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的雨季和了凡四訓有感

2021-02-19 戒為菩提

今天是戒色的580天,一年半過去了,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從一個渾渾噩噩的人,變成了一個身體健康,每天有理想有目標的人。

我今早還在感慨,我原來每天哪叫做生活,叫鬼混還差不多,一路走來,看著過去的自己,我感慨萬千。

這次反省我來談談自己對於戒色後的感受以及通讀一遍了凡四訓和聽完一遍了凡四訓有聲書的感受。

一.屬於我的雨季

首先,現在我居住的城市迎來了雨季,這次我真的知道了,什麼叫做青春花季雨季。

春天,看著美麗的花開,輕盈的蝴蝶,天空的雲彩,鼻子聞到的是花朵的芬芳和樹葉的清香,我的心裡是無比的快樂。

這是我戒色後,第一個春天。前20多年的時光裡,沒有一個春天,我感受過這樣的東西。

最近一周,我的城市下雨了,昨天,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看到了路燈下雨的影子,淅瀝瀝的聽著雨的聲音,看著在路燈下葉子上晶瑩的水珠,鼻子裡是雨水的香氣和泥土的芬芳。

被雨打溼的樹幹在燈的照耀下泛著微弱的光,世界除了雨的聲音,都很安靜,我瞬間感受到了一種純淨的力量,這就是青春的雨季嗎?

這就是16,7歲那年才有的花季雨季嗎?我怎麼現在才明白?我怎麼之前什麼感覺都沒有?

我鼻子吸了一口氣,然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自己哭的泣不成聲,淚水伴著雨水傾瀉而下,我終於感受到了,我終於不再邪淫了。

原來乾淨的世界是這樣美好,原來曾經伴隨我15個多年的手淫,葬送了我乾淨的青春。

我的花季雨季,在我戒掉這個該死的惡習之後,終於來了。我哭成了一個淚人。

乾淨的氣場終於回到了我的身上,我也暫時擺脫了這個可惡的惡習,兒時乾淨的天空青春的花季雨季,你們久等了。

二.了凡四訓有感

1.改過之法

知如何立命,就得認清自己的過錯,人非聖能過,我們改過,就發三顆心1.恥辱心2戒慎恐懼心3揚勇猛心,我們戒色,也一個道理。

恥辱心,就是深刻認識問題的錯誤,深刻了解自己邪淫。害的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人和最愛自己的人!祖宗的都被我們淫的不尚子孫丟盡了,所以,戒色沒有恥辱心,他戒不掉。

戒慎恐懼心:天地鬼神無時無刻不看看我們,審查看我們的過失。所以,獨處時要保持警惕,時時刻刻,心魔都會上腦,我們如果不保持警惕的話,下一秒,就會破戒。

勇猛心:請大家記住,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努力方向,使經努力,那才叫勇猛精進,否則你在邪淫邪法上努力,那叫走火入魔。

書中寫的很好,要向針扎,蛇咬一樣,把自己舊的習氣斷除,勇猛精進地學習戒色文章和前輩成功的經驗,成色才能有望成功

在五濁惡世,我們都是業障重的凡人,若是出現自作孽的相貌行為,一定要痛改前非奮發圖強才是。要時時刻刻防著外界的幹擾,還要時時刻刻打掉自己不正當的念頭。

2.積善之方

辯證法裡經典的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積善之方,個人覺得就是怎麼做。

書中講到了很多行善積德的方法,案例,二文滿善,千金半善,正中之偏等等的道理。

我們戒色也應該像他們那樣,多多行善,多多學習,多多斷念實戰,雖然不會立馬有效,但長久下來,一定會戒色成功的。

就像那個樂善好施的林姓老奶奶一樣,她的後代,光宗耀祖。

3.謙德之效

和氣方能孕萬物,書中例舉了很多謙虛最後成就功名的例子,但謙虛絕不等於自卑和沒有主見。

我們戒色謙虛謹慎是對自己德行的培養,也是對自己意志的鍛鍊,命由己造,禍福己求,腦中的震動頻率決定著我們的生活品質。

了凡四訓實在是一本了不起的改變命運的方法,不僅是改變命運,對戒色也有很多啟示。只有人人向善,積極改命,家庭才會幸福,社會才能和諧,國家才會強大

580天,我看到了生命中的美好,戒色吧的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挑戰惡習,讓邪淫滾出生活,戒色頂塔永遠不倒!戒色!在路上!大家加油!


