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一本「奇怪畫冊」,畫了各種「海鮮」,乾隆看後愛不釋手

2020-12-12 濟南畫室

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韋應物

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類探尋的目標。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畫家——聶璜,經過多年在福建、浙江、河北等地的遊歷考察,繪製了一部奇書,並命名為《海錯圖》。

「錯」在這裡有錯綜複雜的意思,形容海物數量繁多,不能理解為「錯誤」的「錯」。

雖然畫作裡面的錯誤確實不少。但在300年前的清朝,那個科技不夠發達、消息不夠靈通的時代,完成這樣一本奇書,聶璜需要跋山涉水、博覽群書,還要時不時親自詢問當地經驗豐富的漁民,才有可能把古書中記載的海洋生物逐一解密。

這樣一看,這許許多多「美麗的錯誤」,都可愛起來了。

一物一贊一吃法

聶璜稱這些海生物都是他親眼所見,我是不信的。看這幅鬼頭魚。傳聞中的鬼頭章魚,是類似人魚的奇怪組合。介紹講到這種鬼頭魚,有和人相似的身軀和頭肩,滿身長肉刺,叫聲綿長尖銳,遇到驚訝會長鳴不斷。但是無毒無害,它在被赤手空拳的漁民網獲後,就放棄了掙扎。

這樣在現代科技裡找不到的奇異物種,怕是活在300年前的口口相傳裡。

聶璜把自己多年所見所聞的海物,用最擅長的作畫形式展現給身邊的人。據統計,《海錯圖》中共有300多種生物,涵蓋海洋生物常見的大部分類群,也添加了海濱植物。整本圖冊畫風親民又歡快,像呆萌的現代漫畫,有些可愛的小生物讓人想捏一把。

畫作不僅畫出了聶璜心目中海物的模樣,還介紹有聽說研讀得來的物種習性、食草食肉、傳說趣聞等等。最重要的是,每一幅小畫旁都配有相關文字介紹和一首押韻的小贊,讀起來琅琅上口,簡單易懂。

更讓人對作者忍俊不禁的是,《海錯圖》也是一部食譜,是吃貨的福音。這不僅是一部海鮮圖譜,還是「如何做海鮮」的圖譜。

我們……似乎看到了重點?或者對聶璜來說,吃遍四海海物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機緣巧合入宮傳世

作者的創作動機已不可考,我卻欽佩作者的創作勇氣。幾年如一日的心血在動蕩的年代稍有不慎就會盡毀。《海錯圖》想有出頭之日,是需要機緣和運氣的。

聶璜在《海錯圖》全本的描述,並無進獻入宮的相關話術。但是雍正年間,這部書卻出現在了皇宮中。直到乾隆年間,此書被修補裝裱,放進了皇帝的居室,成為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的枕邊物。

這古怪離奇的海物,是皇帝一生見所未見的奇異物件,裡面有深宮中的皇帝對大海的全部想像。隨後幾年,《海錯圖》還被要求收錄在乾隆皇帝組織編撰、記錄皇室書畫珍品的《石渠寶笈續編》裡,其地位可見一斑。

未知的東西總是神秘而充滿想像。《海錯圖》吸引眼球的點正是他獵奇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力量。在今天看來,《海錯圖》內生物學漏洞百出,連現代人了解的最基本常識都會錯。可是在那個時代,憑著想像能做到這地步,實屬不易。

就像這幅鱷魚,大家都知道鱷魚以「咬力」著稱,而這張圖的嘴巴明顯是個蜥蜴?他聽人說,鱷魚身長兩丈有餘,身上披著甲片,四肢很短也被甲片覆蓋。嘴巴是方形,很寬,尾巴尖尖的扁扁的。

其實,描述得還挺像鱷魚。可惜聶璜沒見過。這個「紅蜥蜴」就成了聶璜眼中的鱷魚,還為此做了一首小贊。

還有這個,你能想像這個不是會遊泳的豬,而是鯨魚嗎?除了會噴水,我連想不到二者相似的地方。鯨魚身軀龐大,非深海沒有它的蹤跡,聶璜沒見過也是正常的。憑藉想像畫出的畫,和實際出入一定會有,只是大小的區別。

關於人魚最早的記載,在先秦的《山海經》中,說人魚有四足,聲如嬰孩。你看《海錯圖》這個人魚,是不是更像傳說中的水鬼。或者像生活在水中退化了的人類。你信這世上真的有人魚嗎?

今天看來這本書就像小兒書一般可愛,不嚴謹、不合邏輯,但是它在歷史上的意義不容小覷。甚至《海錯圖》的誕生有著特有的人文意義,幫助史學家了解清代對海洋的認識程度。

拋去巨大的歷史意義,《海錯圖》還讓我們看到了古代人「較真」的可愛一面。這樣為了自己愛好踏百水千山的古人聶璜,有感動到你嗎?

