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避坑乾貨:衝動消費要不得 理性消費才划算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雙十一」的促銷手法每年都在不斷翻新:跨店滿減、網紅帶貨、集喵幣、社交蓋樓……這些促銷廣告、遊戲看似是讓利,實際上都是為了刺激消費者去更多購買商品。而電商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確實很容易讓一些消費者衝動消費、跟風消費、過度消費。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

  消費者:「『雙十一』,我買的最沒用的東西應該是小一碼的衣服,想著減減肥就能穿上,但其實買小了永遠都穿不上。」

  消費者:「化妝品一類的,一看到降價了,就想買,但是你只有一張臉。」

  消費者:「跑步機買完了之後,後來當衣架了,還特別佔地方。」

  消費者:「買過一個家庭除蟎儀,優惠力度非常大,買了之後因為它要一直插電,我又擔心如果家裡沒有人,有安全上的隱患,然後家裡如果有人的話,因為它叫『超聲波除蟎儀』,所以就又擔心它會對人體有害,最後這個東西就閒置在那了,這個應該屬於交智商稅了。」

  不少消費者都表示,「雙十一」不顧後果的衝動消費,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心理負擔。所以近兩年「雙十一」都沒有再瘋狂搶購,會更加理性地看待電商促銷活動,不再只關注價格,而是更注重商品的實用性。消費者李女士表示,會提前做好預算和規劃,按需消費。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一個現象:不少年輕消費者表示,看直播「太費錢」,看主播帶貨很容易衝動消費、過度消費。消費者史女士說:「好朋友跟我推薦的,看李佳琦的直播,然後一看就想買,他一說5、4、3、2、1,我就想搶。看直播那幾個月,每個月發完工資就還花唄了。剛開始看直播的人都是這樣,都是喜歡買買買,然後看一段時間,就淡定了。現在我都不看直播了,看直播太費錢。」

  「雙十一」商家使盡渾身解數宣傳推廣,激發消費者購物熱情,但也因此導致消費者衝動消費,購物不知節制。在商家活動結束後,消費者反應過來,退貨退款又往往費時費力。

  「雙十一」,面對商家推出的各種促銷活動,如何抑制衝動消費,做到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提醒,一定要結合自身需求,理性消費並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另外,通過消費金融參與「雙十一」的年輕消費者,一定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陷入以貸還貸的危機中。李斌說:「我們要做好相關的預算和規劃,不要因為滿足滿減的相關需求而購買了自己其實並不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同時,建議消費者在購物之前一定要選擇正規平臺,正規商家資質齊全而且具有相當強的履行能力,也珍惜自身的商業信譽。同時,在購物的時候要留存相關購物憑證,在收到貨物的時候一定要先驗貨後籤收,發現存在質量問題,一定要及時聯繫商家進行合理維權,我們不要因衝動購物而過度透支明天的收入,以免自己沒有量入為出,陷入債務危機當中。」

  今年「雙十一」,直播帶貨是各大電商平臺主打的促銷模式。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提醒,消費者面對「雙十一」電商平臺直播購物宣傳轟炸時,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管主播是誰、說了什麼,一定要選擇有品質保證且有售後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時不要被直播間營造的「超高性價比」「熱賣」「搶購」等氣氛所感染,避免衝動下單,盲目消費。趙佔領說:「消費者通過直播平臺去購物,對於主播所宣稱的內容不能無條件相信,不能將對主播的喜愛,無條件轉嫁到對商品的喜愛或者信任上。因為很多主播只是替別的商家進行宣傳或者代言,對於相關的產品質量方面,其實這個主播自身並不能進行背書。」

  日前,中消協發布的「雙十一」購物消費提示也「點名」直播購物。中消協介紹,直播帶貨背後有不少不規範之處。比如:部分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時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中消協提醒,面對促銷活動,消費者首先應該保持理性,根據實際需求選購商品,面對「清庫存」大促時,別忘了先清點一下自己的「庫存」,不要再購買不需要的物品。購物時儘量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較高的商家進行交易。不要貪圖便宜登錄陌生網站或者點擊不明連結進行交易,更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進行私下交易,以免吃虧上當。

