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是淘寶的敵人

2021-01-09 字母榜

抖音剛剛跟淘寶籤了一個規模遠超上一年的年框合作,反手就把包括淘寶在內的第三方連結給「禁」了——雖然只針對直播帶貨中的購物車連結。

這引發了眾多猜測:抖音是不是要對淘寶「封鏈」?字節跳動是不是會在電商業務上與阿里、京東等平臺電商直面競爭?

這也並非單純的臆測,從今年6月份字節調整成立電商一級部門,統籌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內容平臺的電商業務運營,就能看出來字節跳動的電商野心。

對抖音來說,將內部電商升格更是一件逐步深入、有跡可循的事:

●8月初,抖音公布美妝個護品類新規,要求非抖音小店連結的美妝商品,必須通過巨量星圖發送任務單,才能掛在直播間購物車,抖音小店連結則可直接掛上;

●8月17日,巨量星圖發布公告,自8月20日起,對源於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商品連結,平臺會對直播帶貨任務收取20%的服務費,抖音小店的連結則僅收5%。

●9月6日起,第三方平臺來源商品直播分享需要通過巨量星圖平臺匹配直播帶貨達人;從10月9起,第三方來源的商品將不再支持進入直播間購物車,小店平臺來源商品不受影響。

也就是說,自10月9日起,抖音將不再支持第三方商品直播帶貨。

抖音試圖通過提升外鏈服務費倒逼商家進駐抖音小店,建立以抖音小店為核心的商家體系。

一方面抖音在降低對外部電商的依賴,進而擴大自己在電商業務上的話語權,另一邊則是剛剛與淘寶達成的又一年度合作,新浪科技報導,不久前抖音已與淘寶籤訂了新一輪年框合作,包括廣告和電商兩個部分,合作規模整體超過去年,有推測今年的年框總額或許在200億元。數據雖然沒有被官方確認,但雙方整體合作規模繼續擴大是能推測出來的。

我們在《美團的朋友在哪裡》一文中提到:電商型企業的真正價值,不是從競爭對手中「搶」錢,以如今的市場格局而言代價太大,而是應該最大程度刺激消費,獲得增量蛋糕的分配權。

這也就是為何抖音、快手逐漸電商化,在試圖自建供應鏈與商家體系的同時,仍然與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電商保持著緊密合作關係的原因。

一年來,抖音的電商規模在直播帶貨的推動下突飛猛進,36氪報導2020年抖音直播電商的GMV目標高達2000億元,而去年抖音直播電商的GMV僅為100億元左右(招商證券)。

抖音仍然在推進自身電商業務的完善,但由於其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屬性,更偏向於內容變現的交易閉環,而非電商產業閉環。

字節跳動在廣告增長變緩,海外市場受挫後,大力推進電商業務的確定性很強,但若說抖音會完全斷鏈第三方連結仍然是一件很難達成的事,對淘寶的衝擊也言之過早。

內容電商與平臺電商兩者之間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由於是兩種截然不然的平臺生態與出貨邏輯,雙方可比性依然很弱。

抖音與淘寶其實都無法避免互相導流,一邊「競爭」一邊合作會是一種常態。

將視線拉回到一年前,內容電商行業的亂像完全「不弱於」早期拼多多的「山寨盛況」:

抖音的「高價三無大蝦」事件對抖音電商造成的輿論質疑不止,再之前,抖音紅人「正善牛肉哥」還被質疑銷售假酒,類似事件不勝枚舉。

僅僅過去一年多,內容電商雖然不能說完全規避了「假劣偽商品」的情況(平臺電商都不能),但人們對抖音、快手的內部電商(購買交易發生在平臺內,含第三方服務)已經習以為常,來自短視頻、直播的電商消費逐漸普及。

這種變化的發生,並不是因為短視頻平臺在電商運營上有多麼出色的能力,而是由於內容電商本質上是搭建在成熟電商基礎上的——

對於抖音、快手來說,引入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首先是大量的成熟商戶資源被導入,其次平臺方得以按部就班地整合併提高了供應鏈、物流等服務支持,為短視頻、直播等內容電商業務完善了渠道、交易、履約保障。

