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楊浦區少年宮官方微信,讓藝術和人文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亮麗的底色!
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描寫盛裝麗人的有兩句:「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古代女子所過之處,往往有陣陣暗香隨風飄來,而香氣的來源絕大部分便是香囊。
01
初識香囊
○
香囊,又名花囊、荷包。屬於佩囊的一種,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古人常採摘各類花材藥材放入香囊中,繫於腰間,以聞其香的同時,避暑防瘟,驅趕蚊蟲。從鍍金葫蘆香囊、白玉鏤雕香囊、金銀香囊、象牙鏤雕香囊到絲綢香囊,小小香囊展現了中華工匠的精湛技藝。下面讓我們跟隨視頻一起認識雅致的香囊吧!
02
囊藝千年
○
古時男女皆用香,認為「香氣養性」,能療人心疾,不獨調粉為婦人面飾而用。從文獻記載來看,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禮記·內則》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香囊)以示敬意。發展至今,從潔淨環境、闢穢防病、象徵身份、定情信物到風雅奢華,香囊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
滑動查看香囊歷史時間軸
03
囊有深意
○
男耕女織的農耕文化孕育了以香囊、荷包為代表的女紅文化。歷代婦女們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和生活中常見的花卉樹木、蟲魚鳥獸等,用五彩絲線繡進香囊中,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凝聚了母親、妻子或姑娘的無限深情。同時,香囊佩戴的時節頗有講究,如元旦要拴「歲歲平安」香囊,正月十五上元節要拴「五穀豐登」香囊,端午節佩戴「五毒」香囊。
04
課堂答疑
○
小小的香囊中居然有這麼多的學問!古人的生活真的很精緻呢!
香囊不僅是觀賞物件,還能預防病疾。佩戴香囊是中醫香氣治療法的一種。
是的!中藥香囊多芳香類藥物,含有大量揮發物質,中藥成分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氣味通過口腔黏膜、肌膚毛竅、經絡穴位吸收,經氣血經脈的循行而遍布全身,可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起到祛邪闢穢、醒神開竅、解鬱化滯等作用。
我在少年宮中醫藥文化香囊文化體驗課中有學習過,不同時節香囊內裝有不同的藥材。例如農曆五月,陽氣回升,「五毒」滋生。人們通過佩戴含有艾草、雄黃等藥材的香囊來壓製毒蟲,使其遠離身體。
一枚香囊真是飽含著製作者的深情呢!
05
技藝學堂
○
開始製作
步驟一
製作粽身。將布料反面對摺,使用平針法縫合布料的一條長邊與寬邊。
步驟二
填充中藥香粉包。沿著未被縫合的一邊,將布料翻至正面。將高彈棉花、中藥香粉包摺疊放入粽囊,飽滿為好。
步驟三
封囊口。將開口與底邊垂直方向對齊,把粽囊開口的布料向內翻折。用藏針法縫合粽囊封口處,將線完美地隱藏起來。
步驟四
裝飾與整理。整理粽囊的四角,確保高彈棉完全填充。用線將中國結和線穗固定在粽囊的中間位置。調整整體造型,製作完成。
下面,讓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嘗試製作吧!
往期非遺小傳人班級學習香囊
06
拓展閱讀
○
◆ ◆ ◆ ◆
《濃情中藥香囊》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 ◆
◆ ◆ ◆ ◆
香囊歷史
◆ ◆ ◆ ◆
香囊新藝
◆ ◆ ◆ ◆
雞心香囊製作
◆ ◆ ◆ ◆
菱角香囊製作
◆ ◆ ◆ ◆
香囊從其發生、發展直至盛行,都與人們的生活、文化、醫藥等有密切的關係,它不僅是承載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在人際交注、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有著諸多功能。香中有情,囊中有意,小小香囊,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珍視。
——END——
信息來源:楊浦區少年宮
微課設計:顏慧珍、朱沁藝
設 計:文 文
原標題:《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 | 民俗微課 《暗香盈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