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的「雙十一」已經提前來臨
各大電商平臺已經開啟鋪天蓋地
一波接著一波的促銷活動
各種定金預售、直播帶貨令人眼花繚亂
不少消費者已經收到第一波的商品
雙十一「尾款人」們
你們的錢包還好麼~
小編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網購要理性選擇,科學消費,切勿盲目跟風,謹防消費陷阱。
0
1
選擇正規平臺,規避消費風險。
網上購物要選擇合法經營、資質齊全、規模大、信譽高的電商平臺和店鋪,從信譽度、成交記錄、評價詳情等多方面對商鋪信譽進行評估,做到貨比三家。通過微信、朋友圈購買的商品一般沒有質量保證,產生交易糾紛也難以解決,消費者購買須謹慎。當前直播消費成為流行趨勢,觀看直播間容易衝動消費,建議消費者理性下單。
0
2
了解活動規則,慎重支付定金。
一般商家規定消費者支付定金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尾款才能享受優惠價和贈品,建議消費者網購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銷活動的細則,並注意留存促銷活動的截圖和商家作出承諾的截圖等資料。另外需注意商家設置的價格陷阱,有的預定價格並非最低價,有的需要湊單滿幾件才能享受活動價格。消費者要仔細閱讀電商平臺和商家的促銷規則,明確紅包、積分及優惠券的使用範圍和使用期限,詢問退換貨方式及運費政策,有獎促銷活動應當查看其公示的抽獎方法,避免事後因不了解促銷規則而發生消費糾紛。
0
3
仔細驗收貨物,明確退換規定。
消費者要確認貨品完好無損並符合約定後再籤收。遇到快遞商品損毀或丟失的情況,消費者可要求賠償。如購買的商品價值較大,消費者應與商家或快遞公司約定保價,以便在發生意外時減少損失。
0
4
防範交易風險,增強安全意識。
消費者要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謹防信息洩露。儘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轉帳、匯款至私人帳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連結頁面或掃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網站,要慎重支付。遇到可疑情況時,應及時與官網客服聯繫並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0
5
疫情仍未過去,境外遊存風險。
雙十一期間旅遊平臺也開始了境外遊大促銷,有的價格十分誘人,不少消費者蠢蠢欲動。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發期,消費者購買出境旅遊產品時需謹慎,購買時請考慮疫情可能帶來的消費風險,中疾控此前發布重要提示,目前處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出入境前後可能最長需28天的隔離觀察,會嚴重影響短期跨境旅遊的體驗。
0
6
保留購物證據,依法維護權益。
消費者在網購時要保存網上商品圖片和介紹以及與商家聊天記錄、支付信息、訂單信息等資料,並及時向商家索要發票,作為維權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聯繫商家進行協商處理,如糾紛依然不能解決,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消保委進行投訴。
來源 | 浙江省消保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