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來,草木吐綠,百花芳菲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春景如畫
這場戰「疫」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祖國好、家鄉好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卻有很多隻聞其名,未曾領略
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大家好
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
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19世紀末至1948年,
美、英、法、德、意等26個國家的人士
在秦皇島北戴河修建了719棟別墅。
當年,
北戴河和江西廬山、
河南雞公山和浙江莫幹山
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別墅區」。
如今,
這些老別墅記錄了北戴河乃至中國近代史的風雲變幻。
今天,讓我們跟著名牌導遊柳晶,
探尋北戴河老別墅的百年風華。
名牌導遊 柳晶
點擊收聽音頻《北戴河百年老別墅——百年風華、韻味悠遠》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audio 標籤。
中國近代四大別墅群中唯一的濱海型別墅群
北戴河百年老別墅,當地百姓稱為「老房子」,包括近代別墅、宗教建築、公共建築和商務建築等。19世紀末至1948年,美、英、法、德、意等26個國家的人士在北戴河修建了719棟別墅,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10幢。
河北北戴河和江西廬山、河南雞公山和浙江莫幹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別墅區」。現在,北戴河20座近代別墅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戴河近代別墅群是中國近代四大別墅群中唯一的濱海型別墅群。
北戴河老別墅:藍天綠樹、紅頂素牆、高臺迴廊
北戴河的老別墅建築風格以歐式為主,多為單層建築,少部分為兩、三層建築,大都以紅頂、素牆、大陽臺和小巧玲瓏見長。在中國建築學界,把北戴河海濱的別墅建築風格歸納為「藍天綠樹、紅頂素牆、高臺迴廊」。可以說,北戴河別墅總體的建築風格,是以西式建築風格為主的折中式建築形式,純粹西方建築流派在北戴河近代建築中是很稀少的,大多為西方建築流派結合了中國經典及本土建築風格,並充分考慮適宜海濱氣候而發展起來的「中西合璧」式。
北戴河老別墅,集世界建築風格之大成
北戴河老別墅,被譽為「萬國建築群」。十九世紀初,北戴河的別墅大多由來自德國、奧地利、美國等國家的著名設計師專門設計,設計風格集世界建築風格之大成。
東嶺會教堂——始建於1898年的東嶺會教堂可以算作北戴河最古老的別墅式建築之一,它是純美式的建築。
傅作義別墅——充滿維多利亞式風格的傅作義別墅,稱得上是最保持原貌的、最有以前遺風的一座。
何香凝別墅——何香凝別墅完全用木楔楔成,沒用一顆釘子,它是日本風格與中式建築的結晶,是最東方的別墅。
馬海德別墅——奧地利人白蘭士建造,後來因馬海德醫生居住又名「馬海德別墅」,擁有最為典型的四面迴廊。
五鳳樓——五鳳樓是五座風格統一又略有不同的別墅的統稱。這五座歐式建築堂前有廊,近可聽松濤陣陣,遠可觀海潮滔滔;五座建築一字排開,頗有氣勢,屬最統一的別墅。
北戴河被譽為「東亞避暑地之冠」
到20世紀20年代,北戴河的別墅樓從聯峰山到東山連綴成片,達500多棟。盛極一時的北戴河被譽為「東亞避暑地之冠」。北洋政府達官顯貴的別墅則成了北戴河更具代表性的建築。當時流傳的一句民諺說的是「吳家樓,段家牆,霞飛館的大草房」。
吳家樓,據說是1916年時任北洋政府中國銀行總裁、財政部次長的吳鼎昌用3萬大洋建造的,是當時北戴河最豪華的別墅。
段家牆是指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的段芝貴別墅圍牆,以花崗巖毛石砌成,綿延數百米,院內油松側柏枝繁葉茂,襯託著別墅主樓的富麗堂皇。
霞飛館,是咖啡館的諧音,當年坐落於北戴河歷史上第一座公園「蓮花石公園」即如今的聯峰山公園內,木架結構,茅草蓋頂,造型古樸典雅,專供遊人飲宴。康有為曾在此賦詩:「暮卷濤聲看海浴,朝飛霞翠挹山妍。東山月出西山雨,士女嬉遊化樂天。」
霞飛館老照片
碧海藍天下的北戴河海濱
新中國成立後,北戴河被國家確定為英雄模範人物和外國專家休療養區,如珍珠般散落在各處的老別墅由各休療單位使用,在這些老別墅中更是發生了數不勝數的故事。
一棟別墅就是城市的一個記憶,每棟別墅都藏著自己的故事。跨越百年時光,北戴河老別墅依然散發著歷史的芬芳,既寧靜優雅,又帶有西式摩登浪漫氣質。
待春風向暖、花開「疫」散,歡迎您來北戴河名人別墅遊,「京畿海岸 康養勝地」北戴河歡迎您!
手繪北戴河百年地圖↓↓↓
(圖文資料由北戴河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提供)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