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海洋生物繪本,畫下人魚等300多種生物,如今被批「打假」

2020-12-09 奇聞趣談史

古代對於海洋生物記載的書籍,最為讓人熟知也許是《海錯圖》了。這本古籍被博物館展示出來後,立即被號稱"科學網紅"的張辰亮所吸引。

經過張辰亮的實地考察、推理鑑定後,立即批判了《海錯圖》中有很多"不靠譜"的內容。被他"打假"的這本奇葩《海錯圖》的作者,竟出自古代民間一位普通人——聶璜。

01、不是畫家卻懷著出版書的夢

說聶璜普通,是因為他不是有名的畫家,也不是生物學家。因其生平記載很少,只知其字存庵,號閩客,明末清初出生,浙江錢塘江人。

據記載,聶璜從小跟父親居住在福建一個靠海的地方。從十一歲開始就學習作畫,從那時起,便對畫家文俶的工筆很感興趣,也曾臨摹過《金石昆蟲草木狀》,而這樣的經歷也為後來的《海錯圖》打下了基礎。

後來,中國來了不少傳教士,他們把西方文化傳到了中國。這讓聶璜看到了西方關於海洋的書籍,也逐漸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便有了對海洋生物研究的目標。

可是,對於中國的文人雅士來說,他們會更偏愛於畫梅蘭竹菊和人物山水畫,對於海洋生物的描繪可謂是少之又少,也沒有一本記載關於海洋生物的書籍。這對於喜歡畫畫,又喜愛研究海洋生物的聶璜產生了想要創作出一本關於海洋生物的書籍。

康熙年間,聶璜遊歷了全國各地等靠近沿海地方。每到一處就會觀察當地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它們的習性。對於沒見過的也會翻閱西方書籍參考,找不到記載也會詢問當地漁民,以此來驗證書中的真偽,最後再把自己收集到的魚蝦蟹等海洋品種畫了下來,並加以注釋。

聶璜用了大概四十年的時間,用細膩的作畫和文字描繪了多種海洋生物和植物完成了一本海洋生物書籍,也在書中加入了自己親耳所聞的奇聞異事和風土人情,每個物種都會配以一首趣味的贊詩作為小結。

後來,聶璜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完成了這本《海錯圖》的著作。而它也成為了清代最為詳細的海洋生物學書籍。

02、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聶璜的畫雖然細膩,色彩鮮豔,但是畫出來的形態卻讓人很難看出來是什麼物種。有人說他的畫風,像是泰西國的《異魚圖》、艾儒略的《職方外紀》等,而這些都可以從《海錯圖》裡的注釋中得以證實。

書中描繪了300多種海洋生物,像是龍首魚身的龍魚、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以及鸚鵡魚、鴿子龜、寶石魚等,在聶璜的妙筆生花下,細膩豔麗,躍然紙上。

儘管聶璜在畫圖時力求畫出海洋生物最為求實的樣貌,但受限於當時的信息還很閉塞,以至於繪本中有一些生物的描寫,都是根據他人的描述而繪畫而成。

這些二手知識都來自一些坊間傳說和民間故事,所以刻畫出來的海洋生物形態與真實的生物產生了極大的差別。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網紅"在《海錯圖》中發現了海洋生物很多不靠譜的描述。

在《海錯圖》有一處關於海鰌的繪圖。其實是聶璜根據當時傳說,海裡最大的生物是海鰌,兒鰌會常趴在母親背上。它背上有牡蠣和藤壺,常年積累下來,竟有十餘丈高,高聳出水像一座山。所以,此畫就是一隻海鰌的背上有一個藤壺山和成群的牡蠣,上面趴著一條看似鰻魚的物種。

其實,海鰌也是鯨。鯨的身上是不會有牡蠣,有的可能是藤壺和鯨蝨。藤壺一般附在鯨的身上,借鯨的遊動獲得海水中的新鮮食物。鯨蝨則是一種硬幣大小的甲殼動物,足上的鉤子可以鉤住鯨魚皮並啃來吃。