可以說,抖音的電商發展史,就是個一邊打擊野生帶貨連結,一邊加強與平臺電商合作完善官方連結的過程。

此前有媒體報導,抖音和淘寶去年籤訂了包含60億元廣告和10億元佣金共70億元的年度框架協議,今年的合作規模預計是200億。

從廣告與電商佣金之比也能看出,淘寶仍是抖音廣告業務的KA,而阿里也向來重視社交媒體,一直都是各大社交媒體的最大合作方之一,程序化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的精準投放效果對其銷售增長也非常重要。

對抖音、快手來說,以前大家都是流量主,平臺電商是重要的大KA,但從去年到現在,內容平臺在完善內部交易中學到了很多,平臺電商化程序不斷提高,心態自然也發生了改變,他們不再樂於僅僅作為第三方電商的流量渠道。

這一年中,零售行業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直播帶貨了。

在短視頻帶貨中,商家的存在感不強,參與度不高,再加上短視頻是抖音與淘寶廣告合作最重要的形式,是不適合貿然變動的,技術上也很難實現(前面提到的程序化廣告)。

而直播帶貨則是一種商家參與度更高,成本投入與銷售預期也更高的形式,因此對直播帶貨中的第三方連結「開刀」,再加上抽成優惠,那怕「商品連結小店化」會增加運營成本,也是比較容易獲得商家妥協的。

由此,抖音就能夠順利成章地將商戶資源導入自身的小店體系,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電商閉環就這麼完成了。

任何電商閉環的成立,都需要供應鏈自主。

淘寶與抖音的合作,建立在內容與消費融合更進一步的基礎上,這其中,又有消費文化變遷的因素。

我們此前也曾提及,整個網絡零售呈現向即時消費領域拓展的趨勢,這不僅是由於物流發展、平臺業務拓展,也有消費者整體對網購的接受度提升,以及差異化消費需求增長的背景。

時尚品牌面對電商化與快時尚的競爭中,出現的「See now Buy now」(即看即買)理念就是一種代表。

時尚/服裝產業是一個典型的文化先行市場,各大服裝周起碼都要提前一個季度來進行新產品的設計、生產、發布,通過電視秀場節目、時尚雜誌等內容傳播來定調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流行風尚。

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快時尚根據時尚風向提前模仿大牌款式、迅速鋪貨的現象,此外,電商也對傳統時尚服裝行業產生了衝擊,通過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走紅的商品也越來越多。

Burberry 2017春夏系列時裝周

2016年9月,Burberry 2017春夏系列一改傳統時裝周模式,發布了男女裝合併的"Seasonless"(無季節)系列,提出了「See now Buy now」的理念,消費者不再需要等到當季時間,發布會第二天就能在Burberry 的門店和網店下單購買。

差不多同一時間,Tom Ford、Tommy Hilfiger、Alexander Wang等品牌也都進行了「即看即買」的嘗試,主張「直面消費者」。

2017年3月,G-Star Raw、Dickies等設計師品牌與京東合作,推出了「即看即買」京東日時尚秀演,消費者可以在秀場表演的同時下單T臺同款;天貓在「即看即買」模式上則能追溯到2015年的「摘星計劃」。

與平臺電商的合作,是品牌方推動新型消費者互動的重要途經。

但是,由於高端品牌產品發布與生產供應鏈很難協調,同時秀場款在品牌銷售中佔比不高,「即看即買」逐漸成為了雷聲大雨點小的營銷行為。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種類似的,不在意商品的首發性,更注重社交媒體的強曝光與商品銷售結合的電商運營模式逐漸興起——這就是直播電商。

雖然兩者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如直播電商往往不太注重商品的品牌、首發等特質,而是旨在提供價格更加優惠的日常商品,但直播電商與高端品牌提倡的「即看即買」其實是同根同源的:注重網絡媒體的高效傳播、提倡「所見即所得」的消費理念、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建設、物流服務等。

這也是內容電商與平臺電商最大的體驗差異,前者是一種被網絡媒介強大的商品推介能力喚醒的消費行為,更注重消費的即時性、隨機性,而平臺電商的需求更加確定。

在短視頻電商、直播電商中,人們的決策依據是直接的產品介紹內容,不免包含被渲染的導購情緒。但是在綜合電商中,我們想要買一件產品有比價的過程,查看評論乃至直接問已購消費者,這兩種決策邏輯是完全不同。

