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盈利模式和商務模型等方面 房企應該如何「長跑」?

2020-12-15 中投顧問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共涵蓋12部分51條內容,對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其中,在房地產領域,一大看點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更新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存量時代的黃金賽道,眾多房企爭相進入該領域,以謀求地產開發之外的全新盈利支點。12月13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在當前市場中大有前景,但如何將老舊資產點石成金、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這不僅意味著機會,也是挑戰。

  城市更新是內涵式發展,企業大有可為

  隨著過去20年高速發展, 房地產行業正步入存量房市場。尤為體現在一線城市,在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逐步下降背景下,如何去把握存量盤活、城市更新,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命題。隨著舊改規模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房企也在加深這一板塊的布局。

  政策層面上,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更新行動計劃,不同於以往的大拆大建,土地資源利用進入以存量開發為主的新階段,把歷史風貌保護和存量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那麼,城市更新有哪些特點呢?對此,北京天鴻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柴志坤表示,城市更新最大的特點在於多元化、複雜性、系統性,「從多元化角度來說,首先主體較為多元化,涉及各級政府、研究機構、應用機構、企業,消費者、原住民。除此之外,其目標也是多元化,要滿足城市高質量、集約化、產業升級、美好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性要求。」

  「城市更新是中國城市由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的一個重要體現。」 柴志坤指出,簡單而言,城市更新是在存量中求增量,以實現城市內涵發展;在傳承中求變革,實現城市功能環境的全面提升;在創新中求效率,實現城市發展新舊動能的轉化。

  在柴志坤看來,不同於房地產開發,由於城市更新涉及面較廣,更多的企業可結合自身特長,介入其中,從而找到自己的舞臺。

  柴志坤舉例道,「擅長設計的企業,可以切入有機更新,把既有建築改造得更有商業價值;有些企業能把握清楚地方政策,就可以做涉及老工業區、大片區的改造;還有些企業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可以涉及大片區的產城融合項目。」

  城市更新考驗資源整合和合作精神

  面對城市更新的商機,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關注存量更新市場,並付諸實踐。問題在於,城市更新與傳統房地產開發有很多不同之處,房企切入城市更新賽道,在盈利模式和商務模型等方面,房企應該如何「長跑」?

  「如果說以前傳統房地產開發,順應城市外延擴張,那城市更新更像是內涵式發展。」柴志坤表示,城市更新可簡單分成三類:拆除重建類,有機更新類,綜合整治類。在運營模式和盈利方式上,傳統開發主要基於短期快周轉,現金高周轉創造利潤,而城市更新主要利用長期的資本,創造長期綜合的經濟效益。

  此外,柴志坤指出,傳統房地產開發的商業邏輯基本上屬於投資、建設、銷售,再複製高周轉,而城市更新的商業模式在於投資改造,長期運營,以獲取長期收益,各個項目有自己特點,在複製情況下,也會遇到各種問題。

  實際上,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賣房-拿地的模式,城市更新融入了產業、運營等思維,對於資本有著更多的要求。恰如柴志坤所言,城市更新簡單而言就是「新」,需要長周期的資金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尤其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最大的問題便是資金。

  不僅如此,企業在摸索適合自己的「資產運營+資本運作」有效模式時,仍面臨著不少操作層面的挑戰,這需要橫跨多個專業領域的共同合作,「城市更新另一大特點在於跨領域、跨行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有開放的思維方式,這考驗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合作精神。」柴志坤說。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張鵬也認為,城市更新涉及各方利益,包括資本方、業主方、運營方,以及後續引入業態的商業體。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解決三大方面的問題: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其中涉及到用技術手段減少耗能等;將建築跟人結合起來,即用科技手段,分析人的行為軌跡、消費習慣等;將人和人連接起來,思考後續商業模式、更多IP能否裂變等內容。

  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城市更新並非易事。「做增量掙錢快,做城市更新改造就是『繡花針』。」張鵬表示,城市更新中國有較多分類,需要企業找到自己擅長且想要做的領域,把它作為一個事業真正抓起來。

  在企業參與城市更新過程中,首創置業執行董事、總裁鍾北辰表示,「首先要研究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其他老的資產都是資產運營,只要是資產運營,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商業邏輯。包括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怎麼更新,更新成什麼,如何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是否符合商業邏輯等。」

  「開發商以前賺錢較快,一個項目一開盤,資金就回來了。但運營資產的時間周期相對較長,導致其財務模型和商業邏輯完全不同。」鍾北辰表示。

  除此之外,城市更新的核心是裝內容。「開發商轉型做城市更新、園區運營,要做好的最大準備在於,要給它賦予什麼內容,有內容以後創新成什麼,如何科技賦能。」 鍾北辰說。

  「騰籠換鳥後,來的是什麼鳥?這些鳥行不行?這些鳥進去後唱了三天歌就飛走了,或者疫情一來就死了,也不行。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是城市更新裡較為重要的地方,不能更新一出,兩年以後又更新一出。」在這一過程中,鍾北辰指出,要對得住運營方,運營方滿足後,還需要思考運營資產的主體能否取得一定的經營價值。