聶璜說其身上長著厚厚的藤壺且體型大,可能指的是露脊鯨、灰鯨、大翅鯨(座頭鯨)這三種。它們都會有讓幼鯨半趴在後背上的行為,以便幼鯨呼吸。而露脊鯨最符合聶璜"藤壺山"的描述,正因為它的頭部看似很粗糙,所以最可能是海鰌的原型。

儘管聶璜力圖畫出最為真實的海洋生物,但還是有很多荒謬的生物出現在《海錯圖》裡。最讓人印象最深的就畫中的"人魚"。這是一種人和魚結合的生物,聶璜的人魚除了背上有鰭,臀部有尾之外,幾乎與人類無異。

當然,除開"人魚"外,繪本中還有類似"龜仙人"的怪異生物;各種魚蝦往往也有著各種表情;令人感到害怕的鱷魚,在他筆下竟顯得很可愛,這些都是聶璜豐富想像下作出的畫而已。

03、《海錯圖》的現狀

聶璜所著的這本《海錯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敬獻宮中,但在雍正四年,太監蘇培盛無意中得到這部《海錯圖》,隨後便帶入了宮中。

這部《海錯圖》在當時還遠不如蔣廷錫《鳥譜》等宮廷之作精美工細,在其畫風卻在當時的畫壇並不多見,而且全都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無意中得到這本《海錯圖》繪本的乾隆皇帝很是喜歡,於是便收錄進了自己編纂的《石渠寶笈續編》裡。

根據資料記載,《海錯圖》一書共有四冊,前三冊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最後一冊則存放在臺北的博物館。而每一冊的內容都有所不同。

第一冊主要描述魚虎、河豚、人魚等海洋魚類。第二冊主要是鯊魚類,如青頭鯊、劍鯊,其他還有海豹、海驢、海蜘蛛等。第三冊主要描述海鵝、海雞、三尾八足神龜等。第四冊主要描述蠶繭螺、金線貝、純紫貝等。而從網上流傳的圖片中可以看出,第四冊由於所繪主題更加易於觀察等原因,明顯畫風更加寫實。

總的來說,聶璜所繪畫的海洋生物是結合了西方繪畫的特點,讓整部作品顯得即誇張又鮮活。雖然聶璜不是專業的畫家和學者,但是他僅憑自己的愛好,用了大半生時間遊遍了中國沿海的所有地方,編畫出了這本300多種海洋生物的生物畫冊,成為了當時最系統全面的海洋生物參考大全。

