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鼻煙壺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代表!

2021-02-22 翡翠收藏專家


購買收藏好翡翠找著名企業有保障

加微信: 6211666 (長按複製)

鼻煙壺顧名思義是盛裝鼻煙的容器,始於明,盛於清,是集雕刻、繪畫、書法、燒瓷、鑲嵌、剔漆等工藝美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其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在收藏領域,獨樹一幟。

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自明末清初,鼻煙從歐洲傳入中國後,就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獨具匠心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工藝美術史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

鼻煙壺從材質上分為金屬、玉石、翡翠、水晶、有機物、陶瓷、料器(玻璃)、珊瑚、瑪瑙、琥珀、木、竹、漆器、葫蘆、果核等。在造型上,除以扁瓶式樣的居多以外,還有各種動植物造型,如象、獅、魚、雞、荷花、蟬、茄子、靈芝,以及人物、等形狀。在紋飾方面有珍禽瑞獸、花鳥魚蟲、山水草木、亭臺樓榭等,很多的紋飾圖案寓意深刻吉祥,如喜鵲報春、貓蝶連年、鳳穿牡丹、榴開百子、馬上平安、鯉魚龍門等。同時有的還配有文字,如「喜」、「福祿壽」等。其工藝有繪畫,書法、雕刻、鑲嵌、內畫、琺瑯等。

鼻煙壺藝術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的各類雕刻、繪畫藝術,內畫藝術是其中之一,也是鼻煙壺藝術的獨有特徵,它出現於清中晚期,是用特製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料器(玻璃)或水晶質地壺內繪製而成的。最初的內畫鼻煙壺內壁是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因為內壁光滑不易附著墨和顏色,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如龍、鳳、蟈蟈白菜和簡筆的山水、人物等,後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內裡來回的搖磨,使鼻煙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磨砂玻璃狀,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著墨色,效果就象宣紙一樣,內畫鼻煙壺後來出現了一些比較精細的作品,逐漸發展為集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精品,其筆觸精妙、格調典雅細緻入微的畫面,為世人所稱道。

一、館藏名家內畫鼻煙壺

馬少宣內畫八破鼻煙壺

馬少宣為清末極富盛名的「京派」鼻煙壺內畫高手,也是清代京派內畫四大畫師之首,以「一面詩一面畫」的內畫技藝見長。其內畫鼻煙壺書畫並茂、筆法精湛,曾有「登堂入室馬少宣」之譽,其內畫技藝聞名全國,據說1915年他創作的內畫鼻煙壺,曾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名譽獎。

「八破」是清末民初典型的鼻煙壺內畫題材,特指書齋中的破字帖、破畫、破信封、破扇面、破書、破請柬、破經文、破硯臺,分正反兩面集於壺上,並刻意突出蟲蛀、火燒、水蝕的殘破痕跡。

該玻璃質鼻煙壺為直口,圓頸溜肩,壺腹扁圓豐盈,橢圓形圈足。橢圓形圈足大方穩重,小口直挺,高6.8釐米。(圖1)

圖1 清馬少宣內畫鼻煙壺

周樂元松枝人物內畫鼻煙壺

周樂元原是宮廷內的一位宮燈、紗燈畫師,他的作品無論書法、繪畫都給人以高雅雋逸的藝術享受,所繪作品一匠一壑、一草一木,皆生機盎然。江南景色,學王石谷筆法,以皴染為主,方寸之中,氣象萬千。花鳥畫學新羅山人筆意,以寫意為主。草蟲、博古則是工寫結合,色彩淡雅宜人。他的行書,筆法清秀而剛勁,墨色飽滿圓潤。

周樂元的內畫作品題材很廣泛,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書法等,無不精美,尤其擅長山水畫。他的山水畫,多表現旖旎的江南景色,設色以墨色為主,以淡彩作點綴,景物格調高雅;畫面古樸精緻,淡雅雋逸;畫中多有題跋,內容與畫面協調一致,憑藉其紮實的繪畫功底,將中國傳統繪畫逼真地濃縮在寸天釐地的鼻煙壺內。

館藏的這件玻璃質地的內畫鼻煙壺,高6.5釐米,為膽型,小口,秀氣雅麗,兩面繪有松枝人物,繪畫手法細膩逼真,畫面栩栩如生,有「壬辰秋月京師周樂元」題款及鈐印。(圖2)

