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吐納練氣方法,性命雙修法訣

2021-02-10 正心修身足以擁抱幸福

縱觀目前市面上所教學的內容,它們的要求與細節各不相同,所以你要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練法,還得擦亮眼睛。如果您對於這方面感興趣,可以繼續看下去,本文旨在分享!

功理篇

吐納者,呼吸也   意即吐出濁氣,納人人體所需之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 (養生上,「炁」是一種療愈能量,存在於宇宙萬物間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氣功,吐納,導引術,及禪坐之中,所講究的氣及是這炁的能量流,從動作與意識的相互配而下,對人體達到療愈而提高健康)   

 

 

功法篇

 

須擇空氣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園、湖邊、田野皆 可,室內可以打開窗戶。時間可以選擇在子、午、卯、 酉四正時,且此時一般工作較少,也便於自我安排。    

 

1、身法    

 

煉功之時,最好不要穿過緊的衣服,腰帶可以松一松,以利氣血流通。姿勢不限,行、立、坐、臥均可。行、立、坐、臥之法則如下:

行、可緩步許行,神態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疊,放在臍下。    

 

坐、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撫兩膝。    

 

臥、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於體側,或雙手相疊,置於臍上。或者側身臥最佳,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肚臍,兩腳一伸一屈,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後做功。 

 

以上四種姿勢,可以自由選擇。但求其自然安適,以利人靜。    

 

煉功時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閉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於養炁不利。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幹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韻聽息。煉功時要求舌頂上顎,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頂住。因人之上顎有兩個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神漏炁。故煉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哺乳之狀。    

 

2、心法

 

 

3.息法(命功有為之法,復歸無為)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 充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於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健腎強身簡易按摩法  

 

祖國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虧或腎氣過早衰退的人,可呈現內分泌功能率亂,免疫功能低下,並可影向其它臟腑器官的生理機能,導致早衰。要想腎精充盛、腎氣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裡介紹幾種健腎強身簡易按摩法。  

 

●揉丹田  

丹田位於肚臍下一寸至二寸處,相當於石門穴位置。方法是將手搓熱後,用右手中間三指在該處旋轉按摩五十至六十次。能健腎固精,並改善胃腸功能。  

 

●按腎俞  

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一寸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兩側同時或交替進行。對腎虛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湧泉  

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間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進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十次至足心發熱為止,能強筋健步,引虛火下行,對心悸失眠、雙足疲軟無力等有防治作用。以上三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常年不斷,必然見效。道家內功性命雙修直解性命雙修,是道家內煉的大法,也是道家區別於儒、佛重要的特點。然而什麼是性命,並非人人知曉,命好理解,性則難明。前輩們的丹經書籍大部象言假義,從不明說,這其中另有深意,暫不討論。僅就性命雙修而言,如果明白直說就是要求修真者「神形兼修」。何為性命之學:本乎天者,謂之命;率乎已者,謂之性。然「性命」二字,儒釋道三家有不同見地。儒教以盡性立命為宗,釋家以養性聽命為宗,道家以煉性壽命為宗。其關鍵就在於以神為性,以炁為命。神不內守,則性為心意所搖;炁不內固,則命為聲色所奪;神與炁乃一身上品妙藥,重在不亡情。故修道者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合道。神與炁就是七返九還的妙藥,去而復回謂之返,已得而又轉,稱為還,其迴轉的方法中,關鍵就在於採藥。但是,採藥有時節,製藥有法度,入藥有造化,煉藥有火侯,這將另篇討論。性者,元性也,本來面目也,也就是指元神。儘快地調出元神並抓緊命功的修煉就是性命雙修。性和命的關係就如同馬和車,性可喻為馬,命可喻為車,車壞馬即奔,屋壞人即走。道家追求即世成道,所以重視性命雙修,佛家追求超脫,所以獨重修性。

 

一般的派系思想,大都是苦難者的呻吟,不少的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痛苦,大千世界無可留戀,把幸福的希望寄託於天國,寄希望於死後靈魂得救。但是,道家思想仍與此說大相逕庭,道家樂生、重生、貴術,認為人生難得,「今生不將此身度,待將何日度此身」,認為人生在世是件快樂之事,死亡才是痛苦的,要把握人生,爭取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長生不死。仙道貴生,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為試驗室,尋求探索能夠使人長壽的方法,探求突破太極弦與道合真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道功和道術,修持上強調形神相須,生道合一,安神固形,性命雙修,性功修心神,命功固形骸。