內容電商的這種即時消費特徵,可以用雙曲貼現效應來解釋,簡單的說,當下能即時下單購買會增加商品對用戶的心理價值,即使這種商品的價格可能更貴。內容電商中,圖文、視頻中對產品的功用介紹、品牌塑造更加突出,再加上內容電商沒有比價過程,以及「限時促銷」心理暗示,消費者決策的非理性特徵比較普遍。

於是我們能看到,「即看即買」從秀場下沉到短視頻、直播間,從專門渠道泛濫到幾乎所有存在電商業務的平臺。

但抖音畢竟是一個內容平臺,娛樂體驗是用戶的核心需求,因此在產品設計和流量分配上很難對電商有直接傾斜。

相對來說,直播帶貨這種形式,能夠一定程度上能兼顧內容與電商兩種需求。但內容平臺在切入電商業務後,對商戶的審核不嚴、服務能力欠缺的能力也會比較突出。

對於內容電商來說,提供有保障的商品的關鍵一步,就是如何獲取商戶資源,這也是如今的內容平臺與第三方電商合作的最關鍵的原因。

在平臺內部電商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商家入駐少、流量規則不成熟、成本較低,內容電商增長的效果比較顯著,一年來,內容平臺已經嘗到了電商業務的甜頭,自然不甘心只做一個大號的「淘寶客」,而是想更進一步。

抖音能不能全身心投入轉型成為電商企業,這個其實是個戰略的問題,直接決定了其未來的走向,以及和電商平臺合作的走向。

這會產生兩個直接問題,一是內容平臺的電商體系如何搭建,二是如何吸引並留住商戶。

抖音、快手的策略都是「小店」思維,通過審核規則、抽成優惠來促使商品交易發生在平臺內部交易體系中。如上文所述,「小店模式」完成的是平臺內部交易閉環,是建立在內容變現的基礎上的,內容平臺依賴的永遠是內容創作者,而不是商戶。

李佳琦抖音商品櫥窗

吸引商家與內容創作者合作,或者幫助內容創作者搭建可靠的電商服務,是抖音、快手做電商不能背離的主線。這一點,是內容電商與平臺電商在電商運營上的根本差異。

歸根到底,電商只有兩種業務模式,一種是京東代表的自營模式,一種是淘寶為主的平臺模式。

在綜合電商四處出擊的背景下,小紅書電商、考拉等自建供應鏈體系的獨立電商走入了規模化的死胡同,被收編或收縮業務的案例頻現,這表明了,電商是最需要用規模來說話的行業之一。

依賴達人帶貨與商家入駐的抖音、快手,繼續擴大電商業務的最優解,自然就是一邊擴大與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合作,一邊完善電商交易的服務能力,主導平臺電商的秩序。

此外,抖音逐步關停直播帶貨的第三方連結,也有強化管理能力應對監管的需要。

8月初,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通報網絡直播的專項整治和管理規範工作,明確了直播平臺的責任。

去年年底,快手也曾發布新規,規定售賣第三方平臺品牌商品的創作者,需提前48小時進行報備,供平臺方進行資質確認審核,確保商品合規。因此,對於直播帶貨的規範,也要求抖音需要對商戶、商品審核更加嚴格。

即使是在直播帶貨這樣一個看似抖音淘寶正直面競爭的領域,也有不小的差異。

淘寶直播的根基是數百萬的商戶,而抖音則是達人、直播間為主,前者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電商代運營形式,而後者更加傾向間歇式的品宣活動。

「顧客在哪裡?」

這是品牌方、商家始終關心的核心問題。

直播帶貨是與私域流量查不多是在同一時間段興起的,這兩個概念往往也會被同時提及,市場普遍認為,直播帶貨是一種可以兼顧私域流量運營的形式。

抖音能否留住商戶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就落在了商戶流量的穩定性上。

抖音在算法分發上,已經成熟到了一種難以掉頭的程度,依託高效的內容匹配與分發體系,抖音能夠迅速「造星」,對內容創作更是有一套潮汐式的淘汰篩選機制。

從內容平臺方的角色而言,抖音只要能夠不斷地「製造爆款」,就能留住用戶。

但對商戶來說,抖音的流量分配機制太過於集中,缺乏品牌方、商戶與用戶的直接、穩定的關係。商品生產、銷售,跟內容創作是截然不同的產業邏輯,很難「迎合算法」,這意味著抖音很難成為商家運營的主陣地。

