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科學理性消費 謹防這些消費陷阱

2020-12-14 和訊科技

  你遭遇過「套路購」嗎?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紛紛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消費者購物。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宜賓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雙十一」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要科學理性選購,謹防消費陷阱,避免衝動消費。

  該消費警示從按需購買理性消費、慎重選擇電商平臺、理性面對預售消費、仔細驗收到貨商品和保留憑證依法維權五個方面進行了警示。

  按需購買理性消費

  消費者要樹立科學消費、理性消費意識,建議消費者事先列一張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對照清單按需購買,以免造成浪費。不要盲目跟風購買不必要的商品,購物前貨比三家,不要被「優惠」「折扣」「返現」等字眼衝昏頭腦,警惕價格陷阱,避免權益受損。

  慎重選擇電商平臺

  要儘量選擇信譽度高、經營資質齊全、售後良好的購物平臺和網店,仔細查看商品網評,特別是追加評價,儘可能多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不輕易登錄陌生網站,點擊不明連結。儘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支付,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帳號、密碼、驗證碼等。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轉帳、匯款至私人帳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連結頁面或掃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不與賣家私下交易。

  理性面對預售消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平臺與商家推出商品預售的促銷模式,以支付定金能夠享受優惠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提前下單。消費者在選擇預售商品的同時,也應該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預售規則、折扣規則、紅包優惠券使用規則、定金退還相關規定等,分清楚支付的究竟是「訂金」還是「定金」。繳納定金前找商家了解清楚預付金是否能退還並保留相關截圖,不要未看清規則隨意下單。

  仔細驗收到貨商品

  收到商品時,消費者一定要仔細驗貨。確認貨品完好無損、並與選購商品一致或符合約定後再籤收。一旦發現商品有問題儘快與銷售網站聯繫,掌握好退換貨的時限。

  保留憑證依法維權

  消費者要注意索取並保存購物憑證以及相應的商家承諾,通過網絡購物的,還應將訂單信息、付款記錄、平臺宣傳廣告、優惠促銷頁面、購物聊天記錄等留存,作為維權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以及平臺進行溝通,如聯繫不上或者無法達成一致的,可以撥打12315電話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 趙雪松)

  

(責任編輯:常安楠 )

