SCWB與維管成熟有關)(圖2)。這表明SCWB是番茄莖中成花素的最終代謝靶標。

 

圖2. 成花素上調SCWB網絡


此外,成花素可以促進MADS 和 MIF基因的表達,反過來調節莖的維管成熟和徑向擴張的速率,而與開花與否或者成花素的水平無關。成花素對維管的正常發育不是必需的,分生組織的營養生長或者番茄sft植株的開花不需要成花素也可以進行。以上表明植物維管的成熟與開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而成花素可以作為植物的「外圍」調節因子發揮作用。


總之,該研究表明成花素觸發了一個獨立於花的發育程序,最終加速了番茄莖的次生細胞壁的生物發生,從而促進了維管的成熟和莖的適應性改變。成花素通過協調相互獨立的開花和次生細胞壁生物發生,在生殖階段起著協調和溝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Kobayashi Y, Weigel D (2007) Move on up, it’s time for change—mobile signals controlling photoperiod-dependent flowering. Genes Dev 21:2371–2384

【2】Shalit, A., Rozman, A., Goldshmidt, A., Alvarez, J. P., Bowman, J. L., Eshed, Y., & Lifschitz, E. (2009). The flowering hormone florigen functions as a general systemic regulator of growth and termi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8392-8397.

【3】Lifschitz E, et al. (2006) The tomato FT ortholog triggers systemic signals that regulate growth and flowering and substitute for diverse environmental stimuli.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3:6398–6403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73/pnas.1906405116


