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世界第一種實際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出現了,它就是德國的Me-262噴氣戰機,其由於空氣動力外形優越,也是同時期噴氣式飛機中性能最好的。但這款新式噴氣戰機卻只有少量參加戰鬥,各型一共生產1430架,在戰爭中僅發揮了有限的作用,未對二戰結局產生扭轉性的影響。
這款戰機取得的成就和其先進程度不太相符,這裡面有著很多因素造成的:在研製初期,由於配套的噴氣發動機遇到翻修壽命太短等困難,耽擱了飛機的研製進度。另外為了防止納粹新式噴氣式飛機奪取制空權,盟軍連續對生產噴氣機燃料的工廠進行大規模空襲,造成噴氣式飛機燃料嚴重短缺,不少Me-262因無燃料而無法起飛。
但最重要原因還是當時德國高層過於重視這款戰機,於是在研製成功後,本應集中有限的資源在短期內大批生產Me-262噴氣戰機,以便奪取制空權。但希特勒要求將飛機改型為戰鬥轟炸機,不得已的情況下,製造公司被迫同意按各50%生產,使生產進度大受影響。
納粹的其他高官也把Me262看成救命稻草,一會兒要求改型為夜間戰鬥機,一會兒要求生產一部分偵察機,一度使Me-262噴氣戰機生產很難順利進行。早在1943年Me -262還處在原型機階段時,希特勒對這款戰機就非常感興趣,他認為這款戰機將改變德國前線的頹勢,為什麼呢?
因為希特勒急需一款新式的轟炸機,在1943年希特勒清楚知道,盟軍進攻大西洋防線只是時間問題,而當盟軍登陸時,其強大的空軍會為其登陸部隊撐起一把保護傘,而德軍已經失去了法國的制空權。
而Me -262讓希特勒眼前一亮,和戰爭初期一樣,他認為這款戰機將是德軍的「新式斯圖卡」。Me -262則是一款閃電轟炸機,其高速度可以做到規避盟軍的戰鬥機和防空火力,其轟炸可以造成登陸部隊的混亂,為裝甲部隊的集結拖延時間,為德軍反攻盟軍登陸部隊提供寶貴的時間。
於是希特勒急切的召見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問道:Me -262噴氣機可以攜帶炸彈嗎?戈林顯然對這個技術性問題不是很懂,於是他將這個問題交給了梅塞施密特博士回答,而梅塞施密特博士知道要讓Me -262順利量產必須討好希特勒,肯定的說:當然! 只要經過幾個星期的設計,Me -262就可以攜帶一噸重的炸彈。
聽到回答後的希特勒非常高興,他的新式「斯圖卡」非常合他的意。之後在1943年11月希特勒在東普魯士的因施特堡視察Me -262的原型機時,梅塞施密特博士再次將承諾翻倍:2噸炸彈!而當時原型機其實還正在進行測試。
事實上,直到1944年5月Me -262的設計也沒有完成,由於盟軍的不斷轟炸,導致原材料緊缺,而博士承諾的Me -262閃電轟炸機更是遙遙無期,而盟軍的登陸作戰馬上就要開展,而希特勒在知道Me -262實際進度時,於是大發雷霆的吼道:我不要什麼戰鬥機,我只要轟炸機!
於是Me -262閃電轟炸機型號還是在6 月初期被製造出來, 它被命名為Me -26A-1a/jabo,它只是在M e 2 6 2 A - 1 a 戰鬥機的機首腹部加裝一對「 維京瑟夫」型炸彈掛架,換用高耐壓值前輪,座艙內的主儀錶板下方安裝投彈控制盒,最多攜帶兩枚2 5 0 公斤炸彈。
Me -262閃電轟炸機型研發後,在希特勒的不斷催促下,終於在1944年6月20日正式列裝使用,而盟軍在兩周前的1944年的6月6日就已經登陸了諾曼第,希特勒一直幻想用閃電轟炸機將盟軍趕下海的美夢徹底泡湯了。
最先一批的Me262 A -1a / J abo被配發給了3/KG51轟炸機聯隊,該部隊在 培訓一個月後宣布具備作戰能力,但是培訓時間太短了,飛行員也根本不熟悉這款飛機,而且 實戰表面噴氣機根本不適合執行轟炸任務,其原因在於作為戰鬥機設計的閃電轟炸機由於過於高速,根本無法進行俯衝機動,否則會解體。
而如果採用平飛轟炸Me -262的速度過快,飛行員只能使用航炮的瞄準儀來轟炸,沒有專用的投彈儀,其投彈精準度可想而知。 顯然希特勒的閃電轟炸機計劃失敗了。但是偏執的希特勒不會聽取任何建議,他只要求梅塞施密特公司繼續改進Me -262的轟炸機型。
梅塞施密特繼續在Me -262 A的基礎上研製了Me -262 A -2a 「暴風鳥」戰鬥轟炸機型,來滿足希特勒偏執的要求。但是依然無法進行俯衝轟炸,也仍然沒有專用的投彈儀器,只是可以進行低水平俯衝轟炸。
在1945年初期的KG-51出動了大約20架Me -262A -2a「暴風鳥」戰鬥轟炸機,參加了德國空軍最後的大規模行動:底板行動,由JG-3戰鬥機聯隊護航空襲了艾恩德霍芬機場,取得了KG-51裝備Me -262戰鬥轟炸機之後的最好戰績,但也僅此而已!
一款根本不具備轟炸優勢的新式戰機,就這樣因為希特勒的偏執,直到戰爭結束也未能發揮出自己巨大的獨特優勢。雖然在前線的空中出現的Me262,對於盟軍的任何一種飛機都形成巨大的優勢,最後只是因為數量較少才沒有產生災難性後果。
碼字不易,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