圖2 清周樂元內畫鼻煙壺

丁二仲兩件內畫鼻煙壺

丁二仲,原名丁尚庾,亦作上庾,藝作均署二仲,祖籍浙江紹興。幼隨其父在河北通州為任小吏。晚清著名的藝術家,京派內畫鼻煙壺大師之一,是繼馬少宣、周樂元之後的又一位出類拔萃的內畫藝人,不但對內畫(鼻煙壺)藝術精通,而且對金石、篆刻、竹刻頗有研究,是晚清著名的藝術家。其山水、人物、花鳥各類均擅,多數是仿宋,元、明、清繪畫,畫風博雅深邃,別具一格。

其一,為山水人物內畫鼻煙壺。壺直口,圓頸溜肩,腹扁圓豐盈,橢圓形圈足,通高7.1釐米。所繪山水人物,飄逸清雅,栩栩如生,並有二仲題跋。(圖3)

圖3 清丁二仲內畫鼻煙壺

其二,延年益壽內畫鼻煙壺。壺同樣為直口、圓頸溜肩,腹扁圓豐盈,橢圓形圈足,壺內繪老樹、紅梅,有「延年益壽」及「二仲」題款。(圖4)

圖4 清丁二仲內畫鼻煙壺

閻玉田山水花鳥內畫鼻煙壺

閻玉田也是京派內畫大師之一。該件作品為玻璃質地,通高7.1釐米,小口,繪山水花鳥畫,造型別致,製作精美,玲瓏秀麗,為掌中之物,有閻玉田題跋(圖5)。內畫鼻煙壺有「口小如豆粒,膛大不過寸,寸天釐地」之說。

圖5 清閻玉田內畫鼻煙壺

清張葆田山水人物內畫鼻煙壺

張葆田光緒年間人,也為京派著名的內畫鼻煙壺大師。所繪的這件山水人物鼻煙壺,為小口、直頸、溜肩、扁腹、橢圓圈足。人物、山水濃淡適宜、筆觸雄渾飄逸,有「癸已初秋京師張葆田作」題款及鈐印。(圖6)

圖6 清張葆田內畫鼻煙壺

二、館藏其他清代鼻煙壺

清代的鼻煙壺產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遼寧、西藏、內蒙古等地,其製作工藝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素麵到彩色、雕刻。鼻煙壺一般分為大、中、小三類,以滿把抓,體輕殼薄者為上品。鼻煙壺除了上述的名家內畫玻璃質鼻煙壺之外,還有其他材質製作的鼻煙壺,現略選幾件其他材質的鼻煙壺,以讀者。

清乾隆粉彩鼻煙壺

該壺為圓形扁腹,橢圓圈足,壺正面用金線開窗,窗內用青花色繪山石,山石中繪牡丹花卉,壺背面同樣用金線開窗,內書6排文字,壺兩肩側用粉彩勾繪蔓草花卉,使整個壺顯得富麗華貴。(圖7)

圖7 清乾隆粉彩鼻煙壺(背)

清彩石鼻煙壺

該壺為直頸、溜肩、扁腹、平底圈足,為整塊採石掏挖而成,巧妙地以石材的天然花紋為裝飾,顯得活潑雅致。(圖8)

圖8 清彩石鼻煙壺

清螺鈿龍紋鼻煙壺

此壺以螺鈿為材料,為小口直頸溜肩扁腹平足造型,採用剔地陽刻的手法,在壺正面雕刻一幅雲龍吐水圖。(圖9)

圖9 清螺鈿鼻煙壺

清瑪瑙人物騎馬圖鼻煙壺

該壺為直頸、溜肩、扁腹,平地圈足造型,巧妙地利用材料上的一塊色皮,用剔地浮雕加線刻的技法,雕一清代扛旗官,正騎著馬回頭微笑,馬四蹄飛揚呈奔跑狀(圖10)。

圖10 清瑪瑙人物騎馬鼻煙壺

清瑪瑙松枝人物鼻煙壺

該壺為圓腹直頸平底圈足,瑪瑙質地紅潤,壺面採用浮雕的形式,雕一老者和一書童站在一棵松樹下。(圖11)

圖11 清瑪瑙松枝人物鼻煙壺

清墨玉人物雙獅鼻煙壺

該壺為平足圓腹直頸,壺面雕一人揮舞彩球,正在戲耍兩獅子,應為戲獅圖。(圖12)

圖12 清墨玉鼻煙壺

清乾隆白玉長茄鼻煙壺

該壺為玉質,利用玉的不同色彩,將整個壺雕刻為茄子造型,白玉質地細膩溫潤,茄葉碧綠欲滴,茄幹(壺帽)敦厚,渾然天成。(圖13)