修心學苑力求幫助每一位戒友成功戒色
本文素材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記得拉到文末為小編點擊在看

-作者-

城狐,戒色人士,改善專家。公眾號:戒為菩提,微信號:teetcc360

相關焦點

  • 一位戒色高手學習《了凡四訓》的心得!
    戒除邪淫,請關注我。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復正常,身心健康。幾乎每位戒色前輩都有研讀《了凡四訓》,這是戒色後必讀的一本書。《了凡四訓》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可謂中國改造命運學的扛鼎之作,讓大家了解和掌握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這兩本書各有特點,總體而言,《了凡四訓》更全面、更系統一些;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則更有針對性,對意惡問題的指出更直接,更一針見血。這兩本書我都很喜歡,了凡先生和俞淨意公是中國改造命運的兩位巔峰人物,他們的事跡與教導,我們要認真學習,對於自己改造命運是很有啟發和幫助的。
  • 《了凡四訓》改變命運,心想事成
    但是把改造命運寫出來,寫成文字流傳下來,最容易明了的是《了凡四訓》。這個書我們這裡很多,也有光碟,也有電視劇表演出來,這邊都有。現在我們在中國找影劇界給我們拍《了凡四訓》,拍二十集連續劇,現在大概剛剛在開拍。希望大家知道之後,自己就能夠掌管命運。
  • 《了凡四訓》| 獻給所有勇於改變命運的人
    《了凡四訓》,俗稱《了凡戒子文》,是明代寶坻知縣袁黃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寫給子女的私房家書。袁了凡先生在家書中告誡兒子:要認識命運的真相,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同時要明辨善惡,改過積善,謙卑做人。 《了凡四訓》一書雖篇幅短小,但寓理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顯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智慧。了凡先生因其躬行實踐,徹底改變命運,也使此書久享盛名,影響深遠。
  • 《了凡四訓》:不糾善,則為惡
    了凡四訓這是《了凡四訓》中的一段話,白話意思是: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費了一番苦心,卻沒有任何益處。現在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如果領了賞金就被指責不夠清廉,那誰還願意去贖人,我很擔心以後不再有人願意向諸侯國去贖人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曾經過路遇到有人失足落水,子路救了這人,這人為了報答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給他一頭牛。子路欣然接受。孔子知道了很高興,誇讚道:「以後魯國就會多出很多見義勇為的人了。」
  • 《了凡四訓》:心念,便是一個人的命運!
    《了凡四訓》講的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書中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130年後,一名叫曾國藩的青年,也是讀了《了凡四訓》後,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擎天偉器。   《了凡四訓》就這樣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因此而被譽為"中國三大善書"之一。
  • 從《皇極經世》到《了凡四訓》隱藏的易經預測智慧
    學習《易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於易經預測的準確性一直難於把握,今天再一次看完《了凡四訓》有了新的啟示和感悟。要想真正看懂《了凡四訓》我們應該回望到千年之前從《皇極經世》創始人,易學大師邵雍哪裡開始尋覓。
  • 佛教:袁黃的《了凡四訓》,與佛教關係也很密切,素來被佛教推崇
    袁黃後來一段時間的生活軌跡,競然和這些算出的結果非常接近,於是他相信自己的命運已經確定,沒有什麼值得努力的了。然而有一天,他遇見了僧人云谷。雲谷聽說他相信命定,就笑著說,我把你當作豪傑對待,可原來你只是凡夫俗子啊:「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然後告訴袁黃:「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 《了凡四訓》 改過之法 終(下)
    吾輩,就是說袁了凡告訴他兒子袁天啟,咱們這些人身為凡夫俗子,過往的罪惡過錯,以前我們犯的錯誤過錯,我們犯的罪惡,就像刺蝟身上的刺一樣多。過惡蝟集,刺蝟的蝟。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但是我們回首往事,想想過去好像沒有察覺到自己有這麼多過錯。什麼原因?心粗而眼翳也。是因為我們太粗心了,所以我們心眼昏聵。我們眼睛錯失,沒有在意我們犯的錯誤,我們的心更加沒有在意我們犯的錯誤,為什麼?
  • 《用心學了凡四訓》第一篇第12講:立命的學問教給你……
    餘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這一講開篇提到「孟子論立命之學」,是《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的點題部分。所以咱們先說說「立命」一詞的來源。專家認為因為《黃帝四經》和《老子》學說在古時候合稱「黃老學說」,所以在帛書中才和《老子》放在了一幅上。《黃帝四經》、《老子》、《莊子》都是道家經典,但其中蘊含的思想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代表了道家不同的學派。