就目前而言,內容電商仍然處於發展的早期,相比品類齊全、SKU豐富平臺電商,還有太多不足,需要在合作中繼續學習電商運營的經驗。如果從供應鏈角度看,抖音對淘寶的威脅,實際上還不如快手的大,但後者也不敢貿然斷鏈,切斷合作通道。

反過來講,平臺電商手握最龐大的商戶資源,並不是沒有反制能力,若是內容平臺對電商平臺搞封鎖,無異於一套「七傷拳」。

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剛發布的財報,均顯示各家電商都實現了較高的增長。用「殺價」來與淘寶、京東直接競爭的拼多多,同樣撬動了淘寶、京東在下沉市場的增長。

電商是增量市場而非存量競爭,這就意味著合作空間。

抖音小店、快手小店、微信小商店的推廣,預示的是內部交易閉環會逐漸普及,而不是彼此封閉的電商生態。

電商是整個消費市場變遷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越來越主流的變現形式,沒有哪家電商企業能夠完全制控整個市場,但都可以動態應對競爭,順勢而為獲得自己的增長。在探索內容電商的新形勢中,平臺電商的內容化也在加深,未來的競合關係中還會有更多的變化。

不可避免的,內容平臺與電商平臺的競爭,最終都會落在對商戶的爭取上。

抖音能跑出交易額大店嗎?

