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雙跑鞋的重要性

2021-02-19 鐵馬老言

     

   

作為一個稍有點資歷的跑者,常有人問我;

我想跑步,要怎麼開始?

我說:首先,要買一雙正規的適合你的跑鞋。

 

我怎麼跑步足跟痛?

我說:首先,你的鞋可能有問題。

 

我怎麼總也跑不快?

我說:你想跑得快,首先要穿適合你速度的跑鞋。

 

對於跑步的人來說,跑鞋是第一重要的。


鞋好不一定沒有問題,但鞋不好一定會有問題。

 

          1 

有人說:人天生就會跑,人類的祖先就是赤足跑的。現在也有各種赤足跑的跑團、跑者,還有赤足自然跑的技術流派。我們經常在馬拉松賽場上,看到赤足跑者,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與讚嘆聲。

 

還有人說:真正的高手穿什麼鞋都快。去年某個馬拉松比賽,一名黑人選手穿拖鞋拿了冠軍在網上廣為流傳。某個跑者穿拖鞋跑到250左右的成績也被媒體報導過,成為不少人崇拜的偶像甚至競相效仿。

 

大約8000年前人類開始穿草鞋,大約5000年前,人類發明了用獸皮製作鞋,其目的就在於不讓腳難受或者受傷。可以說,鞋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從此,人類可以走更遠,跑更快,也能更好地在與自然環境的競爭中取得優勢。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鞋子的發展史。更多形狀、材料、功能的鞋子不斷發明出來,越來越輕、舒適、美觀、耐用,讓人類生活得更幸福。

 

跑步運動的發展史,也是一部跑鞋的發展史。從以前笨重的布鞋、皮鞋、膠鞋,到現在各種合成材料的跑鞋,可以說每次跑步成績的巨大進步,都與跑鞋的革命息息相關。


好的跑鞋不僅讓跑者跑得更快,同時也得到更好的緩衝、透氣、包裹等保護,跑得更舒服安全,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從筆者幾十年觀看國際、國內田徑比賽來說,只看到南非女子運動員佐拉-巴德不穿鞋比賽,但她的教練是要求她穿鞋的,只是她因為從小在山區長大,家裡窮沒鞋穿,習慣了赤腳跑。


其它,近百年的田徑史上,極個別光腳跑的專業運動員雖然也有,但也是極其個別的現象,他們多是因為少年時代窮買不起鞋穿,在成年條件好以後,還是成了穿鞋的人,比如曾獲得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衣索比亞運動會馬拉松冠軍的貝基拉,在1964年衛冕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冠軍時,已經穿上鞋了。可見,即使是赤足史上最牛的跑者,最終也走上了穿鞋之路,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

 

同樣,所有的赤足跑者,他們經過長期的訓練可能不遜色於一般跑者,但與高水平跑者比仍是相距甚遠。即使是那個穿拖鞋拿冠軍的黑人選手,他的成績在專業選手中也不值一提,他估計也只是偶爾為之。所以說,雖然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赤足同樣可以跑,但顯然他既無法跑得快,而且受傷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有理論說:赤足跑可以練出更正確的跑姿,我認為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要說跑姿好,專業運動員當然比一般人要好,但他們都是通過正常的訓練而非赤足練出來的。


正確的跑姿,有賴於對技術的正確認識、長時間的訓練摸索、全面的身體素質練習,而不是靠赤足跑。

  

當今世界路跑的最強者基普喬格和基普桑


當然,你要喜歡赤足跑,那也是個人的自由。但從一般跑步愛好者鍛鍊身體來說,偶爾在塑膠跑道上赤足慢跑一段可以,作為長期的跑步方式,不見得是好方法。

 

但是具體到每個具體的跑者,什麼才是最好的跑鞋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即使是號稱慢跑鞋之王的亞瑟士K系列,也有很多跑者覺得不舒服不喜歡。可以這麼說:不好的鞋對誰都不好,好的跑鞋,也有他對應的合適人群。

 

         2

 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呢?