  • 《了凡四訓》10句名言,改變命運,從我做起!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先生的一部訓子書,是幫助我們改變人生命運的一部善書。淨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在世時,極力推薦,大力弘揚,這部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下面挑選其中的10句名言,分享給大家!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了凡四訓》:「魔由心生」,改正需要從「心」開始
    所以,當你做錯事要改,還是受到別人誣陷,讓內心處於平靜狀態,這都需要我們好好了解自己的內心,了解內心在《了凡四訓》中就我們說了,一起來看看。上半部分改由「心」生改由「心」生,與之相對應的一句話叫「魔由心生」。
  • 從了凡四訓學管理
    其實,剛參加工作時,有位善知識給我結緣了凡四訓,一次賣舊書時感覺這本書沒用,賣掉了。2013年利用寶貴的零打碎敲的時間看《了凡四訓講記》3遍,沒有聽懂。2014年又看了《了凡四訓講記》3遍,還是沒感覺。2015年接著看《了凡四訓講記》,每五分鐘看十遍,不知不覺接上地氣。
  • 《了凡四訓》,僅僅12句,改變你的命運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並被後世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中國人的骨子裡,始終存在一個觀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袁了凡認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
  • 了凡四訓(九)
    接著了凡先生又說:【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於我何與。本無可怒者。】這個真的要看得開。你為什麼會發脾氣?當然看到別人把事情做錯了,得罪於我,我才會發脾氣。人為什麼把事情做錯?為什麼會得罪我?要多想一想。這個人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我要想一想:他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他對我不了解,對我有誤會,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良好的管道溝通,所以才有這樣的現象。
  • 看完了凡四訓-10功善事,你或許有答案
    題記:看了凡四訓功過格-10功善事,他們主要偏重在哪些方面?一、記作10功的善事。1. 薦一有德人推薦引導一個有道德品行的人為公眾服務。看到這一個,我倒是有些驚喜。原來除惡也是能夠積累功德的。這個倒是和我們以往認識的不可以傷害妖怪的性命理念相違背。這個一般人基本遇不到,這10功不好得。4. 有財勢可使而不使雖然有財有勢,但不以此財勢威逼於人。
  • 《了凡四訓》:要想改變命運,先從這六點開始
    一位智者說過: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看到一個人內在的精神就能看到外在的命運和未來。用精神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未來,精神就好像種子一樣。如果一個人有精神,未來就會好;一個人沒精神,未來就不行。《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應篇》的精華所得,揭示了改造命運的秘訣。
  • 《了凡四訓》第三十九集——親親而仁民 仁民而愛物
    恭敬是內心深處對生命萬物的謙恭、尊敬,節儉體現了對生命的關愛和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這是人類高尚品德在不同側面的展現,也是愛物。以豐厚的人生閱歷感悟經典,以博大的太極智慧體察人心,以平實的現代語言詮釋先賢教誨,以平和的謙卑之風誠意正心,李毅多老師正在為您解讀經典《中華文化大講堂》廣播節目全國首檔中華文化國學廣播節目第三屆兩岸四地最具影響力欄目
  • 《了凡四訓》:心無雜念的念咒才能靈驗
    【解讀】為了讓了凡先生能夠達到做三千件善事,改變自己的命運的目的,為了使得了凡先生能夠達到心無雜念、心無妄念的境界,雲谷禪師教會了了凡先生念準提咒。在這段中,雲谷禪師又一次著重強調了準提咒的作用,並且十分詳細地介紹了到底應該怎麼樣去誦念準提咒。
  • 了凡四訓(第12集)
    他的父親在他太太死了之後,也就是舜的母親(生母),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以後也生了一個小孩。繼母對待他非常不好,他父親受了繼母的影響,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這一家四口三個人以惡念對待他,幾次要置他於死地。這個家庭環境太惡劣了,可是舜能夠孝順,他心目當中,沒有看到父母、兄弟對他不好,他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讓父親不喜歡、繼母不喜歡、弟弟不喜歡,天天改過自新。這樣過了幾年之後,才把他全家感化了。
  • 印光法師:流通《了凡四訓》序——人人可以做聖賢
    美醜是外境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境界沒來時就不去預想。境界若消失也不留戀。如果心中有違背理智的情想萌動,就應當嚴厲加以攻伐和對治,將妄想剿除乾淨。好像和賊軍對壘,不但不能使它侵犯我的封疆,還必須斬其將、拔其旗,剿滅一切匪黨。這種制軍的方法必須嚴格自治,不要懈怠疏忽。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自己的行為端正,內心恭敬虔誠。所用的武器必須用顏回的四勿、曾子的三省、蘧伯玉的寡過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