這是未來一個階段,觀察抖音電商獨立性的重要尺度。

相關焦點

  • 抖音的敵人不是快手
    不論是「字節跳動」還是旁觀者的眼裡,用抖音打掉快手都成了默認的競爭時局。但是,從抖音產品的發跡史、抖音的社交夢想以及湧入對手的「意料之外」來看,處在同一榜單、力壓抖音的快手不是也不應該是抖音的敵人。神曲如何洗腦,抖音就如何讓人沉迷抖音的崛起,或者說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與當年洗腦神曲火遍大街小巷的方式其實沒什麼區別。
  • 抖音快手不是淘寶的朋友
    數位商家告訴36氪,從4月底開始,抖音悄悄開啟了對淘寶的限流:一旦抖音發現站內流量經由抖音裡的購物車連結大量流入淘寶,直播間就會馬上被限流。「生鮮、茶葉只能在抖音小店賣了。」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36氪,抖音在特定品類上也逐步限流。
  • 剛籤年框就封殺外鏈,抖音寄生,淘寶忍氣吞聲
    抖音、電商、淘寶,這三個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已經快演繹成為「月經帖」了。今天有消息爆出抖音要全面封殺淘寶連結,明天又有消息爆出淘寶決心不淪為抖音的貨架,抖音電商夢、抖音牽手蘇寧等熱門詞也是屢見不鮮。如果不是川普橫插一竹槓,字節跳動大概率會將國內業務與海外業務拆分上市。在全球化故事式微的情況下,電商想像力在IPO中就變得至關重要了。儘管手握雄厚的流量資本,但抖音現在就完全靠自己來打造閉環,還著實過於勉強。從內容到電商,需要多維度下功夫,供應鏈、物流、金融工具缺一不可,自己到底「幾斤幾兩」,抖音還是拎得清的。舉一個例子。
  • 抖音淘寶互相看中了什麼
    根據Questmobile,從抖音流向淘寶的比例,由2019年3月23%上升至2020年3月的35%。無疑,矛頭指向的是淘寶。 自今年3月底籤下羅永浩之後,抖音又推出免費開通抖音小店的政策,對店鋪進行流量扶持、還讓商家們做出淘寶抖音二選一的選擇。加上對第三方平臺連結的限制和收取服務費,抖音一系列動作都被解讀為建立電商閉環的野心。
  • 京東結盟快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對於京東來說,前有淘寶的壓制,後有後浪拼多多的突襲,而對於快手來說,抖音在直播帶貨上的高歌猛進也使其不得不提高警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快手京東的聯盟會如何攪動直播帶貨的格局,對於他們,以及對快手又意味著什麼,都值得玩味。  面對抖音的來勢洶洶,快手正在極力保住直播帶貨老哥的位置。
  • 淘寶抖音提前打響「雙十一」品牌戰
    改版背後的意味不言自明,淘寶在向切入電商的抖音發起反攻。9月中旬,抖音宣布日活用戶數超過6億。同時,2020年前8個月,抖音電商總體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網站成交金額)同比增長6.5倍,閉環直播GMV同比增長36.1倍,開店商家的數量增加16.3倍。
  • 抖音電商狂奔,逃出淘寶「綁架」?-虎嗅網
    近日,電商圈關於「淘寶與抖音將分手」的消息盛傳。消息發布者稱,「618之後,天貓商家在抖音投放,跳轉到淘寶,淘寶將不再給流量扶持,如果要想獲得流量扶持,必須通過阿里系統進行投放才可獲得扶持。」抖音消費者「剁手」邏輯:用戶對內容產生興趣——用戶對人設產生認同——用戶對主播的商品感興趣——用戶基於對主播的信任下單。業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抖音的粉絲最不值錢。」還有商家向鯨商表示:「我們找過各種量級的帶貨主播,並不是粉絲越多效果越好。
  • 抖音與淘寶 還是好朋友
    第三,雖然都是電商閉環,但阿里與抖音,肯定差異化很大。有商家說,抖音大客戶服務人員都明確告訴商家,在抖音,毛利低的就別玩了,沒戲,只有高毛利才能撐起來抖音生態。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對阿里固然會形成挑戰,不過,從抖音帶來的流量,在淘寶這個成熟平臺的轉化率也會更高,阿里是不會吃虧的。  阿里做618、818、99聚划算、雙十一、雙十二、年終大促,都需要豐富的流量,如果你做電商生態,你還把流量給我,那我更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就好像,如果阿里要去京東打廣告,京東要是願意,那阿里何樂而不為呢?你的電商交易流量,總比泛泛的資訊和娛樂流量要好吧?
  • 深度評論:抖音與淘寶,還是好朋友
    01今天,有阿里內部人士透露,淘寶已經與抖音達成新一輪的年框合作,仍然是廣告和佣金兩種模式,合作規模高於去年。傳聞了三四個月的抖音淘寶合作,終於塵埃落定了。而就在上周8月中旬,抖音發布新政策,自8月20日起,第三方平臺的商品連結需要通過星圖發布,並收取20%的平臺服務費,而第三方平臺中,數量最大的就是淘寶了,這也被外界解讀為抖音要做電商閉環,甚至,會影響淘寶的外部流量規模。
  • 封外鏈、棄淘寶,抖音小店是不是在「拔苗助長」?