 

跑鞋與你跑步的路面有關,與你的腳型有關,與你的體重有關,與你的跑步能力有關,與你的目標有關,與你的跑步技術有關。

 

路面:

跑步主要分為場地跑(體育場塑膠跑道)、路跑(主要是瀝青路面,也有一些水泥路、石板路,一般建議儘量跑瀝青路)、越野跑(土路、草地、碎石路為主,會有少量硬化路面作為過渡)三種。路面不同,鞋的選擇也不同。

 

場地的專業跑鞋是帶釘的,業餘跑者一般不會穿,即使在體育場跑也還是穿路跑鞋。如果你長期是在體育場刷圈,因為體育場的塑膠跑道比較軟,彈性比較好,所以可以穿稍輕的跑鞋,而不需要太好的緩衝效果。

 

萬米之王貝克勒在比賽中,這種帶釘的場地跑鞋業餘選手一般不會穿

越野跑因為有很多的土地、草地,這些路面在下雨之後,會比較溼滑,所以比較強調抓地性,以防摔倒。同時碎石路等路面對穩定性的要求會比較高。所以如果是跑鞋野,最好是穿專業的越野鞋。尤其是當一場比賽有雨的時候,穿普通的路跑鞋,因其防滑性不夠,會增加很多的摔倒風險,甚至因此影響比賽完成。

 

越野跑在野外進行,地面情況複雜,強調穩定性和防滑性


路跑是業餘跑者最常跑的方式,所以選鞋也以路跑鞋為主。

                     

     3

腳型,對鞋的選擇影響也很大。腳型對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足弓形狀和腳掌寬窄兩個方面。


足弓分為正常足弓、高足弓和低足弓(扁平足)三種,一般來說高足弓不大多見,低足弓的比較多。


如何判斷自己是高足弓、正常足弓、低足弓呢?腳底沾水或者白粉踩在紙面上,看留下的印記屬於下面哪一種即知。


不同的足弓類型,對鞋的緩衝、避震、穩定的需求不同。 


但不同廠商,對鞋的緩衝、避震、穩定,各有各的定義,為了弄清楚,請看下表:

 

習慣叫法

亞瑟士(Asics)

美津濃(Mizuno)

新百倫(New Balance)

緩衝/避震

緩衝

中性

避震

支撐/穩定

避震/穩定

支撐

支撐避震

 

1、高足弓的跑者,應選擇「緩衝/避震」系列的跑鞋,這類鞋會將腳掌外側設計得更加具有緩衝性以吸引落地時的衝擊力。


2、低足弓的跑者,適宜選擇支撐/穩定系列的跑鞋,這種跑鞋在足弓內側加入了一些偏硬材質的來支撐穩定,以幫助矯正落地時的過度內旋。


3、正常足型的跑者可以嘗試選擇各類跑鞋,但每個人的腳都有其個人特點,所以最好是先到實體店去,試各種鞋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款型。找到適合自己的鞋款後,最好不要頻繁更換,因為每種鞋在設計時往往都有不同的考量,再好的鞋,也不是適合每一個跑者。


4、一般而言,一個跑者能找到三款適合自己的跑鞋,分別用於日常中短距離訓練、長距離慢跑、比賽競速,就完全足夠了。

 

除了足弓,腳掌的寬窄對鞋的選擇也有影響。有的人腳掌比較寬,有的人比較窄,相應的跑鞋也有寬楦、窄楦、正常楦等不同類型。如果你的腳掌(前掌)比較特殊,最好通過實體店試穿找到自己對應的楦型。

 

男子/兒童


女子


2A

窄楦

窄楦

B

正常鞋楦

正常鞋楦

D

加寬楦

加寬楦

2E

超寬楦

超寬楦

4E


 

 4

體重:體重也是決定跑鞋選擇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體重越大的人,對緩衝或者避震的要求就越高。人跑步落地時,身體對地面的衝擊是體重的三倍,體重越大衝擊就越大。所以體重大的人,一方面不宜跑太快騰空太高,二方面要穿緩衝避震效果好的慢跑鞋。

 

從鞋的重量來說,一般單只300克以上的屬於慢跑鞋,象亞瑟士的K系列、N系列、GT2000都屬於經典的慢跑鞋,最受慢跑者歡迎。

 