相關焦點

  • 「雙十一」切記理性消費 狂歡有度
    然而,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很多的新玩法和套路,買賣雙方的鬥智鬥勇也再度上演。今年,你做"尾款人"了嗎?"囤積症"犯了,集中"買買買"的時候,錢包被掏空了嗎?"雙十一"接近尾聲,澎湃消費的背後,可能也需要回歸更多的理性。
  • 「雙十一」:科學理性消費 謹防這些消費陷阱
    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紛紛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消費者購物。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宜賓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雙十一」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要科學理性選購,謹防消費陷阱,避免衝動消費。  該消費警示從按需購買理性消費、慎重選擇電商平臺、理性面對預售消費、仔細驗收到貨商品和保留憑證依法維權五個方面進行了警示。
  • 「雙十一」購物提示 堅持理性消費 規避消費風險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線上購物、宅家消費成為新消費方式。隨著「雙十一」的來臨,各大電商促銷活動、直播帶貨令許多消費者眼花繚亂、躍躍欲試。鹹寧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活動,堅持理性消費,規避消費風險。
  •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為應對上述五個陷阱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冷靜參與、依法維權對策一:選擇信譽良好的優質商家儘量選擇經營時間長、信譽度高、訪問量大、資質齊全的購物平臺及商家,防止誤入釣魚網站購物。仔細查看賣家信用等級及買家對其所做出的信用評價記錄。
  •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小編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網購要理性選擇,科學消費,切勿盲目跟風,謹防消費陷阱。01選擇正規平臺,規避消費風險。
  • 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南寧11月2日電 題: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記者何程  2020年「雙十一」即將到來,廣西消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做到理性消費、冷靜參與、防範「套路」、及時維權。
  • 「雙十一」購物節優惠算法迷人眼 理性消費防詐騙
    伴隨「雙十一」購物節提前到來,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網購消費熱潮,「尾款人」「退定金」等關鍵詞稱霸熱搜榜。看直播時衝動付定金,一付尾款就退款;為使用優惠券,拼湊了300元計劃外的商品……連日來,佛山消費者的網購熱情同樣高漲,受訪消費者反映,今年購物節時限長、玩法多、快遞到貨快,但也存在衝動消費、優惠不多等現象。
  • 不做雙十一退貨達人 消費也可以充滿智慧
    從10月底開啟預付定金模式後,今年雙十一的搶 購戰線被拉長到近20天,11月1日零點起,各大電商平臺尾款支付開啟,於是擁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打工人們不只要早起上班,還要熬夜通宵搶著買單,搖身一變「尾款人」。不過「一時剁手一時爽」,在付完第一波尾款之後,衝動消費的「尾款人」紛紛覺醒,變身「退貨達人」。
  • 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原標題: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今年雙十一被稱為
  • 衝動消費並不可怕,只要……
    我們常說要理性消費,同時 「偶爾的衝動消費,也能改善情緒和生活體驗!」。01 負面情緒之下,為什麼會買買買?Bonezzi 認為,我們實際的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會造成不適感,而這種不適感可以通過消費來實現。簡單來說,補償性消費就是:通過購物,降低自己的自卑感。
  • 如何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費才最划算?
    想來小夥伴們也常常聽見周圍的朋友談起,自己看電影或吃東西的花銷要比他人划算許多,各位也都了解,其功勞關鍵歸功於信用卡,但具體怎樣刷卡,才可以將其為自己提供的利益最大化,許多小夥伴們卻並不懂。那怎樣刷卡才最划算呢?現在我就教各位,刷卡最划算的方法!
  • 「雙十一」消費提示:謹防先漲後降「套路」
    2018-11-08 09:38圖文來源:北京晨報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發布10份消費者投訴分析,特別推出「雙十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謹防先漲後降「套路」,仔細閱讀促銷規則。
  • 「雙十一」提前來臨,這些消費陷阱要注意!
    2020年的「雙十一」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10月21日零點,2020天貓雙十一狂歡節預售正式開啟。11月1日凌晨,第一波「剁手」的消費者已經在付尾款了。現在,正式的「雙十一」即將來臨,今年綿陽的電商企業表現如何呢?
  • 做理性消費者 莫被雙十一「榨乾」
    在雙十一尚未結束之際,天貓雙十一總交易額已經掛上熱搜,據統計, 天貓這11天的成交額4982億,什麼概念呢,相當於2010年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相比於去年的兩千多億,今年的數字確實優秀,特別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瓜眾兜兒裡餘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剁手黨們還能交出一份超乎想像的答卷,大部分人都變成了所謂的「尾款人」。
  • 消費升級下的「雙十一」:優衣庫今年推出怎樣的新打法?
    2009年,阿里系電商平臺首次在11月11日「光棍節」期間嘗試促銷,結果引發轟動,最終誕生了「雙十一」這樣一個新的消費時點。 在全國16750位消費者中,88%的消費者希望能在「雙十一」買到既有優惠,又有品質保證的商品;65%的消費者希望不僅線上,在門店也能買到同等品質的當季新品;66%的消費者希望不再衝動消費,買到真正需要的好商品。
  • 消費回歸理性後,電商購物節還是門好生意嗎?
    這也是為什麼#被雙十一逼瘋的我#登上了微博熱搜。而在複雜的規則之下,高潔絲就因為優惠機制導致付款時出問題,也被網友送上一條#被高潔絲氣死#的熱搜。不可否認,走過十二年的雙十一已經深入人心,但這份人心裡,對消費的衝動,在今年plus版本的雙十一催化之下,明顯地回歸到了理智狀態。當熱情冷卻、狂歡落幕之後,雙十一該何去何從?
  • "雙11"消費提示|面對各種促銷活動,如何理性消費?
    "雙11"消費提示|面對各種促銷活動,如何理性消費?消費者在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和複雜難懂的促銷規則時,怎樣才能科學合理消費?日前,江西省消保委發布「雙11」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多些理性,樹立科學健康、文明節儉的消費理念。直播秒殺,要冷靜受疫情影響,今年傳統線下銷售受到衝擊,網絡直播帶貨火爆。
  • 《姐妹們的茶話會》衝動消費的是男人?還是女人?
    顏如晶又一句話說到了關鍵,她說「得兩個人追同一個女團才行」。阿菊還補問林夏,與男友追對立明星怎麼辦?這個問題難到了林夏小妹妹。03推進討論:男性消費行為各國美女叨叨了一輪各自眼中的男性衝動消費。之後,大左提出了一組數據,從中能看出,男人與女人的消費能力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顏如晶的話,又成了亮點。她說人們積極消費了,就是生活越發精緻了,所以不存在衝動消費這個事。
  • 熊虎種草 | 雙十一避免衝動消費,「避雷」指南請收好
    熊 虎 老 師— 不時尚 不熊虎 —10月21日,某貓2020年雙十一雖然現在距離今年雙十一還有 20 多天,但為了防止大家心急手快地付款,有些坑還是要注意避開!2020 年一月,國家藥監局曾發文,警惕械字號面膜消費陷阱。
  • 線上購物節密集透支消費額度 「雙十二」九江市民「買買買」更理性
    原標題:線上購物節密集透支消費額度 「雙十二」九江市民「買買買」更理性   「雙十一」才過去不久,中間又夾著一個「黑五」,今天(12.10)零時起,「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