  在遠大住工集團董事、總裁唐芬看來,城市更新要有內核,即要有產業,因為是城,不是項目或簡單的社區;一定要有內涵,即要有文化,要有城市應有的特點和特色;要有延展,即有創新、突破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榮安地產位列《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盈利能力維度...
    來源:證券日報12月2日,由第一財經發起,攜手同策研究院聯合呈現的《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從房企盈利能力、資本市場表現、融資能力、企業規模、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等維度進行分析解讀,詳細展現了中國上市房企的現狀與發展。
  • EH50房企ROE普遍下降,未來拿什麼保障盈利能力?——2020年上半年EH...
    ROA為總資產收益率,同樣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總資產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也是決定公司是否應舉債經營的重要依據。從具體企業來看,ROE表現最優的10家企業變動不大,仍然是碧桂園、融創、中梁以及龍光等,部分原因是這類房企銷售表現呈現穩步增長,使公司收入和利潤同步提升,最終ROE表現位於EH50房企前列,但像新力和華夏幸福隨著銷售規模增速的放緩,項目結轉收入增長有限,最終導致公司在2020上半年ROE表現下行,大幅弱於2019年同期。
  • 倪雲華:商業模式畫布-如何設計盈利模式
    往往我們在做整個商業模式的設計和創新的時候,收入和我們盈利的方式都是整個地圖當中非常核心的一塊。我們在最初講到整個商業模式的過程,我們講了如何去創造價值、交付價值以及如何去獲取我們應該有的價值。所以在現實過程當中,我們看到很多的企業也許能夠去創造一個好的價值,並且把價值交付出去。
  • 架構設計:企業總體架構要如何做?小白也能快速領悟的設計思想
    ,設計上就需要對整個商務模型進行分析,這是最重要的一環,雖然說做技術出身不用去做商務模型的從0-1的過程,但是需要做到從1-2的過程,把整個商務模型轉化起來並進行落地。企業裡面所有應用系統的都是建立在企業商務模型之上,它是為整個應用系統提供方向性指導。在一個商務模型裡面,基本涉及了主營業務,商務模式,運營模式,主營產品,競品分析和業務流程等。很多公司在開始做應用軟體之前,整體的商務模式基本上已經是清楚的,此時的設計階段就趨向於需求調研階段。
  • 「表外輸血」被問詢,房企藏了多少隱形負債
    金科所言與陽光城幾乎為同一模板,均表示合作方擁有「同股同投、同股同調」的資金投入和調用權,不存在單純資助他人或為賺取利息而提供借款的資助行為。實際上,一系列類似的問題,均指向房企在合作模式下巨大又隱秘的操作空間。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踩紅線的房企,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出招降槓桿;處於安全範圍內的房企,則有如被「開了綠燈」,眼下的投資機會更「多了起來」。房企分化,漸次明朗。賺錢能力變差 前8月盈利指標下行上半年,疫情影響導致項目竣工普遍延期,拖慢了房企營收增速,同時,伴隨著地價上升、調控持續等多重作用,行業成本被推高,盈利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 2020年,房企該如何自救?
    行業利潤越來越低、風險卻越來越高,房企要想活下去、活得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大家究竟應該向什麼方向努力呢? 明源君近2年和不少房企總裁聊過這個問題,他們提出了很多應對措施。明源君深入思考後,發現所有的應對措施,都指向同一個方向,那就是:細化!
  • 房企布局大健康「紅海」,醫美板塊成投資新熱點
    早些年進入健康領域的房企陸續通過定期公告披露布局進展,整體看來,通過養老概念入局是大部分房企的選擇,保利、華潤(01515)、招商、遠洋和富力的健康布局均涉及這方面的布局,相關項目陸續開始運營。這些項目大部分定位利潤較高的中高端市場。從資產結構看,輕重資產相結合是典型房企主要的投資模式,既持有重資產,也運營輕資產。
  • 碧桂園之後,又一房企「樓塌了」,高管被捕,「千億計劃」背鍋?
    碧桂園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龍頭房企之一,擁有龐大的資金規模,這是我們認可的。碧桂園以高端產品為主,盈利能力較強。眾所周知,房地產企業的盈利模式並不難理解,這主要是對蓋樓出售,然後再蓋樓,再出售。建設的速度決定了盈利的速度,在建樓盤方面,碧桂園在中國名列前茅,這從拿地速度上就可以看出。事實上,很多大型房地產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規模越大,負債金額越高。
  • 2020年「千億」大考,有房企負增長跌出
    千億是腰部房企的門檻 如果王健林說的先賺個「一個億」是小目標,那麼衝擊千億就是所有中小房企的一個大目標。 「千億」雖不完全代表了高盈利能力,但跨過這道坎,可暫被稱為「規模房企」。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賺錢能力變差