亞瑟士的N系列跑鞋,經典的緩衝型慢跑鞋


單只重量在250克左右(220-270之間)的屬於中性跑鞋,這種跑鞋適用的範圍比較廣,既可以用於一般跑者平時訓練,也可以用於不太追求成績的跑者比賽穿著。象阿這達斯的ULTRA BOOST、 美津濃的R系列、李寧的雲系列,都屬於這一類型。

 

阿迪達斯的ULTRA BOOST,最舒適的中性跑鞋


單只重量在220克以下,一般在180克左右的屬於競速鞋,最多人穿著的是亞瑟士的虎走,阿迪達斯的Adizero。

 

亞瑟士的虎走,最具代表性的競速跑鞋

一般而言,體重較大的跑者,平時訓練宜穿慢跑鞋,比賽可以穿中性鞋。體重中等的可以慢跑鞋和中性鞋結合穿。體重較輕,訓練水平較高的,可以平時穿中性鞋,偶爾穿競速鞋,比賽用競速鞋。一般而言,全馬成績在310以外的,不大適合穿競速鞋參加比賽。

 

5

在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時,穿什麼鞋和你的訓練水平有關,還和你的比賽目標有關。比賽目標既和你跑步的能力有關,也和你對一場比賽的定位有關。高水平的跑者經常會將目標降低,或當兔子,或慢跑享受比賽。


在鞋的選擇上,首先你要有駕馭一雙鞋的能力,象競速鞋,因為鞋非常輕,就犧牲了一些緩衝減震功能,一般水平的如果穿著比賽就會腳板很痛,一般需要310以內的水平才適合穿著。但是雖然你有310以內的水平,某場比賽你擔任了330或者400的兔子,那就不宜再穿它,而應該穿一雙中性鞋,那樣它能給你提供更好的保護。

 

一般而言,比賽目標在310以內,適宜穿競速鞋,在310-400之間,適宜穿中性鞋,而在400以外,適宜穿慢跑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一個250的高水平選手,穿中性鞋也能跑進300以內。但是對於想創造PB的來說,穿一雙最適合自己當時訓練水平的鞋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說一個全馬300水平的跑者,穿一雙慢跑鞋也可以跑出310以內的成績,但想PB就不大可能。不同的鞋,對一場比賽成績的影響,在5-10分鐘左右。這也就可以解釋高手隨便穿什麼鞋也比普通跑者快,而普通跑者穿再好的鞋也不可能一步登天。

 

總結一點就是:高水平跑者可以穿慢跑鞋,普通水平跑者不宜穿競速鞋。

                                                     

             亞瑟士K系列跑鞋,號稱慢跑鞋之王,最受普通跑者的歡迎


6

鞋的選擇還和跑步技術有關,主要是落地技術。跑者的落地方式分為前腳掌落地、全腳掌落地、腳跟落地三種。跑鞋在設計時,不同款式有針對不同落地技術,一般前掌落地的鞋是針對高水平跑者的競速鞋,當然也有部分中性鞋也是為前掌跑者設計的。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全掌或者腳跟落地的跑者,就不宜選擇前掌落地的鞋,因為他緩衝減震的重心在前掌而不在後掌,這樣的鞋你穿著既不舒服,又增加受傷的風險。

  

跑者都愛鞋,總覺得自己鞋櫃裡還缺一雙鞋,但鞋不在於多,找到合適自己的鞋才是最重要的。一雙好鞋,能助你在跑道上風馳電掣、快步如飛,健康快樂的一直奔跑下去。

 

阿迪達斯adizero boost競速鞋,是我近年比賽的最愛


註:本文部分內容有參考「跑步指南」《跑鞋指南》一書,特此致謝!

 

 

 

 