這讓我們看到了聶璜是一個敢於創新,心存遠大志向的人。也是因為他的熱情,才讓我們在今日得以看到古人眼中憨態可掬的海洋生物。

相關焦點

  • 故宮一本怪異海洋圖冊,畫中生物像是「外星人」,網友:太奇妙了
    引言:這是一本令乾隆皇帝愛不忍釋的圖冊,也是一本令生物學家都難以捉摸的圖冊,它畫出古人對海洋生物的認知,被譽為故宮的海洋世界,成為了繼《山海經》之後,再次橫空出世的一本傳奇畫冊,名為《海錯圖》。在國畫中,我們時常能聽到花鳥畫、山水畫,但很少能聽聞海洋生物圖,古人很喜歡用繪畫的方式來記載自然萬物,但卻很少出現海洋生物,其實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少之甚少,以至於在清朝時期,一位收藏天下奇珍異寶的皇帝,都對海洋充滿了好奇心。
  • 海洋珀萊雅的未來一 藍色生物科技
    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的技術應用開發的產品和服務的例子(圖改編自藍色生物技術:歐洲的新願景和戰略。考慮到實際上有數百萬種生物存在於海洋,而現在人們已經確定的來自海洋環境的生物(微生物和高等生物)僅242500種,這個市場的增長潛力無疑是巨大的。在未來幾十年裡,海洋生物多樣性很可能帶來許多新的感興趣成分。藍色生物技術,尤其適合存在於一個原材料和燃料能源短缺,需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環境中。
  • 史前十大海洋生物下篇
    四肢變成鰭腳,適於海洋中遊泳,嘴長突出,牙齒銳利,多達200個。性兇猛,主要以海洋魚類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身長17.5米,體重40~50噸。史上十大海洋生物top4:龍王鯨,又名械齒鯨(Zeuglodon),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鯨的近親,是鯨類中的一種,生存於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 2.5億年前,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
  • 300年前一本「奇怪畫冊」,畫了各種「海鮮」,乾隆看後愛不釋手
    ——韋應物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類探尋的目標。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畫家——聶璜,經過多年在福建、浙江、河北等地的遊歷考察,繪製了一部奇書,並命名為《海錯圖》。但在300年前的清朝,那個科技不夠發達、消息不夠靈通的時代,完成這樣一本奇書,聶璜需要跋山涉水、博覽群書,還要時不時親自詢問當地經驗豐富的漁民,才有可能把古書中記載的海洋生物逐一解密。這樣一看,這許許多多「美麗的錯誤」,都可愛起來了。
  • 海洋裡最時髦的生物其實是TA
    提到海洋裡的「時髦精」或許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美人魚,這種美麗又危險的生物,雖存在與否都需要打上個問號,但這種神秘感反而賦予了美人魚更大的魅力。在這場以海洋為主題的大秀上,你可以在每個角落都找到海星的身影。
  • 海洋裡那些體型大到讓人震撼的生物!
    談到海洋裡最大的生物,大家腦海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可能是鯨魚之類的。比如藍鯨是人類已知最大的動物,目前最大的一頭藍鯨長度達到33.58米,體重約240噸.
  • 故宮中有一本「另類」畫冊,畫了300多種動物,亦有一條美人魚
    ,而且它十分"另類",畫地都是各種 "怪物",還包括了一條誰都沒見過的"美人魚"。這本"另類"畫冊名叫《海錯圖》,這裡的"錯"並非"錯誤",而是指的種類繁複、包羅萬象之意,因為其中畫的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所以名叫《海錯圖》;清朝人盲目自大,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國內的自然科學技術十分落後,在海洋方面的知識更是極其匱乏,所以《海錯圖》這種"另類"畫冊,才顯得"另類"且珍貴。
  • 【時政要聞】市海洋發展局調研嶗山區重點海洋生物醫藥企業
    【時政要聞】市海洋發展局調研嶗山區重點海洋生物醫藥企業 2020-10-29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多批水果被查出有害生物
    點擊查看 記者1月6日獲悉,近期,海關從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檸檬、文旦柚、鳳梨、蓮霧等多批水果中查出有害生物,已按照相關規定予以退運或銷毀。據了解,查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和米爾頓姬小蜂。
  • 我的世界:海洋中這種生物可以帶你尋寶藏,玩家們鍾愛的友善生物
    海洋版本裡面的新生物,你們喜歡的生物是不是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該如何自由的生存呢?我的世界海洋版本小夥伴們了解多少?對於裡面的生物是否都比較熟悉呢,小燕子最近開始海洋之旅了,發現今年幾種新生物真的很有趣,一些生物的特性還是特別的,接下來小燕子和大家一起來看下海洋版本的生物的一些特性,像海豚、溺屍、幻翼、海龜,是不是你們都比較喜歡海豚呢?因為海豚真的是海洋裡面最友善的生物了,而且還可以給玩家帶來很多寶貝哦,是不是期待海豚的一些特性呢?