 

一般派系 均認為,人的壽夭,皆由天定,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道家卻截然相反,《西升經》指出:「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強調只要不懈修持,不抱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順應自然,從中把握自然規律,達到合自然而成真。性命雙修實為道家即世成真的寶筏,立志修真者必須牢牢掌握這一大關鍵。
 

南派由於入門弟子,一般年齡較大,而且主張「大隱隱於市」和先盡人道後進仙道,而且握有「接命法」「栽接法」的補漏堵的方法,所以入門時一般是由命入性,這只是指入門時而言。性命雙修實際是道家南北的總旨,沒有原則上的區分,修真人要總體把握。就功法而言,通中脈和通督脈(髓道通)這才是性和命區分的關鍵和教外不傳之密。道家認為人體一太極,將人體從上至下分為八個區間,元神(性)幼居於苜,所以小兒元神活躍,能見到成人見不到的一些現象。每八年下沉一區間,六十四歲降至海底,很容易逸出體外,所以老年人也容易看到一些神秘現象。南派入門講究意守海底穴,把火爐設於此,不僅修命,也同時固神。
 

中脈是元神出入軀體的通道,所以密宗把握住修中脈的法竅。督脈是修命的總持,所以道家的性命雙修把握三關九竅。

 

性命雙修的妙處,還在於元性帶有歷代的信息,他比識神聰明何止百倍。如能將其調出,令其採集萬物之真炁,回補修命,則大大加速修命的過程。元神一旦活躍起來,修真者即生慧,慧而不外用,慧而會用,則功力上長迅速,早登修真之法船。
 

性命雙修在功理功法上都是一門大學問,修真者應認真體悟。這對修煉是極有益處的。經云:「性靠自悟,命靠師傳」。任何功法都是由有為進入無為的境界。修煉元神關鍵是掌握徽妙、玄妙、奇妙,大部分修為只能靠自己體悟,為師者只能原則上掌握和指導,所以說「性靠自悟」。鍊形(命)涉及到方法,步驟,火候時機等特殊因素,「差毫髮不結丹」,所以稱為「命靠師傳」。
 

「悟」之一字,大有講究,一方面師傳者不可將玄況說深說透,以免形成定格,修者難以突破和全面發展。只可釋疑解惑,具體事督促檢查破解,或者以講數事談神話的方式舉例,旁敲側擊地點化,才能掌握好順應自然這一大「火候」,使實修者在三維以上空間自由翱翔,「海闊憑魚躍,天廣任鳥飛」。這對於更快加速識神元神的同步是一極為重要的方法。


 

另一方面,對實修者而言,應當在重德性、德心的前提下,密修自悟,切勿輕言。對於功態中,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玄妙,要以自悟為主,師破為輔。對於玄境萬勿對有忌嫉妒心的功友言談,更不可對不相信者吐半語,否則將損耗大量能量,功力難以上進。因為能觀察到玄境,就說明元神已經活躍,天目已經開啟,五神主五眼,天眼就是元神所主。天目初開說明元神幼弱,能量不足。就是元神已經培煉成功出殼做功者,由於剛出元神時本命元神即被空間師父帶走修煉,在軀體內的元神只是最初剛分出來的一個值年元神。由於本命元神剛成就分出一神,這一神能量也很低,而且其壽命存在期只有一年,一年後將替換。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輕言或有意用功能,必會嚴重損傷元神,有的人很可能因此病一場,千萬要慎言,謹密而修。自己寫煉功筆記,就教於師是可以的,但切忌招搖!
 性命雙修必須二者並重,年輕人、中年體壯之人可由性入命。老年人稱為衰休,必須先行授命之法或者栽接之法,將身體的生理指標復歸於乾健狀態。修性之士往往因不注意修命而淪為談神說怪,步入妄談玄學的境地,最終也只是「衝舉」而已,只修性不修命,此乃修行之病也。修命之士往往因不注重修性,而死啃丹經,成為「談將」,或者苦修金丹,丹包其神,成為「死丹」,神不得運。詩曰:「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終止此層.永無進境。