    據專注抖音直播帶貨的某MCN達人機構相關負責人杜飛透露,在8月之前,其旗下達人帶貨商品來源基本為淘寶,到了9月新規出現後抖音小店商品就已經佔到了六成。站外商品銷量數字還將被壓縮。直播帶貨「禁止跳轉第三方連結」,是抖音打造電商生態閉環中的一步,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步。雖然目前抖音短視頻還能正常掛出第三方連結商品,全面斷外鏈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 抖音去淘寶化影響了誰?頭部主播超半數用淘寶連結,MCN被迫調整
    頭部MCN青睞淘寶商品對於抖音上的MCN來說,直播全面接入抖音小店,則意味著機構短期內必須做出相應調整。這看起來並不容易,淘寶商品在抖音上依舊佔著不可小覷的份額。第三方數據機構小葫蘆直播大數據顯示,近四個月的抖音直播中,來自抖音小店收入總數為55億元,佔比63%;淘寶商品收入27億元,佔比32%。前者是後者兩倍。但從主播數來看,抖音小店主播數有14350人,淘寶商品主播數則僅有4793人,是前者的1/3。由此可見,雖然抖音小店售出總額遙遙領先,但單位價值仍與淘寶有一定距離。
  • 羅永浩去抖音了,為什麼淘寶直播那麼淡定?
    摘要:羅永浩可能很會帶貨,但電商直播的命門早已不是明星主播。2、淘寶直播屬於培育型平臺,注重主播的內生成長性,不是直接的拿來主義。3、淘寶直播是群眾性的,而不是精英化的,它在創造增量,而不是爭奪存量。4、淘寶直播是場景驅動,用整個內容生態加持主播,而不是粗暴的流量變現。
  • 抖音淘寶正式「分手」為什麼賣家們還挺淡定?
    而招商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抖音直播電商的GMV約為100億元左右。但前不久,據報導,抖音已與淘寶籤訂了新一輪年框合作,包括廣告和電商兩個部分,合作規模整體超過去年。剛和淘寶籤完合作的抖音,為何選擇在這一節點封禁外鏈?
  • 抖音代投廣告 淘寶哪裡投抖音廣告
    抖音代投廣告怎麼做呢,廣告主想要在抖音上投放廣告,首先還是得先開戶,開戶後才可以發布各種廣告。一起來看看淘寶哪裡投抖音廣告吧~
  • 抖音與淘寶:籤完年框,字跡還沒幹,戰爭就開始了
    抖音切斷一切外鏈,意味著抖音與淘寶的電商之戰已經不可避免了——題記原以為抖音和淘寶剛籤完新的年框,雙方各取所需,抖音拿廣告費,淘寶從抖音引流,可以放心地過一年了。這個計劃由來已久,抖音早就在謀劃,並動手了。5月底,抖音封禁淘寶PID綁定超過5個抖音號的漏洞,增加MCN帶貨淘寶商品的成本。6月,抖音小店官方應用程式「抖店」面世。7月初,抖音推出「種子計劃」,面向服裝鞋包、美妝個護、家具家電、母嬰玩具、寵物用品五大品類入駐小店的商家,給予0粉絲開通直播購物車、直播間流量支持、入駐30天內技術服務費低至1%等優惠政策。
  • 淘寶改版強化內容體系,拒敵抖音、快手
    面對抖音、快手等流量上遊對電商的飽和攻擊,阿里要迅速拆招。在淘寶改版階段,快手、抖音加大招商力度,B站、小紅書各自花式破圈,微信視頻號也上線帶貨功能……都想分一杯羹。如果不佔據內容陣地,就會把流量的上遊拱手讓人。阿里在近期再次調整天貓、淘寶的組織架構同時,也在加大力度建設自身內容化產品體系,儘可能形成新的消費閉環,讓8億多電商用戶,不自覺在淘寶逛起來、買起來。
  • 抖音封殺淘寶外鏈,騰訊廣告卻擁抱多個電商平臺,網際網路新的分界線...
    1BAT劃清「三八線」早在 2010 年,在百度中便搜索不到任何淘寶的商品信息,而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並不是百度禁止了淘寶連結,而是淘寶封殺了百度。什麼意思?淘寶是開商廈收地租模式,商家引流就要購買淘寶內各種形式的廣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淘寶直通車」。
  • 淘寶直播將上線打賞,改版後,有點像抖音
    同時,這也能給淘寶直播帶來拉新。「秀場公會做電商都在選抖音、快手,去淘寶直播的少。」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道,「淘寶直播上的一些機構還在往抖音、快手上跑,淘寶直播也要把人拉回了。」今年 4 月,淘寶直播召開機構大會。會上不僅公布了一系列有關機構的政策,同時一直強調平臺能夠帶給機構「新的機會」。
  • 消息稱抖音與淘寶籤訂新一輪年框合作
    2018年3月,抖音與淘寶合作,針對百萬級粉絲的紅人帳號內測了「購物車」功能,用戶點擊後,商品信息可以跳轉到淘寶連結,陸續有100個內測帳號接入購物車功能。  2018年5月,抖音紅人的「商品櫥窗」上線,可以直通紅人自有店鋪頁面查看推廣商品,再跳轉到淘寶。
  • 「深度」抖音淘寶正式「分手」,為什麼賣家們還挺淡定?
    而招商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抖音直播電商的GMV約為100億元左右。但前不久,據新浪科技報導,抖音已與淘寶籤訂了新一輪年框合作,包括廣告和電商兩個部分,合作規模整體超過去年。剛和淘寶籤完合作的抖音,為何選擇在這一節點封禁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