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患上一種叫作沒有感覺的病

2021-02-23 微禪

無夢、無痛、無趣的橡皮人 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 橡皮人似乎就是你自己,也許亦是所有人。他患上了一種沒有夢想、丟失痛覺、不知趣味的病,和你的病一模一樣。

你想尋找一個名字叫做「橡皮人」的人。 他總是坐在會議圓桌的10點鐘方向,因為這個位置既不顯眼也不擔心被提問;他在MSN上的頭像總是忙碌,因為正忙於在找不到開心的開心網偷菜;他總是一個人在茶水間抽菸,因為此時他的工作座機正響個不休。

他早晨可以準時起床,但感覺像一晚上沒睡般疲乏;他和所有人一樣善良,但從不見義勇為,連圍觀群眾也不會去做;他不是無情無義,但從不讓座;他擁有一顆溫柔的心,但在致電父母時找不到語言;他有些孤獨,但堅信沉默是金;他洞悉情趣的學問,但連送寵物回家都叫快遞公司;他不是不渴望愛情,但連結婚都懶。

橡皮人沒有病,只是心很累。為了不會不開心,他連快樂都不要了。他的形象模糊,有時隱藏在這個時代的人潮之中,有時就在每個人的鏡子裡——他面無表情地塞在擁擠的電梯中,他不起眼地混入地鐵站洶湧的人潮中,他默默地站在斑馬線前等待通過的整齊隊伍中,他疲憊地沉睡在午夜依然滿員的公交車座位上……他活在這個社會的潛規則之中,活在職場的金科玉律之中,活在世故的熟人社會之中,活在階層板結的崛起大國之中,活在周遭變化速度讓人皮膚都感到麻木的國度之中。

橡皮人似乎就是你自己,也許亦是所有人。皆因橡皮人患上了一種叫做沒有感覺的病,和你的病一模一樣。

從《橡皮人》到「橡皮白領」

王朔寫過小說《橡皮人》,說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輕人,一個「行屍走肉、寡廉鮮恥、沒有血肉、沒有情感、喪失了精神生活」的群體。他們一如工藝品,「被高高在上的觀賞者輪流捏拿玩弄,被生活的泥匠用壓力捏成各種形態」。

今時今日,這個詞變成了「橡皮白領」。百度百科為這個詞註解:「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人。」

美國作家格林寫過小說《一個枯竭的案例》,講一個建築師功成名就後身心俱疲,最後只有逃到非洲森林。美國精神分析學家隨後提出了「職業枯竭」(job burn out),一種和「橡皮人」類似的病症——情緒枯竭、才智枯竭、生理枯竭、價值枯竭,既去人性化,也無成就感。

橡皮人站在「有閒有錢有知識」的社會優等生的對立面,在中國,這些無夢、無趣亦無痛的城市生物,正形成一個龐大群體——先有《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70%的被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再有《中國翰德就業報告》,57%的被調查公司表示職業枯竭情況加重。有心理學家發表觀點,以前一個中國人工作十多年才枯竭,現在經常一兩年就枯竭了——全因現代社會的流水線模式提高了效率,卻降低了人的成就感。

橡皮人可以在如下職業中尋找:醫生、銀行員、程式設計師、教師、記者、交警、公務員、演員、計程車司機——按照心理學家分析,他們要麼已習慣無需分享的孤獨工作,要麼上升空間有限,要麼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在日復一日間消磨了鬥志,換來的是揮之不去的空虛感。 橡皮人可以在如下城市中尋找:根據一份12省市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對工作感到厭倦城市排名是天津、四川、重慶、上海、遼寧、湖北、廣東、福建、江蘇、北京、浙江、山東——中國城市的性格、發展速度、文化生態改變的不僅是GDP與CPI,還在改變小職員的幸福指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在最近30年,一下子就是一個時代。橡皮人不是淡定,只是漠然。疲憊不堪的他們如同王家衛電影裡的人物,對新事物的出現與消亡見怪不怪,對原則與信仰實屬朝三暮四。在「急」之中國,他們視淡漠為生活之禪。

這是一個現實——英國超市正熱銷「情緒食品」,人們靠吃含有γ-氨基丁酸的食物來放鬆情緒;中國的大城市出現心靈超市,銷售寫有「快樂」、「安全感」等各種情緒的空瓶子。崔健過去說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到今天,你連情緒都要到超市購買。