 

這二種情況都是偏頗,必須杜絕和防止。唯有性命雙修才是正法正途,望諸同道共識。
 

有二人自幼為友,後分別入道佛二門修行,五年後偶相遇而談經論道,相約共入定神遊西湖。僧者散盤後對西湖美景娓娓道來,如歷如繪。道者頻頻點頭稱「善」,「兄之所言善盡美,吾再言之猶如畫蛇添足,今有一物權作見證,望兄鑑識」。言畢從袖中取出鮮花一朵。僧者一見曰:「此乃西湖某苑之花,兄能攝物於千裡之外,勝弟遠矣」。道者云:「弟自入門牆,即授性命雙修之法.勤加修習,略有所得爾,豈敢與兄之靈慧相爭乎!」……
 

這則小故事,亦可算得上一種對性命雙修的解釋。性命雙修之「性」的含義,不載於丹經,屬於教外別傳的天人大秘密。餘今漏洩此訣,願諸道友珍秘。性命雙修就是道德雙修、神形兼修。修道德至重至要,另有專篇。修神分為內煉調神法和內煉符咒祭煉法,此二法均為道家不傳不言之密訣。餘經稟明恩師,在講義中論敘觀神法,縮神法,內煉法等,期望更多有德有志之士共渡法船。

⊙免責聲明:本圖文(或視頻)由作者整理分享,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發布平臺無關,本文內容僅供參考,請勿盲從,如涉及版權請直接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性命法訣明指
    《性命法訣明指》趙避塵打破虛空消息路,我登彼岸不用舟。煉神還虛千變化,撒手虛空是金身。煉就這個不壞體,十方世界歸化身。撒手逍遙是這個,這個虛實是不空。吾願大丈夫、大孝子精心細悟性命真理。」  教餘廣看《慧命經》、《金仙證論》、《天仙證理》、《仙佛合宗》等書。餘幼年初看此書不明白,後得訣,才明白一半。得了空師天命全訣,才明白全旨,知《伍柳他宗》是萬古寶書。無明師者,廣看經書,不能明自全旨。餘後得全訣:知我劉老師無得著撒手之法訣,故在次渠村醫人,不能飛升。只可脫殼解屍而去,與七祖一樣解屍而升。餘胞兄趙魁一以會虛空口訣,至今在三省地面。
  • 道德經第十章:你了解道家的性命雙修嗎?修道究竟是修什麼呢?
    而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道教,也正是借用了老子性命雙修的思想,雖然道學和道教是兩回事,但是在修行方面卻是相同的,所以第十章對於道德經整部書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煉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
  • 先把身體修好,再明心見性,這就是性命雙修!
    因此道家的理論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認為修道的人必須要性命雙修。性命就是陰陽,也就是坎離所代表的,性命雙修就是兩樣要齊頭並進。宋、元、明以後的道家,也就是正統的道家,老實講是反對佛家也反對儒家的,認為他們都不會修道沒有用。他說佛家跟儒家光修性不修命,只從心理人手,對身體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本來新房交房是個大喜事,但瀟瀟實在是高興不起來。
  • 道家內養功法
    道家的養生氣功,對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乃是「精、氣、神」合修的理論。精、氣、神合修,是道家修身、養神,強健體魄,求得延年益壽的養生宗旨。道家經典著作《太平經》云:「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故,養生當以氣為本,以精為根,以神為主。而習氣練功,則當習氣以養精,習氣以養形,習氣以養意,習氣以養神。精、氣、神、形、意,貫通一體,乃練功之妙、養生之本。
  • 何為「氣」,如何「練氣」,聽聽道家怎麼說
    如何「練氣」?來聽聽道家是怎麼說的吧。道家貴生,珍視生命,而構成生命的「三大件」,便是「精」、「氣」、「神」。藥王孫思邈有言:「若欲存身,先安神氣」,此乃道家修煉之基本功法。氣者,神之母也;神者,氣之子也;欲致其子,先修其母。
  • 性命雙修,看不懂《內經圖》便是修行門外漢!
    《內經圖》是道家內丹術的氣脈心法秘圖,源於《黃庭內景經》,用山水畫的形式將人體內在解剖的五臟六腑與任督二脈關聯
  • 修崑崙法訣(頭腦鍛鍊法)
    修崑崙法訣(頭腦鍛鍊法)----道海玄微(六十五)----蕭天石        道家有修崑崙法訣,為不傳之秘,深合現代科學原理。
  • 性命雙修,我們應該修什麼?
