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的起源 吸鼻煙的習俗,源自菸草發明者印第安人。義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菸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產商業化的鼻煙。
鼻煙壺主要是用來盛鼻煙的容器,現在已經鮮有人用鼻煙壺吸菸了,但是這並不影響鼻煙壺在收藏市場的熱度,天然水晶鼻煙壺因為其製作工藝非常的精美而被收藏。
天然水晶鼻煙壺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材質上來看,天然水晶本身的收藏價值就很高、才能夠工藝設計來看,其融入了書畫、雕刻等工藝、從文化價值上面來看,其是一種東宮西方方文化結合的產物,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天然水晶鼻煙壺收藏價值體現在那三個方面吧。
天然水晶鼻煙壺的材質
水晶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白水晶、茶色水晶、粉色水晶、發晶、虹彩水晶、金星水晶、紫水晶、水膽水晶等。鼻煙壺多取材自白水晶、茶色水晶、紫水晶、發晶和雜草水晶,一般不進行雕飾。
白水晶為透明狀,實際上是無色水晶,能給人一種神聖靜默的感覺,用白水晶製作的鼻煙壺以通體潔淨無雜質、膛內拋光、整體勻稱者為上品。
茶色水晶,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紫水晶,代表純正和諧,用這兩種水晶製成的鼻煙壺均以顏色純正透明者為佳。
有的水晶內含針狀雜質,細如髮者為發晶,粗似鬃毛者為鬃晶,用發晶和鬃晶製作的鼻煙壺別具特色,基本都是素麵,以凸顯水晶體內的「發」和「鬃」。含金黃色或微褐色絲狀物的金絲髮晶鼻煙壺尤為名貴。
天然水晶鼻煙壺的文化價值
清代道光年間,宮內養心殿造辦處開始特製鼻煙壺;清代康熙年間,出現了玻璃、銅胎畫琺瑯等各種鼻煙壺;清代鹹豐、同治以後,民間作坊開始製作帶有市井風俗、戲劇情節、歷史人物等題材的鼻煙壺;清末出現帶有在玻璃或水晶掩護磨砂內壁上反畫花鳥、山水、人物的內畫壺鼻煙壺;
20世紀70年代後,帶有內畫壺的鼻煙壺發展迅速。因此,從天然水晶鼻煙壺本身所攜帶的文化價值來說,天然水晶鼻煙壺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天然水晶鼻煙壺工藝設計
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鍾,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製作和畫琺瑯的西方人,於紫禁城內製作鼻煙壺。
鼻煙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煙壺成風,盛入鼻煙的用途漸至其次, 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都用在了鼻煙壺上,乾隆時鼻煙壺成了鬥富顯示身份的東西。
水晶鼻煙壺的鑑別
水晶鼻煙壺必須仔細鑑別,尤其要分清天然無色水晶與合成水晶、天然紫水晶與合成紫水晶、天然水晶與改色水晶的區別。
目前,我國有些地方能夠生產一種仿古水晶鼻煙壺,常為發晶所制,雖然這些鼻煙壺的水晶是天然的,但壺身形狀不規整,顏色不明快,工和料均不同於清代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