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知覺包括:視覺動作整合、視覺分析技巧、空間視知覺
手部精細動作:如生活自理、塗鴉、用筆
書寫繪畫:仿繪、走迷宮、拼圖等
圖形分析:圖形認知、圖形區分
視覺記憶:圖像記憶、瞬間記憶、長期記憶
視覺專注力:過濾信息、專注力
5~6歲:分辨自己的左右相對關係
6~7歲:分辨對面人的左右
7~12歲:分辨外界物體的左右相對關係
有視知覺障礙的孩子,可能出現下列症狀:
無法分辨左右、無法記住排列順序、無法記住或運用所看過的影像、無法分析複雜的圖像、無法正確地複製圖形、字寫顛倒、或少了些筆劃、抄寫字漏字、閱讀時跳漏字、東西就在眼前,卻找不到……等。
視知覺的能力和孩子的學習、閱讀能力,甚至是專注力都有相當的關連,有視知覺障礙的孩子,不論在日常生活或是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困擾。因此及早的診斷和適當的訓練,可以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課業表現及專注力。
要改善視知覺能力,必須多管齊下,家長對視知覺的了解,家庭學習空間的改變,學校老師教導的方式的調整,這些都是必要的。在醫療體系部分,針對視知覺障礙的孩子,復健科的職能治療,藉由活動來增強孩子的視知覺及相關的統整能力。
例如針對視覺記憶能力不佳的孩子,可以利用記圖案順序遊戲,來訓練視覺記憶,方法如下:給予1到6個不等的圖案讓孩子記住,先讓他看15到20秒,再請他從另外一張圖的幾個選項中,找出和剛剛完全一模一樣的圖形。或是用「前景背景區辨」為主題,找一找東西在哪裡,坊間有許多類似的童書,在複雜的圖案裡找到特定的人物,這些活動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斷練習的。
當您發現自家的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選擇一家專業的感統教育機構尤為關鍵。
全納優童於2008年成立,承接課題組21年的研究與成果,歷經11年市場教學實踐,自主擁有兒童核心能力金字塔理論體系及兒童核心能力課程教案及家庭指導方案的智慧財產權。該體系遵循腦科學、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兒童平衡發展論,教育學等研究成果,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探索科學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開發兒童少年潛能,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