這是一個現代的寓言——美國作家麥爾維爾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抄寫員巴託比》。主人公巴託比是一位抄寫員,他日以繼夜不停地抄寫文件,拒絕任何變化與溝通,不論人家要他做什麼,他只是不停地重複說「我寧願選擇不」,到最後甚至拒絕進食,結果餓死了。

這也是一個悲劇——既有《杜拉拉升職記》教你如何百忍成金,又有成功學教你如何體面對話,還有中國的「醬缸」傳統教你如何口是心非。到最後,你發現說真話容易犯錯,便不再說話;你發現憤怒、輕視與得意時都會影響人際關係,便省略表情;你發現手舞足蹈會影響形象,便不再做任何誇張動作——你終於活得如同一部人類學行為規範,去掉了表情,隱藏了情緒,不帶一絲人氣,成了橡皮人。

一位家庭教師這樣抱怨他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考試之前,她對老師面無表情,直至考試成績公布,發現老師有用,分數提高,才對他熱絡起來。林語堂說,中國人是世界最現實化的民族,並且對中國人作了成分分析:四份現實十一份夢想+三份幽默感+三份敏感=中國人。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發現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有基督教團體對香港人做調查,發現20歲以下的年輕人還將家庭放在第一位,追求夢想放在第二位;但一到40歲至50歲的年齡組別,家庭還是第一位,但追求夢想已經放到了最後一位。

中國人日益病重,連國學書籍《儒家修身九講》都在煽情:「當我們每天拖著疲憊的心靈上班,帶著深刻的焦慮下班,感情、婚姻、家庭、事業、人際關係方面的種種問題,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哀嘆為什麼活得這麼累時,也許該問一問: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有教會我們一門生活的藝術,讓我們從小學習如何面對人生的各種問題,把握正確的生活方向,創造精神的幸福和快樂?」

林語堂倒是寫過《生活的藝術》,說過「中國的哲學家」:「他把一隻眼睛睜著,一隻眼閉著,看透了他四周所發生的事物和他自己的徒勞,而不過僅僅保留著充分的現實感去走完人生應該走的道路。因此,他並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了得解放。」

我們活在悖論之中——在最講效率的時代,不耐煩的我們心生對慢的嚮往;在最講個人發展的時代,我們因為無法快速成功而日益消極。橡皮人無夢,不代表他過去沒有夢想;橡皮無趣,不代表他不想做有趣的事;橡皮人無痛,只因殘酷現實讓人對痛感必須習以為常。

不是每個人都活得像王菲:「我一向沒有夢。夢想也好,目標也好,我都沒有,一切只憑感覺去做。」在物慾時代,每個人都被迫成為理想與現實的共同體——在便利店打工的文學中年實現過詩歌夢,賣豬肉的博士實現過大學夢,找不到工作的海歸實現過出國夢,破產的師奶有過股票夢,經歷過100次相親的老處女有過豪門夢,依然藉藉無聞的超女有過成名夢,中國人迷信過魯迅文學院、新東方、《夢想中國》,但更多追夢人還是回到了生活的原點。

2010年,藝術家王小慧試圖挽救中國人的夢想:她要與萬名有夢青年共同來完成一個藝術項目,用文字、影像、繪圖和裝置來共同勾畫心中的夢想,是為世博會的「2010夢想計劃」。但比起一幅「畫餅」,中國人更需要一場關於夢想與生活的自我救贖。

在彭浩翔的《愛的地下教育》一書中,有四川省雅安市的學生寫信給他,問:我活得很累,還能實現夢想嗎?彭浩翔給出了一個也許亦適合我們的回答:「人生過了三十,就有別的看法。生命中許多時候,有許多事情,不能成全,何不站在另一個角度,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我們隨時都可能卡在人生的瓶頸。但瓶頸處,我們可以制定第二個成功計劃,將成功時間推遲10年;我們可以第二次認識自己,補情感教育的課,培養愛的能力;我們可以第二次學習生活,重溫親情與友誼,拾回為追逐成功而放棄的事物,珍惜眼前人。

或許應寄望社會變好,順便改善個人處境。但在整個「橡皮中國」找回熱望、情趣與痛感之前,橡皮人不妨先進行「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自我復健——你可以和父母在馬路上散步,你可以邊聽交響樂邊擦洗地板,你可以邊做飯邊寫日記,你可以與同樣大腹便便的同事新組樂隊……中國前所未有地需要生活的藝術,因為我們都如同《1Q84》裡塞著車的的士司機:「因為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這地步,只好彼此覺悟。