    踩紅線的房企,有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出招降槓桿;處於安全範圍內的房企,則有如被「開了綠燈」,眼下的投資機會更「多了起來」。房企分化,漸次明朗。賺錢能力變差 前8月房企盈利指標持續下行上半年,疫情影響導致項目竣工普遍延期,拖慢了房企營收增速,同時,伴隨著地價上升、調控持續等多重作用,行業成本被推高,盈利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 掌握住直播賣房的制勝密碼,房企的營銷模式要轉型了!
    這就必須讓房企拋棄原來對價格槓桿的偏見和鄙視。 有誠意,經得起網際網路對於讓利「虛實」的考驗,做好這幾點,既可以吸引流量也能積攢口碑。 並且,如今伴隨著短視頻、直播等平臺快速興起,俊男靚女的主播配上越發成熟的VR看房技術,人們逐漸開始接受和認可線上的一些購房模式,這說明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改變和轉型。
  • 直播帶貨盈利模式是什麼?普通人如何利用直播帶貨賺錢?
    但是,對於還在觀望的朋友來說,不清楚直播帶貨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不敢貿然入局。那麼,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接下來,本文就詳細為你介紹直播帶貨是如何盈利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怎麼利用直播帶貨賺錢!直播帶貨盈利模式目前直播帶貨主要分為三大盈利模式:第一種商家合作模式。商家合作其實就是所謂的廣告推廣。通過和商家合作,在自己的直播間帶貨商品,獲取推廣費。
  • 張朝陽:搜狐盈利了 在遊戲和網劇付費收入方面有明顯進步
    在遊戲和網絡劇的付費收入方面,獲得了明顯的進步和改善。因此,2020年搜狐公司如果不算搜狗的話是盈利的一年,真的非常不容易,搜狐公司盈利了,我驕傲地在此公布。」他說。在產品方面,我們將繼續打磨文字、圖片、視頻,再加上直播內容形式,在如何分發的情況,這是我看待內容平臺的基本框架,內容的產生和內容的奮發。內容產生就是搜狐號,到時候楊田會介紹。分發三種方式,從傳統的PC門戶、手機搜狐網編輯的分發和算法的分發,算法分發大家很熟悉了,社交分發也是我們過去一年來的重點。
  • 旭輝領寓蟬聯上海長租公寓盈利能力第一名
    憑藉2019年下半年新開業門店租金溢價的良好表現,旭輝領寓的綜合盈利能力蟬聯榜首。克而瑞指出,旭輝領寓相比私人房源單方溢價高達96.3%,其中柚米四川北路店溢價率高達216%,入住率也保持在較高的水準.同時,旭輝領寓以30612間已拓房源量拿下上海年度拓房源排行榜第一名。全國範圍內,目前旭輝領寓在全國20個核心城市管理規模已逾6.9萬間。
  • 關鍵因素淨利潤率普遍下滑,ROE表現如何?——2019年EH50房企ROE
    因此在億翰的研究成果中,將ROE和ROA納入研究體系。億翰百科ROE&ROAROE為淨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判斷上市企業股價及走勢的必要參數。ROA為總資產收益率,是另一個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總資產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也是決定公司是否應舉債經營的重要依據。
  • 房企各顯「瘦身」「增肌」術
    在融資新規對房企有息負債「穿透式」精細化管控要求下,房企相關動作愈加頻繁,「瘦身」「增肌」手段並舉。一方面,房企加速分拆旗下物業資產上市以增權益、加厚現金流「增肌」;另一方面,密集出售旗下高負債標的以「瘦身」。有專家稱,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房企降槓桿已成行業趨勢。房企更要加強自身內增長、精細化運營,尋求合理穩健的發展路徑,向管理要紅利。
  • 房企積極布局TOD領域 部分房企和地鐵公司合作頻繁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房企積極布局TOD領域本報記者 張軍 繼與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鐵集團」)設立合資公司,重點合作開發TOD項目後,萬科日前又和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成都軌道集團」)合資成立了成都軌道萬科物業有限公司
  • 線上教育APP開發運營盈利模式分析
    中小學教育類:這類APP一般集家校溝通、學習成長、課外拓展、家長課堂等功能於一體,內容覆蓋中小學英語、數學、語文科目,功能覆蓋點讀機、隨身聽、英文繪本等學習工具,讓家長隨時在線了解和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以上就是比較常見的四種教育類APP,不同類型的APP對應的功能模塊不同,運作方式也是不同的。那麼,教育類APP該怎麼盈利?
  • 超兩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針對「三道紅線」政策下企業發展相關問題,光明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708.SH,以下簡稱「光明地產」)表示,光明地產已經通過加快資金回籠,加強融資和現金流程管理,保障後續資金周轉。12月17日,大發地產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公司目前的戰略是比較穩健的,公司始終持有審慎的態度,不拿高價地。此外,公司融資、發債也都是按照正常節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