圖13 清乾隆白玉長茄鼻煙壺

清乾隆銅胎法郎人物故事鼻煙壺

該壺為銅胎琺瑯彩繪,說是壺,其實更像瓷瓶的造型,壺全身飾琺瑯彩繪,方寸大小的鼻煙壺上,繪滿了山石、竹木、花卉、人物等圖案紋飾,色彩濃豔,筆觸清晰,人物飽滿俊秀,畫面布局疏朗有致。(圖14)

圖14 清乾隆銅胎法郎鼻煙壺

鼻煙壺的發展貫穿了整個清朝歷史,真實地濃縮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清代每個時期,鼻煙壺藝術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其價值早已跳出其實用範疇,而成為集各類藝術為一爐的珍藏品。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中國珠寶通APP,邀您共賞20億現貨翡翠

相關焦點

  • 清代鼻煙壺鑑賞
    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自明末清初,鼻煙從歐洲傳入中國後,就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獨具匠心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工藝美術史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  鼻煙壺從材質上分為金屬、玉石、翡翠、水晶、有機物、陶瓷、料器(玻璃)、珊瑚、瑪瑙、琥珀、木、竹、漆器、葫蘆、果核等。
  • 袖珍藝術 - 鼻煙壺
    ,內畫以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為代表。魯派內畫的代表人物是畢九榮,當今的內畫藝術名家為李克昌先生。張廣慶 內畫春江漁歌鼻煙壺冀派內畫的藝術特點是精皴細染、造型準確、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綜合表現手法摹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
  • 藝術品鑑——鼻煙壺
    鼻煙壺為盛裝鼻煙之容器,鼻煙系一種菸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煙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
  • 驚豔的袖珍藝術---鼻煙壺
    馬少宣  水晶內畫蝴蝶圖鼻煙壺京派以北京為中心,也是最主要的一個派別,內畫以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為代表。魯派內畫的代表人物是畢九榮,當今的內畫藝術名家為李克昌先生。張廣慶 內畫春江漁歌鼻煙壺冀派內畫的藝術特點是精皴細染、造型準確、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綜合表現手法摹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題材方面的創作上非常突出。
  • 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鼻煙壺的使用,在當時最是引領風潮,從早期進口的昂貴鼻煙,到後來自製鼻煙,使得鼻煙壺尺寸從小巧細緻到大可盈握,成為一種時尚。搭配材質各異的煙碟,有旅行或家居用的成組鼻煙壺;甚至成盒作為陳設賞玩,更有拿來賞賜,整盒盛裝的瓷胎鼻煙壺;還有實用的鼻煙用具。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
  • 清代乾隆朝和田玉古玩鑑賞
    玉唾盂是清代皇室重要的玉器用具,因兼具實用和審美於一體,皇帝沒有一天可以離開它!這是一個清代的白玉質蓮花瓣紋玉唾盂,頸部雕有6個蓮花瓣,6個蓮花瓣又與6簇萬壽菊交錯排列,大異其趣。底部是一周勾雲紋,是清宮十分常見的裝飾符號。
  • 極可愛玩的清代器物,康熙朝的工藝創新,繽紛絢麗的玻璃鼻煙壺!
    西方原是用盒子承裝這類粉末,清朝宮廷將其形制改為小口、廣腹帶匙蓋的鼻煙壺,其材質囊括玻璃、瓷器、礦石、牙角、琺瑯、甚至是葫蘆,鼻煙壺也成為彰顯身份地位及品位的象徵。玻璃在康熙朝是新穎的材質,因為透明且有各種顏色,故以「極可愛玩」來形容。在單色玻璃上可琢制、雕刻、描金,同時也發展出灑金、絞胎等技巧。又使用畫琺瑯,在玻璃胎上繪製燒造出繽紛絢麗的鼻煙壺。
  • 文玩收藏,水晶鼻煙壺鑑賞
    鼻煙壺主要是用來盛鼻煙的容器,現在已經鮮有人用鼻煙壺吸菸了,但是這並不影響鼻煙壺在收藏市場的熱度,天然水晶鼻煙壺因為其製作工藝非常的精美而被收藏。茶色水晶,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紫水晶,代表純正和諧,用這兩種水晶製成的鼻煙壺均以顏色純正透明者為佳。有的水晶內含針狀雜質,細如髮者為發晶,粗似鬃毛者為鬃晶,用發晶和鬃晶製作的鼻煙壺別具特色,基本都是素麵,以凸顯水晶體內的「發」和「鬃」。含金黃色或微褐色絲狀物的金絲髮晶鼻煙壺尤為名貴。