——文/黃俊傑

——原文標題: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

(圖:jessica_sly)

——————————

【關於「微禪」】

弘揚古典禪學之美,

深行現代禪修之力。

——————————

【關注「微禪」】

1、查找公眾帳號:微禪;

2、搜索公眾號碼:iweichan;

3、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4、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全新微社區。

相關焦點

  • 中國有一種病,得病之人被稱為橡皮人
    「橡皮人」,始於王朔1986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作為一種社會人格,這種人無夢、無痛又無趣。今日對這個詞的註解是: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夢想無法實現,所以無夢。
  • 愛上橡皮人
    這個短篇是發《故事會》上的,不知有沒有人看過。   愛上橡皮人作者: 阿辭          自從科學家成功地激活了人類的橡皮基因後,整個人類歷史就改變了。從此,地球上有了兩種人類,一種是地球上原來的人,簡稱原人。    另一種就是橡皮人。
  • 有一種抖腿,真的是病!
    二十年前,葉先生開始患上了一種「怪病」:晚上只要一躺上床,兩條腿就開始躁動不安、無處安放,特別酸脹,一定要抖一抖、動一動,要愛人揉揉捏捏才能睡得著。這種病跟我們日常的抖腿有本質區別,主要有以下這些症狀:異常的不適:最常見的是腓腸肌,也就是「小腿肚子」總有一種非常不舒服的酸脹感覺,會讓你急切強烈想要運動。
  • 哮喘到底是什麼病?真的治不好嗎?患上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哮喘其實就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所謂的哮喘發作,也就是接觸到過敏原而出現的一種過敏反應。就像蕁麻疹一樣,一旦接觸到過敏原,身上就會長紅色的小丘疹,而哮喘患者接觸到過敏原,則是呼吸不上來,呼吸困難。哮喘這個病和其它過敏性疾病一樣,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春秋兩季更容易發作。
  • 世界上有一種難治的病,叫「什麼都不信」!
    世界上有一種難治的病,叫「什麼都不信」!# 本文作者李青,天津大學泰達醫院腎病內科主任醫師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這句臺詞,曾經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 脊髓灰質炎主要症狀為發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患上此病儘快就醫
    導語:小兒麻痺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你知道此病還會引發什麼疾病嗎?脊髓灰質炎就是其中最常出現得一種疾病,患上小兒麻痺,就很可能會引起這種疾病。此病具有傳染性,對身體的危害很大,而且發病的人群多是兒童,平時注意了解這種疾病的危害等。
  • 克羅恩病是否可以有效治療?患上此病,很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
    例如克羅恩病,就是一種腸道疾病。平時注意多了解。01什麼是克羅恩病?經常發病於什麼部位?此病和年齡有關嗎?1、什麼是克羅恩病?克羅恩病是一種炎症性腸炎,其病因不明。該病發生於胃腸道的任何部位,但常發生於迴腸遠端及右半結腸。該病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被稱為炎症性腸病。
  • 你知道什麼是「橡皮人」嗎?孩子變得麻木,家長不要不當回事
    前不久遇到一位很久沒見的學生,家長開心地和我打招呼,小朋友卻變了很多,明顯沒有以前活潑了,反而有些沉悶。細問之後家長一臉無奈地告訴我:"這孩子不知道怎麼了,自從上小學之後就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每天無精打採的。"在我的印象中,這個孩子是我們的開心果,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非常喜歡他,怎麼上了小學反而變成這樣了?
  • 悲秋是一種病?
    古代詩人的『悲秋』情結,有些也可叫做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的一種疾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趙錫忠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悲傷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在一生中不斷地經歷著這種情緒。但從現代醫學觀念看來,過度的情志狀況也會引發『生理』上的病變。」
  • 可能是患上了這種病