相關焦點

  • 論一雙跑鞋對跑步的重要性
    剛開始跑步時,覺得只要有一雙運動鞋就可以開跑,跑起來之後,才深刻體會到一雙跑鞋對跑步的重要性。跑步最重要的一是強度,二是時間。強度決定了跑步是有氧、混合還是無氧運動;時間則保證了有氧和混合區間的鍛鍊效果。比較簡單的區分強度的方式,可以用呼吸來衡量,四步一呼吸輕度,三步一呼吸中度,二步一呼吸即進入無氧運動了,需要減速。
  • 女生想要跑更遠,論一雙長跑鞋的重要性!
    而對於長跑而言,一雙優秀的長跑鞋最為重要!但是很多女生對於跑鞋還是一知半解,經常疑惑跑鞋對於長跑運動而言究竟有多重要?為什麼要選擇長跑鞋?不少女生在買跑鞋時只是一味的追求美觀,大家認為專用長跑鞋的用途就是提升鍛鍊成績,但除了提高成績之外,跑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顯著增加鍛鍊時的舒適性,並且保護腳踝、膝蓋、足弓等重要部位不受傷。
  • 揭秘鞋楦對一雙專業跑鞋的重要性
    才能掌握其運動的特點與規律,如跑鞋,有的要符合腳的形狀,有的部位為了穩定雙腳,就需要牢固,緊貼,這就要有科學合理的鞋楦有效形體做保證。所以,一雙適合大多數的鞋楦,需要經過大量的反覆調試。必邁認為跑鞋不只是要舒適,這僅是貼合的一部分。真正優秀的貼合設計必須能最大化地減小身體各個部分的壓力,張力和疲勞程度,優化您的身體的表現,並減小造成傷害的風險。
  • 如何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跑鞋對於跑步來說確實非常重要,如果穿上一雙不適合的跑鞋去跑步,簡直是一場災難。所以,挑選到一雙心儀的跑鞋,對各位跑友們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選對跑鞋的重要性 跑步,是一種大強度的運動方式,不管多慢,都會對膝蓋、腳踝造成劇烈的衝擊,衝擊力量大約是體重的3~5倍。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東西來代替膝蓋吸收衝擊,保護骨骼和關節。 這個東西就是跑鞋。跑鞋不是為了讓你跑得更快,而是為了讓你跑步的時候不受傷。
  • 論不挑腳的跑鞋,Saucony FREEDOM ISO算一雙
    2017年,Saucony推出具有歷史意義的全新跑鞋,名字叫「FREEDOM ISO」。
  • 如何評測一雙跑鞋
    從我們買買買的重心就可以看出,短袖短褲背心隨手拿件速幹的;跑步襪子迪卡儂買一筐換著穿;跑步手錶一般沒那麼多選擇的餘地,但是跑鞋一定要最適合的!但這麼多類型、款式、品牌的跑鞋,全買是不可能的,看評測就成了選購鞋前的固定功課。你可能會好奇我們的評測是怎麼完成的,今天這篇就帶大家揭秘如何評測一雙跑鞋。如果你也想嘗試,不妨加入到跑野評測團來,具體請查看我們的第二條推送。
  • 跑鞋 |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我們評測了一雙可能買不到的跑鞋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一雙買不到的跑鞋裡究竟有多少我們可以買到的細節呢?任何人第一次見到Nike Zoom Vaporfly Elite的時候,都會被它充滿未來感的外觀設計所震驚,毫無疑問,這是我們見到過的最有違傳統設計的跑鞋,而當它還被賦予了人類馬拉松破二這樣的艱巨使命時,我們就更有些感覺到不可思議了。
  • 一雙跑鞋的壽命是多久?
    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跑鞋是最基礎的裝備,一雙合適的跑鞋不僅可以提升跑步體驗,減少運動損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跑步成績。 對於跑鞋的選擇、保養和更換,你了解多少?
  • 4大選跑鞋攻略,跑者們更能挑選一雙稱心如意又適合自己的跑鞋
    跑一場半馬21.0975公裡,跑一次全馬42.195公裡;核心跑者每周要跑至少40km,有些刻苦的跑者每周訓練超過100km......跑鞋成為跑者全身上下最重要的裝備。如何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也成為跑者在裝備方面最關注的的事。(當然如果你是光腳跑步大神,可以忽略以下內容...)
  • 訓練營|一雙跑鞋的壽命是多久?