  • 鼻煙壺欣賞
    鼻煙自明萬曆年間由歐洲傳入中國後先在宮廷王府中得到應用,到了清代已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早期歐洲用裝飾精美的金屬小盒盛裝鼻煙,由於在使用時鼻煙極易撒出並且香味極易散失,我國菸民便用裝藥的小藥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時期,由於達官顯貴們爭奇鬥勝、誇豪顯富,各種精美絕倫的鼻煙壺便應運而生,並且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
  • 古代鼻煙壺趣談:康乾時期鼻煙壺有哪些造型?又有哪些紋飾風格?
    清代的康、雍、乾三個時期,是清朝陶瓷發展的高峰時期,這個時期的瓷質鼻煙壺,也隨著瓷器的快速發展而呈現繁榮之勢,無論是從造型還是裝飾來看,都凸顯著這個時代所獨有的特點。一.康雍乾瓷質鼻煙壺的造型風格就康雍乾三個時期瓷質鼻煙壺的造型風格來看,三個時期的造型既有相似之處,又各自具有各自獨有的造型特徵。例如,直筒式簡潔型瓷質鼻煙壺,常常是康熙時期瓷的代表造型。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珠寶鑲嵌:清代工藝中重要的裝飾手段!東珠、鑽石種類繁多!
    珠寶鑲嵌是清代工藝中一個重要的裝飾手段。就取材範圍而言,比以往有所拓寬,在傳統的玉石之外,還十分重視滿族發祥之地的特產——東珠,此外還常用翡翠、碧璽、青金石、綠松石等彩色礦石和受西方文化影響而引入的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睛石等,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 清代玉器的紋飾特點
    紋飾是玉器文化內涵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玉器時代或地域特徵的重要表現之一。
  • 毛宏亮收藏京派葉仲三內畫吉祥動物鼻煙壺--吉祥如意前程似錦孔雀
    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內畫鼻煙壺,發祥於京城,為當時皇宮貴族、達官貴人所擁有。清末民初時期"京城四大內畫名家"之一的葉仲三,被稱為現代"京"、"冀"兩派內畫的創始人。建國後,北京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內畫工藝有了明確的師承關係。目前國內主要有 "京派"、"冀派"、"魯派"及"粵派"四大流派。
  • 臺北故宮新展「士拿乎」:方寸間的鼻煙壺與清宮微型藝術
    據悉,此次展覽選展各種材質之鼻煙壺,從雕刻、燒制、琢磨等工藝角度理解其製作及所呈現之時代特色;用珍藏、日常到賞賜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藝之縮影,更是清宮微型藝術之經典;從技法的創新,到各類材質所展現之技藝,以及使用與欣賞的各種意境,體會清宮鼻煙壺的新藝境。
  • 清代水晶,精美絕倫!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清代水晶工藝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水晶雕刻匠人的心血吧!清代水晶工藝品賞析清 水晶光素鼻煙壺壺作扁瓶形,短直頸,小口,鼓腹,橢圓形圈足,帶有銀質底鹿角染色蓋連玳瑁匙。通體光素,整體造型圓潤飽滿。
  • 清代玉器的紋飾特點(詳解)
    紋飾是玉器文化內涵的一個重要載體,也是玉器時代或地域特徵的重要表現之一。
  • 鼻煙壺,真是個玩意兒
    鼻煙自明萬曆年間由歐洲傳入中國後先在宮廷王府中得到應用,到了清代已在社會上廣泛流行。及至雍正、乾隆時期,由於達官顯貴們爭奇鬥勝、誇豪顯富,各種精美絕倫的鼻煙壺便應運而生,並且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小小的鼻煙壺反映出中國藝人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底蘊。
  • 清代景泰藍鑑定的基本特徵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清代景泰藍鑑定的基本特徵 清代的康熙、雍正兩朝對瓷胎畫琺瑯的貢獻很大,而景泰藍流傳下來的相對較少。
  • 清代水晶工藝品,精美絕倫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清代水晶工藝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水晶雕刻匠人的心血吧!清代水晶工藝品賞析水晶帶鏈花籃,清中期,故宮博物院藏從外形來說,這個花籃有著海棠花式樣的敞口,且花籃的口沿外折並凸起,腹部隨行琢並開光,開光內分別淺浮雕梅花、水仙花、海棠花、竹子、靈芝等花卉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