  • 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多批水果查出有害生物
    中新社廈門1月6日電 記者6日獲悉,近期,海關從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檸檬、文旦柚、鳳梨、蓮霧等多批水果中查出有害生物,已按照相關規定予以退運或銷毀。據了解,查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和米爾頓姬小蜂。
  • 海洋之窗 | 海洋危險生物圖鑑
    實際上,它是海裡「最溫和的殺手」它成功當選美國《世界野生生物》雜誌「世界毒王之首」,它有數十隻觸手,刺絲細胞約五千人,它的毒素足以毒死60位成年人,三分鐘即可成功致人於死地。它的毒素十分複雜,主要損害人的心臟。目前人們還沒有完全分析清楚它劇毒的原因。
  • 海洋裡最不起眼的生物,存活至今6億年,卻擁有毀滅人類的潛力?
    水母作為海洋之中的一個生物,是非常常見的。但是你們知道嗎,燈塔水母到現如今已經存在著6億年還要久!而且燈塔水母擁有者一個最為厲害的技能,那就是「返老還童、永生不死」,而這樣的技能只到現如今我們人類也沒有破解。
  • 海洋神秘發現: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在海洋世界有大量神秘的發現,我們在之前的許多文章裡已經介紹過不少了,它們可能是奇怪的遺棄之物,也可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物,甚至也可能是某些新發現的生物,或難以理解的生物。從海灘上不明的海怪到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為你帶來,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 海洋有多深?一萬米的海底生物,和普通魚類有什麼區別?
    人類現在已經成為地球的霸主,但是很多事情還是人類未知的,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改變著地球的自然環境變化,在海洋當中仍然有一些未知的事物等待人類去探索。截止到2019年,海洋中的生物已經達到了超過10萬億的數目,一部分海洋生物是人類之前從未見到過的生物,它們在海洋當中有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
  • 來自廣袤海洋的劇毒生物
    那就讓海精靈帶你揭開海洋真實、殘酷的另一面,了解一下那些海洋裡深藏不露的「五毒教」用毒高手們。石頭魚學名玫瑰毒鮋(Stonefish),海洋中的劇毒殺手,同時也是海洋中的超級偽裝高手。身長只有30釐米左右,全身無鱗片,十分光滑,身體厚而圓,帶有很多瘤形突起,主要以土色和橙色為主。石頭魚雖貌不驚人,但卻被譽為世界上最毒生物之一。
  • 軒凱生物重磅推出國際專利組合型生物刺激素產品-「金氨糖」,福州全國植保會首發!
    殼寡糖,也稱氨基寡糖素,甲殼寡聚糖,源自海洋甲殼類殼聚糖原料,廣泛應用於農業、食品、日化等領域。在農業中,殼寡糖以其對植物強大的抗性誘導效果為大家所熟知。軒凱生物及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耕功能性糖16載,「金氨糖」採用定向殼聚糖酶酶解技術,選用聚合度2-8的低聚氨糖,並組合其他生物源生物刺激素而成,配方享有中國專利(CN201910144675.6)與國際專利(國際專利號:PCT/CN2019/105620)雙專利保護,是一款金色品質的組合型生物刺激素,在抗性誘導、抗逆增產、均衡營養等方面具有顯著效用。
  • 沒有臉的奇怪生物,來自海洋深處,科學家也毫無頭緒!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奇怪生物,有嘴有鼻子,可是它的臉在哪裡呢?人類自認為已經徵服了地球,翻越了高山,飛上了天空,下潛到海底,其實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尤其是海洋。海洋佔據了地球的70%,而我們對海洋的了解僅僅只有5%而已,還有95%的面積是人類從來沒有到達過的海域。在這些海洋的深處究竟存在怎樣的生物,海底環境又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沒有臉的海底生物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進行海洋探測的時候,意外捕捉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脂肪球一樣,看起來非常的噁心。
  • 探測器神秘失蹤,海底深處或存在神秘生物,《山海經》與此有關?
    我們都知道海洋約佔地球總面積的70%以上。水是物種起源的由來,沒有水就沒有現在生命的存在。而且很多人都要依靠海洋來進行生存。而且海洋的變化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海洋限制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繫。但是人類的聰明智慧程度是不會被海洋所限制的。有人認為,探索海洋要比探索宇宙中其他的星系難度還要大。目前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