    每次發病前眼前有閃光的感覺,持續幾分鐘後會出現左側頭部搏動性疼痛感,噁心想吐。蒙頭睡幾個小時候後頭痛症狀會消失,也沒有太影響生活和工作。但是,最近半年她的情況變得很糟。每次頭痛幾小時後就開始眩暈,頭一動就暈得更厲害,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困擾。劉女士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眩暈診療中心就診,才知道困擾她的疾病叫前庭性偏頭痛,經積極治療後,她的症狀明顯緩解。
  • 感覺很爽,可能你早被這些病盯上了
    而睡覺這件事在高溫下成了一種修行,熱床熱屋子,不開空調等於自殺,開的時間長了又覺得冷,大概只有吹空調蓋被子才能讓汗涔涔的肉身在夏天得以保全,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深有同感,那個感覺真的是太爽了,然而這麼做看起來很爽,你也感覺很舒服,但可能你早就被這些病盯上了。
  • 再見,霍金,他的這個病你也可能患上...
    他曾說:「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的人的家,那宇宙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會永遠想念他。霍金的去世,應該不少人會直接想到他的病——漸凍人症。「漸凍人症」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李中主任醫師提醒,「漸凍人症」及這一類的運動神經元疾病雖說是罕見症,但在臨床上依然可見。前段時間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症」後,留下「遺囑」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用於醫學研究也引發關注。
  • 英國一名女性患上罕見腦部疾病,感覺自己渾身爬滿蜘蛛
    據外媒LADbible網1月15日消息,英國34歲的艾琳斯·蒂平(Aisling Tipping)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她自述自己患上一種罕見腦部疾病,這種病不僅讓她喪失了行動能力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走路,更產生了幻覺,覺得自己全身爬滿了蜘蛛。
  • 「抑鬱症」是世界上最溫柔的病,沒有誰天生就抑鬱!
    全球在超過3億患抑鬱症的人口裡面,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自殺的傾向。全球每年因為抑鬱症死亡的人口超過了100萬人,其中中國人超過四分之一還多。很多人對於抑鬱症並不是很了解,「就是太悠閒了,要是忙起來就沒那麼多事了」有人會認為得了抑鬱症去看看心理醫生就好,不需要拿藥的。
  • 女生常穿高跟鞋,小心患上這種病
    女生常穿高跟鞋,小心患上這種病 2020-06-10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癌症是拖出來的,患上癌症的人,常常忽視了身體的四種小病
    當然不是,有些人認為癌症可能一天兩天,甚至一個月兩個月就形成了,這其實是不對的,沒有一種癌症的形成會有這麼迅速,在醫學上,醫生習慣把癌症稱為慢性病,是因為它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動態過程。 比如大腸癌,從正常腸黏膜到大腸癌,一般要經歷10-15年左右的時間,大多數時候,癌症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腫塊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患者才會出現一系列明顯的不適。
  • 經常大聲打呼嚕,到底是不是一種病?
    發出這樣疑問的,可能是因為你身邊沒有長期睡著一個拖拉機般呼嚕聲的人。有些人,天生就比較淺睡易醒,這時候遇上一個打呼嚕撼天動地的人,還真的會天天都睡不好呢~因此,還真的有不少夫妻為了追求更好的睡眠質量,而選擇分床睡呢!
  • 因輔導作業壓力大,媽媽患上一種怪病:像上了緊箍咒一樣的頭痛
    這不有位媽媽就是因為給孩子輔導功課壓力太大,患上了一種奇怪的 頭疼病,這個病連續很長時間有幾個月的時間一直不能緩解,每天從早到晚的疼,感覺就像上了緊箍咒,整個頭都是疼的,沒有具體的疼點。 經過醫院進一步檢查後,這位媽媽有嚴重的焦慮症。這種頭疼被成為「緊張性頭疼」,而焦慮是頭疼的主要原因。
  • 嬰兒患先天性遺傳代謝病 血液呈現乳白色(圖)
    「採血員說,孩子血液呈粉紅色,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血液,也搞不清楚是什麼病症。」何女士說,靜置幾分鐘後,孩子被採取的血液四分之三變成了乳白色,搖晃之後還是粉色。鄭州幾家大型醫院都檢測不出孩子的血液狀況。  10月18日,何女士一家趕到上海新華醫院。
  • 全身只有眼球能動,寧德60多歲阿姨患上了霍金一樣的病,成為了漸凍人!
    親戚朋友對這個病的認知幾乎沒有。」關女士說。 兩年前,關媽媽開始發音不清晰,總說自己鼻腔麻麻的。醫生診斷她為鼻咽炎,結果反反覆覆看了一年,一點效果都沒有。發展到後來,連話都說不清楚,手也動不了,只有眼球能動。因為長期查不出病因,開朗的關媽媽還一度陷入抑鬱,常常崩潰大哭。 半年前,關媽媽被確診為漸凍症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