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2020-12-14 澎湃新聞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2020-11-0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的「雙十一」已經提前來臨

各大電商平臺已經開啟鋪天蓋地

一波接著一波的促銷活動

各種定金預售、直播帶貨令人眼花繚亂

不少消費者已經收到第一波的商品

雙十一「尾款人」們

你們的錢包還好麼~

小編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網購要理性選擇,科學消費,切勿盲目跟風,謹防消費陷阱。

0

1

選擇正規平臺,規避消費風險。

網上購物要選擇合法經營、資質齊全、規模大、信譽高的電商平臺和店鋪,從信譽度、成交記錄、評價詳情等多方面對商鋪信譽進行評估,做到貨比三家。通過微信、朋友圈購買的商品一般沒有質量保證,產生交易糾紛也難以解決,消費者購買須謹慎。當前直播消費成為流行趨勢,觀看直播間容易衝動消費,建議消費者理性下單。

0

2

了解活動規則,慎重支付定金。

一般商家規定消費者支付定金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尾款才能享受優惠價和贈品,建議消費者網購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銷活動的細則,並注意留存促銷活動的截圖和商家作出承諾的截圖等資料。另外需注意商家設置的價格陷阱,有的預定價格並非最低價,有的需要湊單滿幾件才能享受活動價格。消費者要仔細閱讀電商平臺和商家的促銷規則,明確紅包、積分及優惠券的使用範圍和使用期限,詢問退換貨方式及運費政策,有獎促銷活動應當查看其公示的抽獎方法,避免事後因不了解促銷規則而發生消費糾紛。

0

3

仔細驗收貨物,明確退換規定。

消費者要確認貨品完好無損並符合約定後再籤收。遇到快遞商品損毀或丟失的情況,消費者可要求賠償。如購買的商品價值較大,消費者應與商家或快遞公司約定保價,以便在發生意外時減少損失。

0

4

防範交易風險,增強安全意識。

消費者要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謹防信息洩露。儘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轉帳、匯款至私人帳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連結頁面或掃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網站,要慎重支付。遇到可疑情況時,應及時與官網客服聯繫並核實,避免上當受騙。

0

5

疫情仍未過去,境外遊存風險。

雙十一期間旅遊平臺也開始了境外遊大促銷,有的價格十分誘人,不少消費者蠢蠢欲動。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發期,消費者購買出境旅遊產品時需謹慎,購買時請考慮疫情可能帶來的消費風險,中疾控此前發布重要提示,目前處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出入境前後可能最長需28天的隔離觀察,會嚴重影響短期跨境旅遊的體驗。

0

6

保留購物證據,依法維護權益。

消費者在網購時要保存網上商品圖片和介紹以及與商家聊天記錄、支付信息、訂單信息等資料,並及時向商家索要發票,作為維權證據。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聯繫商家進行協商處理,如糾紛依然不能解決,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消保委進行投訴。