    至貴至重的性命。那麼,什麼是性命呢?性命與生命又有何不同呢?我從中醫的角度去探析「性」、「命」與「性命雙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性命,即精神的生命;所謂生命,即肉體的生命。道家人物王重陽在《授丹陽道二十四訣》裡說:「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
  • 道家的男女雙修法詳解:男女雙修應該如何練習?
    」之說,這個就是我們平常在武俠劇和古裝劇裡面所看到的修煉內力和武功的方法,很多人不知道「男女雙修」的深刻含義,今天小編就來科普一下,道家的男女雙修法詳解:男女雙修應該如何練習?1、男女雙修簡介男女雙修法男女雙修和御女術在道家已經流傳了數千年,也讓人們胡亂猜疑、誤讀誤解了數千年。
  • 性命雙修重要性
    性命雙修重要性 性命雙修路不偏,
  • 正身、打坐、守一、修空法、吐納、煉精化氣及答疑(修行寶典)
    修空法修空法講解修空法好處修空法答疑吐納吐納法吐納講解吐納的好處吐納答疑煉精化氣煉精化氣方法煉精化氣講解煉精化氣答疑其他解答一、簡談打坐方法本法呈:喜歡修行實修的同修,如果沒有修練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來修行。
  •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 「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人人體所需之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說: 「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
  • 道家性命雙修工作坊(9.4-9.8)開班啦
    寫在前面真正的修煉,就是直接性命雙修。性命雙修的「命功」,指的是精、形層次方面的內容;「性功」是氣以上層次的內容。廣義講,性功,涵蓋了所有的層次,都是意識在不同層次的體現。雙修就是物質方面和精神層面,有形和無形,身體和心性,性功和命功一起來修。
  • 道家洗髓功的修煉方法,洗髓功的功效是什麼
    道家洗髓功」是不是很難練?
  • 道家千古「回春仙訣」
    哲龍強腎洗髓功道家修煉 | 哲龍丹道道家絕學 | 辟穀胎息學道家、密宗的,有個「十六錠金」(選自《丹道法訣十二講》胡孚琛)很重要其法訣有緊張用力者,有輕提輕咽者,有連續做功者,有中間停頓者,皆可隨機妙用。(摘錄自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之《辟穀胎息第七講》仙家相傳之「十六錠金」,其訣云:「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此功有吸氣,提肛縮腎,意注臍下,咽氣幾個動作,然單修雙修皆可用,辟穀胎息俱有效,採藥鍊氣運河車,因目的不同火候有異,變化萬千,丹家視為鴻寶,故字字為金。
  • 雙修是什麼意思呀?男女雙修是什麼意思?
    因為如今仙俠小說的盛行,說到雙修,不少小夥伴就會化身「秋名山車神」。其實,在道家,雙修之法更多地是指「性命雙修」。
  • 道家的長壽功:3種吐納行氣法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佛家、道家的修煉法門都非常注重呼吸,本文將介紹道家的3種吐納行氣方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真人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就一分鐘也離不開呼吸,有生命的存在就必須有呼吸的伴隨。人三五天不吃飯照樣有生命的存在,若三五分鐘不呼吸就沒有生命的可能。氣乃人身生命之本,氣行則血行,氣洩則血凝。息乃煉功之根蒂,氣與息合而為積性存命之本源。人之呼吸,起於心肺之間,行於通體百脈。出入於口鼻,一時有一千一百五十息,一晝夜計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多則不善,少亦不利。若倘有增減,久之則非病即亡也。在道家養生長壽的法門中非常注重吐納行氣的方法
  • 道家養生之行氣法
    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真人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
  • 「性命雙修」之「命功」如何修煉
    不要被「性命雙修」這個詞嚇到。「性命雙修」,就是不斷修煉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