美術生在紙上畫「辣條」,連老師都被忽悠,真是太秀了

相關焦點

  • 故宮中有一本「另類」畫冊,畫了300多種動物,亦有一條美人魚
    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代的皇家禁,皇帝富有四海搜集天下寶物,這座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皇宮之中,藏有不計其數的文物瑰寶,隨便拿出一件都是價值連城;其實這些文物的價值,並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它們身上帶有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是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無價之寶;在故宮文物"海洋之中",種類五花八門,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文物是一件圖冊,而且它十分"另類",畫地都是各種
  • 奇人手繪《海錯圖》,畫出傳說中的海洋怪物,乾隆:朕太滿足了!
    這是生物課本?首先要說一點,這本《海錯圖》中的錯,可不是指錯誤,而是有點種類紛雜的意思,這本畫冊便是畫的海洋裡的各種生物。乾隆皇帝為什麼會喜歡這麼一本畫冊呢?這就要說到古代人對海洋的認知非常有限。乾隆皇帝深居宮中,海洋太遠,海洋生物也太難見。
  • 女模特畫一件「衣服」去商場,測試路人,這種行為你怎麼看
    等等不要誤會並不是完全的赤裸身體而是在身體上附著了充滿了藝術味道的顏料和彩繪——畫師為模特畫了一件衣服,有的簡單有的奢華有運動款也有晚禮服。其實如果不仔細看人們大多會覺得這是一個擁有完美身材穿著包身裙的姑娘或者是體態健美的女子,這就是在西方都被成為前衛的人體彩繪藝術。
  • 故宮一本怪異海洋圖冊,畫中生物像是「外星人」,網友:太奇妙了
    引言:這是一本令乾隆皇帝愛不忍釋的圖冊,也是一本令生物學家都難以捉摸的圖冊,它畫出古人對海洋生物的認知,被譽為故宮的海洋世界,成為了繼《山海經》之後,再次橫空出世的一本傳奇畫冊,名為《海錯圖》。,儘管我們時常會看到皇帝會微服私訪,但多數也都是定時地點,而當時的一位畫家,便憑藉乾隆對海洋的好奇心,成為了一名流傳百世的人物。
  • 清朝海洋生物繪本,畫下人魚等300多種生物,如今被批「打假」
    這本古籍被博物館展示出來後,立即被號稱"科學網紅"的張辰亮所吸引。經過張辰亮的實地考察、推理鑑定後,立即批判了《海錯圖》中有很多"不靠譜"的內容。被他"打假"的這本奇葩《海錯圖》的作者,竟出自古代民間一位普通人——聶璜。
  • 畫冊設計1p一般多少錢?我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很多寶寶們需要一本好的畫冊,列印製作費是有一個基本的價格範圍的,可是關於畫冊設計1p一般多少錢?一本畫冊設計下來需要多少錢?這個需要根據很多因素來判斷的哦。>□正方形 正度12開(寬250mm*高250mm)□自定義尺寸二、畫冊的印面色彩□單黑 □雙色 □全彩三、畫冊的列印紙選擇封面封底+內頁 紙張材質選擇:(每種紙有不同的克數可選)□銅版紙 (128/157/200/250/300克可選)
  • 攝影畫冊製作教程:教你做一本個性化的電子攝影畫冊
    電子攝影畫冊是攝影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理解攝影電子攝影畫冊的靈魂和設計,以及其中的各種可能性,是攝影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 製作電子攝影畫冊不僅可以紀念並增強一組主題的完整性,而且製作電子攝影畫冊的過程對於實際提高攝影技巧也有很大幫助。
  • 畫美女還是他牛,畫抱胸的李菲兒,惟妙惟肖,讓劉嘉玲愛不釋手
    畫美女還是他牛,畫抱胸的李菲兒,惟妙惟肖,讓劉嘉玲愛不釋手說到藝術界畫美女厲害的人物,都會想到冷軍,他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杆式的人物,凡是說到寫實美女,總是要提一提。但是在冷軍成名之前,還有一個牛人早早的就因為畫美女名動全國了。
  • 今天 這群老兵因為一本畫冊歡聚一堂
    《英雄的汽車兵》這部畫冊全方位記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汽車第五十團從組建到撤編15年的戰鬥歷程,濃縮了十年援老抗美流血犧牲的豐功偉績,記錄了南徵北戰、802實兵演習的艱苦歲月,全面記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汽車第五十團撤編30餘年來各地戰友的精彩活動場面。
  • 歷史上的海蘭位居妃位47年,乾隆為什麼不給她晉封?
    歷史上真正的海蘭在潛邸時期就陪伴在乾隆身邊,乾隆登基為帝後,海蘭初封海常在,後來晉封海貴人,生下永琪才升為嬪、升為妃。此後47年時間,海蘭便一直居於妃位,不再有晉封,而與她一同從潛邸出來的女人,她們的位份幾乎都比她高。
  • 郎世寧畫的「乾隆12妃」,為何看起來一模一樣?網友的回答很給力
