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始於王朔1986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作為一種社會人格,這種人無夢、無痛又無趣。
今日對這個詞的註解是: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
夢想無法實現,所以無夢。
痛到麻木,反而無痛。
生活單調、自我、重複,變得無趣。
成功主義、階層板結、價值偶像的缺失,共同製造了「橡皮人」。他們淪為打醬油的局外人,相繼遭遇職業枯竭、才智枯竭、動力枯竭、價值枯竭,最終情感也枯竭。
你是橡皮人嗎?
每天早上被機械的鬧鈴吵醒,身體與精神卻沒有醒來,像一晚上沒睡的疲乏。
看著鏡中仿佛被抽去靈魂的面龐,毫無感覺,連一絲假笑也不願意給予。
打著哈欠,垂頭喪氣的出門,挪動著雙腳跟上擁擠的人潮,流到了辦公桌上。
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刷手機,看到好玩的視頻呵呵一笑,屏幕上的光映照著倦怠的面龐,等到眼睛酸澀,才會放下手機。
你是個善良的人,卻從不見義勇為;你有顆溫暖的心,卻不知道對親人該如何表達;你或許有些孤獨,但又不在意那些孤獨;並不是不渴望愛情,而是懶於尋找和相處。
別人問,你怎麼這麼死氣沉沉?
你總回答:我很累。
沒錯,橡皮人沒有病,只是心很累。
為了防止不開心,寧可消除快樂的可能;為了防止被拒絕,寧願站在原地孤獨。
他們活在這個社會的潛規則之中,活在職場的金科玉律之中,活在世故的熟人社會之中,活在階層板結的崛起大國之中,活在周遭變化速度讓人皮膚都感到麻木的國度之中。
橡皮人似乎就是你自己,也許亦是所有人。皆因橡皮人患上了一種叫做沒有感覺的病,和你的病一模一樣。
從「橡皮人」到「橡皮白領」
王朔的《橡皮人》,說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輕人,一個「行屍走肉、寡廉鮮恥、沒有血肉、沒有情感、喪失了精神生活」的群體。他們一如工藝品,「被高高在上的觀賞者輪流捏拿玩弄,被生活的泥匠用壓力捏成各種形態」。
橡皮人站在「有閒有錢有知識」的社會優等生對立面,在中國,這些無夢、無趣亦無痛的城市生物,正形成一個龐大群體——先有《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70% 的被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再有《中國翰德就業報告》,57%的被調查公司表示職業枯竭情況加重。
有心理學家發表觀點,以前一個中國人工作十多年才枯竭,現在經常一兩年就枯竭了——全因現代社會的流水線模式提高了效率,卻降低了人的成就感。
按照心理學家分析,他們要麼已習慣無需分享的孤獨工作,要麼上升空間有限,要麼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在日復一日間消磨了鬥志,換來的是揮之不去的空虛感。
疲憊不堪的他們如同王家衛電影裡的人物,對新事物的出現與消亡見怪不怪,對原則與信仰朝三暮四。在「急」之中國,他們視淡漠為生活之禪,也就是現在的「佛系」。
是誰在消耗我們的情緒?
精明的商家們,早一步洞察到這一現象,英國超市熱銷的「情緒食品」(含有γ-氨基丁酸放鬆情緒);廣告語出現了「快樂」、「幸福」、「安全感」、」新體驗「等;沒有感覺的橡皮人要去超市購買情緒。
生活教我們隱藏自我,活的體面,而所謂的「體面」恰恰是隱藏真我,塑造「假我」的開端。
《杜拉拉升職記》教你如何百忍成金,又有成功學教你如何體面對話,到最後,你發現說真話容易犯錯,便不再說話;你發現憤怒、輕視與得意時都會影響人際關係,便省略表情;你發現手舞足蹈會影響形象,便不再做任何誇張動作——你終於活得如同一部人類學行為規範,去掉了表情,隱藏了情緒,不帶一絲人氣,成了橡皮人。
我們從小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卻沒有人教我們生活的藝術,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把握正確的生活方向;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創造幸福和快樂?
如果人生的目的是考上大學,上大學以後呢?如果人生的目的是買房買車,擁有了以後呢?我們總是在實現了目標以後,獲得更大的空虛,就比如很多年輕人的頹廢是從上大學開始。
如今,我們活在悖論之中——在強調效率的時代, 不耐煩的我們心生對慢的嚮往;在最講個人發展的時代,我們因為無法快速成功而日益消極。橡皮人無夢,不代表他過去沒有夢想;橡皮無趣,不代表他不想做有趣的事;橡皮人無痛,只因殘酷現實讓人對痛感必須習以為常。
如何擺脫橡皮狀態?
重新認識自己。
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屬於橡皮人的狀態,其次從這天開始重新活過來。補心理的課,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學習真誠的表達,擴大社交圈;重溫親情與友誼,拾回被忽略的小時光,珍惜眼前人、眼前事,珍視每個經歷和動人的情節,最重要的是感受自己有靈魂的活著。
我們不能寄希望於社會改變,而是改變自身。社會不會照顧個人,我們只有自救。
橡皮人不妨先進行「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自我復健——你可以和父母聊一個小時的家常,你可以邊聽搖滾樂邊洗馬桶,你可以邊做飯邊拍視頻,你可以加入讀書會,你可以擁抱陌生人……
中國前所未有地需要生活的藝術,因為我們都如同《1Q84》裡塞著車的的士司機:「因為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這地步, 只好彼此覺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