來源 | 浙江省消保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雙十一」切記理性消費 狂歡有度
    然而,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很多的新玩法和套路,買賣雙方的鬥智鬥勇也再度上演。今年,你做"尾款人"了嗎?"囤積症"犯了,集中"買買買"的時候,錢包被掏空了嗎?"雙十一"接近尾聲,澎湃消費的背後,可能也需要回歸更多的理性。
  • 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南寧11月2日電 題:廣西消委會:「雙十一」理性消費防範「套路」  新華社記者何程  2020年「雙十一」即將到來,廣西消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做到理性消費、冷靜參與、防範「套路」、及時維權。
  • 「雙十一」購物節優惠算法迷人眼 理性消費防詐騙
    伴隨「雙十一」購物節提前到來,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網購消費熱潮,「尾款人」「退定金」等關鍵詞稱霸熱搜榜。看直播時衝動付定金,一付尾款就退款;為使用優惠券,拼湊了300元計劃外的商品……連日來,佛山消費者的網購熱情同樣高漲,受訪消費者反映,今年購物節時限長、玩法多、快遞到貨快,但也存在衝動消費、優惠不多等現象。
  • 「雙十一」過後的「退貨」狂潮,「尾款人」秒變「退款人」
    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看看太衝動,這句話說的是「雙十一」衝動消費之後,不少消費者又回歸理智,有人發現自己買的物品不合適,於是剁手黨們又紛紛加入了退貨大軍中。「雙十一」剛過,#退款#話題就衝到微博熱搜榜第一名。話題閱讀量一度飆升至3.9億。
  • 雙十一特輯 | 「雙十一」避坑指南——雙十一定金能退嗎?該怎麼退?
    雙十一特輯 | 「雙十一」避坑指南——雙十一定金能退嗎?該怎麼退?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理性消費
  •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對策二:用好無理由退貨這一武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網購商品除消費者定作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位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以及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外,消費者在七日內可以要求商家「無理由退貨」。
  • 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原標題:中郵消費金融:理性買買買,才是真的「惠享生活」) 今年雙十一被稱為
  • 做理性消費者 莫被雙十一「榨乾」
    在雙十一尚未結束之際,天貓雙十一總交易額已經掛上熱搜,據統計, 天貓這11天的成交額4982億,什麼概念呢,相當於2010年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相比於去年的兩千多億,今年的數字確實優秀,特別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瓜眾兜兒裡餘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剁手黨們還能交出一份超乎想像的答卷,大部分人都變成了所謂的「尾款人」。
  • 請收好這份玩樂指南,用「口罩」迎接新年
    今年的跨年夜註定了不一樣,今年是我國一個特殊的年份,充滿了坎坷,在上半年大多數的城市都是靜悄悄的,街道上基本看不到行人,許多地方都顯得有幾分荒涼,讓人感覺處在一個「空城」之中。而到了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國內各個城市才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很多遊玩的景點、公園、商場也是再一次的人聲鼎沸,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冷冷清清的環境讓人感到彷徨,只有人聲鼎沸才是真正的國泰民安!
  • 「雙十一」:科學理性消費 謹防這些消費陷阱
    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紛紛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消費者購物。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宜賓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雙十一」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要科學理性選購,謹防消費陷阱,避免衝動消費。  該消費警示從按需購買理性消費、慎重選擇電商平臺、理性面對預售消費、仔細驗收到貨商品和保留憑證依法維權五個方面進行了警示。
  • 爭當「尾款人」、看直播搶優惠、求「砍」……「雙十一」提前開啟...
    相比往年,今年的「雙十一」活動比以往來得更早了一些,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預售活動,除了買買買,今年的「雙十一」雖然還未正式開啟,但已經出現了「打工人」熬夜交定金付尾款、定鬧鐘看直播搶優惠等現象。付定金、交尾款作為「尾款人」,你後悔了嗎數據顯示,11月1日凌晨,數億「尾款人」湧入淘寶下單,為之前付的定金做一個「完美結尾」。
  • 這份保溫杯安全指南請收好
    這份保溫杯安全指南請收好 2020-12-11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份火車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
    鐵路出行作為春運的一種主要方式,不同群體購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份指南請收好↓↓↓  【學生看這裡】  購買學生票須符合哪些條件?這份火車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 責任編輯:吉訓偵
  •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在路上了 這份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
    鐵路出行作為春運的一種主要方式,不同群體購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份指南請收好.學生看這裡丨購買學生票須符合哪些條件? (原標題:《一年一度的春運又在路上了 這份火車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
  • 「雙十一」避坑乾貨:衝動消費要不得 理性消費才划算
    而電商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確實很容易讓一些消費者衝動消費、跟風消費、過度消費。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  消費者:「『雙十一』,我買的最沒用的東西應該是小一碼的衣服,想著減減肥就能穿上,但其實買小了永遠都穿不上。」
  • 「雙十一」購物提示 堅持理性消費 規避消費風險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線上購物、宅家消費成為新消費方式。隨著「雙十一」的來臨,各大電商促銷活動、直播帶貨令許多消費者眼花繚亂、躍躍欲試。鹹寧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活動,堅持理性消費,規避消費風險。
  • 從「打工人」到「尾款人」:年輕人的購物狂歡到底在買什麼
    10月20日晚,無數「打工人」在李佳琦一聲聲打了雞血的「不要睡」中,昏昏沉沉地付了定金,變成了「尾款人」。「定金一時爽,尾款哭斷腸。」一覺醒來,再次打開購物軟體的「尾款人」,看到顯示「待付款」的大筆金額悔恨不已。這大約是被市場經濟深深雕刻的年輕一代的群像。
  • 不做雙十一退貨達人 消費也可以充滿智慧
    從10月底開啟預付定金模式後,今年雙十一的搶 購戰線被拉長到近20天,11月1日零點起,各大電商平臺尾款支付開啟,於是擁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打工人們不只要早起上班,還要熬夜通宵搶著買單,搖身一變「尾款人」。不過「一時剁手一時爽」,在付完第一波尾款之後,衝動消費的「尾款人」紛紛覺醒,變身「退貨達人」。
  • 熊虎種草 | 雙十一避免衝動消費,「避雷」指南請收好
    雖然現在距離今年雙十一還有 20 多天,但為了防止大家心急手快地付款,有些坑還是要注意避開!我們先不去談論產品的質量好不好,但這種的「泡洋水」「鍍金」的炒作方式,大家還是小心為妙。2020 年一月,國家藥監局曾發文,警惕械字號面膜消費陷阱。
  • 雙十一付尾款後才能退款,到底合不合理?
    原本的購物饕餮盛宴雙十一,如今卻越來越讓人難以「下咽」。因為普通消費者,總會遇到無數的坑。在「剁手」之前,很多人已經被燒腦的雙十一規則「逼瘋」。那麼,付尾款後才能退款的迷之操作,到底合理嗎?「尾款人」的眼淚背後,又有何種玄機呢?「尾款人」的眼淚,決堤了雙十一看起來,還是那麼熱鬧非常。11月1日就開場的購物節,僅用1小時51分,海爾、華為、小米等100個品牌的成交額突破1億元。然而,很多光鮮亮麗的銷售數字,卻是由「尾款人」的眼淚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