    郎世寧在康熙年間來到中國傳教,後成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曾經參與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後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郎世寧曾經為乾隆和乾隆的12妃畫過人物像,但是很奇怪的一點是,乾隆妃子們的畫像看起來都一模一樣?對此,網友的回答很給力。
  • 乾隆皇帝的十二位皇后與妃子到底有多美呢?看完後臉盲了
    郎世寧著名的畫作《乾隆及后妃圖卷》(又名《心寫治平》),是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寧與他的弟子、以及宮廷畫家續畫的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嬪畫像,現流落藏於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畫中青年時代的乾隆帝還是個小鮮肉,英姿颯爽,栩栩如生。但《乾隆及后妃圖卷》,是專供乾隆皇帝玩賞,而不是畫給外人看的。
  • 乾隆的「側身像」被一義大利畫師畫了下來,發現與劇中相差很大
    此後多年,郎世寧一直鑽研中國傳統技法,通過中西結合的方式留下了許多畫作,也給雍正帶來了很多驚喜。在雍正五十大壽那年,郎世寧精心繪製了一副長達八米的《百駿圖》。這副《百駿圖》後來被評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736年,乾隆登基為帝,此時,郎世寧這個宮廷畫師已經「工作」了二十年了。因此,乾隆和郎世寧這個義大利籍的畫師可以說是很有淵源的。
  • 這件沒有開片的汝瓷,價值連城,卻被乾隆當「貓食盆」!
    我們翻閱史書時發現,曾經也有位著名人物將一隻名貴的盆稱為「貓食盆」,他就是乾隆皇帝。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乾隆說:「這官窯(汝窯),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還是唐代的。」「官窯莫辨」,其實應該是「汝窯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窯和官窯。
  • 用業餘時間畫時裝畫的春然,不僅出了一本麥昆作品集
    老粉應該記得之前發過他的個人專訪,那是一年半前。《你在喊忙的時候,他用業餘時間把衣服畫得那麼美》一年半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從他的畫、他的字中確實能看到這一年半時間經過的痕跡——又進步了。當初他就跟我說過出書的計劃,這次書籍的眾酬,只用了35小時就達到了目標。看看人家的一年半。
  • 30歲男子穿針引線手工裝訂畫冊 一件成品需用5天
    追求個性  攝影師手工裝訂畫冊  為了滿足自己的個性化追求,也為了讓書籍、畫冊保存得更長久,一些文藝青年走起復古路線,手工裝訂書、畫冊。大男孩唐亮便是其中一位。唐亮今年30歲,老家在山東,現住大渡口,是位自由職業者,愛好攝影14年。
  • 故宮院刊︱王翯:西洋製作乾隆款畫琺瑯器物考
    畫琺瑯工藝於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早期進入中國後,受到統治者的青睞,獲得迅速發展。至遲從乾隆三年(1738)開始,乾隆帝有意識地陸續將具有代表性的瓷胎、銅胎、玻璃胎、紫砂胎畫琺瑯器物裝匣刻名色籤後,集中收藏於乾清宮端凝殿。廣州作為乾隆宮廷畫琺瑯工匠的輸送基地和貿易口岸,其製作的畫琺瑯器物不僅為行銷歐洲的商品,還成為進入宮廷的貢品,被稱作「廣琺瑯」。
  • 郎世寧所畫的乾隆12個妃子中,哪一個是最好看的?令妃最有前途
    我們看外國人,其實總覺得他們長得都一個樣,基本靠髮型和鬍子來區分。其實外國人看我們也是一樣的,比如說這位郎世寧老兄。郎世寧是義大利米蘭人,這哥們特別喜歡畫畫。從康熙時期進入清朝,一直在清朝呆了50多年,歷經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
  • Georges Braque 喬治·勃拉克【看畫冊_005】
    起初只是一個專注於色系黯沉的印象派畫家,但在1905年10月看過那些在阿佛爾美術學校同學的"野獸派"作品之後,終於在1906年轉向野獸派。而他的立體主義則是受塞尚繪畫視覺真實以及畫面結構的影響,使畫成為一種建築,使對象成為某種比現實還要真實之物。在這一行動中,勃拉克起了主要作用。
  • 2018年全球拍賣「乾隆瓷器」前十名排行榜!
    款識:《乾隆年制》藍料款,「佳麗」、「翠鋪」、「霞映」印。從景德鎮御窯跋涉上送京師,宮中妙畫琺瑯彩,外壁寫生虞美人,黃自矜持、白怯羞緋、紅恃嬌縱、紫尚雅風,翠葉間,纖花或含蕾、或盛綻,曲莖搖曳微風中,石半掩、蝶縈繞,渲染描繪細膩如生。另一面墨題明人徐桂〈詠虞美人草〉詩二句,曰:「迎風似逐歌聲起,宿雨那經舞袖垂」,既詠虞美人隨風起舞之妍姿雅貌,又是借花懷古。詩前有「佳麗」,後添「翠鋪」與「霞映」,共紅料印三枚。盌心加綴三多瑞果,更顯清朗秀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