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寒從腳下起
天氣越來越冷
一些養身一族喜歡睡前用熱水泡腳
但偏偏有些人發揮超常
把泡腳桶玩成了「火鍋」
生薑、枸杞、花椒......
通通往裡倒
感覺自己養身養得很「優秀」
殊不知泡腳有講究
泡得好事半功倍
泡得不好危害健康
後果可能很嚴重!
成先生今年49歲,最近因為睡眠質量變差,說睡前泡腳可以安神促進睡眠,於是給自己準備了一盆「加料」的泡腳水,結果這一泡,差點把一雙腳都「泡沒了」。
成先生說:「當時我試了水溫感覺還可以,之前我也沒泡過,想著姜粉應該沒什麼問題,其實就是姜粉放到水裡泡,跟洗腳一樣,我糖尿病以前去沐足店洗腳也沒事,沒想到腳趾卻沒了一個。」
據成先生回憶,當時泡腳的水溫感覺不燙但加料的姜粉對皮膚有火辣辣的刺激感,泡腳後的一個小時他的雙腳陸續起水泡、潰瘍。之後他在家敷了兩天燙傷膏結果不但不起作用還把病情耽誤了。
為什麼泡腳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醫生表示,這個病人有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病五期,還有下肢浮腫,因為長期低蛋白,下肢血管閉塞,這些是他的高危因素。在用姜水且水的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會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加重誘發皮膚感染,出現骨髓炎,導致一個腳趾要截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只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足:
1、患有糖尿病;
2、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3、伴有下肢神經和血管病變。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治療費用非常高,嚴重者可以導致截肢和死亡。
預防糖尿病足首先需要早期篩查、防治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做到早發現早去除。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循醫囑、平穩降糖、控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等。
其次,糖尿病足「預防勝於治療」,通過防控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預防糖尿病足的手段主要包括:
1、每天檢查雙足,特別是足趾間;
2、注意足部衛生,洗腳水溫適宜,保持在37℃左右,用幹布擦乾,保持乾燥;
3、不赤腳行走,穿鞋前先檢查鞋內外有否異物或異常,襪子或鞋的鬆緊度一定要適宜;
4、足部不用熱水袋、電熱器等取暖用品直接取暖;
5、使用油膏類護膚品免於足部皮膚乾燥;
6、不宜過深的剪趾甲,選擇由專業人員修除胼胝或足部過度角化的組織;
7、定期對雙足進行深度檢查,包括足部皮膚顏色有無變深,有無潰瘍、畸形、胼胝,皮膚溫度和深淺感覺,足部血管搏動等,足部運動神經功能和自主神經功能。
還有那些人不適合泡腳?
靜脈曲張患者
在生活中,有些人的靜脈出現了曲張,觀察她們的腿部,猶如出現了小蚯蚓,這樣的異常,需要注意,一旦再進行泡腳,會導致血液淤積加重,促使病症持續變重,對於腿部會造成很大的損傷。
血壓低
對於血壓低的人來說,需要注意,在泡腳的時候,需要小心謹慎,血壓低再進行泡腳,會導致大腦面臨供血不足,在泡腳過程中,暈厥可能會悄悄出現。
身體面臨嚴重出血的人
例如內臟出血,如果進行泡腳,加速了血液流動,進行按摩的話,會造成身體組織內部出血加快,帶來的影響更大。
足癬等皮膚病患者
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症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於皮膚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乾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溼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皮膚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泡腳的五大誤區
!
誤區一:飯前或飯後立即泡腳
泡腳和洗澡一樣的道理,在吃飽喝足後泡腳並不是放鬆,而是對身體的傷害。由於食物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如果用高溫熱水泡腳則會影響消化。
飯前泡腳也不可取,容易導致低血糖。所以要泡腳的話,時間最好選在飯後一個小時,而且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為宜,此時才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壓力的作用。
!
誤區二:泡腳水溫越高越好
有人認為,泡腳水溫越高越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人體皮膚有一個耐受度,人體在接受外部熱量時,溫度控制在42℃-45℃為宜。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會導致「低溫燙傷」。
!
誤區三:泡腳時間越長越好
很多人喜歡邊看電視邊泡腳,或邊看書邊泡腳,雖看起來很愜意,但是長時間的泡腳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是很大的,長時間泡腳會導致人出現腳部皮膚皺起的現象,對皮膚產生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泡腳時間在20~25分鐘即可,或當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額頭微出汗即可。
!
誤區四:泡腳就用一點點水
很多人為了方便喜歡直接用塑料盆子泡腳,但是塑料盆子一般都較低。要知道,泡腳不是等於洗腳,如果洗腳的話只需要少量的水就可以了。而泡腳水一定要到小腿的位置,這樣才可以刺激到足部跟腳部的穴位,這樣才能讓泡腳有養生的意義,所以說泡腳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用一點點水。
!
誤區五:女性痛經用藥泡腳
冬天很多人以為泡個腳讓身體暖一點也許痛經就能緩解了,確實是有一點效果,但是不能隨便在水中加中藥。畢竟引起女性痛經的原因有很多,若不對症非但不能緩解疼痛,反而會加重症狀。
怎樣正確泡腳?
醫生支招:牢記「6個字」:適溫、適度、適時
溫度:40℃左右(具體根據個人調節)
水量:沒過踝關節2-3釐米為佳
時間:在15-20分鐘左右
來源:未央健康
編輯:李詩
喜歡就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