    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跑鞋是最基礎的裝備,一雙合適的跑鞋不僅可以提升跑步體驗,減少運動損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跑步成績。對於跑鞋的選擇、保養和更換,你了解多少?養找到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不容易,學會保養跑鞋,能夠讓它以更好的狀態陪伴你跑步。
  • 一雙跑鞋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一雙跑鞋的壽命究竟有多長?這可能是每一個跑者最最關心的跑步裝備問題之一。今天咚妞就給大家嘮一嘮這個終極謎題。關於這個問題,跑步裝備屆有一個國際公認使用壽命:500-1000公裡。我們假設這雙跑鞋的使用壽命是800公裡,拿一位月跑量在100公裡的跑者來舉例的話,他大概每周跑25公裡,那麼這雙跑鞋的使用壽命是8個月。
  • 論「一雙眼睛」的重要性,迪士尼公主換了眼睛,秒變驚悚片女主角
    導讀:「一雙眼睛」究竟有多重要?迪士尼公主換了眼睛,模樣又醜又可怕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雙好看的眼睛,能給整個人增添魅力,但如果是一雙眼睛不好看,往往就有反效果。而國外有位網友,把迪士尼公主們通通換了一雙可怕的眼睛,而這雙眼睛的主人翁便是《空中監獄》的變態殺人狂,這樣的反差效果,你們最好有心理準備喲!
  • 怎樣選擇一雙跑鞋?
    跟前面那張表一對比,我的腳寬算是比較典型的正常腳。那麼如何在鞋上找到寬楦的標誌呢?各個品牌的處理方式都不太一樣。像耐克這種大廠,他才不鳥你什麼可選擇的寬窄楦呢。30-47每個碼各開一到兩個寬楦模具?貴死了不給弄。亞洲統一EP寬楦。所以在中國或者亞洲的幾個國家的耐克專賣店,你在試穿時多留意留意鞋盒,上面如果標註了EP或者 PF,那就說明這是個寬楦版。
  • 如何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跑鞋是功能性鞋,錯誤的選擇可能帶來傷病,所以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還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害怕浪費時間,這是你應該做的功課!
  • 中國創造,一雙可以「吸」的跑鞋
    去年,萬裡之外,氣溫只有零上3度,飄著冷雨的柏林,我們因為一雙鞋子的發售,而內心充盈著溫暖。挑剔的德國跑者們,從各處趕到平時售賣Visvim、Wtaps、Stone Island等一線潮牌的德國著名潮流店鋪Firmament。有說有笑的排著隊為了買到一雙安踏C202 2.0。
  • 被馴服的引路者,一雙嚴肅的跑鞋,Adidas Supernova跑鞋
    這雙一發生便會備受許多人「圍觀」的全新升級adidasSupernova跑步鞋有著醒目的螢光粉色外型,給你見到它的一眼,身體裡的運動激情便會被引燃。 身為adidas跑鞋家族中的「長青款」,Supernova跑鞋始終以舒服的穿著感受到大家的追捧。
  • 跑鞋推薦:2017年末最值得期待的25雙跑鞋!
    日系跑鞋還是Mizuno獨佔鰲頭,2雙上榜。運動品牌裡,Nike和Adidas各有一雙上榜,令人驚喜的是,Reebok這次上榜2雙;361°國際版一直表現不俗,這次也有一雙上榜。加速時,這雙鞋可以提供很好的緩衝。這雙鞋的中底沿襲了上一款的模型,磨損測試中工程網格前掌的表現也非常不錯。用這雙GHOST跑1500米尤其適合,你的整個腳都會非常舒服。
  • 一雙跑鞋到底能穿多久?如何科學延長跑鞋壽命?
    大部分跑鞋,都應該以公裡數來計算。絕大部分的鞋子,在一段時間的運動之後,緩震和保護性就會逐漸減弱。當鞋子的緩震已經難以滿足你的時候就會出現膝蓋酸痛,腳底酸痛等現象,這就意味著你應該換一雙緩震更好的鞋子了。輕量訓練級跑鞋——跑步壽命一般在300到600公裡。
  • 論全方位防曬的重要性
    論全方位防曬的重要性 3 論全方位防曬的重要性
  • 國產小眾跑鞋的倔強!一雙性價比超高的跑鞋,適合大體重和初跑者
    跑鞋是跑者最為重視的裝備之一,在2019年,有82%的跑友買過跑鞋,在跑鞋上的平均花費為1888.75元,平均一年會買3雙跑鞋,可見跑鞋在跑友心中的地位。跑鞋很重要,但是會挑選跑鞋更重要,特別是對跑步新手以及大體重的人群。一雙合適自己的跑鞋,不但能夠給予我們良好的跑步體驗,還能有效的避免傷病的發生。