相關焦點

  •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小編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網購要理性選擇,科學消費,切勿盲目跟風,謹防消費陷阱。01選擇正規平臺,規避消費風險。
  • 「雙十一」購物提示 堅持理性消費 規避消費風險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線上購物、宅家消費成為新消費方式。隨著「雙十一」的來臨,各大電商促銷活動、直播帶貨令許多消費者眼花繚亂、躍躍欲試。鹹寧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活動,堅持理性消費,規避消費風險。
  •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特別是一些商家在雙十一前先漲價後降價,合理規避了監管部門對「原價」的認定,故意設計了打折的假象,再藉由各式各樣的低價宣傳,刺激消費者集中消費。陷阱二:品牌相同質不同部分商家為了增加「雙十一」銷量清理庫存,會將部分特殊型號和庫存商品包裝為「電商專供」,用於線上降價促銷。
  • 「雙十一」消費提示:謹防先漲後降「套路」
    2018-11-08 09:38圖文來源:北京晨報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發布10份消費者投訴分析,特別推出「雙十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謹防先漲後降「套路」,仔細閱讀促銷規則。
  • 「雙十一」切記理性消費 狂歡有度
    然而,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很多的新玩法和套路,買賣雙方的鬥智鬥勇也再度上演。今年,你做"尾款人"了嗎?"囤積症"犯了,集中"買買買"的時候,錢包被掏空了嗎?"雙十一"接近尾聲,澎湃消費的背後,可能也需要回歸更多的理性。
  • 「雙十一」提前來臨,這些消費陷阱要注意!
    2020年的「雙十一」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10月21日零點,2020天貓雙十一狂歡節預售正式開啟。11月1日凌晨,第一波「剁手」的消費者已經在付尾款了。現在,正式的「雙十一」即將來臨,今年綿陽的電商企業表現如何呢?
  • 「雙十一」購物節優惠算法迷人眼 理性消費防詐騙
    伴隨「雙十一」購物節提前到來,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網購消費熱潮,「尾款人」「退定金」等關鍵詞稱霸熱搜榜。看直播時衝動付定金,一付尾款就退款;為使用優惠券,拼湊了300元計劃外的商品……連日來,佛山消費者的網購熱情同樣高漲,受訪消費者反映,今年購物節時限長、玩法多、快遞到貨快,但也存在衝動消費、優惠不多等現象。
  • 「雙十一」避坑乾貨:衝動消費要不得 理性消費才划算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雙十一」的促銷手法每年都在不斷翻新:跨店滿減、網紅帶貨、集喵幣、社交蓋樓……這些促銷廣告、遊戲看似是讓利,實際上都是為了刺激消費者去更多購買商品。
  • 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南寧11月2日電 題: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記者何程  2020年「雙十一」即將到來,廣西消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做到理性消費、冷靜參與、防範「套路」、及時維權。
  • ...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雙節」消費提醒:合理理性消費 防範四大陷阱
    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雙節」消費提醒:合理理性消費 防範四大陷阱9月16日,記者從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節前食品、出遊消費進入旺季,為避免消費者在節日期間上當受騙,該局發出四條「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防範消費陷阱。
  • 雙11提前 這些消費陷阱您別踩 以為薅了「羊毛」卻成了「韭菜」
    狂歡大促時間拉長,各種補貼、玩法更是層出不窮讓消費者看花了眼,預售、秒殺、滿減、現金紅包、購物津貼、積分兌換金額、預付定金直減……優惠此起披伏,剁手黨買買買雖爽,也要留意別踩這些坑,別以為薅了「羊毛」,卻反倒被割了「韭菜」。
  • 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原標題: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今年雙十一被稱為
  • 警惕「醫美面膜」消費陷阱
    這些網售的醫美面膜真的有用嗎?多位醫生就此表示,醫美面膜相當於皮膚科的「創口貼」,在美容護膚方面的作用不如普通面膜。(據北京青年報)眼下,各大電商平臺上所售的面膜種類繁多,魚龍混雜。有的電商宣稱,美白、抗皺、祛痘……只需一片醫美面膜或者醫用面膜就能搞定。其中,用普通面膜冒充「械字號面膜」的電商並不少見。
  • 消費無罪:消費狂潮背後只是無盡的欲望嗎?
    隨著雙十一、618,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乃至年中慶,年尾慶等各種促銷活動的普及,中國社會可以說陷入了消費的狂潮。堆積如山的快遞,刷新紀錄的成交額,以及電商越來越高的利潤,種種奇觀讓很多人感嘆,這一屆年輕人,太消費主義了。
  • 「月光族」和「精緻窮」的背後,都是商家的消費主義陷阱
    一、從剁手到吃土,皆因月光族的衝動消費前些日子,正值雙十一大促,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線下的品牌店都開始了線上的促銷售賣活動,最終,2020年某寶雙十一全球狂歡季成交額定格在4982億,再次刷新了歷史新高。
  • 這10大網購「陷阱」,你不得不防
    為此,網經社特發布「雙十一」十大網購消費預警,提醒消費者謹防促銷中的各類陷阱,避免「入坑」,讓你放心買買買!消費提醒>>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提醒消費者,要提高對商品的判斷能力,對於低價、小眾的商品應當理性購買;其次,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要有取證維權意識,及時保留網紅推薦圖片、視頻等作為證據;遇到消費維權「瓶頸」時,可以選擇向消協等部門投訴,甚至提起法律訴訟。
  • "雙11"消費提示|面對各種促銷活動,如何理性消費?
    "雙11"消費提示|面對各種促銷活動,如何理性消費?消費者在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和複雜難懂的促銷規則時,怎樣才能科學合理消費?日前,江西省消保委發布「雙11」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多些理性,樹立科學健康、文明節儉的消費理念。直播秒殺,要冷靜受疫情影響,今年傳統線下銷售受到衝擊,網絡直播帶貨火爆。
  • 如何引導銀髮族健康理性的消費時尚產品?
    芸友對於老年人的消費的認知是年紀大的人會更喜歡購物,更容易跟風,認為這也許取決於他們的社交圈;還有芸友從切身感受談到,現在銀髮一族網購有反超70、80後的趨勢。對此,有芸友引用去年雙十一阿里發布的一個報告來再一次說明了這樣的趨勢。
  • 「雙十一」預警!買買買之前你要小心這些詐騙陷阱
    雙十一臨近 各類詐騙套路紛紛浮出水面大家在愉快「剁手」的同時需要提高警惕,謹防被騙!保留網上消費的記錄,以備查詢;定期查詢帳戶餘額和明細,如有問題及時與發卡銀行聯繫。 警方溫馨提醒不明連結不要點真假客服要明辨中獎免單要清醒涉及轉帳不相信雙十一即將到來希望大家可以擦亮雙眼不落入詐騙陷阱,守護自己的錢包來源:廣州反詐、
  • 「雙十一」:新型消費折射內需潛力
    今年的「雙十一」在「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背景下,是消費者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在「雙十一」數據出爐之後,消費動能是否依舊強勁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今年「雙十一」不止規模擴大,其戰績更加輝煌。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0點30分,天貓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京東累計下單突破2000億元,均創造了新的消費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