相關焦點

  • 綜述:木質素生物合成的調控
    目前認為,木質素時空合成由NAC-MYB基因調控網絡進行調控。近日,奈良理工大學Misato Ohtani和Taku Demura在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的總結了木質素的調控網絡。NAC-MYB基因調控網絡由兩層構成。
  • 沒有葉子沒有根 菟絲子開花全靠「竊聽」
    近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植物所)吳建強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揭示了菟絲子非比尋常的開花調控機制,這對解析寄生植物的生理、生態和進化史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9月1日凌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PNAS|中科院植物所揭示氣孔保衛細胞分裂精細調控機制
    氣孔保衛細胞根據環境條件變化和節律發生「運動」改變氣孔大小,調控植物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和水分蒸發,直接影響了光合作用碳同化和水分利用效率。模式植物擬南芥FOUR LIPS (FLP) 是最早被發現的氣孔發育關鍵基因之一。FLP基因突變可導致保衛細胞母細胞的冗餘分裂,如flp-1突變體中可形成四個保衛細胞相鄰的異常氣孔簇。
  • NAR|西南大學羅克明團隊揭示次生壁生物合成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責編 | 奕梵細胞壁是存在於細胞膜外由複雜的多糖組成的厚壁(初生壁),是植物細胞區別於動物細胞的重要特徵之一。當細胞停止伸長和擴張時,只有一些特殊的細胞可以在初生壁和質膜間合成次生壁。此外,次生壁佔植物生物量的很大部分,是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能源。因此,解析次生壁合成的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 PNAS | 植物通過細胞自噬來調控保衛細胞內活性氧的穩態,進而控制氣孔的開放
    但過高的活性氧水平對植物細胞具有毒害作用,為了有效地作為第二信使並避免其毒性,需要將細胞內ROS的基礎濃度維持在較低水平,然而保衛細胞如何維持細胞內ROS基礎水平仍不清楚。此外自噬缺陷突變體在保衛細胞中聚集了高水平的過氧化物酶體, ROS是通過葉綠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的正常能量代謝過程產生。研究表明,細胞自噬通過選擇性消除保衛細胞中的過氧化物酶體來控制活性氧的穩態, 進而控制氣孔的開放。本研究為保衛細胞內ROS穩態調控機制和植物過氧化物酶體特殊細胞自噬即過氧化物酶體吞噬的生理意義提供了見解。
  • ​PNAS | 擬南芥PATRONUS蛋白是分離酶抑制劑!新研究揭示細胞分裂過程染色體分離的調控機制
    黏連蛋白的降解由分離酶催化【2】,為了保證黏連蛋白在恰當的時期降解,分離酶的活性被嚴格的調控。在真菌和動物中分離酶的催化活性可被分離酶抑制劑所抑制,分離酶抑制劑作為分離酶的假底物與分離酶結合後阻止了分離酶與黏連蛋白的結合【3】。在細胞分裂後期剛開始的時,分離酶抑制劑被後期促進複合物介導的泛素化修飾途徑所降解【4】。
  • 內質網脂質穩態在細胞色素P450酶調控中的作用
    磷脂是膜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內質網合成和修飾以及高爾基體的運輸參與構成各種生物膜[5]。線粒體是體內重要的產能細胞器,其功能和結構依賴於外膜和內膜特定的脂質組成,即高含量的非雙層磷脂,當線粒體膜組成改變時將影響細胞的自噬和凋亡[6]。因此,內質網是整個細胞脂質水平的中樞調節器,影響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構成,可能影響細胞功能甚至增加患病的風險[7]。
  • 初中生物《開花與結果》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A.受精卵發育成胚胎 B.受精極核發育成胚胎C.胚珠發育成種子 D.子房壁發育成種皮2.黃瓜、南瓜、絲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會結果,原因是( )。①花粉粒是在花葯中的花粉囊裡形成的;②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是直接減數分裂的結果;③被子植物花粉的發育經歷四分體時期、單核期和雙核期;④花粉在發育過程中,核先位於細胞一側,再移到細胞中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開花與結果》練習題答案及解析1.【答案】C。
  • 微生物所揭示大麗輪枝菌通過調控脂質代謝和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
    微生物,特別是土壤中的細菌和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謝物,該物質和初生代謝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長所必需,但對微生物適應外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應對非生物脅迫還是生物脅迫。大麗輪枝菌是棉花黃萎病的致病原,影響棉花纖維的產量和品質。
  • 種植的百香果只長藤蔓不開花是怎麼回事?百香果不開花如何處理?
    種植百香果不開花要怎麼處理?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詳解下!一、百香果中國產地是哪裡?中國現在百香果的產地也很多,在我國的百香果產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廣西現在是中國最主要的百香果產地,此外廣東、福建、海南、臺灣等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百香果產地。其中,廣西北流市得到了「百香果之鄉」的稱號!二、百香果不開花如何處理?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解析調控纖維素合成新機制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解析調控纖維素合成新機制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孔英珍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發現了擬南芥種皮粘液質中調控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HDG2,揭示了其在種皮粘液質中參與纖維素合成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
  • 百年紫斑牡丹的開花照片以及品種介紹
    今天我主要講講百年紫斑牡丹的相關品種優勢以及價格行情。百年紫斑牡丹的開花照片以及品種介紹高達4米的百年紅花紫斑牡丹物以稀為貴,這點在紫斑牡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由於紫斑牡丹的花大,個頭高,屬於牡丹家族中的「巨人族」,耐寒,抗旱等特性,深受國內廣大花友的喜愛。
  • 除了合成蛋白質 核糖體還有哪些重要功能?
    doi:10.7554/eLife.45396來自Stowers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人體細胞中核糖體的一種新功能,即存在破壞正常mRNA的功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核糖體是細胞中生產蛋白質的分子機器,」Stowers助理研究員Ariel Bazzini博士說。
  • 三角梅怎麼養才能開花?
    此外還可以利用澆水量來調控開花時期,開花前扣水,出現花芽的時候再正常澆水即可。春夏時節,可以將過長以及分叉的枝條適當的疏剪,以促進新枝條的萌發,也讓養分更加的集中,增加開花的數量。二、三角梅的花期及調控三角梅怎麼養才開花好,讓三角梅開花的5大養護技巧三角梅的花期一般在四月到十一月,如果養得好一整年都可以開花。
  • 麝香百合的花期怎麼調控?把控好這幾點,開花時間任你選!
    拍照識花麝香百合主要的觀賞價值在於花朵,所以開不開花,能開多久對於它的觀賞價值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怎麼延長它的開花時間以及怎麼控制它開花的時間成為花商最為關注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要怎麼調控麝香百合的花期呢?想要10-11月就能讓麝香百合開花我們就要在八月份左右開始植球,植球之前要先將麝香百合進行防腐化處理(用40來天的大球在13攝氏度到15攝氏度的環境下進行防腐化處理),然後放置到8攝氏度的花房中培育30天等到新芽長出並且長到5cm左右就能定植,最後再養殖一個月左右就能保證我們在十月份得到鮮花了。
  • 山東農大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
    張憲省教授科研團隊部分成員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科研團隊歷時近十年,首次揭示了WUS、STM、CLV3三個關鍵因子之間精細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了WUS和STM介導幹細胞形成和維持調控途徑的交叉和協同,為進一步分析植物莖端分生組織幹細胞活性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Nature Commun | 質膜ATPase調控花粉管伸長的機制
    開花植物可以通過精子細胞的傳遞完成雙受精過程及種子形成,該過程與花粉管的萌發和伸長密切相關。
  • PNAS:靶向鞘磷脂代謝如何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2020年4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做出的新研究,通過破壞神經元中一類脂質分子的合成過程,能夠有效改善神經變性的症狀,最終提高了患病小鼠的存活率。該研究結果於2020年4月13日在線發表在《PNAS》雜誌上,可能有助於開發一系列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 植物細胞有沒有溶酶體?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組編碼的蛋白質在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生命活動中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但這些蛋白質還遠遠不足以支撐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基本功能。更多的蛋白質來自核基因組的編碼,於細胞質中合成後被運往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功能位點。即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生命活動受到細胞核以及它們自身基因組的雙重調控。所以線粒體與葉綠體都是半自主性細胞器。下圖來自江蘇高考題,題目底部。
  • 百香果樹不開花不結果啥原因呢?咋解決?
    溼度當空氣溼度大於50%,低於60%時最適合開花,溼度過幹或者過溼,都會影響百香果正常開花。開花時間百香果正常的開花時間在上午10點鐘前後,誤差不超過1小時。授粉百香果自然的授粉機率只能達到6成,所以需要吸引蜜蜂授粉或者人工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